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氯化羥胺快速解除杜梨種子休眠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打破梨砧木種子——杜梨種子的休眠,快速促進其發芽的一種方法, 屬于植物生命科學、種子科學領域及種子生產與貿易領域。
背景技術:
農業上最大的威脅之一是播下的種子沒有發芽力,不能使栽培品種正常萌發、 生長而達不到生產的目的。開展種子檢驗工作不僅是為了在播種前評定種子質量的 優劣,杜絕使用偽劣種子播種,而且是為種子生產者、加工者、倉庫管理員、種子 商、農民、認證機構和政府種子管理部門提供種子質量信息,管理好、用好種子, 是農業獲得高產、優質和高效的基本保障。在作物育種、種子生產、種子加工、種 子收購、種子貯藏、種子調運、種子研究、種子檢測和種子活力測定等工作中,為 了及時、正確了解種子的發芽能力,必須采用種子發芽法來測定種子生活力和活力。 種子發芽法巳在種子科技領域廣泛應用,它是一種很重要的種子品質測定方法。
種子生活力是指種子在適宜條件下發芽并長成植株的能力。通常用種子發芽率 表示。種子發芽率是指在發芽試驗終期(規定日期內)全部正常發芽占供試種子數的百 分率。種子發芽率高,則表示有生活力種子多,播種后出苗數多。
種子發芽試驗對種子經營和農業生產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種子收購時做好發 芽試驗,可正確地進行種子分級和定價;種子貯藏期間做好發芽試驗,可掌握貯藏 期間種子發芽力的變化情況,以便及時改進貯藏條件,確保種子安全貯藏;調種前 做好發芽試驗,可防止盲目調運發芽力低的種子,節約人力和財力;播種前做好發 芽試驗,可以選用發芽力高的種子播種,保證齊苗、壯苗和密度,防止種子浪費, 確保播種成功。此外,種子發芽率也是計算種子用價的重要指標,做好發芽試驗, 以便正確計算種子用價和實際的播種用量。
在梨樹栽培和育種上,基本上采用嫁接育苗,也就說,先播種砧木種子,培育 成實生砧木苗,而后在其上嫁接栽培品種。杜梨與白梨、砂梨、秋子梨等種類的栽 培品種都具有很強親合力,且具有抗寒、抗旱、耐澇、耐鹽堿等特性,因此是我國
目前使用最多的梨樹砧木。但是,杜梨種子直接播種不能發芽,生產上, 一般在播種前要對種子進行層積處理,所謂層積處理是將種子與濕沙或濕泥炭等濕潤物混合 或分層放在低溫、濕潤、通氣的條件下貯存40 60天解除休眠后,播種才能萌芽。 種子在沙藏期間常因水分或通氣條件把握不好而發生霉爛,或把握不好低溫層積時 間的長短,從而影響種子正常解除休眠,導致播種后種子不能發芽或發芽率低,使準 備好的田塊無法正常育苗而誤了育苗,造成生產季節貽誤和經濟損失,對于通過雜 交收回的雜交種子來說,如果種子層積處理不好不能發芽,將影響育種工作計劃。
發明內容
技術問題本發明對杜梨砧木種子萌發進行了研究,掌握其休眠和發芽規律, 以解決生產上砧木種子必須進行長時間低溫層積處理才能萌發的問題。
技術方案本發明通過氯化羥胺處理杜梨種子后,其種子不需層積處理就能萌
發,其過程有實驗室發芽試驗和田間發芽試驗兩部分。具體步驟如下
1) 種子的采集將成熟果實的果皮剝離,搓洗剔除果肉,留下含有內果皮的種子,
用水選法除去浮在水面的劣種,挑選飽滿,無破損的種子,然后用20% NaCl浸泡處
理種子以去除種皮上粘附的果肉,取出后用毛筆輕輕刷去種皮表面的雜質(但不能損 壞種子發育中自然形成的表面結構),將種子攤平放置室內自然干燥。
2) 種子吸水將晾干的干燥種子放入水中浸泡,浸種lh,使種子充分吸水達到飽和。
