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丙環唑·腈菌唑殺菌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該發明涉及一種農藥組合物,特別是一種由丙環唑和腈菌唑組成的殺菌組合物。
背景技術:
:水稻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是水稻病害在水稻上經常發生,稻瘟病使水稻減產10%~20%,嚴重時可達40%~50%,特別重的田塊甚至顆粒無收;水稻紋枯病主要引起枯鞘和葉枯,使水稻結實率低,癟谷率增加,粒重下降,一般減產10%~20%,發生嚴重時,減產超過30%;稻曲病又稱假黑穗病、綠黑穗病、青粉病,通常在中、晚稻上發生,在雜交稻上發生也較普遍,該病危害穗部,一般每穗有病粒1~5粒,嚴重的可達20~30粒,病粒附近的谷粒粒重下降,癟谷增加,減產可達20%~30%,此外,用混有稻曲病病粒的稻谷飼養家禽,可引起家禽慢性中毒,造成內臟病變,直至死亡。目前,我國現在對這三種水稻病害一般使用常規農藥防治,需要多種藥劑進行多次防治,給農民用藥帶來不方便,同時增加用藥成本。丙環唑是一種廣譜、低毒的內吸性三唑類殺菌劑。通過抑制病菌甾醇的合成而起作用。可被根、莖、葉部吸收,并能很快地在植物株體內向上傳導,防治子囊菌,擔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特別是對小麥全蝕病、白粉病、銹病、根腐病,水稻惡菌病,香蕉葉斑病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腈菌唑屬內吸性三唑類殺菌劑。它具有高效、廣譜、低毒等特點,對子囊菌亞門、擔子菌亞門、半知菌亞門病原菌引起的多種病害具有良好的預防和治療效果;可廣泛應用于小麥的白粉病、銹病、黑穗病;梨、蘋果的黑星病、白粉病、褐斑病、灰斑病;瓜類的白粉病;香蕉和花生的葉斑病;葡萄的白粉病;蔬菜及花卉的白粉病、銹病等。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擴大殺菌譜、提高防治效果,降低成本和可延緩病菌抗藥性的丙環唑腈菌哇殺菌劑組合物。本發明的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丙環唑,腈菌唑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殺菌組合物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組成丙環唑130%、腈菌唑l30%、滲透劑0.05°/。~10%、乳化劑110%、余量為溶劑;原料的重量為100%。所述的滲透劑為氮酮、平平加、害立平、JFC之中的任意一種。所述的乳化劑是農乳500#、農乳600#、農乳700#、OP-7、0201、1601的任意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組合。所述的溶劑是甲苯、二甲苯、甲醇、乙二醇、丙酮、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該殺菌組合物可配制成可濕性粉劑、水乳劑、微乳劑。上述組合殺菌劑應用范圍除防治水稻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外,還對小麥、蘋果、梨、香蕉、葡萄等作物的多種病害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對作物安全、成本低、防效好。1、該兩種有效成分組合使用,擴大了殺菌譜,可以有效的防治水稻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小麥的全蝕病、白粉病、銹病、黑穗病;梨、蘋果的黑星病、白粉病、褐斑病、灰斑病;瓜類的白粉病;香蕉和花生的葉斑病;葡萄的白粉病;蔬菜及花卉的白粉病、銹病等。2、與水稻常規使用農藥比較,該品種對水稻病害具有明顯的防治作用。3、減少用藥量、降低環境污染和農產品的殘留。4、可延緩病菌對單劑的抗性。5、降低防治水稻病害的用藥成本。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給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用來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說明。實施例l、以制作1000Kg30X丙環唑,腈菌唑殺菌組合物為例,按要求的重量百分比稱量組合殺菌劑的制備原料丙環唑原藥150Kg、腈菌唑150Kg、農乳500#20Kg、農乳700#30Kg、160150Kg、氮酮10Kg、甲醇100Kg、二甲苯490Kg,將稱好的上述原料加入混合釜,充分攪拌均勻,即制成殺菌組合物;對水稻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有良好的防治及效果,具體防效見藥效試驗實例2、3、4。實施例2:以制作1000Kg25X丙環唑'腈菌唑殺菌組合物為例,丙環唑原藥200Kg、腈菌唑50Kg、農乳500#20Kg、160150Kg、JFC5Kg、乙二醇100Kg、甲苯575Kg,制作方法同實施例l;該殺菌組合物對小麥白粉病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具體防效見藥效試驗實例1。實施例3:以制作1000Kg30X丙環唑腈菌唑殺菌組合物為例,丙環唑原藥100Kg、腈菌唑200Kg、農乳50(f50Kg、農乳700#50Kg、020120Kg、氮酮20Kg、乙醇200Kg、二甲苯340Kg,制作方法同實施例1,藥效同實施例1。實施例4:以制作1000Kg60%丙環唑腈菌唑殺菌組合物為例,丙環唑原藥300Kg、腈菌唑300Kg、160U00Kg、020150Kg、氮酮30Kg、二甲基甲酰胺120Kg,制作方法同實施例l,藥效同實施例2。藥效試驗實施例1:25%丙*腈乳油防治小麥白粉病田間藥效試驗供試藥劑為25%丙環唑'腈菌唑乳油,20%三唑酮乳油。