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有機廢棄物高速處理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提供一種有機廢棄物高速處理設備(High Speed Treatment Machinefor Organic Waste),尤其是一種可以提供微生物最好的生長環境,在短時間(24小時)內以好氧消化方式處理掉以食品垃圾為主的有機廢棄物95%以上,并且使上述有機廢棄物的衍生物低于環境規范值的有機廢棄物高速處理設備。
背景技術:
在我們的飲食文化中產生的有機廢棄物主要是食品廢棄物和屠宰場、屠雞場、制品加工廠及污水處理廠等處產生的廢棄物。在這些有機(食品)廢棄物中,食品廢棄物在2002年的每日平均排放量高達11,397噸/日,相當于14兆韓幣的金額。如果加上屠宰場及污水處理廠等處產生的有機(食品)廢棄物,就達到了31,397噸/日。針對這些有機廢棄物進行生物分解處理時,會發生大量的氣體并排放滲濾液,嚴重地污染了土壤和河川等水系統。因此目前為止,人們還是主要依靠低廉的掩埋或丟棄海洋的處理方式,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才被再循環使用。
從2005年1月起全面禁止有機廢棄物的簡單掩埋處理方式后,肥料化和飼料化等再使用方式的比率從2000年開始大幅提高。但是以肥料化為例,由于鹽分濃度高達2~3%,遠遠超過了其規范值1%,因此即使無償供應也難以推銷。雖然說經過滅菌過程后可以清除上述肥料化的缺點,但是即使把腐敗狀態下生成的各種毒素、病原菌、鹽分及調味料等物以10%的比率混入現有的飼料內,也因導致動物死亡、成長降低50%左右等的嚴重副作用而缺乏實用性。
以嫌氧性消化為例,由于消化時間長達6個月,因此需要大規模的土地和設施。而且由于韓國飲食文化中食品廢棄物所生成的氣體屬于含量較低的低純度甲烷,難以適用于發電等再循環用途,裝置與設備的價格也昂貴,缺乏經濟性。
其它還可以列舉的有飼養蚯蚓等的生物學處理方法,該方法不適合大型化的處理方式。為了營造最好的生長環境而需要土壤、食品廢棄物的積累、周期性地攪翻土地等作業是不適合自動化方式的。尤其是當煙蒂、鹽分及其它毒素引起集體死亡而造成的土壤復原問題,還有把食品廢棄物清洗并投入時的工序問題而需要具備大型廢水處理設施,為了每日處理1公斤的食品廢棄物而需要投入2,000~4,000只蚯蚓,因此雖然乍看之下很環保,其實它的制約因素很多。
最近200公斤以下的小型處理場呈現普遍化趨勢,這里使用的所謂高速消滅方式是把高效率好氧性微生物與營造最佳微生物生長環境的機械設施結合起來的。它應用了多樣化的攪拌方式、干燥、溫度調節及空氣供應技術,但是它的效率卻有一定的限制,尤其是適用于大型化處理場時,由于能產生占投入重量40%的水分,并需要處理氣體的冷凍系統,因此它的熱損失很大,設備造價高,耗電量也大。
而且,上述空氣供應方式由于從有機廢棄物的下側供應并采取間歇供應方式,因此在營造最佳氧氣供應條件與提高熱效率方面有其效果,但是由于停電或故障導致等原因而導致送風機停止運轉時,內部堆積的微生物調節劑和污泥(微生物尸體)及水分將往下流并容易使孔堵塞,需要專職操作人員定期進入消滅器內部進行檢查或維護工作。在維護過程中需要把高達4倍有機廢棄物處理能力的微生物調節劑全部拿出來,加上操作步驟的復雜及衛生問題,尤其是有毒氣體造成的安全事故,可謂問題多多。即使沒有停電或故障問題,也會在運行一段時間后因高粘度的污泥堆積在反應器內部而增加攪拌器負荷,增加電力消耗,還使從下側面進入的空氣不能順暢流通而不利于好氧性環境的營造。
