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水稻作物的殺真菌組合物和水稻作物的病害防治方法

文檔序號:321005閱讀:24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水稻作物的殺真菌組合物和水稻作物的病害防治方法水稻作物的殺真菌組合物和水稻作物的病害防治方法本申請是申請日為1999年7月9日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no.99110416.1(200610101529.8)的分案申請,其優先權日是1998年7月10日。本發明涉及一種能產生協同作用的用于水稻作物的殺真菌組合物(這種協同作用不能從單一的或擴展的殺菌鐠中得到),通過混合兩種或多種不同的試劑來防止由于水稻作物的病害而造成的損失。為了防止由于水稻作物的病害而造成的損失,人們開發并使用了殺真菌劑,例如防治稻痘病(Pyriculariaoryzae)的烯丙苯多嗤(通用名稱)和三環喳(通用名稱),防治稻紋枯病(Rhizoctoniasolani)的噠菌清(通用名稱)和稻紋散(通用名稱)等,以及防治稻胡麻斑病(Cochliobolusmiyabeanus)的嘧菌腙(通用名稱)、四氯苯酞(通用名稱)、異菌脲(通用名稱)等。目前,農場工人的老齡化進一步加劇,在任何農業工作中都希望減少勞動力。在施用藥劑以防止由于水稻作物的病害而造成的損失的工作中也是如此,為了減少工作量,迫切需要開發出一種廣譜殺真菌的藥劑或者可用于防治各種病害而不會失去各活性成分化合物的特性的殺真菌組合物。然而,防治每一種病害的時間并不都相同,僅靠混合在一起使用并不能產生所需的充分防治病蟲害的作用。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人進行了深入細致地研究,發現把N-(l-氰基-l,2-二甲基丙基)-2-(2,4-二氯苯氧基)丙酰胺(下文中稱作化合物A)與具有殺菌活性的化合物混合在一起使用,除殺真菌語擴大以外,還具有協同增效作用,對防止由于水稻病害造成的損失有極好的效果,因此完成了本發明。在本發明中作為活性成分化合物一方面的化合物A可參見特開昭63-132867號,其中還描述了化合物A可用作農業和園藝中的殺真菌劑。在本發明中作為活性成分化合物一方面的化合物A有兩個手性碳原子,這樣它就有四個光學異構體。本發明包括單個的光學異構體和上述光學異構體的混合物。至于活性成分化合物的另一方面的具有殺菌活性的化合物,可以使用一個或多個選自下列的化合物(1)a,a,a-三氟-3,-異丙氧基-鄰-苯甲酰笨胺(通用名稱氟酰胺;下文中稱作化合物1);(2)3,-異丙氧基-2-甲基-笨甲酰笨胺(通用名稱滅銹胺;下文中稱作化合物2);(3)N-(2,6-二溴-4-三氟甲氧基苯基)-2-甲基-4-三氟甲基噻唑-5-羧酰胺(通用名稱噻呋酰胺(thifluzamide);下文中稱作化合物3);(4)5-氯-l,3-二甲基-N-(1,1-二甲基-2-氧雜-4-(2,3-二氫化茚基))-吡唑-4-羧酰胺(通用名稱furametpyr;下文中稱作化合物4);(5)稻紋散(通用名稱;下文中稱作化合物5);(6)1-(4-氯節基)-1-環戊基-3-笨脲(通用名稱戊菌隆;下文中稱作化合物6);(7)6-(3,5-二氯-4-甲基苯基)-3(2H)-噠嗪酮(通用名稱噠菌清;下文中稱作化合物7);(8)3-(3,5-二氯苯基)-N-異丙基-2,4-二氧代咪唑烷-l-羧酰胺(通用名稱異菌脲;下文中稱作化合物8);(