3) 化學藥劑處理將杜梨種子用0.1%升汞溶液浸泡8 min消毒,用清水沖洗5 6次后,將種子分別置于0. 8%氯化羥胺溶液中浸種24h,而后用自來水將種子沖洗5 6次,播種于土壤中。
4) 播種杜梨種子每667m2播種1.5 2kg,用雙行條播(窄行行距為30 50cm, 寬行行距為60 70cm)或單行條播(行距50 60cm),播時先開深2 3cm的淺溝,將 種子均勻撒入,然后覆土即可。
5) 播后管理出苗前不澆水,如土壤干旱用寬行開溝浸水或在播種溝上噴水, 出苗顯行后進行中耕除草,幼苗長5 7cm直葉時進行定苗。株距10cm左右,缺苗處 及時補栽并立即澆水。
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積極效果
1)本發明首次發現杜梨種子不經低溫層積處理就能解除其種子休眠。可以用于各種相關的科學研究和生產實踐,尤其是種子萌發機理和種子貿易領域。
2) 種子是農業生產的重要基本生產資料。種子生產者和種子使用者,意識到
高活力種子具有明顯的生長優勢和生產潛力,活力測定是保證田間出苗率和生產潛 力的必要手段。種子發芽率是測定種子活力的方法之一。應用本發明測定杜梨種子 活力,節約費用,簡單易行,快速省時,結果準確,重演性好。
3) 杜梨種子收獲后,要進行干燥、清選、加工、貯藏、處理等過程。如某些條
件不合適,均有可能使杜梨種子遭受機械損傷或生理傷害,使杜梨種子變質而降低 種子活力,而及時應用本發明進行杜梨種子發芽試驗,就可及時改善加工、處理條 件,保持和提高種子活力。
4)促使梨種子發芽是梨育種工作者必經之路。梨育種工作者在選擇抗寒、抗病、 抗逆、早熟、豐產的新品種時,對于獲得的梨雜交種子后代都應進行種子發芽試驗,
以提高種子的出苗率;對于表現優良性狀的單株,要經過以杜梨等為砧木繁育成苗 木,進行區域對比試驗后,最終選育出新品種。此外,要選擇某些有利于出苗的形 態特征,也離不開梨種子發芽。應用本方法可以大大的縮短育種周期。
5) 杜梨種子發芽是種子生理工作者研究杜梨種子劣變生理的方法之一。種子從 形成發育、成熟收獲直至播種的過程中,無時無刻不在進行或好或壞變化,生理工 作者應用本發明方法并與生理生化及細胞學等方面的研究相結合,研究杜梨種子劣 變機理及改善和提高種子活力的方法。
6) 為了避免劣質杜梨種子給農業生產造成減產事件的發生,必須杜絕偽劣種子 進入市場,是保障梨生產安全和推動梨生產上新臺階的關鍵環節。應用本發明,能 夠快速地為杜梨種子商品貿易檢測服務,并為減少杜梨種子質量糾紛提供技術服務。
7) 應用本發明的方法,促進了杜梨種子萌發,為深入研究杜梨種子的休眠奠定 了基礎。低溫層積處理的杜梨種子,大約需30 60天才能解除其休眠,播種后,第 3天露白,6天內萌發完,萌發率為82%。采用激素處理有種皮的杜梨種子,15天左 右露白,22天內萌發完,其發芽率低于20%;激素處理無種皮的杜梨種子,第二天 開始萌發,7天內萌發完,萌發率為79%,且費工費時。用氯化羥胺浸泡杜梨種子, 第3天開始露白, 一周萌發完,發芽率達到80%。采用本發明方法能有效地打破杜梨 種子休眠,促進萌發,種子發芽快,發芽率高,幼苗健壯。本方法簡單方便,且省 工省時。
5圖1杜梨種子采集到播種的流程圖 圖2杜梨種子在培養箱中萌發情況 圖3杜梨種子在大田中萌發情況
具體實施例方式
