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有機廢棄物處理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 一 種有機廢棄物處理設備,特別是指 一 種可力口速 處理效率,縮小作業空間,避免惡臭和病媒產生,兼顧環保和衛生防 疫管控,將有機廢棄物回收轉換成免堆有機肥產物的有機廢棄物處理 設備。
背景技術:
事業有機廢棄物(如來自食品加工業,餐廳,煙酒廠等)、農業有 機廢棄物(如來自園藝,農場,牧場等)及民生有機廢棄物(如來自 廚余、果菜市場…等)的數量多且種類雜,是世界各國都必須妥善處 理的環保工作重點,而地球的土壤資源有限,對于人口密集的地區更 需加速有機廢棄物的處理。
傳統的有機廢棄物處理是使用如焚化處理、掩埋法或傳統堆肥 法…等方法。采用焚化處理,處理成本相當高;如采用掩埋法,易產 生甲烷及地下水源污染問題;采用傳統堆肥法,需龐大的堆置面積, 易造成空污及水污問題,且不符經濟效益。
以廚余為例,占有機廢棄物中相當高比例,因含水量高,處理困 難,當其與垃圾相混時,會發臭滲水而造成其他垃圾資源難以回收, 并影響生活品質,滲出的大量水分中常含有大量有機質,容易孳生細 菌病媒,若未經處理直接排出,容易污染環境。
因廚余為有機肥資材,棄之可惜,若能有效加以處理,可延長掩 埋場及焚化廠的使用年限并降低預算支出,以及垃圾問題引起的社會 紛爭。其中,喂食家畜,有安全的衛生問題,易發酸發臭及傳染病源; 以定點式廚余桶收集,有放置地點的衛生問題,易發酸發臭并造成污 染源滿溢;以高速發酵機處理,有批次耗電及腐熟度的問題;因此, 先進國家莫不嘗試推行高效率的廚余堆肥工作,將廚余轉換成有機肥 料。
現有的廚余處理方法是將廚余導入破碎機,而破碎處理成碎塊, 并加水沖洗分離成殘渣和油水混合液,將殘渣進行堆肥發酵,并將油 水混合液直接排放。
...匕述現有的廚余處理裝置及其方法,雖然可將廚余垃圾的體積減 少成l / 3 1 / 6,然而,殘渣直接丟棄掩埋需具備大范圍的掩埋場,若以高速發酵處理機處理,需要在經過4 8 7 2小時干燥后, 再堆置l 5天以上,才能達到有機物所需的半腐熟階段,耗時費工, 而在發酵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有毒氣體(如沼氣、氨氣、 一氧化碳),容 易造成環境污染,且長時間的處理過程所產生的化學物質,會侵蝕機 器設備,縮短機器壽命,增加營運成本。
于是,本實用新型設計人有感上述問題的可改善之處,乃潛心研 究并配合學理的運用,而提出 -種設計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問題的本 實用新型技術方案。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有機廢棄物處理設備,可 使有機廢棄物的處理時間縮短,作業空間縮小,同時能避免惡臭和病 媒的產生,兼顧環保和衛生防疫管控,并將有機廢棄物回收轉換成可 再利用的免堆有機肥產物。
本實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有機廢棄物處理設備,其 體積小且處理速度快,而且不會產生空氣污染或水污染。
為了達成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有機廢棄物處理設備,
包括
一送料系統,其具有一供有機廢棄物投入的入料口;
一碎解系統,其設置于該送料系統的下游,該碎解系統具有一備 槽,該有機廢棄物經由該送料系統輸送至該碎解系統,并由該碎解系 統碎解形成漿狀物且導入至該備槽內,該漿狀物與添加至該備槽內的 微生物酵素和資材配方混合形成混合物;
一輸送系統,其包含一輸送機構及一運輸管,該輸送機構與該碎 解系統的備槽連結,該運輸管一端連接于該輸送機構;以及
一反應系統,其包含一反應槽及一蓋體,該反應槽內部為中空狀 且其頂端形成一開口,該蓋體蓋設于該反應槽的開口,該反應槽連接 于該輸送系統的運輸管另一端,且該反應槽設有一出料口;