小麥白粉病發病前開始施藥,共施藥2次。具體施藥時間為4月27日,5月18日。小區面積15平方米,重復4次。首次施藥前調査發病基數,藥效調査分別于一次藥后21天和施藥結束后12天進行,計算防治效果和差異顯著性分析。試驗結果表明一次藥后調查,25%丙備乳油2000倍、2500倍對白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藥效達92.54%以上,兩濃度間差異不顯著;對照藥劑20%三唑酮乳油1500倍防治效果為95.27%,與丙.腈兩處理的防效無顯著差異。施藥結束后12天,試驗藥劑和對照藥劑防效均在97.53%以上,各處理間無顯著差異。30%丙'腈乳油對小麥白粉病的防效與常用藥劑三唑酮相當,因此,可作為防治小麥白粉病的有效藥劑之一在生產上大面積推廣使用。25%丙腈乳油防治小麥白粉病試驗結果(煙臺市農科院植保所)藥劑處理一次藥后21天《次藥后12天<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實施例2:30%丙'腈EC防治水稻紋枯病田間藥效試驗供試藥劑為30。/。丙'腈EC,30M愛苗EC,20%井岡霉素水溶性粉劑。于2007年7月28日進行施藥,共計施藥1次。小區面積30平方米,重復3次。在8月21日進行藥效調查,整個試驗調查l次,計算防治效果和差異顯著性分析。試驗結果表明30%丙'腈EC平均防效為70.08%,平均防效為68.08%,二者之間在a=0.05水平上沒有顯著差異;30%丙*腈EC可以作為防治水稻紋枯病的較好藥劑,對水稻安全無藥害,對試驗區內的有益生物未見影響。30%丙腈EC防治水稻紋枯病末期試驗結果_(遼寧省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_<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實施例3:30%丙'腈EC防治水稻稻瘟病田間藥效試驗供試藥劑為30%丙'腈EC,30。/。愛苗EC,40%稻瘟靈乳油。于2007年8月19日,在水稻孕穗末期開始進行第一次施藥,隔9天(水稻齊穗期)后即8月28日再施藥一次,共計施藥2次。小區面積30平方米,重復3次。在9月26日進行藥效調査,整個試驗調查1次,計算防治效果和差異顯著性分析。試驗結果表明30%丙'腈EC的平均防效為81.02%,30%愛苗EC的平均防效為79.47%,兩者之間在a=0.05水平上沒有顯著差異。30%丙*腈EC可以作為防治水稻稻瘟病的較好藥劑,對水稻安全無藥害,對試驗區內的有益生物未見影響。30%丙腈EC防治水稻紋枯病末期試驗結果(遼寧省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實施例4:30%丙'腈EC防治水稻稻曲病田間藥效試驗供試藥劑為30%丙*腈EC,30%愛苗EC,45%稻曲病凈WP。于2007年8月6日進行施藥,共計施藥1次。小區面積30平方米,重復3次。在8月6日施藥后10天(8月16日)進行水稻安全性調查,9月26日進行藥效調查,整個試驗調査2次,計算防治效果和差異顯著性分析。試驗結果表明30y。丙-腈EC的平均防效為82.36%,45M稻曲病凈WP的平均防效為70.99%兩者之間在a=0.05水平上沒有顯著差異。在a=0.01水平上,所有的藥劑處理之間均沒有極顯著差異。30%丙*腈EC可以作為防治水稻稻曲病的較好藥劑,對水稻安全無藥害,對試驗區內的有益生物未見影響。30%丙腈EC防治水稻稻曲病末期試驗結果(遼寧省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權利要求1.一種丙環唑·腈菌唑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殺菌組合物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組成丙環唑1~30%、腈菌唑1~30%、滲透劑0.05%~10%、乳化劑1~20%、余量為溶劑;原料的重量為100%。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丙環唑腈菌唑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滲透劑為氮酮、平平加、害立平、JFC之中的任意一種。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丙環唑腈菌唑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化劑是農乳500#、農乳600#、農乳700#、OP-7、0201、1601的任意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組合。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丙環唑腈菌唑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劑是甲苯、二甲苯、甲醇、乙二醇、丙酮、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全文摘要本發明是一種農藥殺菌組合物,本發明的組合物含有丙環唑和腈菌唑,該殺菌組合物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組成丙環唑1~30%、腈菌唑1~30%、滲透劑0.05%~10%、乳化劑1~20%、余量為溶劑;原料的重量為100%,該發明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還對小麥、蘋果、梨、香蕉、葡萄等作物的多種病害有較好的防治效果。文檔編號A01P3/00GK101263814SQ20081001594公開日2008年9月17日申請日期2008年5月1日優先權日2008年5月1日發明者吳桂本,楊青林,趙新平,陳安慶,陳建和,陳強波申請人:招遠三聯化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