專利名稱:型孔轉板式水稻缽盤精量播種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創造屬于農業機械,主要涉及水稻育秧播種作業設備。
背景技術:
在傳統的水稻缽盤播種機上,其播種器采用上、下雙層的型孔 板配置結構,播種作業時,上、下兩層型孔板相對錯位移動,在錯 位運動中完成水稻種子依次向上、下兩層型孔板的型孔內填充、下 落播種作業,充種率低、空穴率和克籽率高、種子浪費多是其突出 的擊夾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創造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已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設計提 供一種型孔轉板式水稻缽盤精量播種機,達到提高充種率、降低播 種空穴率和克籽率、節約水稻種籽、減少損失的目的。
本發明創造的基本設計是,將播種器的單層型孔板固定在機架
轉式清種毛刷輪配裝在種箱體左、右側壁外部上,該自轉式清種毛 刷輪與單層型孔板上平面接觸配合;在單層型孔板下端面位于型孔
下方部位上鉸連安裝轉板,該轉板與型孔下端面密閉配合;種箱體
與偏心驅動機構連接,至此構成型孔轉板式水稻缽盤精量播種機。
本發明創造采用單層型孔板與帶有自轉式清種毛刷輪的移動式 種箱體相配合的播種結構,大幅度提高充種效率,降低了空穴率和 克籽率,具有結構簡單、作業質量好、作業效率高、作業可靠、故障少、節約種籽的特點。
圖1是型孔轉板式水稻缽盤精量播種機總體結構示意圖2是播種器結構示意圖。 圖中件號說明
1、機架總成、2、推盤器、3、底土鋪設器、4、底土壓實輥、5、 播種器、6...輕壓輥、7、表土鋪設器、8、偏心驅動機構、9、種箱 體、1Q、自轉式清種毛刷輪、11、單層型孔板、12、清種舌、13、 轉板、14、型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創造最佳實施方案進行詳細描述。型孔 轉板式水稻缽盤精量播種機包括機架總成1及配裝在機架總成1上 的推盤器2、底土鋪設器3、底土壓實輥4、由種箱體9與型孔板11 組成的播種器5、輕壓輥6、表土鋪設器7和偏心驅動機構8,播種 器5的單層型孔板11固定在機架總成1上,在單層型孔板11上平 面上可縱向往返運動的配裝種箱體9,自轉式清種毛刷4合10配裝在 種箱體9左、右側壁外部上,該自轉式清種毛刷輪10與單層型孔板 11上平面接觸配合;在單層型孔板11下端面位于型孔14下方部位 上鉸連安裝轉板13,該轉板13與型孔14下端面密閉配合;種箱體 與偏心驅動機構連接。在轉板13上配裝清種舌12,該清種舌12位 于型孔14內部。
作業時,偏心驅動機構8分別驅動推盤器2在機架總成1上和 種箱體9在單層型孔板11上作往復運動,推盤器2將植質缽盤依次 送至底土鋪設器3、底土壓實輥4、播種器5、輕壓輥6、表土鋪設 器7下方依次完成植質缽盤的鋪設底土、壓實、播種、壓種入土、鋪設表土作業。播種時,往復運動的種箱體9將箱內水稻種子充填 至型孔14內,兩側的自轉式清種毛刷輪10將多余種子從型孔14處
清除,當種箱體9整體與型孔14隔離后,轉板13轉動,打開型孔 l4下部,種子落入至下側的植質缽盤內,完成作業。清種舌12隨 轉板13同步轉動,將型孔14內的種子全部清出,保證播種作業質
量,防止種子架空堵塞。
權利要求1、一種型孔轉板式水稻缽盤精量播種機,包括機架總成(1)及配裝在機架總成(1)上的推盤器(2)、底土鋪設器(3)、底土壓實輥(4)、由種箱體(9)與型孔板(11)組成的播種器(5)、輕壓輥(6)、表土鋪設器(7)和偏心驅動機構(8),其特征在于播種器(5)的單層型孔板(11)固定在機架總成(1)上,在單層型孔板(11)上平面上可縱向往返運動的配裝種箱體(9),自轉式清種毛刷輪(10)配裝在種箱體(9)左、右側壁外部上,該自轉式清種毛刷輪(10)與單層型孔板(11)上平面接觸配合;在單層型孔板(11)下端面位于型孔(14)下方部位上鉸連安裝轉板(13),該轉板(13)與型孔(14)下端面密閉配合;種箱體(9)與偏心驅動機構(8)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型孔轉板式水稻缽盤精量播種機,其 特征在于在轉板(13 )上配裝清種舌(12 ),該清種舌(12 )位于型 孔(14 )內部。
專利摘要型孔轉板式水稻缽盤精量播種機屬于農業機械;播種器的單層型孔板固定在機架總成上,在單層型孔板上平面上可縱向往復運動的配裝種箱體,自轉式清種毛刷輪配裝在種箱體左、右側壁外部上,且與單層型孔板上平面接觸配合,在單層型孔板下端面位于型孔下方部位上鉸連安裝轉板,轉板與型孔密閉配合,種箱體與偏心驅動機構連接;本機大幅度提高了水稻秧盤育秧播種充種效率,降低了空穴率和克籽率,具有結構簡單、作業可靠、作業質量好、效率高、節約種籽的特點。
文檔編號A01C1/04GK201138939SQ2007201
公開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07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07年11月30日
發明者丁元賀, 劉麗華, 劉天祥, 呂艷東, 春 汪, 王秀志, 衣淑娟, 郭占斌 申請人: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