上述的輸送系統驅動位在該備槽內的混合物經由該運輸管而輸送 至該反應槽內,以使該混合物進行熱裂解消化反應、干燥及滅菌程序 而形成固肥化免堆有機肥產物,該固肥化免堆有機肥產物自該反應槽 的出料口排出。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有機廢棄物處理設備 能有效縮短有機廢棄物的處理時間,縮小其作業空間,且能避免產生 惡臭和病媒,并將有機廢棄物轉換成可再利用的免堆有機肥產物。本 實用新型同時進行攪拌、加熱及干燥的動作,使混合物能夠均勻、快 速地進行熱裂解消化反應,以取代現有堆肥化和發酵處理的方式,本實用新型有機廢棄物處理設備不但體積小,而且處理速度快,并能避 免水污染和空氣污染及防止病菌傳染。
為使能更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 有關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所附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 用,并非用來對本實用新型加以限制。
圖1為本實用新型有機廢棄物處理設備的立體組合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有機廢棄物處理設備的碎解系統將備槽移出時 的立體示意圖3為本實用新型有機廢棄物處理設備的反應系統的立體示意圖。
主要元件附圖標記說明
1 0 送料系統
1 1 入料口
12 控制裝置
2 0 碎解系統
2 1 備槽
2 1 1 開口
3 0 輸送系統
31 輸送機構
3 2 運輸管
4 0 反應系統
4 1 反應槽
4 1 1 開口 4 1 2 溝槽
4 2 蓋體 4 3 驅動裝置 4 4 控制裝置 4 5 出水管 4 6 出料口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有機廢棄物處理設備包括 一送料系統l 0、 一碎解系統2 0、 一輸送系統3 0及一反應系統4
0 c
該送料系統l 0在本實施例中為一U型螺旋輸送機,但并不以此為限。該送料系統l 0為傾斜的設罝,且該送料系統l 0具有一入料 口l 1,用以供有機廢棄物投入。該送料系統l o—側并設有一控制 裝置l 2,用以控制其啟動、關閉及送料速度等各項功能。
該碎解系統2 0設置于該送料系統1 0的下游,該送料系統l 0 可強迫輸送該有機廢棄物至該碎解系統2 0。該碎解系統2 O內部設 有多數刀片(圖略),用以將該有機廢棄物碎解成漿狀物。
該碎解系統2 O具有 -活動式的備槽2 1,該備槽2 l可由該碎 解系統2 Q分離出來(請配合參閱圖2所示),且該備槽2 l頂端具有 一開口 2 11,該碎解系統2 0所產生的漿狀物經由該開口 2 1 1直 接落入該備槽21內,該漿狀物并與添加在該備槽21內的微生物酵 素和資材配方混合而形成混合物。
該輸送系統3 0包含一輸送機構3 1及一運輸管3 2 ,該輸送機 構3 1在本實施例中為一隔膜泵,但并不以此為限。該輸送機構3 1 設置于該碎解系統2 0的備槽2 1 —側,且與該備槽2 l連結。該運 輸管3 2—端連接于該輸送機構3 1 ,用以輸送該混合物。
該反應系統4 0包括一反應槽4 1、 一蓋體4 2、 一驅動裝置4 3及一控制裝置4 4 。其中該反應槽4 1連接于該輸送系統3 0的運 輸管3 2另一端,該反應槽4 l內部為中空狀,用以存置由該運輸管 3 2所傳輸的混合物。該混合物可在該反應槽4 1中進行分解、吸附、 解毒及中和等熱裂解消化反應和進行干燥、滅菌。
該反應槽4 1內部并設置有加熱器及攪拌器(圖略),上述的加熱 器及攪拌器屬于現有技術,且本實用新型并不限定該加熱器及攪拌器 的構造,故在此不再加以贅述。
該反應槽4 l頂端形成一開口4 1 1 (請配合參閱圖3所示),該 反應槽4l在該開口41l周圍環設一溝槽412,該溝槽412并 連接有-一出水管4 5。該反應槽4 l底部另設置有一出料口4 6。
該蓋體4 2由散熱效果佳的金屬制成且呈錐狀,該蓋體4 2蓋設 于該反應槽4 l的開口4 1 l上,且該蓋體4 2底部邊緣設置于該溝 槽4 1 2上,以使該反應槽4 1內部形成密閉空間,進而增進干燥、 滅菌效果。
