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岸上操縱水稻播種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79200閱讀:60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岸上操縱水稻播種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機械,具體為水稻播種機具。
隨著農業生產科學技術的發展,傳統的水稻育秧扦插技術已逐漸被水稻溫室育芽播種技術所取代。水稻栽培實踐證明,水稻育芽播種比育秧扦插每畝增產約100公斤,且具有抗蟲耐病、避低溫、透風透光性好、禾桿不倒伏等特點,每畝純收入可增加30%左右。由于水稻栽培技術的創新,促成了水稻播種機械的問世。
目前,水稻播種機國內的專利申請案有20多例,這些專利技術,有的已形成產品,正在我國的水稻產區投入應用,給水稻的高效播種、高產栽培起到示范作用。就目前國內的專利申請案例和已投入應用的水稻播種機而言,按驅動力分為人力、畜力、機械動力這三種;按播種方式分為散播、條播、穴播這三種,按播種方法分為漏斗式、甩撒式、滾篩式這三種。上述各種類型的水稻播種機,其結構特征和工作原理各有千秋,但歸納起來,存在著兩大共性問題其一,播種機行進速度與出種量不夠協調,導致播種不均勻,出現重播和漏播現象,影響合理密植;其二,不論是人力、畜力和機械動力驅動,操作人員都必須下田作業,不僅操作人員辛勞,而且由于人或畜或動力機械下田作業給田間造成難于恢復平整的凹凸,嚴重的威脅著位于凹凸處的水稻芽苗的正常生長,給播后管理帶來困難。這兩種問題,都是影響水稻高產的重要因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利用驅動輪在行進中產生的振動力和儲種箱在旋轉中產生的甩力的合力來實現水稻勻均播種,且操作人員能在田岸上控制作業的一種新型水稻播種機。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儲種箱的正中為一正多邊形棱柱體,兩端為對稱的正多邊形棱錐體,正多邊形可以是正四邊形、也可以是正五邊形和正六邊形。正棱柱體的每一棱面留有鑲篩框,鑲篩框邊緣的框槽鑲莰著留有播種孔的篩片,水稻種子經鑲篩框裝入儲種箱后,在正棱柱體的外圍用彈性圈箍牢。
驅動輪為齒輪形,齒形為尖形齒或弧形齒或其它齒形,齒的大小一致,齒數為正棱柱體棱面數的1倍或2倍。
儲種箱、驅動輪同安裝在主軸上,儲種箱的每一篩片與驅動輪的每1個齒片或每2個齒片在空間圓周上安裝角度一致,同步轉動。因儲種箱為正多面體容器,旋轉時因重力不平衡的作用而產生甩力;因驅動輪為齒輪形,每只齒輪轉到落地處都將產生一次振動作用;當篩片隨儲種箱旋轉到與田面接近平行時,與其對應的驅動輪齒片開始落地,此時儲種箱產生的甩力和驅動輪產生的振動力疊加,使處在篩片中的播種孔處的水稻種芽受振抖而落到田面上,實現播種。每振抖一次,播種一次;停止振抖,停止播種;行進速度快,振抖頻率就高,播種速度就快;行進速度慢,振抖頻率就低,播種速度就慢;不出現重復播種和遺漏播種的現象,播種的驅動力由人工牽引,行進速度由人工控制。
岸上操縱裝置,由對稱在機架兩側的操縱帶、卷帶器組成,操縱帶一端與機架連接,另一端與卷帶器連接,兩人對峙在田岸兩側,一人操縱卷帶器進行卷帶操作,牽引播種機行進作業,另一人把握卷帶器放帶方向。每完成一趟播種,將播種機移位一次,再逆向操縱,往復循環。
由于本發明利用可旋轉的正多面體儲種箱在旋轉中產生的甩力和齒輪形驅動輪在行進中產生的振動力的合力來控制播種,有效、可靠地實現了均勻播種和高效播種,且采用符合水稻合理密植要求的篩片定行播種,為水稻的高產奠定了基礎;又由于本發明采用操縱帶牽引播種機行進代替人或畜或動力機械下田拖拉播種機的岸上操縱方法,既降低了播種人員下田作業勞動強度和避免了下田的辛苦,又克服了人或畜或動力機械下田造成泥田的凹凸不平影響種芽生長的缺陷,為水稻播種后的高產培育管理創造了條件。