9)2-對-氯笨基-2-(1H-1,2,4-三唑-1-基甲基)-己腈(通用名稱腈菌唑;下文中稱作化合物9);(10)(RS)-2-(2,4-二氯笨基)-1-(1H-1,2,4-三唑-l-基)己-2-醇(通用名稱己唑醇;下文中稱作化合物10);(11)(Z)-2,-甲基乙酰笨4,6-二甲基嘧啶-2-基腙(通用名稱嘧菌腙;下文中稱作化合物ll);(12)1,l,-亞氨基二(1,8-亞辛基)雙胍三乙酸鹽(通用名稱谷種定三醋酸鹽;下文中稱作化合物12);(13)(E)-2-{2-[6-(2-氰基笨氧基)嘧啶-4-基氧基]笨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通用名稱azoxystrobin;下文中稱作化合物13);(14)2-甲氧亞氨基-N-甲基-2-(2-笨氧基)笨基-乙酰胺(代號SSF-126;下文中稱作化合物14);(15)1,3-二硫戊環-2-叉-丙二酸二異丙酯(通用名稱稻瘟靈;下文中稱作化合物15);(16)0-乙基-S,S-二苯基二硫代磷酸酯(通用名稱克痘散;下文中稱作化合物16);(17)5-甲基-1,2,4-三唑并[3,4-b]笨并噻唑(通用名稱三環唑;下文中稱作化合物17);(18)4,5,6,7-四氯-2-苯并[c]呋喃酮(通用名稱四氯笨酞;下文中稱作化合物18);(19)春雷霉素(下文中稱作化合物19);(20)N-[1-(4-氯笨基)乙基]-2,2-二氯-l-乙基-3-甲基-環丙烷羧酰胺(通用名稱carproamid;下文中稱作化合物20);(21)N-[l-(2,4-二氯苯基)乙基]-2-氰基-3,3-二甲基丁酰胺(下文中稱作化合物21);(22)1,2,5,6-四氳吡咯并(3,2,l-i,j)喹啉-4-酮(通用名稱咯奮酮;下文中稱作化合物22);(23)3-烯丙氧基-1,2-苯并異噻唑-1,1-二氧化物(通用名稱烯丙異噻唑;下文中稱作化合物23);(24)S-甲基-笨并(1,2,3)-噻二唑-7-硫代羧酸酯(代號CGa-245704;下文中稱作化合物24);在本發明的水稻作物的殺真菌組合物中,化合物A和具有殺菌活性的化合物的總和以重量計在IOO份所說的組合物中占0.01-80份,優選1-70份,具有殺菌活性的化合物的摻混比以重量計通常是O.Ol-1000份所述具有殺菌活性的化合物/l份化合物A(1:0.01-1:1000),優選l:100-50:1,更優選1:50-20:1。當本發明的組合物作為水稻作物的殺真菌劑使用時,所說的活性物質通常可以與固體或液體載體混合(如果需要的話,還可以加入表面活性劑或者其他的劑型輔助劑),以制備油劑、乳油、可濕性粉劑、顆粒劑、粉劑、液體制劑(liquidformation)、懸浮劑、泡沫劑(foams)、微嚢劑、ULV(超低容量噴霧劑)、糊劑等以供使用。這些制劑中含有總計0.1-99.9wt.%、優選0.2-80wt.%的活性成分。這些制劑可以通過(例如)將活性成分與展著劑(spreaders)(即固體載體或液體載體),或者如果需要的話還有表面活性劑、粘著劑、分散劑、穩定劑、起泡劑等或其混合物一起混合而獲得。所說的固體載體,例如可以是粘土(高呤土、硅藻土、合成的水合二氧化硅、粘土、膨潤土、酸性粘土等)的細粉末和顆粒、滑石以及其它無機礦物(絹云母、石英粉末、硫磺粉、活性碳、碳酸^5、含水氧化硅等)所說的液體載體,例如可以是水、醇類(甲醇、乙醇等)、酮類(丙酮、甲乙酮等)、芳香烴類(笨、甲苯、二甲笨、乙苯、甲基萘等)、脂族烴類(正已烷、環己烷、煤油等)、酯類(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腈類(乙腈、異丁腈等)、醚類(二嗜、烷、二異丙醚等)、酰胺類(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等),以及卣代烴類(二氯乙烷、三氯乙烯等)。