該驅動裝置4 3在本實施例中為一馬達,但并不以此為限。該驅 動裝置4 3與該反應槽4 l連結,且設置在該反應槽4 l下方,用于 驅動該反應槽41內部的攪拌器以攪拌該混合物,且該加熱器加熱該 混合物。
該控制裝置4 4連結于該反應槽4 1 ,用以啟動與關閉該驅動裝 置4 3及該反應槽4 1內的加熱器與攪拌器,以控制該反應系統4 0 的運作。本實用新型有機廢棄物處理設備使用時,將有機廢棄物投入該送 料系統1 0的入料口 1 1 ,并將該有機廢棄物經由該送料系統1 0自 動輸送至該碎解系統2 0,而不必以人工投料。
該碎解系統2 0將該有機廢棄物碎解而形成漿狀物,且將該漿狀 物導入至該備槽2 1內,使該漿狀物與添加至該備槽2 1內的微生物
酵素和資材配方混合,而形成混合物。該資材用以調整漿狀物的反應 物和碳/氮比,維持適當的酸堿值以利于微生物酵素的裂解消化,借 助資材的成分比例變化,可獲得不同的免堆有機肥產物。
該輸送系統3 0驅動位在該備槽2 1內的混合物經由該運輸管3 2而輸送至該反應系統4 0的反應槽4 1內。該反應槽4 1內的加熱 器加熱該混合物,該反應槽4 1內的攪拌器并同時充分攪拌該混合物, 該混合物的受熱將更為均勻而達工作溫度,從而使得該混合物進行熱 裂解消化反應。
該混合物在加熱過程中會產生水蒸氣,當水蒸氣上升觸碰該反應 系統4 0的蓋體4 2內壁時,則會在該蓋體4 2的內壁上凝結形成水 滴,而由于該蓋體4 2呈錐狀,因此水滴會沿著該蓋體4 2的內壁滑 落至溝槽4 1 2中,并被搜集于該溝槽4 1 2內,之后再經由該出水 管4 5排出。
借此,使得該混合物可在密閉空間中進行干燥、滅菌程序,并可 避免水滴掉落至該混合物中,使得干燥的混合物再次潮濕,而得以節 省千燥時間且減少能源損耗,并達到良好的干燥、滅菌效果。
再者,由于該混合物是在密閉空間中進行干燥,再加上水蒸氣會 凝結在該蓋體4 2的內壁,因此使該反應槽4 1內部得以維持高溫的 狀態,且水蒸氣不會外泄,可防止由混合物所生成的具有臭味的氣體 會隨著水蒸氣外泄而污染環境。
該混合物在經過熱裂解消化反應且干燥、滅菌程序后,即形成固 肥化免堆有機肥產物,該固肥化免堆有機肥產物自該反應槽4l的出 料口 4 6排出。
因此,透過本實用新型有機廢棄物處理設備,具有如下述的特點 及功能
1、在微生物酵素及資材配方添加于漿狀物而形成混合物后,該 混合物在密閉空間中同時進行攪拌、加熱及干燥的動作,使得混合物 能夠均勻又快速地進行熱裂解消化反應、干燥與滅菌,而成為可回收 利用的免堆有機肥產物,兼顧環保和衛生防疫管控。
2 、本實用新型有機廢棄物處理設備與現有堆肥化和發酵處理所 使用的設備相比,不但體積小,而且處理速度快,可節省時間并能避 免水污染和空氣污染及防止病菌傳染。3、本實用新型有機廢棄物處理設備具有送料系統,可自動將有 機廢棄物送至該碎解系統,而不必以人工投料,可節省工時,提高入
料效率。
4 、本實用新型有機廢棄物處理設備是以輸送系統自動將該混合 物傳輸至該反應槽內,而不需人工投料,所需時間短,且效率高。
5、 本實用新型的碎解系統可將有機廢棄物碎解成漿狀物,使有 機廢棄物更為細小化,以增加反應作用的表面積,達到3至2 4小時 的速成處理。
6、 本實用新型有機廢棄物處理設備的分解、吸附、解毒、中和 等熱裂解消化反應是在反應槽內同步進行,處理效率高,節省勞力, 所需設備、場地及作業空間較小,沒有廢水、惡臭或病媒產生的二次 污染問題。
7、 該有機廢棄物添加不同資材而獲得不同免堆有機肥產物,如 土壤改良劑,動物詞料或飼料添加劑,免堆有機肥,堆肥用培養資材 等,使資源完全再利用,避免土壤的劣化,并可改善土壤理化性,使 無效'性養分轉化為有效性,促進作物生長品質。
但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即局限本 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凡是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 作的等效結構變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特此 說明。