而且,現有消滅方式里的大部分裝置的攪拌旋轉軸只往單一方向旋轉,導致反應器里的有機廢棄物(微生物調節劑+有機(食品)廢棄物)更多地堆積在該攪拌旋轉軸旋轉方向的后方,也就是說會出現30°度的傾斜角度,引起該裝置的非均衡負荷量,攪拌旋轉軸的氣密狀態也因持續施加的推力(thrust)而容易形成裂縫,反應器里的潮濕氣體從該裂縫泄露出來后造成強烈的惡臭,加上微生物調節劑和滑脂被混合后排放而造成軸的氣密作用逐漸減少,到最后將出現無法運行的現象。
現有消滅方式里的裝置在分解有機廢棄物時會生成包含40℃以上水分的潮濕氣體,并且為了分離氣體和水分而采取基于冷凍器的熱交換方式,出現了裝置復雜、能量消耗過大、經濟性低等的缺點。
發明內容本發明針對上述現有處理方式的諸多缺點而提供了一種有機廢棄物高速處理設備,其目的是提供一種在反應器下端沿著軸方向安裝螺旋輸送機,清掃時可以輕易地排除內部充填物和長時間停止運轉時生成的滲濾液;在上述螺旋輸送機的兩端安裝具有多個孔的雙重結構式氣套(Air Jacket),該氣套與反應器里的有機廢棄物形成20~30°角度以防止水分流入,還可以防止微生物調節劑和污泥流入雙重夾套(Jacket)里面的有機廢棄物高速處理設備。如果在位于上述反應器下端的雙重夾套的外側安裝手孔蓋(Hand-holecover),則在需要時不必清除里面的有機廢棄物,可以在設施外部輕易地清洗反應器里的孔,也可以隨時檢查或進行簡單的維護作業。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在攪拌器內部利于雙向攪拌的攪拌翼并使其在每10分鐘內旋轉2~3分鐘左右,加上正轉與反轉交替進行,防止內部有機廢棄物(微生物調節劑+有機廢棄物)往一側堆積,防止了裝置的靜態失衡,進而確保軸兩端的氣密狀態,使攪拌器內部的惡臭、微生物調節劑及滑脂等物不致泄漏的有機廢棄物高速處理設備。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可以根據攪拌旋轉軸(20)的旋轉方向(正轉和反轉)而在反應器(10)里有機(食品)廢棄物較少的部位降低空氣供應量30%左右,在內部有機(食品)廢棄物較多的部位增加空氣供應量30%左右,使進入的空氣以幾乎相同的速度從下往上流動,可以發揮水分收集上升作用,以及為微生物供應足夠氧氣的有機廢棄物高速處理設備。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有機廢棄物高速處理設備包括上側具有投入口的圓筒形反應器;在該反應器的中央部位沿著其長度方向安裝并且具有攪拌翼的攪拌旋轉軸;為了驅動該攪拌旋轉軸而通過傳動件連接的第一驅動電動機;在上述反應器的下側具有可以對其內部有機(食品)廢棄物供應空氣的空氣供應器;上述反應器的上側具有可以把內部有機廢棄物所生成的潮濕氣體加以吸入、處理并排放的潮濕氣體處理器。其特征是,在上述反應器下端沿著其長度方向安裝了低于底面的螺旋輸送機外殼,在該螺旋輸送機外殼安裝了由其它驅動電動機驅動的螺旋輸送機,上述螺旋輸送機外殼的兩端安裝了具有多個空氣供應孔的氣套(Air Jacket)。
上述氣套(Air Jacket)上安裝了可以根據攪拌旋轉軸(20)的旋轉方向而在反應器(10)里有機廢棄物較少的部位降低空氣供應量30%左右,在內部有機廢棄物較多的部位增加空氣供應量30%左右的流量調節閥。上述攪拌旋轉軸的攪拌翼斷面采取四角楔形以利于強度增加而不受正/反轉的影響,同時還可以擴充攪拌領域,從攪拌旋轉軸的方向看時成為直線型(放射形)。