所說的表面活性劑,例如是烷基琉酸鹽、烷基磺酸鹽、烷芳基磺酸鹽、烷基芳基醚和它們的聚氧乙烯化產物、聚乙二醇醚、多元醇酯、糖醇衍生物等。所說的其他的劑型輔助劑(如粘著劑和分散劑),例如是酪蛋白、明膠、多糖(淀粉、阿拉伯樹膠、纖維素衍生物、藻酸等)、木質素衍生物、膨潤土、合成的水溶性聚合物(聚乙烯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丙烯酸)等,以及穩定劑如PAP(酸性磷酸異丙酯)、朋T(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植物油、礦物油、脂肪酸、脂肪酸酯等。當使用本發明的水稻作物的殺真菌組合物以防止由于水稻作物的病害而造成的損失時,所說的組合物可以直接使用或者用水或者其他物質稀釋之后使用,用于莖葉處理、水處理、土壤處理或者育秧箱的處理.所說的組合物還可以與其他殺真菌劑、殺蟲劑、除草劑、化學肥料或土壤改良劑混合一起使用。甚至與殺蟲劑混合在一起使用時,化合物A(本發明中活性成分化合物的一方面)也產生與本發明相同的作用,所說的殺蟲劑例如可以是1,3-雙(硫代氨基甲酰基)-2-(N,N-二甲氨基)丙烷鹽酸鹽(通用名稱殺螟丹)、1-(6-氯-3-他啶基甲基)-N-硝基亞咪唑烷-2-基胺(通用名稱吡蟲啉),4,5-二氳-6-甲基-4-(3-吡啶基亞甲基氨基)-1,2,4-三溱-3(2H)-酮(通用名稱吡坊酮),N-[2,3-二氫-2,2-二甲基苯并呋喃-7-基氧羰基(甲基)氨基硫基]-N-異丙基-p-丙氨酸乙酯(通用名稱丙硫克百威),2,3-二氫-2,2-二甲基-7-苯并呋喃基[(二丁氨基)硫]甲基氨基甲酸酯(通用名稱丁硫克百威),(E)-N-(6-氯-3-吡啶基甲基)-N-乙基-N,-甲基-2-硝基亞乙烯基二胺(通用名稱烯啶蟲胺),對-甲硫基苯基二丙基磷酸酯(通用名稱丙蟲磷),N-叔丁基-N,-(4-乙基笨甲跣基)-3,5-二甲基笨并酰肼(通用名稱蟲酰肼),2-叔丁基亞氨基-3-異丙基-5-苯基-3,4,5,6-四氫-2H-1,3,5-噻二嗪-4-酮(通用名稱蓉溱酮),2-(4-乙氧基苯基)-2-甲基丙基-3-笨氧基芐基醚(通用名稱醚菊酯),0,0-二甲基-0-3,5,6-三氯-2-吡啶基硫逐磷酸酯(通用名稱甲基毒死稗),4-賄基-間-甲苯基硫逐磷酸二甲酯(通用名稱殺螟硫磷(MEP)),4-乙氧基苯基[3-(4-氟-3-苯氧基苯基)丙基]二甲基珪烷(通用名稱氟硅菊酯),2-仲丁基苯基-N-甲基氨基甲酸酯(通用名稱仲丁威(BPMC)),5-[ot-(乙氧羰基)千基]二甲基二硫代磷酸酯(通用名稱稻豐散(PAP)),0,0-二乙基-0-(5-苯基-3-異嗜、唑基)硫逐磷酸酯(通用名稱噁唑磷),4-甲硫基_間-甲笨基硫逐磷酸二甲醋(通用名稱倍硫磷(MPP)),(RS)-a-氰基-3-笨氧基節基(RS)-2,2-二氯-1-(4-乙氧基苯基)環丙烷羧酸醋(通用名稱乙氰菊酯)等。本發明組合物的使用量取決于活性成分的配料比、天氣情況、制劑的形式、使用時間、使用方式、使用地點、防治的病害等,通常的用量是0.1-1000g、優選l-50g活性成分/公畝。當把乳油、可濕性粉劑、懸浮劑、液體制劑等用預定量的水稀釋后再使用時,稀釋液中的活性成分的濃度是0.0001-0.1%。使用顆粒劑、粉劑等通常不用水稀釋。