權利要求1、一種有機廢棄物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送料系統,其具有一供有機廢棄物投入的入料口;一碎解系統,其設置于該送料系統的下游,該碎解系統具有一備槽,該有機廢棄物經由該送料系統輸送至該碎解系統,并由該碎解系統碎解形成漿狀物且導入至該備槽內,該漿狀物與添加至該備槽內的微生物酵素和資材配方混合形成混合物;一輸送系統,其包含一輸送機構及一運輸管,該輸送機構與該碎解系統的備槽連結,該運輸管一端連接于該輸送機構;以及一反應系統,其包含一反應槽及一蓋體,該反應槽內部為中空狀且其頂端形成一開口,該蓋體蓋設于該反應槽的開口,該反應槽連接于該輸送系統的運輸管另一端,且該反應槽設有一出料口;上述的輸送系統驅動位在該備槽內的混合物經由該運輸管而輸送至該反應槽內,以使該混合物進行熱裂解消化反應、干燥及滅菌程序而形成固肥化免堆有機肥產物,該固肥化免堆有機肥產物自該反應槽的出料口排出。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廢棄物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該 送料系統為-一螺旋輸送機。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廢棄物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該 碎解系統設有多數刀片。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廢棄物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該 輸送系統的輸送機構為 一 隔膜泵。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廢棄物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該 反應系統的反應槽內部設有用以加熱該混合物的加熱器及用以攪拌該 混合物的攪拌器,以使該混合物進行熱裂解消化反應、干燥及滅菌程序。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廢棄物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該 反應系統的反應槽于該開口周圍設有 一 溝槽,該蓋體的底部邊緣設置 于該溝槽上。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有機廢棄物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該溝槽連接一出水管。
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廢棄物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該 反應系統的蓋體呈錐狀。
9、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廢棄物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該 反應系統更包括 驅動裝置及一控制裝置,該驅動裝置與該控制裝置 連結于該反應槽。
專利摘要一種有機廢棄物處理設備,包括送料系統、碎解系統、反應系統及輸送系統,該碎解系統設置于該送料系統的下游,該輸送系統設置于該碎解系統與該反應系統之間;借此,該有機廢棄物可經由該送料系統自動輸送至該碎解系統進行碎解而形成漿狀物,該漿狀物混合微生物酵素和資材配方而形成混合物,該輸送系統輸送該混合物至該反應系統內,以使該混合物進行熱裂解消化反應、干燥及滅菌程序而形成固肥化免堆有機肥產物;借此,可有效縮短有機廢棄物的處理時間,且縮小作業空間。
文檔編號C05F9/02GK201258302SQ200820117348
公開日2009年6月17日 申請日期2008年6月11日 優先權日2008年6月11日
發明者李文富 申請人:葉山環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