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蜂療用蜜蜂減毒飼喂方及其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對蜜蜂進行減毒處理的飼喂中藥,尤其是針對為兒童、體質虛弱及害怕疼痛的成人群體施行蜂療時所使用的蜜蜂,對其進行中藥飼喂以減輕其毒性從而更適合用于蜂療,同時本發明還涉及該種減毒飼喂方的制作方法。技術背景蜂療是一種中醫傳統療法,科學研究表明蜂毒對風濕病、哮喘、免疫力低下等均有較好的療效,隨著人們保健意識的提高,蜂療這種傳統療法已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和接受。全國現在已經有近10家大型蜂療醫院或蜂療門診。目前醫療界蜂療多使用中蜂或意蜂進行活蜂針刺,這種方法只針對成人患者來使用的。對于10歲以下兒童來說,蜂療仍是一個禁區,因為直接用普通蜜蜂尾刺毒性太強,用來針刺兒童不但疼痛感劇烈,而且毒副作用很大,甚者會產生心律紊亂或休克。對于體質虛弱或懼怕疼痛的人來說,面對傳統蜂療的針刺疼痛,只能望而卻步,放棄這種臨床療效較好的自然療法。目前,國內外還沒有關于蜂療減毒的類似中藥處方出現。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蜂療用蜜蜂減毒飼喂方及其制作方法,將蜜蜂進行減毒飼喂處理后,使蜜蜂尾刺上蜂毒的毒量、毒力有所減少,從而可以放心地應用到兒童、體質虛弱或懼怕疼痛的人群進行醫療保健,使能夠接受中醫蜂療的適宜人群進一步擴大。本發明的中藥是選擇菊花、蘇葉、葛花、甘草、蜂蜜進行組合的,這幾味藥物的組合可使藥物功效產生協同作用,從而能有效減低蜜蜂尾刺上蜂毒的毒量、毒力。其中,菊花性味辛、甘、苦,微寒,具有清熱解毒功效;蘇葉性味辛溫,善解魚蟹蜂等諸物之毒;葛花性味甘平,有祛邪解酒毒之功;甘草性味甘平,有良好的解毒功效,常用于治療食物中毒、藥物中毒以及農藥中毒,實踐表明甘草解蜂毒效果亦佳。諸藥合用,煎水取汁,更能彼此促進和顯效,同時,其與蜂蜜混合,配制成蜜蜂喜歡食用的飼料,能夠有效的對蜜蜂進行減毒,使蜜蜂尾刺上蜂毒的毒量及毒力大為降低,從而可以適用于給兒童及體質虛弱、懼怕疼痛的人進行蜂療。本發明的原料藥的組分用量也是發明人進行大量摸索總結得出的,各組分用量在下述范圍內都具有較好的療效菊花23份、蘇葉23份、葛花34份、甘草34份,蜂蜜量的添加以與各主料成分加水煎煮取汁后的藥汁重量相等為宜。本發明的蜂療用蜜蜂減毒詞喂方的制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驟-a、稱取原料藥主料菊花、蘇葉、葛花、甘草,備用;b、將所述重量配比的菊花、蘇葉、葛花、甘草放入中藥煲中加水煎煮,水量以每200克原料藥主料配500ml水為宜,先武火煎至水滾沸后,再改用文火煎煮,去渣取汁,備用;c、將上述藥汁與適量蜂蜜混合,攪拌均勻,即成蜂療用蜜蜂減毒伺喂方。作為本發明優選實施方式,步驟C中蜂蜜的重量與藥汁的重量比為1:1;將步驟C制得的伺喂方裝入潔凈的玻璃瓶中,蓋緊瓶蓋,以備每次飼喂蜜蜂時方便取用。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以該飼喂方對蜜蜂進行減毒處理,能使蜜蜂尾刺毒性降低,使患者在接受蜂療時不會感覺到明顯的疼痛,這樣,兒童、體質虛弱及害怕疼痛的成人也可接受蜜蜂針刺治療,從而擴大了蜂療適用人群。2、使用該蜜蜂減毒處方詞喂的蜜蜂進行蜂療,治療多種兒科疾病有特殊療效,總有效率可達90%。如主要治療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體虛易感冒、經常咽喉發炎、哮喘、鼻炎、失眠頭痛、腹痛、貧血、多動癥、遺尿;同時還可以治療成人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頸椎病、肩周炎、網球肘、腰背痛、膝關節炎、足跟痛等,療效顯著。3、使用方法簡便易行,受治者無痛苦,無副作用。4、原料來源廣,制作方法簡單,配方合理。5、使用該蜜蜂減毒處方飼喂的蜜蜂進行蜂療,是一種自然療法,患者自己無需打針吃藥,省去了不少麻煩。廣東省中醫院及廣東省江門市五邑中醫院使用了該技術后,蜂療門診的每日患者人數達到160人次以上,位居全國各家蜂療醫院或蜂療診所門診量之首。下面通過試驗例來進一步闡述本發明的有益效果試驗例1:廣東省中醫院總院傳統療法中心對104例骨質增生患者進行蜂療臨床觀察,其中男性48例,女性56例,年齡35歲至78歲。單純應用經減毒飼喂方處理過的野生中蜂進行蜂針療法。具體做法在患者患病側膝關節使用活的中蜂螫針點刺,停留3秒鐘即出針。每周治療2次,每次用蜂量根據患者的耐受程度逐漸增加,最多增加到8只蜂/每側膝關節。5周為1療程。治療結果顯效61例,有效37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94.2%。總體評價是蜂療時無明顯的疼痛不適感。