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旋耕機麥類撒播旋耕覆土輪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小型旋耕機麥類撒播旋耕覆土輪,包裝旋耕輪,由旋耕軸5和旋耕刀3組成,其特征是旋耕輪的一側安裝限位輪1,限位輪1一側中心有一根限位輪軸2,限位輪1的安裝方式為限位輪軸2用固定銷4固定在旋耕軸5內,旋耕輪的旋耕刀3外徑H與限位輪1外徑h的差為6~12cm。麥類作物種子在旋耕過的田面上人工撒種后,將本實用新型安裝在小型旋耕機上覆土。由于本實用新型在旋耕輪的一側安裝了限位輪,播種種子覆土的厚度均勻,可以提高出苗率,達到出苗齊、勻、壯,并且覆土省時省力,效率高,成本低。卸掉限位輪1后可以進行旋耕作業,實現了一機兩用。
【專利說明】
小型旋耕機麥類撒播旋耕覆土輪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小型旋耕機麥類撒播旋耕覆土輪,特別涉及一種山區半山區小型旋耕機麥類撒播旋耕覆土輪。
【背景技術】
[0002]麥類作物種植出苗的好壞與播種深度密切相關。目前山區半山區麥類作物種植是采用旋耕過的田面上人工撒種后,用人工覆土或用小型旋耕機覆土。用人工覆土,雖然播種覆土厚度均勻,但費時費力,效率低,成本高。用現有的小型旋耕機覆土,雖然省工省時,但播種覆土厚度難以控制和均勻,播種覆土厚度淺的出苗率低,播種覆土厚度深的導致出苗晚、苗差、不勻,會形成黃苗、弱苗,播種覆土厚度過深的減少分蘗,最終影響麥類作物的產量。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既可旋耕、又可以均勻覆土的小型旋耕機麥類撒播旋耕覆土輪。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包裝旋耕輪,由旋耕軸5和旋耕刀3組成,其特征是旋耕輪的一側安裝限位輪I,限位輪I一側中心有一根限位輪軸2,限位輪I的安裝方式為限位輪軸2用固定銷4固定在旋耕軸5內,旋耕輪的旋耕刀3外徑H與限位輪I外徑h的差為6?12cm。
[0005]麥類作物種子在旋耕過的田面上人工撒種后,將本實用新型安裝在小型旋耕機上覆土。由于本實用新型在旋耕輪的一側安裝了限位輪,播種種子覆土的厚度均勻,可以提高出苗率,達到出苗齊、勻、壯,并且覆土省時省力,效率高,成本低。卸掉限位輪I后可以進行旋耕作業,實現了一機兩用。
[0006]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正視結構不意圖;
[0008]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A-A剖面結構示意圖;
[0009]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左視結構不意圖。
[0010]圖中:1-限位輪,2-限位輪軸,3-旋耕刀,4-固定銷,5-旋耕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11]本實用新型包裝旋耕輪,由旋耕軸5和旋耕刀3組成,其特征是旋耕輪的一側安裝限位輪I,限位輪I一側中心有一根限位輪軸2,限位輪I的安裝方式為限位輪軸2用固定銷4固定在旋耕軸5內,旋耕輪的旋耕刀3外徑H與限位輪I外徑h的差為6?12cm。
【主權項】
1.一種小型旋耕機麥類撒播旋耕覆土輪,包裝旋耕輪,由旋耕軸(5)和旋耕刀(3)組成,其特征是旋耕輪的一側安裝限位輪(I),限位輪(I)一側中心有一根限位輪軸(2),限位輪(I)的安裝方式為限位輪軸(2)用固定銷(4)固定在旋耕軸(5)內,旋耕輪的旋耕刀(3)外徑H與限位輪(I)外徑h的差為6?12cm。
【文檔編號】A01B49/06GK205670926SQ201620529429
【公開日】2016年11月9日
【申請日】2016年6月3日 公開號201620529429.4, CN 201620529429, CN 205670926 U, CN 205670926U, CN-U-205670926, CN201620529429, CN201620529429.4, CN205670926 U, CN205670926U
【發明人】宗興梅, 和立宣, 劉繼學, 和忠, 楊尚瓊, 陳自偉, 李雙情, 邰先梅, 周志強
【申請人】麗江市農業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