為了達到即使不清除上述反應器里的有機廢棄物也可以從外部輕易地清洗反應器底面氣套(Air Jacket)的空氣供應孔的目的,在氣套(Air Jacket)外側設置洗滌口并附上可以在該洗滌口安裝/分解的手孔蓋(Hand-hole cover)。
上述潮濕氣體處理器具有可以把反應器生成的潮濕氣體分解為水分與氣體的氣水分離箱;把該氣水分離箱所分解并排放出來的氣體和外部空氣進行混合的升壓送風機;該升壓送風機把氣體與外部空氣加以混合后,為了對混合氣進行生物處理而設置的養殖了廢水處理用微生物與除臭用微生物的第一到第三曝氣槽。
圖1是本發明有機廢棄物高速處理設備的概略結構圖。
圖2是本發明有機廢棄物高速處理設備的反應器斜視圖。
圖3是圖1的A-A線剖面圖。
圖4a和圖4b是圖3中氣套(Air Jacket)的放大剖面圖。
圖5a和圖5b是隨著攪拌旋轉軸旋轉方向而改變的反應器內有機廢棄物的分布狀態剖面圖。
圖6是本發明有機廢棄物高速處理設備中潮濕氣體處理器的結構圖。
圖7是本發明有機廢棄物高速處理設備中分離篩選器的結構圖。
<圖形主要符號的說明>
10反應器 11螺旋輸送機外殼12氣套(Air Jacket) 13空氣供應孔20攪拌旋轉軸 21攪拌翼30第一驅動電動機 40空氣供應器41供氣多支管(Manifold) 42進氣管43流量調節閥 50潮濕氣體處理器51潮濕氣體收集管 52吸入用多支管53導引管 54升壓排放器55氣水分離箱56升壓送風機 57a~57c第一到第三曝氣槽58沉淀槽 59污泥再循環泵60螺旋輸送機 61第二驅動電動機70分離篩選器 71篩選器外殼72振動電動機 73a~73c第一到第三振動篩74第一帶式螺旋管 74a一次性(One Touch)連接口75第二帶式螺旋管 76排放管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到圖7是本發明有機廢棄物高速處理設備的說明圖。
如圖所示,本發明包括密封的圓筒形反應器(10);在該反應器(10)的中央部位沿著其長度方向安裝并且具有多個攪拌翼(21)的攪拌旋轉軸(20);為了驅動該攪拌旋轉軸(20)而通過傳動鏈(31)連接的第一驅動電動機(30);在上述反應器(10)的下側具有可以對其內部有機(食品)廢棄物供應空氣的空氣供應器(40);上述反應器(10)的上側具有可以把內部有機廢棄物所生成的潮濕氣體加以吸入、處理并排放的潮濕氣體處理器(50)。為了在第一驅動電動機(30)正/反轉時不受其影響而防止反應器(10)里的潮濕氣體或惡臭泄漏,在上述攪拌旋轉軸(20)貫通該反應器(10)的兩端設計氣密結構并由軸承支持其旋轉運動。
上述反應器(10)的上側具有可以把有機廢棄物等物投入反應器(10)里的投入口(未圖示),該投入口需要蓋上密封罩以使反應器(10)的內外部完全密封。
在上述反應器(10)的下端沿著其長度方向安裝了低于底面的螺旋輸送機外殼(11),該螺旋輸送機外殼(11)上安裝了由第二驅動電動機(61)另行驅動的螺旋輸送機(60),在上述螺旋輸送機外殼(11)的兩端安裝了具有多個空氣供應孔(13)的氣套(Air Jacket)(12)。
如圖1及圖4a所示,上述氣套(12)分別與作為空氣供應器(40)的送風機通過供氣多支管(41)連接,從上述多支管(41)分支的進氣管(42)上安裝了流量調節閥(43),該流量調節閥(43)可以根據攪拌旋轉軸(20)的旋轉方向而在反應器(10)里有機廢棄物較少的部位降低空氣供應量30%左右,在內部有機廢棄物較多的部位增加空氣供應量30%左右。