本發明的最佳實施例由如下附圖給出


圖1為岸上操縱水稻播種機窄幅機型結構示意圖及操縱原理2為正六面體儲種箱主視3為正六面體儲種箱側視4為12齒數弧形齒驅動輪側視5為
圖1的A-A剖視6為兩路兩行四孔篩片的主視7為機腳板外形8為彈性圈外形9為驅動輪齒片與儲種箱篩片的對應位置10為卷帶器結構示意中件號說明機架1,儲種箱2,篩片3,驅動輪4,操縱帶5,機腳板6,主軸7,軸承8,拉力環9,中心環10,等力繩11,調距螺母12,定輪銷13,播種孔14,彈性圈15,齒片16,卷帶器17,卷盤18,搖柄19,固定叉20,卷盤軸21,升降管22,升降架23,定位螺母24,框槽25,軸孔26,鑲篩框27,田岸28,A-F為6只篩片,a-1為12只齒片。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最佳實施方案作進一步描述由
圖1、圖2、圖3、圖6、圖7、圖8所示,岸上操縱水稻播種機,由機架1、儲種箱2、篩片3、驅動輪4及操縱裝置等組成。機架1的前后兩側設有兩只對稱的拉力環9,左右兩側的正中設有對稱的軸承8,底部設有3只彎成弧形的長方形機腳板6,每只機腳板上安有兩根升降管22,升降管插入升降架23內,升降架上安有定位螺母24,松開定位螺母可調整機架的高低;主軸7橫穿于驅動輪4、軸承8、儲種箱2的軸孔,兩只驅動輪由定輪銷13分別鎖定在機架左右的兩外側,四只儲種箱分別由調距螺母12固定在主軸上,松開調距螺母可調整儲種箱的間距;篩片3插入儲種箱的框槽25的槽位處,覆蓋在鑲篩框27面上,篩片并由橡皮筋制成的扁狀或圓狀的彈性圈15與鑲篩框箍牢,卸下一只篩片作為種籽的入口,篩片的播種孔14為圈形的,篩片上的孔數為4個,分橫2行、豎2行分布,孔間距根據合理密植要求固定,孔徑為6-12mm。操縱裝置由拉力環9、中心環10、等力繩11、操縱帶5、卷帶器17構成,兩等力繩與兩拉力環及中心環連接成等腰三角形,操縱帶的首端與中心環連接,尾端與卷帶器的卷盤18連接。
由圖4、圖5、圖9所示,驅動輪4為齒形齒輪,全輪齒片數為12片,齒片16按等份圓周分布,齒長為1025cm,每2片齒與一只篩片在同軸圓周上的空間位置對應,機腳板6安裝高度高于驅動輪最低齒點10cm以上。機腳板為長方形的塑料板或木板或輕質合金板彎曲而成,長度大于機架1的短邊邊長,寬度為8-10cm,彎曲弧度為 由
圖10所示,卷帶器17由卷盤18、固定叉20組成,卷盤為空心圓盤,卷盤一邊的外側安有搖柄19,操縱帶5疊卷在卷盤上。固定叉的上部為開口叉,兩側的叉頂固定在卷盤軸21的兩端;固定叉的下部為錐形金屬棒,可隨時就地插入田岸,固定卷帶器,也可隨時拔出田岸移位。操縱帶為扁形帶,以不吸水、耐腐爛、能卷疊、不斷裂、無彈性的材料制成,在0℃-50℃的溫度下,抗拉力大于50公斤。

圖1所示的窄幅型岸上操縱水稻播種機,播幅寬度為1.1米,其密植尺寸為,明四大路,寬行間距6市寸,暗八小路,窄行間距2市寸;由兩人操作,2畝以下的小田塊,每小時可完成播種面積3畝;2-5畝的中等面積田塊,每小時可完成播種面積4畝;5畝以上的大田塊,每小時可完成播種面積5畝以上。
播種幅寬為2.2米的中幅型岸上操縱水稻播種機,播種效率比窄幅機型提高80%以上。該發明的寬幅機型,播種幅寬可超過5米,單趟播種長度達150米以上,適應0.2畝至30畝的各種大、中、小水田的水稻的條播、點播。更換篩片,可用于其它農作物的播種。
權利要求