本發明組合物能夠發揮作用防治的水稻作物的病害,例如是稻痘病(Pyriculariaoryzae)、稻故枯病(Rhizoctoniasolani)、稻胡麻斑病(Cochliobolusmiyabeanus)、稻葉枯病(Spharulinaoryzina)、稻小球菌核病(Leptosphaeriaslavini)、有色稻(coloredrice)等。實施例下面是本發明制劑實施例和試驗實施例的典型實例。在下面的實施例中,份數是指重量份數。劑型實施例1:可濕性粉劑化合物A1份化合物1-24之一10份煅燒的硅藻土72份聚氧乙烯壬基笨基醚5份萘磺酸和福爾馬林的縮合產物4份含水硅酸8份將上述各種成分均勻地混合在一起并研磨,形成可濕性粉劑。劑型實施例2:可濕性粉劑化合物A1份化合物1-24之一50份煅燒的硅藻土32份聚氧乙烯壬基笨基醚5份M酸和福爾馬林的縮合產物4份含水硅酸8份將上述各種成分均勻地混合在一起并研磨,形成可濕性粉劑。制劑實施例3:可濕性粉劑化合物A5份化合物1-24之一10份煅燒的硅藻土68份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5份萘磺酸和福爾馬林的縮合產物4份含水硅酸8份將上述各種成分均勻地混合在一起并研磨,形成可濕性粉劑。制劑實施例4:可濕性粉劑化合物A20份化合物1-24之一1份煅燒的硅藻土62份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5份萘磺酸和福爾馬林的縮合產物4份含水硅酸8份將上述各種成分均勻地混合在一起并研磨,形成可濕性粉劑。制劑實施例5:可濕性粉劑化合物A20份化合物1-24之一5份煅燒的硅藻土58份聚氧乙烯壬基笨基醚5份萘磺酸和福爾馬林的縮合產物4份含水硅酸8份將上述各種成分均勻地混合在一起并研磨,形成可濕性粉劑。制劑實施例6:可濕性粉劑化合物A10份化合物l-24之一l份煅燒的硅藻土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萘磺酸和福爾馬林的縮合產物含水硅酸將上述各種成分均勻地混合在一起并研磨制劑實施例7:顆粒劑化合物A化合物1-24之一含水硅酸木素磺酸鈣膨潤土高嶺土將上述各種成分均勻地混合在一起并研磨所得的混合物造粒、干燥形成顆粒劑。制劑實施例8:顆粒劑化合物A化合物1-24之一含水硅酸木素磺酸鉤膨潤土高嶺土將上述各種成分均勻地混合在一起并研磨:所得的混合物造粒、千燥形成顆粒劑。制劑實施例9:顆粒劑化合物A化合物1-24之一含水硅酸木素磺酸鈣膨潤土72份5份4份8份形成可濕性粉劑。l份20份l份2份30份46份摻入適量的水并捏合。5份5份3份2份30份55份摻入適量的水并捏合。l份5份3份2份30份高呤土59份將上述各種成分均勻地混合在一起并研磨,摻入適量的水并捏合。所得的混合物造粒、干燥生成顆粒劑。制劑實施例10:顆粒劑將上述各種成分均勻地混合在一起并研磨,摻入適量的水并捏合。所得的混合物造粒、干燥形成顆粒劑。試驗實施例1通過施藥對稻瘟病(Pyriculariaoryz朋)的預防效果把根據制劑實施例制備的可濕性粉劑用水稀釋至預定濃度,并對栽培在用水浸沒的盆中的一抹六葉齡的水稻作物(Kin-maze)的莖和葉進行噴霧。風干后,噴灑稻瘟病菌(Pyriculariaoryzae)的孢子懸液對植抹進行接種。在接種之后,將植抹在20C、潮濕的環境中放置一周,然后確定病痕的數目,根據下面的標準得到預防指數。結果如表1中所示。