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旋耕機傳動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旋耕機傳動裝置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農用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通過齒輪傳動的旋耕機傳動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加速推進,目前旋耕機械在我國農村,特別是南方丘陵地 區已被廣泛使用,正逐步發展成為農業機械的一個重要門類。 我國南方是稻米產區。據統計,全國55%的稻米產自南方丘陵地區。自占以來,南 方丘陵地區的水田和旱地都靠畜力耕作,在搶種季節由于時間緊,加上機械化程度低、作業 率低、勞動強度大,導致勞動力緊張,嚴重制約了我國糧食產量的提高。20世紀60年代,我 國掀起了農業機械化高潮,南方各省在丘陵地區都大力推廣手扶拖拉機和小功率四輪拖拉 機,但由于拖拉機牽引的各類專用農業機械品種復雜、可調節性能差,所以實際使用效果并 不理想。進入80年代,隨著新一輪農業機械化高潮的興起,旋耕機、復式作業機以及驅動式 圓盤犁、耕耙犁、水田驅動耙、立式轉齒耙等驅動式農業機械在我國農村逐步推廣。經實際 使用證明,旋耕機能夠較大幅度提高耕作效率,改善耕作質量,是廣大農村,特別是南方丘 陵農田提高耕作水平的有效途徑。據2008年統計資料,旋耕機在南方水稻生產機械化應用 中已占80%比例,北方的水稻生產、蔬菜種植和旱地滅茬整地也廣泛采用了旋耕機械。目 前批量生產和使用的2. 2至74. 6KW手扶拖拉機和乘坐式拖拉機配套旋耕機共有三大系列 145個品種,系80年代末機型的更新換代產品。 近年來,我國北方進行種植業結構調整,大力推"旱"改"水",水稻種植面積迅速增 加,擴大了對旋耕機械的市場需求。隨著我國農村適度規模經營和農業產業化的推進,對各 種類型高效旋耕機械的需求肯定會越來越大。目前,農機行業為順應這一發展趨勢,對旋耕 機的進一步研究、開發已提高到重要議事日程。 由于旋耕機工作部件的動力來自拖拉機,各種類型旋耕機械在拖拉機動力輸出軸 和工作部件之間,均配置有鏈條傳動裝置。 旋耕機鏈條傳動裝置具有結構簡單、安裝使用方便等優點,但由于旋耕機在使用 時存在工作條件惡劣、傳動功率大、負載瞬時變化量大等不利因素,往往因鏈條拉長、鏈輪 磨損,而導致傳動裝置失效,影響旋耕機正常運行。廣大農民迫切需要一種維修成本低、故 障少、可開動率高的農田旋耕機械。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采用齒輪傳動結構,具有運
行安全可靠、機械故障少、可開動率高和維修成本低優點的旋耕機傳動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旋耕機傳動裝置,有齒輪
箱、傳動軸、第一中間軸、第二中間軸、第三中間軸和刀架軸,傳動軸為裝置的動力輸入軸,
刀架軸為裝置的動力輸出軸,齒輪一和齒輪五分別鍵套在傳動軸和刀架軸上,齒輪二、齒輪
三和齒輪四通過軸承分別空套在第一中間軸、第二中間軸和第三中間軸上。[0009] 所述軸承為滾動軸承。 所述傳動軸和刀架軸的一端部分別裝有軸用彈性擋圈。 所述滾動軸承內的滾珠通過孔用彈性擋圈固定在軸承套內。 所述傳動軸的滾動軸承與齒輪一之間裝有擋圈。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齒輪傳動裝置,在設計時系統結構、零件材料和熱 處理工藝等通過計算機優化設計,故裝置強度、剛度和穩定性好,該裝置承載能力強,最大 限度地減少了事故與故障發生率,確保旋耕機在運行時不因傳動裝置故障,而導致停機的 現象;適應于與各種農用機械配套使用,特別適合作為旋耕機的傳動裝置。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l-齒輪箱,2-傳動軸,3-第一中間軸,4-第二中間軸,5-第三中間軸,6-刀 架軸,7_軸用彈性擋圈,S-滾動軸承,9-齒輪五,10-齒輪四,11-孔用彈性擋圈,12-齒輪 三,13-齒輪二, 11-齒輪一,15-擋圈。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l,一種旋耕機傳動裝置,有齒輪箱1、傳動軸2、第一中間軸3、第二中間軸 4、第三中間軸5和刀架軸6,傳動軸6為裝置的動力輸入軸,刀架軸2為裝置的動力輸出軸, 齒輪一 11和齒輪五9分別鍵套在傳動軸2和刀架軸6上,齒輪二 13、齒輪三12和齒輪四 10通過軸承分別空套在第一中間軸3、第二中間軸4和第三中間軸5上,上述齒輪一 11、齒 輪二 13、齒輪三12和齒輪四10和齒輪五9的參數相同。所述軸承為滾動軸承8,該滾動軸 承8內的滾珠通過孔用彈性擋圈11固定在軸承套內。所述傳動軸2和刀架軸6的一端分 別裝有軸用彈性擋圈7,起固定作用。所述傳動軸2的滾動軸承8與齒輪一 11之間裝有擋 圈15,起到固定作用。本實用新型利用螺紋聯接等可拆聯接方式固定在旋耕機上,傳動軸 2通過彈性柱銷聯軸節與手扶拖拉機動力輸出軸相聯,來自手扶拖拉機的動力,通過傳動軸 2和齒輪一 ll,經過齒輪二 13、齒輪三12和齒輪四10的中間傳動,驅動齒輪五9,并通過刀 架軸6將動力輸出,驅動旋耕機工作部件刀架,使旋耕機在手扶拖拉機牽引下,完成農田耕 作。本實用新型適應于與各種農用機械配套使用,特別適合作為旋耕機的傳動裝置。
權利要求一種旋耕機傳動裝置,其特征是有齒輪箱、傳動軸、第一中間軸、第二中間軸、第三中間軸和刀架軸,傳動軸為裝置的動力輸入軸,刀架軸為裝置的動力輸出軸,齒輪一和齒輪五分別鍵套在傳動軸和刀架軸上,齒輪二、齒輪三和齒輪四通過軸承分別空套在第一中間軸、第二中間軸和第三中間軸上。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耕機傳動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傳動軸和刀架軸的一端部分別裝有軸用彈性擋圈。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耕機傳動裝置,其特征是所述軸承為滾動軸承。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旋耕機傳動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滾動軸承內的滾珠通過孔用彈性擋圈固定在軸承套內。
5.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耕機傳動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傳動軸的滾動軸承與齒輪一之間裝有擋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旋耕機傳動裝置,有齒輪箱、傳動軸、第一中間軸、第二中間軸、第三中間軸和刀架軸,傳動軸為裝置的動力輸入軸,刀架軸為裝置的動力輸出軸,齒輪一和齒輪五分別鍵套在傳動軸和刀架軸上,齒輪二、齒輪三和齒輪四通過軸承分別空套在第一中間軸、第二中間軸和第三中間軸上。采用齒輪傳動裝置,在設計時系統結構、零件材料和熱處理工藝等通過計算機優化設計,故裝置強度、剛度和穩定性好,該裝置承載能力強,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事故與故障發生率,確保旋耕機在運行時不因傳動裝置故障,而導致停機的現象;適應于與各種農用機械配套使用,特別適合作為旋耕機的傳動裝置。
文檔編號A01B33/08GK201467637SQ200920052318
公開日2010年5月19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11日 優先權日2009年3月11日
發明者廖俊湘, 彭韶明, 朱皓, 李炳強, 趙心夏, 趙長虹, 邱其階 申請人:韶關市豐一工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