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活動犁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用機具,具體地說是一種在使用過程中能活動的犁。2、 背景技術隨著機械化的發展,利用農機驅動犁進行整地作業越來越普遍。但在丘陵 山地的作業中,往往會遇到各種障礙物。現在使用的犁都是固定在犁臂上的, 碰到較大的阻礙力后,無法越過以致犁受到較大的磨損。3、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任務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適合在丘陵山地 中作業的,遇到較大障礙后能自動越過減小碰撞磨損的活動犁。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實現的, 一種活動犁由連桿、連接座、 犁座、連接桿、犁鏵、滑桿和復位彈簧組成。該活動犁的犁座通過連桿連接拖拽動力機構,連桿與動力機構上的連接座 用絞鏈連接,在連接座下設置有一平臺,保證作業時連桿及犁座處于水平位置, 遇到障礙時連桿能繞連接座向上翻轉。連接座設置在動力機構豎直方向上的滑 軌上,洚接座及平臺能沿滑軌上下滑動,并通過螺栓固定在動力機構上。連桿后端設置有犁座。連接桿與犁座的下部用絞鏈連接,連接桿的下端與 犁鏵的前端用絞鏈連接。犁鏵的后端與滑桿的下端用絞鏈連接,滑桿設置在犁座后部的滑套內。滑套設置有凸緣,其凸緣與犁座絞接,滑桿可繞犁座一定角度在滑套內上下滑動。滑桿上端設置有限位螺母,通過調節限位螺母的的高度調節作業時犁 鏵的角度。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1) 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作業過程無需人工手動控制;2) 適應丘陵山地作業,不懼作業過程中的障礙物,有效延長使用壽命。4、
附圖l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的標記分別表示1、連桿,2、連接座,3、犁座,4、連接桿,5、3犁鏵,6、滑桿,7、復位彈簧,8、平臺,9、滑軌,10、滑套,11、限位螺母。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l對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活動犁作以下詳細說明。如附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活動犁由連桿1、連接座2、犁座3、連 接桿4、犁鏵5、滑桿6和復位彈簧7組成。該活動犁的犁座通過連桿連接拖拽動力機構,如手扶拖拉機等。連桿1與 動力機構上的連接座2用絞鏈連接,在連接座2下設置有一平臺8,保證作業時 連桿1及犁座3處于水平位置,遇到障礙時連桿1能繞連接座2向上翻轉。連 接座2設置在動力機構豎直方向上的滑軌9上,連接座2及平臺8能沿滑軌9 上下滑動,并通過螺栓固定在動力機構上。連桿1后端設置有犁座3。連接桿4與犁座3的下部用絞鏈連接,連接桿4 的下端與犁鏵5的前端用絞鏈連接。犁鏵5的后端與滑桿6的下端用絞鏈連接,滑桿6設置在犁座3后部的滑 套10內。滑套10設置有凸緣,其凸緣與犁座3絞接,滑桿6可繞犁座3—定角度在 滑套10內上下滑動。滑桿6上端設置有限位螺母11,通過調節限位螺母11的 的高度調節作業時犁鏵5的角度。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活動犁通過設置連接座2及限位螺母11的高庫來調節作 業深度。當遇到大的障礙物時,犁鏵5前端受力,并向后翻轉,滑桿6在滑套 內上升。同時連桿1也向上翻轉,抬高犁鏵5,使之越過障礙物。越過障礙物后, 滑桿6在復位彈簧7作用下下滑。因犁鏵5與地表面有一切入角,犁鏵5重新 切入地表面,在連接座平臺8及限位螺母11的作用恢復工作狀態。
權利要求1、 一種活動犁,其特征在于連桿一端與連接座活動連接, 一端與犁座固定連接;連接座設置在動力機構的滑軌上;犁座下部與連接桿用絞鏈連接;犁鏵 的前端與連接桿下端用絞鏈連接,犁鏵后端與滑桿用絞鏈連接;滑桿設置在犁 座后端的滑套內,滑桿上設置有復位彈簧和限位螺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活動犁,屬于農用機具領域,其結構是由連桿、連接座、犁座、連接桿、犁鏵、滑桿和復位彈簧組成。連桿一端與連接座活動連接,一端與犁座固定連接;連接座設置在動力機構的滑軌上;犁座下部與連接桿用鉸鏈連接;犁鏵的前端與連接桿下端用鉸鏈連接,犁鏵后端與滑桿用鉸鏈連接;滑桿設置在犁座后端的滑套內,滑桿上設置有復位彈簧和限位螺母。該活動犁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易于維護,適合于丘陵山地的機械化耕地作業。
文檔編號A01B15/00GK201153370SQ20082001808
公開日2008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08年2月28日 優先權日2008年2月28日
發明者李領華 申請人:李領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