1.岸上操縱水稻播種機,其特征在于由振動播種裝置和岸上操縱裝置組成,振動播種裝置由機架(1)、儲種箱(2)、篩片(3)、驅動輪(4)組成,機架可以升降;儲種箱為可旋轉的正棱柱體容器,且每個棱面留有一個正四邊形鑲篩框(27);篩片為正四邊形,篩片上鉆有若干播種孔(14),篩片鑲莰在儲種箱的鑲篩框上,彈性圈(15)將篩片箍在儲種箱的外圍;驅動輪的外圓由若干個弧形或其它形狀的齒片(16)組成,驅動輪的每1只或每2只齒片與儲種箱的每1只篩片位置對應;主軸(7)通過軸承(8)將儲種箱和驅動輪連接成同軸,機架的底部設有3塊彎曲的長方形機腳板(6);岸上操縱裝置由機架前后兩側的拉力環(9)、中心環(10)、等力繩(11)、操縱帶(5)、卷帶器(17)組成,兩操縱人員對峙在田岸(28)的兩側,手搖卷盤(18),一人收帶操縱牽引驅動輪轉動,另一人放帶操縱,每完成一趟播種后,將播種機移位一次,再逆向操縱,循環往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岸上操縱水稻播種機,其特征是,機架(1)每側兩根等力繩(11)與兩只拉力(9)環及1只中心環(10)連結成等腰三角形,操縱帶(5)的首端與中心環(10)連接,尾端與卷帶器(17)的卷盤(18)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岸上操縱水稻播種機,其特征在于,卷帶器(17)由卷盤(18)、固定叉(20)組成,操縱帶(5)疊卷在卷盤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岸上操縱水稻播種機,其特征是,卷帶器(17)的卷盤(18)為空心圓盤,圓盤的一外側安有搖柄(19)。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岸上操縱水稻播種機,其特征是,卷帶器(17)上的固定叉(20),上部為開口叉,開口叉支撐卷盤軸(21),下部為錐形金屬棒,金屬棒插入田岸中固定卷帶器。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岸上操縱水稻播種機,其特征是,操縱帶(5)為扁形,也可為圓形或繩索形,不吸水,耐腐爛,在0℃-50℃范圍內,能卷折、不裂斷、不伸展、抗拉力50公斤以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岸上操縱水稻播種機,其特征是,彈性圈(15)由橡皮筋材料制成,形狀為扁形或圓形。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岸上操縱水稻播種機,其特征是儲種箱(2)為可旋轉的正四棱柱或正五棱柱體或正六棱柱體的正多面體容器,正棱柱體的每一棱面設有鑲篩框(27)。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岸上操縱水稻播種機,其特征是,驅動輪(4)為齒形輪,齒形為尖形齒或弧形齒或其它齒形,齒的大小一致,齒數為正棱柱體棱面數的1倍或2倍,在圓周上按等分分布。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岸上操縱水稻播種機,其特征是,窄幅機型的播幅為1.1m以下,中幅機型的播幅為1.1-2.2m,寬幅機型的播幅為2.2m以上。
全文摘要
岸上操縱水稻播種機,由振動播種裝置和岸上操縱裝置組成,該機利用齒形驅動輪齒片著地產生的震動力和多面體儲種箱產生的甩力的合力作用,實現自控播種;岸上操縱裝置由操縱帶、卷帶器等組成,兩人對峙在兩側田岸上操作卷帶器,一人卷帶,牽引播種機進行作業,另一人放帶,把握方向。該機播種均勻,不需操作人員下田,播種效率高。該機還具有結構簡單,小巧輕便,使用可靠,不易出故障等特點,適應0.2-30畝大中小水田塊的條播、點播,也可更換篩片用于其它農作物的播種。
文檔編號A01C7/00GK1810074SQ200610018108
公開日2006年8月2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5日 優先權日2006年1月5日
發明者郭細才, 周年生, 陳國華 申請人:郭細才, 周年生, 陳國華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