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富鍺靈芝菌絲體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靈芝菌絲體的生產方法,尤其是一種以靈芝液態發酵、可 明顯提高有機鍺含量、安全可靠的富鍺靈芝菌絲體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當今醫學實驗已經證實,有機鍺含有多個Ge-O鍵,參與體內代謝具有多
種功效有機鍺所載負電荷氧原子可從癌細胞中奪取電子,使其電位下降, 使腫瘤細胞處在不利于生存的環境,從而抑制癌細胞繁殖并防止其向它處擴散; 有機鍺能排成網狀結構與體內污染物、重金屬相結合成為鍺化合物后而迅速排 出體外;同時能捕捉代謝產物中的氫,起到凈化血液的作用,可消除血管壁 上的脂類附著物,抑制血栓形成,使血液循環暢通;有機鍺可增強紅血球攜氧 能力,使治癌藥物能到達病灶,充分發揮制癌、止痛效果;有機鍺與人體血紅 蛋白結合,可保證細胞的有氧代謝,促進細胞新陳代謝,抵御病害的侵蝕, 延緩機體的衰老。為此,含有機鍺的產品相繼問世。
靈芝,是祖國中醫藥寶庫中的珍品,素有"仙草"之譽。古今藥理與臨床研 究均證明,靈芝確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壽之功效。東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 明代著名醫藥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都對靈芝的功效有詳細的極為肯定的 記載。現在,靈芝作為藥物已正式被國家藥典收載,同時它又是國家批準的新 資源食品,無毒副作用,可以藥食兩用。雖然靈芝的藥理成分非常豐富,其中 有效成份可分為十大類,包括靈芝多糖、靈芝多肽、三萜類、16種氨基酸(其 中含有七種人體必需氨基酸)、蛋白質、甾類、甘露醇、香豆精苷、生物堿、有 機酸(主含延胡索酸),以及微量元素Ge、 P、 Fe、 Ca、 Mn、 Zn等。但是現有 靈芝中有機鍺含量較少,因此其藥理作用的主要成分還是靈芝多糖。
為了提高靈芝中有機鍺的含量,中國專利申請號200410041827.3的發明專 利申請公開了一種"富鍺紫靈芝及其生產工藝",是將闊葉木粒、麩皮、米糠、 石膏粉、蛋白胨、硫酸鎂、二氧化鍺的草酸溶液混合作為固體培養基對紫靈芝 菌種進行培養。因培養基中所用的二氧化鍺是無機鍺且與草酸按重量比1: 5 配比,其有效量只是培養基總重量的0.002 0.15%,故無機鍺轉化為靈芝中的有機鍺成分有限且不排除無機鍺殘留的靈芝中的可能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以靈芝液態 發酵、可明顯提高有機鍺含量、安全可靠的富鍺靈芝菌絲體的生產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富鍺靈芝菌絲體的生產方法,其特 征在于按以下步驟進行 一種富鍺靈芝菌絲體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 步驟進行-
a. 制備富鍺玉米浸泡液;
b. 在富鍺玉米浸泡液中加入碳源、氮源、中量元素、豆油制備培養基并滅 菌、冷卻;
C.在培養基中接種經斜面培養的靈芝液體菌種,培養菌種至生成靈芝菌絲體。
可將C步驟得到的含有靈芝菌絲體的液態產品過濾,將所得到的靈芝菌絲 體在58 62"C烘干,粉碎成粉末狀。
所述的a步驟是以有機鍺含量為0.5 1.5mg/kg的富鍺玉米為原料,用水浸 泡、濃縮而得到有機鍺含量為0.4~0.6mg/L的濃縮液。
所述b步驟中碳源、氮源、中量元素、豆油的加入量是每100ml培養基含 碳源4 5g、氮源l 2g、中量元素0.05 0.1g、豆油0.1g、富鍺玉米浸泡液余量。
所述b步驟的滅菌、冷卻處理是將培養在121'C滅菌30分鐘,冷卻至28°C 以下。
所述c步驟是在培養基中加入總體積2 10%的靈芝液體菌種,在25~28°C 通氣攪拌培養60~100小時。
所述碳源為葡萄糖、蔗糖、飴糖、紅薯粉、玉米粉、谷類淀粉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氮源為酵母粉、黃豆粉、玉米漿、蛋白胨、花生餅粉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中量元素是磷酸二氫鉀、磷酸氫二鉀、磷酸氫二鈉、磷酸二氫鈉中的 至少一種。
本發明是以富鍺玉米的浸泡液為原料,與碳源、氮源、中量元素及豆油配 合制成靈芝培養液對靈芝菌種深層發酵而生產靈芝菌絲體。可將有機鍺元素(玉 米鍺)轉化為靈芝鍺生物大分子,明顯提高了靈芝中有機鍺含量(12.5g/kg), 使靈芝在有效發揮靈芝多糖作用的前提下,還可以充分發揮有機鍺的作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
a. 稱取鍺含量為0.5~1.5mg/kg的富鍺玉米,去除蟲蝕粒、病斑粒、破損粒、 生芽粒、生霉粒、熱損傷粒后,再用水進行漂洗,除去表面灰塵,然后用水浸 泡約18 36小時,再將浸泡好的水打入濃縮罐進行減壓濃縮,濃縮至鍺含量達 到0.4~0.6mg/L,即制備成富鍺玉米浸泡液。
0.5-1.5mg/kg的富鍺玉米可以通過外購,也可以在種植玉米時,施加的富 鍺氨基酸肥,收獲得到富鍺玉米。
富鍺氨基酸肥是按照以下步驟得到的。
在搪瓷反應釜中加入豆粕及水,豆粕與水的質量比為l: 1.5,浸泡至豆粕 吸水均勻;加入與豆粕質量相等的工業濃硫酸,密封,使反應釜罐內溫度升溫 到110 12(TC,攪拌水解IO小時;在釜罐內溫度降溫至8(TC時,加碳酸氫銨調 PH至中性,繼續冷卻至常溫;按順序邊攪拌邊加入如下以豆粕量為基數的組 分1.6-1.7倍磷酸氫二氨、0.97 0.98倍尿素、0.012倍硫酸鋅、0.012倍硫酸 銅、0.016倍硼酸、0.016倍鉬酸銨、0.008倍的硝酸烯釷、0.0001 0.001倍二 氧化鍺、1.3倍氯化鉀、1.3 1.4倍菜籽餅粉、0.0012倍中性蛋白酶;干燥造粒 或靜置過夜取10%的上清液。