試驗例2:廣東省江門市五邑中醫院將80例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60例單純應用經蜜蜂減毒詞喂方處理過的野生中蜂進行蜂針療法,具體做法在患者雙側足三里穴交替用活的中蜂螫針點刺,停留3秒鐘即出針。每周1次,每次1側穴位。l.O周為l療程。對照組20例單純口服甘露聚糖肽膠囊,具體做法510mg/次,一日三次,連用10周為一個療程。所有病例均接受為期10周的治療,且治療前后各收集檢驗標本一次。療程結束后觀察隨訪6個月。治療結果治療組60例中,顯效31例,有效22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88.33%;對照組20例中,顯效5例,有效9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70.00%。治療組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各項免疫指標的改善(IgA、IgG、IgM、IgE、sIL-2R)也是治療組優于對照組。結論中醫蜂療防治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它能明顯地提高患兒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水平。由于使用了經解毒處理的蜜蜂進行蜂療,所有患兒均無明顯的疼痛感,沒有一例患兒中途因懼怕蜂刺而中斷治療。從以上兩單位臨床觀察結果表明,采用本發明飼喂方飼喂的蜜蜂對患者進行蜂療的臨床療效明顯,平均總有效率在90%。該技術參與的蜂療治療范圍廣,適用人群多,是一種獨特的自然療法,使用方便,患者易接受,是很有前途的蜂療技術。具體實施方式本發明蜜蜂減毒伺喂方的實施例如下:<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下面以實施例1來說明本發明蜜蜂減毒飼喂方的制作方法-a、取菊花20克、蘇葉20克、葛花30克、甘草30克,備用;b、將菊花、蘇葉、葛花、甘草共100克放入中藥煲中加水250ml,先武火煎至水滾沸后,再改用文火煎煮40分鐘,去渣取汁,備用;c、將上述藥汁與80克蜂蜜混合、攪拌均勻,即成蜂療用蜜蜂減毒飼喂方;d、將該飼喂方裝入潔凈的玻璃瓶中,蓋緊瓶蓋,備用。權利要求1、一種蜂療用蜜蜂減毒飼喂方,其特征在于該飼喂方的原料藥包括菊花、蘇葉、葛花、甘草、蜂蜜。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蜂療用蜜蜂減毒飼喂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藥中各主料成分的重量份為菊花23份、蘇葉23份、葛花34份、甘草34份。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蜂療用蜜蜂減毒飼喂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藥中蜂蜜量的添加以與各主料成分加水煎煮取汁后的藥汁重量相等為宜。4、權利要求1或2或3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蜜蜂減毒詞喂方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驟a、稱取原料藥主料菊花、蘇葉、葛花、甘草,備用;b、將所述重量配比的菊花、蘇葉、葛花、甘草放入中藥煲中加水煎煮,水量以每200克原料藥主料配500ml水為宜,先武火煎至水滾沸后,再改用文火煎煮,去渣取汁,備用;c、將上述藥汁與適量蜂蜜混合,攪拌均勻,即成蜂療用蜜蜂減毒飼喂方。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c中蜂蜜的重量與藥汁的重量比為l:1。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步驟c制得的飼喂方裝入潔凈的玻璃瓶中,蓋緊瓶蓋,以備每次飼喂蜜蜂時方便取用。全文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蜂療用蜜蜂減毒飼喂方法及其制作方法,該飼喂方的原料藥包括菊花、蘇葉、葛花、甘草、蜂蜜,制作時將各主料成分按一定重量配比稱取,后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再與適量蜂蜜混合即成。采用本發明的減毒飼喂方飼喂蜜蜂后,可使蜜蜂尾刺上蜂毒的毒力有所減少,從而可以放心地應用到兒童、體質虛弱或懼怕疼痛的人群進行醫療保健,是一種自然療法,無毒副作用,避免了患者打針吃藥的麻煩。文檔編號A23K1/18GK101317631SQ20081002829公開日2008年12月10日申請日期2008年5月21日優先權日2008年5月21日發明者成永明申請人:成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