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羅漢果種薯越冬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讓羅漢果種薯順利越冬,并提高來年移栽成活率、座果率的方法。
背景技術:
羅漢果(Momordica grosvenori Swingle),是盛產于中國廣西特有的藥食兩用植物。近些年隨著對其具有多種生理活性功能的非糖甜味物質的研究不斷深入,國內外許多醫藥、保健品開發商和制造商均將其提取物作為新興的功能成分和甜味物質加以利用,尤其是國外市場需求量逐年不斷增加。
羅漢果是多年生藤本植物,每年冬季倒苗,以塊莖種薯形式越冬,笠年春季種薯發芽生出新的植株,主要以壓蔓方式繁殖,一般生長期5-7年,第一年種薯少量結果或不結果,第二年開始結果,第三年進入盛果期,第四年后其產量逐年下降。羅漢果人工栽培已有近百年歷史,但一直沿用的栽培方法是壓蔓種薯移栽一次后使其一直在原種植地生長和越冬,其缺點是①露地越冬如遇寒冬(在原產地廣西桂北地區),尤其是遇到冰雪天氣時,氣溫過低,種薯容易凍死;②長期在固定地方種植,老的根系木質化程度加深,逐漸喪失吸收水分和養分的功能;③帶病種薯不易發現,如不及時清除帶病種薯,就會傳染影響到健康植株,如用帶病植株進行壓蔓繁殖,其病害傳播更快,后果嚴重。
利用小拱棚制種和育苗的方法在其它農作物上應用的事例較多,但未見用于羅漢果種薯培育和保溫越冬的有關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狀,旨在提供一種能讓羅漢果種薯順利越冬,并提高來年移栽成活率、座果率的羅漢果種薯越冬栽培方法。
本發明目的的實現方式為,羅漢果種薯越冬栽培方法,采挖羅漢果種薯,剪斷主蔓和老的根系,用刀從種薯底部切開檢查,去除帶病種薯,將健康種薯放入多菌靈液浸泡,撈出晾干水分,然后植入營養缽中,裝入營養土,再將薯缽擺放于越冬床上,上面5cm左右的土,越冬床采用小拱棚保溫。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采用塑料膜小拱棚對羅漢果種薯保溫越冬,能提高越冬溫度2-3℃,確保不因霜凍使羅漢果種薯受到凍害,并能促使種薯提前10-15發芽出苗,為提前上棚、提前開花打下良好的基礎;2、種薯采挖后剪去老的根系,促使其長出新的根系,更用利于水分和營養的吸收,生長更旺盛;3、對種薯塊莖組織用刀切開檢查,發現有病變的便去除,移栽后的植株基本為健康植株,使羅漢果來年種植在產量和質量上均能得到有力的保證。
4、用本方法使羅漢果種薯越冬,開春后提前10~15天長出新芽,種薯基本不帶病,移栽成活率100%,座果率達到95%以上,比傳統種植方法提高產量30%以上。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改變傳統栽培方式中種薯野外自然越冬的做法,首次采用切剖種薯組織方法鑒別羅漢果是否帶病和將小拱棚技術應用于羅漢果種薯保溫越冬,能篩選出整齊均一、優良健壯的羅漢果種薯,有效地預防由于冬天溫度過低種薯被凍。
羅漢果地上藤蔓枯死倒苗后,在種薯以上2-3cm處將主蔓切斷,挖取種薯剪去老根,僅保留1cm左右,露曬2-3天,去除帶病種薯,用刀從種薯底部切口,寬0.5-2cm、深0.5-2cm、長度不超過種薯長的1/3,健康種薯放入營養缽或塑料袋中,每缽或袋放一個種薯,然后裝入營養土,稍稍壓實,薯缽緊密地擺放到越冬床上。越冬床選擇避風朝陽東南向為宜,疏松透氣性能好的砂質肥沃土壤為好,床寬80-150cm,畦高10~15cm,溝寬30~40cm。保溫小拱棚寬80~155cm,高80~100cm,形狀為半圓形,拱棚面積大于越冬床占地面積,支架用1.5~2m長的竹片,支撐成半圓形拱棚,將塑料薄膜鋪于支架上,四周用土壓實。種薯長出新的根系和5-10cm長的嫩芽時,將種薯帶±移栽到大田定植穴中。
下面舉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實例1、一年生羅漢果小種薯500個,長6-10cm,直徑1-3cm。用小刀將種薯尾部切1-3條長2-3cm、寬0.5-1cm、深0.5cm左右的切口,檢查發現帶病種薯35個,集中燒毀。選擇后的健康種薯在稀釋800倍多菌靈液中浸泡1小時,晾干水分,465個種薯分別植入口徑為10cm、帶營養土的土缽中,擺放到越冬床上,床寬1m,每排擺放11缽,上面壓蓋5cm厚的床土,將長2m、寬2.5cm竹片的兩頭插入床的兩邊,深度為30cm,竹片間距離50cm左右,做成小拱棚棚架,然后將塑料薄膜鋪于棚架上,四周用土將薄膜壓實。第二年3月15日開始發芽,4月上旬移栽時發芽種薯455個,發芽率98%,移栽后5天100%成活,6月中旬出始花,上棚率100%,座果率98%。
