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負壓式單向氣流獨立換氣籠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負壓式單向氣流獨立換氣籠盒,尤其涉及一種飼育鼠類實驗動物的負壓式單向氣流獨立換氣籠盒。
背景技術:
在進行醫學、藥理學、生物工程等學科的實驗研究時,需要用到實驗動物,這些實驗動物有些需要放在籠盒里面詞養,而一般的籠盒空氣流通不好,動物容易生病;而有些雖然考慮到了盒體內的流通問題,但進出盒體的空氣沒有經過凈化、過濾處理,這樣就有可能使動物攜帶不需要的傳染因子,或者使動物身上攜帶的特定病原體等散布到外界環境中,污染了環境,不利于工作、實驗人員健康;同時這一類籠盒與籠架裝卸麻煩,操作困難。為了飼育出符合試驗要求實驗動物,需要找到一種既空氣流動通順,又可以有效的控制進出的空氣質量,同時與籠架的結合分離操作方便的籠盒。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負壓式單向氣流獨立換氣籠盒,其于進風口和排風口都密閉設有過濾器,盒蓋與盒體也是密封蓋合,即空氣只能經過過濾器過濾才能進出,其能有效的抽走盒中異味,給飼養鼠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當籠盒沒有連通抽風裝置時,籠盒自身形成潔凈的生命艙;此外籠盒與籠架的安裝穩定,離合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負壓式單向氣流獨立換氣籠盒,包括盒體和密閉蓋設于盒體上的盒蓋,所述盒體一側壁下部設有進風口,與該側壁相對的另一側壁上部設有排風口,所述進、排風口內側設有防護軍,所述防護罩外側設有過濾器。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負壓式單向氣流獨立換氣籠盒,包括盒體和密閉蓋設于盒體上的盒蓋,所述盒體一側壁下部設有進風口,與該側壁相對的另一側壁上部設有排風口,所述進、排風口內側設有防護罩,所述防護罩外側設有過濾器。
所述排風口外設有可頂開籠架抽風管上的氣門并卡固于氣門孔內的頂卡突起。
所述進風口和排風口內圈設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與過濾器的密封圏緊密配合。
所述盒蓋與盒體之間密封有密封圈,且盒蓋與盒體之間以倒鉤卡固。所述盒體于另一對側壁內側設有食斗固定座,所述食斗固定座設于盒體開口下方,所述食斗固定座上插固有食斗。
所述盒體于另一對側壁外側設有向外突出的固定架。
所述盒蓋于進風口上方的一側設有向外突出的突出部,該突出部上設有懸掛卡片的卡片槽。
所述盒體底部設有加強筋。
所述盒體于盒蓋下方豎直設有若干固定加強筋。本實用新型優點是
1. 本實用新型于盒體相對的兩側壁上分別設有下部的進風口和上部的排風口,且排風口與抽風管連通形成負壓抽風,使得盒體內的氣流由一側底部向另一側上方流通,能有效的抽走盒中異味,給飼養鼠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
2. 本實用新型進風口和排風口都密閉設有過濾器,盒蓋與盒體也是密封蓋合,即空氣只能經過過濾器過濾才能進出,保證了盒內空氣的潔凈;當籠盒沒有連通抽風裝置時,籠盒自身形成潔凈的生命艙。
3. 本實用新型排風口上的頂卡突起對準抽風管上的氣門孔推進則可以自動頂開氣門并卡固在氣門孔內;頂卡突起從氣門孔中退出時,氣門則在重力作用下自動關閉,使用方便且安裝穩定,籠盒與籠架的結合和分離都十分方便,省時省力。
圖1為本實用新型籠盒具體實施例的正視圖2為本實用新型籠盒具體實施例的左視圖3為本實用新型籠盒具體實施例的右視圖4為本實用新型籠盒具體實施例的俯視圖5為本實用新型籠盒具體實施例的仰視圖6為本實用新型籠盒具體實施例氣流示意圖7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頂卡突起與氣門孔結合的示意圖8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頂卡突起與氣門孔分離的示意圖。其中1盒體;2盒蓋;3進風口 ; 4排風口; 5防護罩;6過濾器;7籠架;8抽風管;9氣門孔;IO頂卡突起;11氣門;12密封圈;13倒鉤;14凸起部;15食斗固定座;16食斗;17固定架;18卡片槽;19突出部;20加強筋;21架體;22抽風裝置;23固定加強筋;24飲水瓶;25飼料食斗。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如圖l至圖8所示, 一種負壓式單向氣流獨立換氣籠盒,包括盒體1和密閉蓋設于盒體1上的盒蓋2,所述盒體1 一側壁下部設有進風口3,與該側壁相對的另一側壁上部設有排風口 4,所述進、排風口3、 4內側設有防護罩5,所述防護罩5外側設有初效與折狀高效過濾器6。
所述排風口 4外設有可頂開籠架7抽風管8上的氣門ll并卡固于氣門孔9內的頂卡突起10。如圖7和圖8所殺,所述頂卡突起10對準氣門孔9推進則可以自動頂開氣門ll,此時頂卡突起10的周邊都卡固在氣門孔9內,既保證了空氣不易泄漏,又使得籠盒與籠架的結合穩定,不會因為氣門11的推力脫離開;頂卡突起IO從氣門孔中退出時,氣門11則在重力作用下自動關閉,使用十分方便。
所述進風口 3和排風口 4內圏設有凸起部14,所述凸起部14與過濾器6的密封圈緊密配合,以保證過濾器6沒有泄漏。過濾器6面板氣孔形狀、大小決定籠盒內空氣交換的速度。所述盒蓋2與盒體1之間密封有密封圈12,并用盒蓋2與盒體1之間的倒鉤13與孔張緊卡扣固定。因此整個籠盒的密封性能很好,空氣只有經過進、排風口的過濾器6才能出入籠盒,保證了盒內空氣的潔凈。
所述盒體1于另一對側壁內側設有食.斗固定座15,所述食斗固定座15設于盒體1開口下方,所述食斗固定座15上插固有食斗16。食斗16包括飲水瓶24和飼料食斗25, 二者之間隔離開來。食斗16在清洗或消毒時可以很方便的從食斗固定座15上拔下來,多個取出的食斗16可以疊放在一起消毒,節省空間,移動方便。食斗固定座15除了可以供固定插拔食斗16以外,還起到加強筋的作用,使得這兩側的側壁更加堅固,強度更髙。