上述攪拌旋轉軸(20)的攪拌翼(21)斷面采取四角楔形以利于強度增加而不受正/反轉的影響,同時還可以擴充攪拌領域,從攪拌旋轉軸(20)的方向看時成為直線型(放射形)。之所以把上述攪拌翼(21)制作成四角楔形,是因為正/反轉而帶動攪拌翼旋轉時可以把反應器(10)里的有機(食品)廢棄物推到兩端,進而擴充攪拌領域。
如圖4b所示,為了達到即使不清除上述反應器(10)里的有機廢棄物也可以從外部輕易地清洗反應器(10)底面氣套(12)的空氣供應孔(13)的目的,在上述氣套(Air Jacket)(12)的外側設置了洗滌口(14),該洗滌口(14)具有可以安裝/分解的手孔蓋(15)。作為上述手孔蓋(15)的一個舉例,可以在洗滌口(14)外側形成多個陰螺紋,該陰螺紋上緊同著具有蝴蝶形手柄的螺栓(16)以便可以徒手扭轉操作。
上述反應器(10)的上側沿著其長度方向安裝了多個以一定間隔排列的潮濕氣體收集管(51),通過把該潮濕氣體收集管(51)連成一體的多支管(52)和從該多支管(52)延伸出來的導引管(53)排放,上述導引管(53)為了降低反應器(10)的內部壓力并使氣體流動順暢而安裝了可以調節排放量的升壓排放器(54)。如上述說明一樣從反應器(10)排放出來的潮濕氣體通過潮濕氣體處理器(50)排放較為妥當,因為可以清除分解有機廢棄物時生成的水分及惡臭等物。
如圖6所示,上述潮濕氣體處理器(50)的構造為潮濕氣體通過導引管(53)流入氣水分離箱(55)后,被升壓送風機(56)送到第一到第三曝氣槽(57a~57c)的下端。進入上述氣水分離箱(55)的潮濕氣體的溫度為40℃左右,而氣水分離箱(55)的冷卻水溫度為20℃左右,冷卻水的比熱大約是飽和蒸汽的100倍左右,因此在從氣水分離箱(55)下側抵達上側時,大部分的水分被分離,剩余的氣體則聚集到氣水分離箱(55)的上側。在上述第一到第三曝氣槽(57a~57c)的內部應利用氣噴分散器處理成盡可能小的粒子后與冷凝水充分地接觸。從每個曝氣槽(57a~57c)中溢出的冷凝水最后在沉淀槽(58)放流,污泥則被污泥再循環泵(59)驅動而再返回第一到第三曝氣槽(57a~57c),剩余的污泥在經過固液分離及脫水后被投入反應器(10)內并加以處理。上述潮濕氣體處理器(50)為了對進入反應器(10)內部的空氣進行預熱處理而安裝空氣預熱器,該空氣預熱器在構成潮濕氣體處理器(50)的氣水分離箱(55)和第一到第三曝氣槽(57a~57c)的外部設置熱交換鰭片,為了使吸入的空氣進入反應器(10)內部時通過上述熱交換鰭片進行預熱而設置了空氣吸入路徑。
圖7是本發明有機廢棄物高速處理設備中分離篩選器的結構圖。在外殼(71)的下側安裝振動電動機(72),該振動電動機(72)的直立軸安裝第一到第三振動篩(73a~73c),在上述第一到第三振動篩(73a~73c)中位于最上層的第一振動篩(73a)的上面安裝了第二帶式螺旋管(74),該第二帶式螺旋管(74)具有連接到反應器(10)下側螺旋輸送機(60)尾端的一次性(One Touch)連接口(74a);第二振動篩(73b)連接了可以把分解有機廢棄物的微生物與作為微生物調節劑的米糠、木屑及稻殼等物送到反應器(10)的第二帶式螺旋管(75);上述第一及第三振動篩(73a,73c)側面的外殼(71)連接了可以把第一及第三振動篩(73a,73c)篩撿出來的雜質或污泥排放出來的排放管(76)。
下面說明了具有上述結構的本發明有機廢棄物高速處理設備把有機(食品)廢棄物加以消滅處理的過程。