化合物A化合物1-24之含水硅酸木素磺酸鉤4份l份l份2份30份62份膨潤土高嶺土預防指數預防效果預防值95%或更多預防值85%-94%預防值60%-84%預防值40%-59%預防值1%-39%表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4</column></row><table>表l(續)<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5</column></row><table>試驗實施例2通過稻田水施藥對稻瘟病(Pyriculariaoryz肪)的預防效果通過使用1/14000公畝大小的盆,對栽培在水中的六葉齡的水稻植抹(Kin-maze)澆灌根據制劑實施例制備的顆粒劑。把被處理的盆栽植物在溫室中放置7天,并噴灑稻痘病菌(Pyriculariaoryzae)的孢子懸液對植抹進行接種。然后,將植抹在20X:、潮濕的環境中放置一周,再確定病痕的數目,根據試驗實施例1的標準得到預防指數。結果如表2中所示。表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6</column></row><table>試驗實施例3通過施藥對稻瘟病(Pyriculariaoryzae)的處理效果對栽培在用水浸沒的盆中的六葉齡水稻作物(Kin-maze)噴灑稻痘病菌(Pyriculariaoryzae)的孢子懸液對植抹進行接種。在接種之后,把根據制劑實施例制備的可濕性粉劑用水稀釋至預定濃度,在20TC、潮濕的環境中對所說的植抹的莖和葉噴灑1天。風干后,把植抹在潮濕的環境中放置1周,然后確定病痕的數目,根據試驗實施例1的標準得到預防指數。結果如表3中所示。表3試驗化合物活性成分的濃度(ppm)預防指數化合物A+化合物19化合物A化合物19200+2020020試驗實施例4通過施藥對稻紋枯病(Rhizoctoniasolani)的預防效果把根據制劑實施例制備的可濕性粉劑用水稀釋至預定濃度,并對栽培在用水浸沒的盆中的一抹六葉齡的水稻作物(Kin-maze)的莖和葉進行噴霧。風干后,在植抹的根部接種稻紋枯病(Rhizoctoniasolani)的真菌細胞核。在接種之后,將植抹在30C、潮濕的環境中放置一周,然后確定病痕的數目,根據試驗實施例1的標準得到預防指數。結果如表4中所示。表4試驗化合物活性成分的濃度(ppm)預防指數化合物A+化合物i200+104化合物A+化合物2200+103化合物A+化合物3200+104化合物A+化合物5200+104化合物A+化合物6200+104化合物A+化合物7200+103化合物A+化合物13200+104化合物A+化合物14200+504化合物A2000化合物1103化合物':2102化合物;3103化合物103化合物6103化合物7102化合物13103化合物14503試驗實施例5通過稻田水施藥對稻紋枯病(Rhizoctoniasolani)的預防效果通過使用1/8000公畝大小的盆,把根據制劑實施例制備的化合物用水稀釋至預定濃度,對栽培在用水浸沒的盆中的六葉齡水稻作物(Kiniaze)進行澆灌。把被處理的盆栽植物在溫室中放置7天,在植棟的根部接種稻紋枯病(Rhizoctoniasolani)的真菌。然后,將植抹在30t、潮濕的環境中放置一周,再確定病痕的數目,根據試驗實施例1的標準得到預防指數。結果如表5中所示。表5<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8</column></row><table>試驗實施例6通過施藥對稻胡麻斑病(Cochliobolusmiyabeamis)的預防效果把根據制劑實施例制備的可濕性粉劑用水稀釋至預定濃度,并對栽培在用水浸沒的盆中的一抹六葉齡的水稻作物(Kin-maze)的莖和葉進行噴霧。