種子發芽試驗可為種子生產者,經營者,受理部門提供種子活力信息,并是 種子科學研究種子劣度,超干保存機理和生產潛力的重要手段。種子發芽在種子質 量管理,育種,生產和種子科學研究方面均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低溫層積處理是 打破杜梨種子休眠、促使種子萌發的有效手段,但層積時間過長,需30 60天。流 水處理有種皮的杜梨種子一星期,其發芽率低于5%,需12天。激素和其它化學藥劑 處理雖能打破有種皮杜梨種子的休眠,但種子發芽率均低于20%,發芽時間較長,需 20天,發芽不整齊。激素浸種和破殼處理相結合,其發芽效果與氯化羥胺處理有種 皮的效果一致,發芽率達到79%以上,杜梨種子經氯化羥胺浸種處理后第3天就能萌 發, 一星期萌發完,發芽整齊。而破殼處理費工費時,難度大,處理后滅菌嚴格,催 芽條件要求較高,處理不當種子容易被細菌污染腐爛,因而只能作為提高梨種子發 芽率的輔助措施。因此,應用本研究處理有種皮的杜梨種子,是一種最簡便、快捷 的發芽方法,其具體操作過程如下
1種子的采集將成熟果實的果皮剝離,搓洗剔除果肉,留下含有內果皮的種子, 用水選法除去浮在水面的劣種,挑選飽滿,無破損的種子,然后用20%次氯酸鈉 (NaC10)泡處理種子以去除種皮上粘附的果肉,取出后用毛筆輕輕刷去種皮表面的 雜質(但不能損壞種子發育中自然形成的表面結構),放置室內自然干燥。
2取保存的種子,在室溫下清水浸種1 h,然后用0. 1%升汞溶液浸泡8 min消毒, 接著用清水沖洗種子。
3將種子分別置于0.8%氯化羥胺的溶液中浸種24h,用自來水將種子沖洗5 6 次,播種于培養皿或土壤中,浸種后的3天,種子開始露白, 一周萌發完,發芽率 達到80%,出苗率為72%。(圖2和3)。
權利要求
1、用氯化羥胺快速解除杜梨種子休眠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驟1)杜梨種子的采集將成熟果實的果皮剝離,搓洗剔除果肉,留下含有內果皮的種子,用水選法除去浮在水面的劣種,挑選飽滿,無破損的種子,然后用質量體積比20%次氯酸鈉NaClO浸泡處理種子以去除種皮上粘附的果肉,將種子攤平放置室內自然干燥;2)清水浸種和種子消毒(1)取保存的種子,在室溫下清水浸種1h;(2)用質量體積比0.1%升汞溶液浸泡8min消毒,接著用清水沖洗種子;3)化學藥劑浸種和種子清洗(1)化學藥劑浸種取清洗干凈的杜梨種子,在室溫條件下,分別放入質量體積比0.8%氯化羥胺中浸種24h;(2)浸種后的杜梨種子用清水沖洗5~6次;4)播種種子清洗5~6次后,將其置于培養皿或播種到大田。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用氯化羥胺快速解除杜梨種子休眠的方法,涉及解除種子休眠和種子萌發,屬于植物生產技術領域。將成熟果實的果皮剝離,搓洗剔除果肉,用質量體積比20%次氯酸鈉(NaClO)浸泡處理種子以去除種皮上粘附的果肉,用質量體積比0.1%升汞溶液浸泡8min消毒,取清洗干凈的杜梨種子,在室溫條件下,分別放入質量體積比0.8%氯化羥胺中浸種24h;用清水沖洗5~6次后播種。本發明的主要依據是杜梨種子具有種胚休眠的特性,經氯化羥胺處理后,能夠打破其休眠,促進種子萌發,提高種子發芽率,發芽整齊。
文檔編號A01C1/00GK101563969SQ20091003289
公開日2009年10月28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5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5日
發明者包建平, 俊 吳, 吳華清, 張紹鈴, 陶書田 申請人:南京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