實例2、二年生羅漢果小種薯500個,大小長15-20cm,直徑3-8cm。用小刀將種薯尾部切3-4條長5-7cm、寬1-2cm、、深0.5cm左右的切口,檢查發現帶病種薯85個,集中燒毀,選擇后的健康種薯在稀釋800倍多菌靈液中浸泡1.5小時,晾干水分后分別植入口徑為10cm、帶營養土的土缽中,擺放到越冬床上,上面壓蓋5cm厚的床土,將長2m、寬2.5cm竹片的兩頭插入床的兩邊,深度為30cm,竹片間距離50cm左右做成小拱棚棚架,然后將塑料薄膜鋪于棚架上,四周用土將薄膜壓實。第二年3月15日開始發芽,4月上旬移栽發芽種薯,發芽率95%,移栽后5天100%成活,6月中旬出始花,上棚率100%,座果率98%。
權利要求
1.羅漢果種薯越冬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采挖羅漢果種薯,剪斷主蔓和老的根系,用刀從種薯底部切開檢查,去除帶病種薯,將健康種薯放入多菌靈液浸泡,撈取晾干水分,然后放入營養缽中,然后裝入營養土,再將薯缽擺放于越冬床上,上面5cm左右的土,越冬床采用保溫小拱棚保溫。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羅漢果種薯越冬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保溫小拱棚寬80~155cm,高80~100cm,形狀為半圓形,拱棚面積大于越冬床占地面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羅漢果種薯越冬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刀從種薯底部切口,口寬0.5cm、深0.5左右、長度不超過種薯長的1/3,健康種薯放入營養缽或塑料袋中,每缽或袋放一個種薯,然后裝入營養土,稍稍壓實,薯缽緊密地擺放到越冬床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羅漢果種薯越冬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羅漢果地上藤蔓枯死倒苗后,從種薯以上2-3cm處將主蔓切斷,挖取種薯剪去老根,僅保留1cm左右,露曬2-3天,去除帶病種薯,保留健康種薯。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羅漢果種薯越冬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越冬床選擇避風朝陽東南向為宜,疏松透氣性能好的砂質肥沃土壤為好,床寬80-150cm,畦高10~15cm,溝寬30~40c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羅漢果種薯越冬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種薯長出新的根系和5-10cm長的嫩芽時,將種薯帶土移栽到大田定植穴中。
全文摘要
羅漢果種薯越冬栽培方法,涉及一種讓羅漢果種薯順利越冬,并提高來年移栽成活率、座果率的方法。羅漢果上部藤蔓枯死倒苗后,從種薯以上2-3cm處將主蔓切斷,挖出種薯,剪去老根,僅保留1cm左右,在太陽下露曬2-3天,用刀從種薯底部切口,口寬0.5cm、深0.5cm左右、長度不超過種薯長1/3,去除帶病種薯,將健康種薯放入稀釋800倍的多菌靈液中浸泡1-1.5小時,撈取晾干水分,然后放入營養缽或塑料袋中,每缽或袋放一個種薯,然后裝入營養土,稍稍壓實,再將薯缽擺放到越冬床上,上面再覆蓋5cm左右的土,作半圓形拱棚,上蓋塑料薄膜。用本方法讓羅漢果種薯越冬,種薯溫度可提高2-3℃,開春后提前10~15天長出新芽,種薯基本不帶病,移栽成活率100%,座果率達到95%以上,比傳統種植方法提高產量30%以上。
文檔編號A01H5/08GK1631113SQ20041006148
公開日2005年6月29日 申請日期2004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04年12月31日
發明者王有為, 王躍進, 尤敏, 付慧英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