所述盒體1于另一對側壁外側設有向外突出的面定架1,固定架17起
5到與通氣籠架固定起到卡死定位作用。籠盒放置在籠架上時,固定架17卡固在籠架相應的橫桿上,定位穩固、取放方便。
所述盒蓋2于進風口 3上方的一側設有向外突出的突出部19,該突出部19上設有懸掛卡片的卡片槽18,十分方便實驗室等設置卡片便簽,方便研究、記錄。
所述盒體1底部設有加強筋20,具有加強和支撐盒體1的作用。
所述盒體1于盒蓋2下方豎直設有若干固定加強筋23,其不僅起到加強和支撐盒體l的作用,因為盒體1為下窄上寬的形狀,可以疊放,固定加強筋23還可以在盒體疊合摞放時起固定作用。
與負壓式單向氣流獨立換氣籠盒配套使用的籠架,包括架體21和設于架體21上的抽風裝置22,如圖6所示,架體21上可以置放多個規則放置的籠盒,其大小可以根據用戶的飼育需要選擇,籠盒的固定架17搭置在架體21的相應橫桿上,所述抽風裝置22的抽風管8于籠架的每層上都設有與該層的籠盒排風口 4外的頂卡突起10配合的氣門孔9,所述氣門孔9上設有可向內開啟的單向氣門11。
使用時,籠盒放置在籠架上,每個籠盒的頂固突起頂開氣門11并固定在氣門孔9中,抽風裝置22工作形成負壓,此時氣流從每個籠盒進風口 3經過過濾進入籠盒內下方然后向上從另一側的排風口 4出去,再經過抽風管8排出。
本實用新型于進風口和排風口都密閉設有過濾器,盒蓋與盒體也是密封蓋合,即空氣只能經過過濾器過濾才能進出,其能有效的抽走盒中異味,給飼養鼠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當籠盒沒有連通抽風裝置時,籠盒自身形成潔凈的生命艙;此外籠盒與籠架的安裝穩定,離合方便。
權利要求1. 一種負壓式單向氣流獨立換氣籠盒,包括盒體(1)和密閉蓋設于盒體(1)上的盒蓋(2),其特征在于所述盒體(1)一側壁下部設有進風口(3),與該側壁相對的另一側壁上部設有排風口(4),所述進、排風口(3、4)內側設有防護罩(5),所述防護罩(5)外側設有過濾器(6)。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負壓式單向氣流獨立換氣籠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風口 (4)外設有可頂開籠架(7)抽風管(8)上的氣門(11)并卡 固于氣門孔(9)內的頂卡突起(10)。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負壓式單向氣流獨立換氣籠盒,其特征 在于所述進風口 (3)和排風口 (4)內圈設有凸起部(14),所述凸起部(14)與過濾器(6)的密封圈緊密配合。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負壓式單向氣流獨立換氣籠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蓋(2)與盒體(1)之間密封有密封圈(12),且盒蓋(2)與盒體(1) 之間以倒鉤(13)卡固。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負壓式單向氣流獨立換氣籠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體(1)于另一對側壁內側設有食斗固定座(15),所述食斗固定座(15) 設于盒體(1)開口下方,所述食斗固定座(15)上插固有食斗(16),所述 食斗(16)包括飲水瓶(24)和飼料食斗(25)。
6.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負壓式單向氣流獨立換氣籠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體(1)于另一對側壁外側設有向外突出的固定架(17)。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負壓式單向氣流獨立換氣籠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蓋(2)于進風口 (3)上方的一側設有向外突出的突出部(19),該 突出部(19)上設有懸掛卡片的卡片槽(18)。
8.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負壓式單向氣流獨立換氣籠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體(1)底部設有加強筋(20)。
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負壓式單向氣流獨立換氣籠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體(1)于盒蓋(2)下方豎直設有若干固定加強筋(2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負壓式單向氣流獨立換氣籠盒,包括盒體和密閉蓋設于盒體上的盒蓋,所述盒體一側壁下部設有進風口,與該側壁相對的另一側壁上部設有排風口,所述進、排風口內側設有防護罩,所述防護罩外側設有過濾器。所述排風口外設有可頂開籠架抽風管上的氣門并卡固于氣門孔內的頂卡突起。本實用新型于進風口和排風口都密閉設有過濾器,盒蓋與盒體也是密封蓋合,即空氣只能經過過濾器過濾才能進出,其能有效的抽走盒中異味,給飼養鼠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當籠盒沒有連通抽風裝置時,籠盒自身形成潔凈的生命艙;此外籠盒與籠架的安裝穩定,離合方便。
文檔編號A01K1/03GK201263348SQ200820039
公開日2009年7月1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24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24日
發明者燕 朱 申請人:燕 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