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脫毒薯優質高產的栽培技術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栽培技術,具體涉及脫毒薯優質高產的栽培技術。
背景技術:
紅薯過去作為低產的救荒糧食作物,現在已成為一種高效的經濟作物。順應市場 趨勢,發展脫毒紅薯生產,是當前和今后一定時期種植業結構調整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對脫 毒紅薯的種植技術不當,造成了紅薯成熟慢、產量低、品質差,降低了經濟收益,不能滿足市 場需求。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脫毒薯優質高產的栽培技術,通過對脫毒紅薯 特性的了解,采用選種、選地、起壟、栽苗、控水、施肥、中耕除草、提蔓、防治病蟲等技術,使 脫毒紅薯具有結薯早、膨大快、早熟、高產、品質優、效益好等優點。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脫毒薯優質高產的栽培技術,該技術包括選種、選地、起壟、栽苗、控水、施肥、 中耕除草、提蔓、防治病蟲等,具體按如下步驟進行(1)選種,淀粉型品種選用梅營1號、徐薯18、商薯19 ;鮮食型品種選用北京553 ;(2)選地,選擇土紙疏松、土層深厚、肥沃、含有機質多、通氣性好的地塊;(3)起壟,采用壟上單行種植的方法,保水力強的土壤,壟宜高,稍窄;保水力弱的 土壤,壟宜低,稍寬;(4)栽苗,選用葉片大而厚綠,節間粗短而均勻,苗株挺拔、結實,無病蟲害,高 18 22cm的壯苗;在早晨露水干后取苗,現取現插,薯苗入土 3 5節,栽插后覆土壓實, 澆足定根水;栽插后3 4天查苗、補苗;(5)控水,前期需水較少,中期需水較多,后期需水較少;紅薯生長后期,土壤濕度 保持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 ;(6)施肥,采用以有機肥主位、化肥為輔的優質節本施肥方法肥料分3次施,每次 間隔15天;第1次在栽插后15天進行,每畝施充分腐熟的稀人糞尿0. 8 lt,配施尿素 2 4kg ;第2次在栽插后30天進行,中耕除草后,每畝施充分腐熟的稀人糞尿1 1. 3t, 配施尿素4 m^g,小株多施,大株少施;第3次在栽插后45天進行,每畝施充分腐熟的稀 人糞尿2. 5 3t,配施鉀含量高的化肥10 15kg ;9月下旬噴施2% 3%的過磷酸鈣溶 液、硼酸鈉0. 5kg,0. 的紅薯膨大素、0. 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或草木灰溶液;(7)中耕除草,在栽插后10天中耕,至封壟前結束;第1遍宜淺,第2遍宜深,后兩 遍宜淺,壟溝深鋤,壟背淺鋤;(8)提蔓,對田間高濕郁閉、光照差的應及時提蔓;(9)防治病蟲,實行稻薯水旱輪作;用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等農藥處理中薯或種 苗;敵百蟲、高效氯氰菊酯等交替施用。
本發明的積極效果是通過對脫毒紅薯特性的了解,采用選種、選地、起壟、栽苗、 控水、施肥、中耕除草、提蔓、防治病蟲等技術,有效的預防病毒危害,從而使脫毒紅薯具有 結薯早、膨大快、早熟、高產、品質優等優點,滿足市場需求,提高了經濟收益。
具體實施例方式一種脫毒薯優質高產的栽培技術,該技術包括選種、選地、起壟、栽苗、控水、施肥、 中耕除草、提蔓、防治病蟲等,具體按如下步驟進行(1)選種,淀粉型品種選用梅營1號、徐薯18、商薯19 ;鮮食型品種選用北京553 ;(2)選地,選擇土紙疏松、土層深厚、肥沃、含有機質多、通氣性好的地塊;(3)起壟,采用壟上單行種植的方法,保水力強的土壤,壟宜高,稍窄;保水力弱的 土壤,壟宜低,稍寬;(4)栽苗,選用葉片大而厚綠,節間粗短而均勻,苗株挺拔、結實,無病蟲害,高 18 22cm的壯苗;在早晨露水干后取苗,現取現插,薯苗入土 3 5節,栽插后覆土壓實, 澆足定根水;栽插后3 4天查苗、補苗;(5)控水,前期需水較少,中期需水較多,后期需水較少;紅薯生長后期,土壤濕度 保持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 ;(6)施肥,采用以有機肥主位、化肥為輔的優質節本施肥方法肥料分3次施,每次 間隔15天;第1次在栽插后15天進行,每畝施充分腐熟的稀人糞尿0. 