b. 取鍺含量為0.4~0.6mg/L富鍺玉米浸泡液,加入碳源、氮源、中量元素及 豆油,加入量是每100ml培養基含碳源4 5g、氮源l~2g、中量元素0.05 0.1g、 豆油O.lg,用富鍺玉米浸泡液定容。將配置好的培養液在12rC滅菌30分鐘, 冷卻至28"C以下。
碳源為葡萄糖、蔗糖、飴糖、紅薯粉、玉米粉、谷類淀粉中的至少一種。 氮源為酵母粉、黃豆粉、玉米漿、蛋白胨、花生餅粉中的至少一種。 中量元素是磷酸二氫鉀、磷酸氫二鉀、磷酸氫二鈉、磷酸二氫鈉中的至少 一種。
c. 在培養基中加入總體積2 10%經斜面培養的靈芝液體菌種,在25~28°C 通氣攪拌培養60~100小時,培養菌種至生成靈芝菌絲體。
靈芝液體菌種采用CGMCC多孔菌科靈芝屬真菌靈芝(GWwo^rmflf/""V/ww 5.616),斜面培養同現有技術。
d. 將c步驟得到的含有靈芝菌絲體的液態產品過濾,將所得到的靈芝菌絲 體在58 62'C烘干,用超微粉碎機粉碎成粉末狀,過100目篩,獲得富鍺靈芝 菌絲體產品。按照2005藥典中靈芝多糖的測試方法及GB/T5009.151-2003食品中鍺的 測定方法進行測試,測試結果
靈芝多糖 43g/kg。 靈芝鍺(以Ge計) 12.5g/kg。
權利要求
1.一種富鍺靈芝菌絲體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驟進行a.制備富鍺玉米浸泡液;b.在富鍺玉米浸泡液中加入碳源、氮源、中量元素、豆油制備培養基并滅菌、冷卻;c.在培養基中接種經斜面培養的靈芝液體菌種,培養菌種至生成靈芝菌絲體。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富鍺靈芝菌絲體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將c 步驟得到的含有靈芝菌絲體的液態產品過濾,將所得到的靈芝菌絲體在 58 62'C烘干,粉碎成粉末狀。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富鍺靈芝菌絲體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a步驟是以有機鍺含量為0.5 1.5mg/kg的富鍺玉米為原料,用水浸泡、濃縮而 得到有機鍺含量為0.4~0.6mg/L的濃縮液。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富鍺靈芝菌絲體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 步驟中碳源、氮源、中量元素、豆油的加入量是每100ml培養基含碳源4 5g、 氮源l 2g、中量元素0.05 0.1g、豆油0.1g、富鍺玉米浸泡液余量。
5.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富鍺靈芝菌絲體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 步驟的滅菌、冷卻處理是將培養在12rC滅菌30分鐘,冷卻至28。C以下。
6. 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富鍺靈芝菌絲體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c步驟是在培養基中加入總體積2~10%的靈芝液體菌種,在25 28'C通氣攪 拌培養60~100小時。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富鍺靈芝菌絲體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 源為葡萄糖、蔗糖、飴糖、紅薯粉、玉米粉、谷類淀粉中的至少一種。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富鍺靈芝菌絲體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源為酵母粉、黃豆粉、玉米漿、蛋白胨、花生餅粉中的至少一種。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富鍺靈芝菌絲體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 量元素是磷酸二氫鉀、磷酸氫二鉀、磷酸氫二鈉、磷酸二氫鈉中的至少一種。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富鍺靈芝菌絲體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驟進行制備富鍺玉米浸泡液;在富鍺玉米浸泡液中加入碳源、氮源、中量元素、豆油制備培養基并滅菌、冷卻;在培養基中接種經斜面培養的靈芝液體菌種,培養菌種至生成靈芝菌絲體。可將有機鍺元素(玉米鍺)轉化為靈芝鍺生物大分子,明顯提高了靈芝中有機鍺含量,使靈芝在有效發揮靈芝多糖作用的前提下,還可以充分發揮有機鍺的作用。
文檔編號A01G1/04GK101558720SQ200910011338
公開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29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29日
發明者平 楊, 譚新國 申請人:大連三禾生物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