首先,有機廢棄物在前處理工序中通過破碎機進行篩選、分離并粉碎作業,通過反應器(10)上側的投入口(未圖示)適量供應到反應器(10)內部,加上事先投入微生物與作為微生物調節劑(使用期限為2~3個月)的米糠、木屑及稻殼等物后,關閉上述投入口。然后驅動第一驅動電動機(30)并通過傳動鏈(31)帶動攪拌旋轉軸(20)旋轉而開始攪拌。
上述第一驅動電動機(30)在設定的每個運行周期進行正/反轉驅動,因此攪拌旋轉軸(20)也跟著進行正/反轉運動,進而通過攪拌旋轉軸(20)的攪拌翼(21)把有機廢棄物與微生物及微生物調節劑加以均勻混合。上述第一驅動電動機(30)的運行周期為每10分鐘內驅動2~3分鐘,每運行周期交替改變攪拌旋轉軸(20)的旋轉方向。此時,由于攪拌翼(21)采取四叫楔形的形狀,因此可不受正/反轉的影響而把該反應器(10)里的有機(食品)廢棄物推到兩端,擴充攪拌領域并均勻地加以攪拌。
與此同時,由空氣供應器(40)供應的約0.2bar左右的壓縮空氣通過供氣多支管(41)和進氣管(42)被傳輸到氣套(Air Jacket)(12)內,然后馬上通過其上面的空氣供應孔(13)進入反應器(10)內部,然后在利用攪拌旋轉軸(20)的攪拌翼(21)進行攪拌作業的反應器(10)下側的左右側面流經有機(食品)廢棄物后流到反應器(10)的上側。此時,由空氣供應器(40)供應的空氣通過供應空氣預熱器(未圖示)預熱到適合好氧性微生物生長活動的溫度后再行供氣。
在上述過程中,上述反應器(10)里的有機廢棄物由好氧性微生物進行有機物分解處理,因分解處理時產生的熱量而使溫度上升到一定溫度后,就不需要預熱供應空氣。有機物被分解后生成的水分、二氧化碳及微量氨之類的氣體以飽和水蒸汽的形式聚集到反應器(10)的上側。
聚集在該反應器(10)上側的飽和水蒸汽的通過潮濕氣體收集管(51)和吸入用多支管(52)及導引管(53)流入氣水分離箱(55),然后和外部空氣一起被升壓送風機(56)送到第一到第三曝氣槽(57a~57c)的下端。上述潮濕氣體的溫度為40℃左右,氣水分離箱(55)的冷卻水溫度為20℃左右,冷卻水的比熱是飽和蒸汽的100倍左右,因此在從氣水分離箱(55)下側抵達上側時,大部分的水分被分離,剩余的氣體則聚集到氣水分離箱(55)的上側。
上述第一到第三曝氣槽(57a~57c)種植廢水處理用微生物與除臭用微生物,由氣噴分散器把它們處理成盡可能小的粒子后,對生成物進行最后處理。從每個曝氣槽(57a~57c)溢出的冷凝水最后被放流到沉淀槽(58),沉到該沉淀槽(58)下側的污泥被污泥再循環泵(59)回送到第一到第三曝氣槽(57a~57c),剩余的污泥在經過固液分離及脫水后被投入反應器(10)內并加以處理。
在上述過程中,作為反應器(10)里充填物的有機廢棄物被充分分解并消滅后,利用第二驅動電動機(61)驅動位于反應器(10)下側并沿著長度方向安裝的螺旋輸送機(60)。驅動了上述螺旋輸送機(60)后,有機廢棄物將被分解,剩余的衍生物及作為微生物調節劑的米糠、木屑及稻殼等物被排放到螺旋輸送機(60)的尾端,上述螺旋輸送機(60)的尾端安裝了分離篩選器(70)。在螺旋輸送機(60)的尾端安裝了分離篩選器(70)后,螺旋輸送機(60)所排放的有機廢棄物的衍生物與微生物調節劑等將通過第一帶式螺旋管(74)傳輸到分離篩選器(70)的第一振動篩(73a)。在上述分解后的有機廢棄物與微生物調節劑被傳輸到分離篩選器(70)的第一振動篩(73a)的情形下,驅動分離篩選器(70)的振動電動機(72)時,第一振動篩(73a)將篩檢分離出較大的雜質,即10mm以上的金屬、玻璃及樹枝等物并通過排放管(76)排放;第二振動篩(73b)則把通過了第一振動篩(73a)的2~10mm左右的微生物調節劑加以篩檢并分離,這些被篩檢出來的微生物調節劑通過第二帶式螺旋管(75)重新回到反應器(10)內部。通過了上述第二振動篩(73b)的污泥及死菌也通過排放管(76)和雜質一起排放后另行聚集并處理。