8 lt,配施尿素2 4kg ;地力差或干旱可提前至栽插后10天進行;第2次在栽插后30天進行,中耕除草后,每 畝施充分腐熟的稀人糞尿1 1. 3t,配施尿素4 ^ig,小株多施,大株少施;地力差或干旱 的早施、多施,土壤肥沃則應少施;第3次在栽插后45天進行,每畝施充分腐熟的稀人糞尿 2. 5 3t,配施鉀含量高的化肥10 15kg ;9月下旬噴施2% 3%的過磷酸鈣溶液、硼酸 鈉0. 5kg,0. 的紅薯膨大素、0. 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或草木灰溶液;(7)中耕除草,在栽插后10天中耕,至封壟前結束;第1遍宜淺,第2遍宜深,后兩 遍宜淺,壟溝深鋤,壟背淺鋤;(8)提蔓,對田間高濕郁閉、光照差的應及時提蔓;(9)防治病蟲,實行稻薯水旱輪作;用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等農藥處理中薯或種 苗;敵百蟲、高效氯氰菊酯等交替施用。
權利要求
1. 一種脫毒薯優質高產的栽培技術,其特征在于該技術包括選種、選地、起壟、栽苗、 控水、施肥、中耕除草、提蔓、防治病蟲等,具體按如下步驟進行(1)選種,淀粉型品種選用梅營1號、徐薯18、商薯19;鮮食型品種選用北京553 ;(2)選地,選擇土紙疏松、土層深厚、肥沃、含有機質多、通氣性好的地塊;(3)起壟,采用壟上單行種植的方法,保水力強的土壤,壟宜高,稍窄;保水力弱的土 壤,壟宜低,稍寬;(4)栽苗,選用葉片大而厚綠,節間粗短而均勻,苗株挺拔、結實,無病蟲害,高18 22cm的壯苗;在早晨露水干后取苗,現取現插,薯苗入土 3 5節,栽插后覆土壓實,澆足定 根水;栽插后3 4天查苗、補苗;(5)控水,前期需水較少,中期需水較多,后期需水較少;紅薯生長后期,土壤濕度保持 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 ;(6)施肥,采用以有機肥主位、化肥為輔的優質節本施肥方法肥料分3次施,每次間 隔15天;第1次在栽插后15天進行,每畝施充分腐熟的稀人糞尿0. 8 lt,配施尿素2 4kg ;;第2次在栽插后30天進行,中耕除草后,每畝施充分腐熟的稀人糞尿1 1. 3t,配 施尿素4 m^g,小株多施,大株少施;第3次在栽插后45天進行,每畝施充分腐熟的稀人 糞尿2. 5 3t,配施鉀含量高的化肥10 15kg ;9月下旬噴施2 0Z0 3%的過磷酸鈣溶液、 硼酸鈉0. 5kg,0. 的紅薯膨大素、0. 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或草木灰溶液;(7)中耕除草,在栽插后10天中耕,至封壟前結束;第1遍宜淺,第2遍宜深,后兩遍宜 淺,壟溝深鋤,壟背淺鋤;(8)提蔓,對田間高濕郁閉、光照差的應及時提蔓;(9)防治病蟲,實行稻薯水旱輪作;用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等農藥處理中薯或種苗;敵 百蟲、高效氯氰菊酯等交替施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脫毒薯優質高產的栽培技術,通過對脫毒紅薯特性的了解,采用選種、選地、起壟、栽苗、控水、施肥、中耕除草、提蔓、防治病蟲等技術,使脫毒紅薯具有結薯早、膨大快、早熟、高產、品質優等優點,滿足市場需求,提高了經濟收益。
文檔編號A01G13/00GK102090244SQ20091026294
公開日2011年6月15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14日
發明者陳寶賢 申請人:陳寶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