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小型播種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適用于旱田耕作的小型播種機。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旱田耕種在播種時要在翻松的土地上打壟,然后經過 開溝、播種、履土、壓緊的工序過程。由于傳統農業的落后,目前大 多數的農村還是采用非常原始的人工用操作的方式,靠手工一步步的 完成,勞動強度非常大,且生產效率低,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及人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解放農村大量的生產力,提供一種生產效率髙 的小型播種機。
本發明小型播種機內容簡述
本發明小型播種機,是由機架、行走輪、播種筒、鏈輪、鏈條、 鏵子、摟刨、滾子構成,其特征在于在機架的底部設置4個行走輪, 機架的中部設置播種筒,通過機架上的拉桿固定連接;在機架前部的 行走輪側設置鏈輪,通過鏈條與播種筒兩端的牙輪傳動連接在一起; 鏵子固定在機架的前部,摟刨和滾子固定在機架的后部。
本發明小型播種機使用靈活方便,播種種子的距離可調、保質保 量、省時省力、大大的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
圖1是小型播種機結構示意圖
圖1中1是滾子、2是摟刨、3是行走輪、4是拉桿、5是機架、 6是播種筒、7是鏈條、8是鏈輪、9是牙輪、IO是鏵子。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小型播種機是這樣實現的,下面結合附圖做具體說明。見 圖l,在機架5的底部設置4個行走輪3,機架5的中部設置播種筒 6,通過機架5上的拉桿4固定連接;在機架5前部的行走輪3的內 側設置鏈輪8,通過鏈條7與播種筒6兩端的牙輪9傳動連接在一起; 鏵子10固定在機架5的前部,摟刨2和滾子1固定在機架的后部。
本發明小型播種機在播種耕耘時,可在播種機機架5的前部設置拉繩可用畜力或人力拽動拉繩,使行走輪3勻速前進,固定在機架5 的前部的鏵子10將土地豁溝,這時通過行走輪3的內側設置鏈輪8、 鏈條7傳動播種筒6兩端的牙輪9,使播種筒6勻速轉動,種子從 播種筒6內均勻的等距離的落入豁溝內。然后,設置在機架的后部的 摟刨2進行履土后,滾子l將土壓實,完成整個播種操作過程。
權利要求
1、一種小型播種機,是由滾子(1)、摟刨(2)、行走輪(3)、拉桿(4)、機架(5)、播種筒(6)、鏈條(7)、鏈輪(8)、牙輪(9)、鏵子(10)構成,其特征在于在機架(5)的底部設置4個行走輪(3),機架(5)的中部設置播種筒(6),通過機架(5)上的拉桿(4)固定連接;在機架(5)前部的行走輪(3)側設置鏈輪(8),通過鏈條(7)與播種筒(6)兩端的牙輪(9)傳動連接在一起;鏵子(10)固定在機架(5)的前部,摟刨(2)和滾子(1)固定在機架(5)的后部。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一種農用機械設備,涉及一種發明小型播種機是由機架、行走輪、播種筒、鏈輪、鏈條、鏵子、摟刨、滾子構成,其特征在于在機架的底部設置4個行走輪,機架的中部設置播種筒,通過機架上的拉桿固定連接;在機架前部的行走輪側設置鏈輪,通過鏈條與播種筒兩端的牙輪傳動連接在一起;鏵子固定在機架的前部,摟刨和滾子固定在機架的后部鏵子固定在機架的前部,摟刨和滾子固定在機架的后部。本發明小型播種機使用靈活方便,播種種子的距離可調、保質保量、省時省力、大大的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A01C19/00GK101595779SQ20081001170
公開日2009年12月9日 申請日期2008年6月6日 優先權日2008年6月6日
發明者李延江 申請人:李延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