如上述說明,當長時間運行本發明有機廢棄物高速處理設備而使反應器(10)底面氣套(Air Jacket)(12)的空氣供應孔(13)被有機廢棄物的污泥或死菌等物堵住時,操作人員可以徒手扭轉蝴蝶形手柄的螺栓(16)后,打開位于反應器(10)下面氣套(12)外側的洗滌口(14)上的手孔蓋(15),操作人員即可按需要利用刷子等工具開通堵住的空氣供應孔(13)或進行檢查或簡單的維護作業。也就是說,不必清除反應器(10)里的內容物,只要選擇性地打開氣套(12)外側的手孔蓋(15)即可進行檢查及維護作業。
發明的效果如上述說明,本發明有機廢棄物高速處理設備在反應器下端沿著軸方向安裝螺旋輸送機,清掃時可以輕易地排除內部充填物和長時間停止運轉時生成的滲濾液,上述雜質排放作業可以定期進行以便盡量增加微生物的生長環境。在上述螺旋輸送機的兩端安裝具有多個孔的雙重結構式氣套(Air Jacket),使該氣套與反應器里的有機廢棄物形成20~30°角度以防止水分流入,還可以防止微生物調節劑和污泥流入氣套里面。
在位于上述反應器下端的雙重夾套(Jacket)的外側外側安裝手孔蓋,則在需要時不必清除里面的有機廢棄物,可以在設施外部輕易地清洗反應器里的孔,也可以隨時檢查或進行簡單的維護作業。
本發明有機廢棄物高速處理設備在攪拌器內部針對雙向攪拌工作而使用了四角楔形的攪拌翼,每10分鐘內驅動2~3分鐘,每運行周期交替改變攪拌旋轉軸的旋轉方向,防止反應器里面的有機廢棄物(微生物調節劑+有機(食品)廢棄物)傾向一側而使裝置失去靜態平衡,進而確保軸兩端的氣密性,防止攪拌器內部的惡臭或微生物調節劑及滑脂等物泄漏。
本發明有機廢棄物高速處理設備不僅可以進行正/反轉運動,還可以根據攪拌旋轉軸的旋轉方向(正轉和反轉)而在反應器里有機廢棄物較少的部位降低空氣供應量30%左右,在內部有機廢棄物較多的部位增加空氣供應量30%左右,使進入的空氣以幾乎相同的速度從下往上流動,可以發揮水分收集上升作用,為微生物供應足夠的氧氣,使空氣和潮濕氣體順暢地流動,快速地排放潮濕氣體,良好地維持反應器里的好氧性環境。
權利要求
1.一種有機廢棄物高速處理設備,該設備包括了上側具有投入口的圓筒形反應器;在該反應器的中央部位沿著其長度方向安裝并且具有攪拌翼的攪拌旋轉軸;為了驅動該攪拌旋轉軸而通過傳動件連接的驅動電動機;在上述反應器的下側具有可以對其內部有機(食品)廢棄物供應空氣的空氣供應器;上述反應器的上側具有可以把內部有機(食品)廢棄物所生成的潮濕氣體加以吸入、處理并排放的潮濕氣體處理器。其特征是在上述反應器下端沿著其長度方向安裝了低于底面的螺旋輸送機外殼,在該螺旋輸送機外殼安裝了由其它驅動電動機驅動的螺旋輸送機,上述螺旋輸送機外殼的兩端安裝了具有多個空氣供應孔的氣套(Air Jacket)。