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手動式農作物穴盤育苗移栽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動式農作物穴盤育苗移栽器。
技術背景目前,根據棉苗工廠化育苗移栽技術要求,要求大幅度提高棉苗的移栽效 率。而在實際工作中,棉苗的移栽還多釆用人工手動移栽方式,勞動強度非常 大,進度慢,耗勞力。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手動式農作物穴盤育苗移栽器,其結構簡 單,能夠大大加快農作物幼苗的移栽效率,減輕勞動強度。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手動式農作物穴盤育苗移栽器,包 括兩只桿狀手柄,兩手柄呈V字形布置,兩手柄的下部之間由上到下依次設置 著一環狀水平支撐盤、 一穩苗簡、 一倒錐形入土器,其中所說的水平支撐盤的 左、右兩側分別與相應的手柄鉸接在一起,穩苗簡豎直固接在水平支撐盤中心 底面下,倒錐形入土器分為左、右兩半殼體,兩半殼體分別固接在相應手柄的 下端,穩苗筒的下部位于入土器內。本實用新型使用時,用兩手握住手柄,將倒錐形入土器下部分開插入土中, 使得農作物幼苗進入穩苗簡內,然后兩手向兩側拉開手柄使倒錐形入土器下部合攏即可將幼苗取出;需要將取出的幼苗移栽到另一處時,將入土器插入土里向中間合攏手柄即可釋放幼苗。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輕便靈活、堅固耐用、 技術性能可靠,符合棉苗及其他作物穴盤育苗移栽技術要求,手動入土撐口放 苗一次性解決。而且入土錐口小,能減少地膜的破損度。本實用新型能夠大大 加快農作物幼苗的移栽效率,減輕勞動強度,有很大的推廣價值。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半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仰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手動式農作物穴盤育苗移栽器,如圖l、圖2、圖3所示,包括兩只桿 狀手柄l,兩手柄1呈V字形布置。兩手柄1的下部之間由上到下依次設置著一 環狀水平支撐盤7、 一穩苗簡2、 一倒錐形入土器4,其中所說的水平支撐盤7 的左、右兩側分別與相應的手柄鉸接在一起,穩苗簡2豎直固接在水平支撐盤73中心底面下,倒錐形入土器4分為左、右兩半殼體,兩半殼體分別固接在相應 手柄的下端,穩苗簡2的下部位于入土器4內。使用時,為了便于入土器4更容易進入土里,在其中一只手柄的下部外側 固接著 一 只水平腳踏板6 。通過踩踏腳踏板6可以增加入土器4進入土里的深度。在倒錐形入土器4的中部外周面上水平設置著環形擋土凸緣3,用以限制入 土器4的入土深度,確保幼苗移栽深度能夠合理布置。在倒錐形入土器4兩半殼體的上部外周面兩側分別對稱設置著兩只具有中 心通孔的擋板,擋板位于兩手柄1所在平面的兩側,擋板的中心通孔內安裝著 入土器開口限位螺栓5。開口限位螺栓5用以防止入土器4的兩半殼體分開的過 大。
權利要求1、一種手動式農作物穴盤育苗移栽器,包括兩只桿狀手柄(1),其特征是兩手柄(1)呈V字形布置,兩手柄(1)的下部之間由上到下依次設置著一環狀水平支撐盤(7)、一穩苗筒(2)、一倒錐形入土器(4),其中所說的水平支撐盤(7)的左、右兩側分別與相應的手柄鉸接在一起,穩苗筒(2)豎直固接在水平支撐盤(7)中心底面下,倒錐形入土器(4)分為左、右兩半殼體,兩半殼體分別固接在相應手柄的下端,穩苗筒(2)的下部位于入土器(4)內。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手動式農作物穴盤育苗移栽器,其特征是在其中 一只手柄的下部外側固接著一只水平腳踏板(6)。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手動式農作物穴盤育苗移栽器,其特征是在倒錐 形入土器(4)的中部外周面上水平設置著環形擋土凸緣(3)。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動式農作物穴盤育苗移栽器,其特征是在倒錐 形入土器(4)兩半殼體的上部外周面兩側分別對稱設置著兩只具有中心 通孔的擋板,擋板位于兩手柄(1)所在平面的兩側,擋板的中心通孔內 安裝著入土器開口限位螺栓(5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手動式農作物穴盤育苗移栽器,包括兩只桿狀手柄,兩手柄呈V字形布置,兩手柄的下部之間由上到下依次設置著一環狀水平支撐盤、一穩苗筒、一倒錐形入土器,其中所說的水平支撐盤的左、右兩側分別與相應的手柄鉸接在一起,穩苗筒豎直固接在水平支撐盤中心底面下,倒錐形入土器分為左、右兩半殼體,兩半殼體分別固接在相應手柄的下端,穩苗筒的下部位于入土器內。
文檔編號A01C11/02GK201167474SQ20082010353
公開日2008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08年3月19日 優先權日2008年3月19日
發明者夏建紅, 軍 孔, 王江林, 郭華平, 郭志強, 陸寶祖, 陳康渭, 魏新元 申請人:新疆塔里木農業綜合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南口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