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穴播取種器拐臂彈性復位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穴播取種蕃賽醬彈性復位裝置
一、 技術領械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業播種機具中的撥盤式穴播器精量取種 機構,尤其是穴播取種器拐臂彈性復位裝置。
二、 技術背*
現有技術中播種器被廣泛應用,其中一種常用穴播器主要包括 圃簡形的種圈、種圈外壁上固定的多個取種器總成,每個取種器總 成上都連接出一支拐臂,該拐臂端部突出狀的簡磨手柄曲軸,當拐 臂端部經轉動的拐臂拌齒連續撥動時,帶動單個取種器總成工作取 種,實際使用情況顯示,由于拐臂與拌齒配合工作為滑動磨擦方式, 拐臂與拌齒接觸配合工作后不能保持準確及時復位,工作中阻力大、 磨損大,使用一段時間后,結構配合間隙加大,造成取種機構工作 不穩定,故障率不斷增高,不能保證精量取種,機械磨損影響正常 使用,增加維修成本,同時,每次播下的種子的數量不能精確控制, 造成對種子的浪費。
三、 發明內審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能夠提髙機械工作順暢, 減少磨損,保持穩定精確取種的拐臂與拌齒接觸配合工作后能保持 準確及時復位的取種結構,即穴播取種器拐臂彈性復位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通過以下措施實現,直角狀拐臂所連接
的傳動結構與取種器殼體間連接復位彈簧。
本實用新型中的拐臂所連接的傳動結構,能夠在復位彈簧作用 下,在拐臂拌齒連續撥動時與拌齒突起配合轉動工作后脫離時,能 保持準確及時復位,保證下一動作順利完成,結構簡明,工作順暢, 減少磨損,工作穩定,實現長期工作仍能精量取種效果。
四、 附豳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側視結構示意圖
五、 具體實掩方式
實施例1:直角狀拐臂2所連接的傳動結構中包括通過傳動軸連 接的取種半圓輪6,拐臂2的擺動臂中部固定動簧座3,取種器殼體 1上與揚臂2的擺動臂靜態接近部位固定定簧座5,動簧座3與定簧 座5之間連接復位彈簧4。
播種時,拐臂拌齒轉動時,其外緣上的突齒撥動拐臂2前端轉 動同時推動拐臂2帶動后部曲軸旋轉產生扭力,從而帶動相應單個 取種總成完成取種,當突齒撥過拐臂2前端后,拐臂2在復位彈簧4 帶動下復位。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拐臂所連接的傳動結構,能夠在復位彈 簧作用下,在拐臂拌齒連續撥動時與拌齒突起配合轉動工作后脫離 時,能保持準確及時復位,保證下一動作順利完成,結構簡明,工
作順暢,減少磨損,工作穩定,實現長期工作仍能精量取種效果。
實施例2;直角狀拐臂2所連接的傳動結構中包括通過傳動軸 連接的取種半圓輪6,半圓輪6與拐臂2同步擺動,半圓輪6底部固 定動簧座3,取種器殼體1上與半圓輪6底部靜態接近部位固定定簧 座5,動簧座3與定簧座5之間連接復位彈簧4。
權利要求1、穴播取種器拐臂彈性復位裝置,其特征在于,直角狀拐臂(2)所連接的傳動結構與取種器殼體(1)間連接復位彈簧(4)。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穴播取種器拐臂彈性復位裝置,其特征在 于,直角狀拐臂(2)所連接的傳動結構中包括通過傳動軸連 接的取種半圃輪(6),拐臂(2)的擺動臂中部固定動簧座(3), 取種器殼體(1)上與拐臂(2)的擺動臂靜態接近部位固定定簧 座(5),動簧座(3)與定簧座(5)之間連接復位彈簧(4)。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穴播取種器拐臂彈性復位裝置,其特征在 于,直角狀拐臂(2)所連接的傳動結構中包括通過傳動軸連接 的取種半圓輪(6),半圓輪(6)與拐臂(2)同步擺動,半圓輪(6) 底部固定動簧座(3),取種器殼體(1)上與半圓輪(6)底部 靜態接近部位固定定簧座(5 ),動簧座(3)與定簧座(5)之間連 接復位彈簧(4)。
專利摘要穴播取種器拐臂彈性復位裝置,涉及一種農業播種機具中的撥盤式穴播器精量取種機構,直角狀拐臂(2)所連接的傳動結構與取種器殼體(1)間連接復位彈簧(4)。拐臂(2)所連接的傳動結構,能夠在復位彈簧(4)作用下,在拐臂拌齒連續撥動時與拌齒突起配合轉動工作后脫離時,能保持準確及時復位,保證下一動作順利完成,結構簡明,工作順暢,減少磨損,工作穩定,實現長期工作仍能精量取種效果。
文檔編號A01C7/18GK201057700SQ200720153158
公開日2008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07年6月21日 優先權日2007年6月21日
發明者張朝書 申請人:張朝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