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廢棄物高速處理設備,其特征是上述氣套上安裝了可以根據攪拌旋轉軸(20)的旋轉方向而在反應器(10)里有機廢棄物較少的部位降低空氣供應量30%左右,在內部有機廢棄物較多的部位增加空氣供應量30%左右的流量調節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要求2所述的有機廢棄物高速處理設備,其特征是為了達到即使不清除上述反應器里的有機廢棄物也可以從外部輕易地清洗反應器底面氣套的空氣供應孔的目的,在氣套外側設置洗滌口并附上可以在該洗滌口安裝/分解的手孔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廢棄物高速處理設備,其特征是上述攪拌旋轉軸的攪拌翼斷面采取四角楔形以利于強度增加而不受正/反轉的影響,同時還可以擴充攪拌領域,從攪拌旋轉軸的方向看時成為直線型(放射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廢棄物高速處理設備,其特征是上述潮濕氣體處理器具有可以把反應器生成的潮濕氣體分解為水分與氣體的氣水分離箱;把該氣水分離箱所分解并排放出來的氣體和外部空氣進行混合的升壓送風機;該升壓送風機把氣體與外部空氣加以混合后,為了對混合氣進行生物處理而設置的養殖了廢水處理用微生物與除臭用微生物的第一到第三曝氣槽。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廢棄物高速處理設備,其特征是利用振動篩選方式把上述反應器下端的螺旋輸送機所排放出來的混合物加以篩檢并清除雜質,并且在篩檢時把內部有機廢棄物自動恢復原狀的分離篩選器。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有機廢棄物高速處理設備,其特征是上述分離篩選器在振動電動機的直立軸安裝第一到第三振動篩,在上述第一到第三振動篩中位于最上層的第一振動篩的上面安裝了第二帶式螺旋管,該第二帶式螺旋管具有連接到反應器下側螺旋輸送機尾端的一次性(One Touch)連接口;第二振動篩連接了可以把分解有機廢棄物的微生物與微生物調節劑送到反應器的第二帶式螺旋管;上述第一及第三振動篩側面的外殼連接了可以把第一及第三振動篩篩撿出來的雜質或污泥排放出來的排放管。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有機(食品)廢棄物高速處理設備,該設備在反應器下端沿著軸方向安裝螺旋輸送機,清掃時可以輕易地排除內部充填物和長時間停止運轉時生成的滲濾液;在上述螺旋輸送機的兩端安裝具有多個孔的雙重結構式氣套(Air Jacket),該氣套與反應器里的有機廢棄物形成20~30°角度以防止水分流入,還可以防止微生物調節劑和污泥流入雙重夾套(Jacket)里面。本發明包括上側具有投入口的圓筒形反應器;在該反應器的中央部位沿著其長度方向安裝并且具有攪拌翼的攪拌旋轉軸;為了驅動該攪拌旋轉軸而通過傳動件連接的驅動電動機;在上述反應器的下側具有可以對其內部有機廢棄物供應空氣的空氣供應器;上述反應器的上側具有可以把內部有機廢棄物所生成的潮濕氣體加以吸入、處理并排放的潮濕氣體處理器。其特征是,在上述反應器下端沿著其長度方向安裝了低于底面的螺旋輸送機外殼,在該螺旋輸送機外殼安裝了由其它驅動電動機驅動的螺旋輸送機,上述螺旋輸送機外殼的兩端安裝了具有多個空氣供應孔的氣套(Air Jacket)。
文檔編號B09B3/00GK1840249SQ200510081479
公開日2006年10月4日 申請日期2005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05年3月29日
發明者金基臺, 羅殷洙 申請人:金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