風干后,噴灑稻胡麻斑病(Cochliobolusmiyabeanus)的孢子懸液對植抹進行接種。在接種之后,將植抹在2ox:、潮濕的環境中放置一周,然后確定病痕的數目,根據試驗實施例1的標準得到預防指數。結果如表6中所示。表6<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9</column></row><table>權利要求1.一種水稻作物的殺真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含有N-(1-氰基-1,2-二甲基丙基)-2-(2,4-二氯苯氧基)丙酰胺及選自具有殺菌活性化合物的一種或多種化合物作為活性成分,其中所述的具有殺菌活性的化合物是N-(2,6-二溴-4-三氟甲氧基苯基)-2-甲基-4-三氟甲基噻唑-5-羧酰胺,5-氯-1,3-二甲基-N-(1,1-二甲基-2-氧雜-4-(2,3-二氫化茚基))-吡唑-4-羧酰胺,稻紋散,1-(4-氯芐基)-1-環戊基-3-苯脲,6-(3,5-二氯-4-甲基苯基)-3(2H)-噠嗪酮,3-(3,5-二氯苯基)-N-異丙基-2,4-二氧代咪唑烷-1-羧酰胺,2-對-氯苯基-2-(1H-1,2,4-三唑-1-基甲基)己腈,(RS)-2-(2,4-二氯苯基)-1-(1H-1,2,4-三唑-1-基)-己-2-醇,(Z)-2’-甲基乙酰苯4,6-二甲基嘧啶-2-基腙,1,1’-亞氨基二(1,8-亞辛基)雙胍三乙酸鹽,(E)-2-{2-[6-(2-氰基苯氧基)嘧啶-4-基氧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2-甲氧亞氨基-N-甲基-2-(2-苯氧基)苯基-乙酰胺,O-乙基-S,S-二苯基二硫代磷酸酯,5-甲基-1,2,4-三唑并[3,4-b]苯并噻唑,4,5,6,7-四氯-2-苯并[c]呋喃酮,春雷霉素,N-[1-(4-氯苯基)乙基]-2,2-二氯-1-乙基-3-甲基-環丙烷羧酰胺,N-[1-(2,4-二氯苯基)乙基]-2-氰基-3,3-二甲基丁酰胺,1,2,5,6-四氫吡咯并(3,2,1-i,j)喹啉-4-酮,3-烯丙氧基-1,2-苯并異噻唑-1,1-二氧化物,或S-甲基-苯并(1,2,3)-噻二唑-7-硫代羧酸酯。全文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水稻作物的殺真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N-(1-氰基-1,2-二甲基丙基)-2-(2,4-二氯苯氧基)丙酰胺及選自下列的具有殺菌活性的化合物(通用名稱氟酰胺、滅銹胺、噻呋酰胺、furametpyr、稻紋散、戊菌隆、噠菌清等等)的一種或多種化合物作為活性成分。所說的水稻作物的殺真菌組合物對水稻作物的病害如稻瘟病(Pyriculariaoryzae)、稻紋枯病(Rhizoctoniasolani)、稻胡麻斑病(Cochliobolusmiyabeanus)具有極好殺真菌效果。文檔編號A01N43/78GK101317567SQ20081010857公開日2008年12月10日申請日期1999年7月9日優先權日1998年7月10日發明者山本好伸,田嶼崇吉,西口勉申請人:日本農藥株式會社;巴斯夫歐洲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