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同步開溝起壟噴施的播種機械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農作物的播種機械,尤其涉及一種同步開溝起壟噴施的播種機 械。
技術背景直播和移栽是水稻生產的兩種基本種植方式,我國的水稻種植始于直播,直至漢 朝末年才逐漸采用移栽。近年來,隨著農村中的勞動力大量轉移,直播水稻發展很快。據 估計,我國有30%的水稻種植面積采用直播,主要分為人工撒播、機械直播兩種方式,目前 大都采用人工撒播,人工撒播的稻種在田間無序分布,水稻生產疏密不均,通風透氣采光性 差,易感染病蟲害。由于稻種直接播在泥面上,根系入土深度較淺,易倒伏。且后期水稻生 長需水時,須采用大田漫灌方式,灌水量大,蒸發損耗多,對水的利用效率低,浪費嚴重。直播時,由于將稻種直接播在平整、沒有積水的泥面上,加上播后干濕交替,各種 旱生和濕生雜草生長很快,如不加防治,雜草與水稻幾乎同步生長而且生長期較長,對水稻 生產造成嚴重危害。水稻生產中,還常受到稻惡苗病、稻瘟病、稻條紋葉枯病、稻曲病等病害以及稻飛 虱、稻螟蟲、稻縱卷葉螟、稻薊馬等蟲害危害,如不及時加以防治,將致使產量下降甚至顆粒 無收。水稻生產中還需要按照水稻不同生長時期要求施用基肥、分蘗肥、長粗肥和穗肥 以及后期結合防治病蟲進行根外噴肥。現有水稻機械直播技術采用條播方式,將稻種先播于田間泥面,然后再由專人進 行水或液態地膜或除草劑或農藥或液態肥料等農用物料的噴施,生產效率較低,勞動強度 大,對人體健康有影響,不能實現在播種時同步完成開溝起壟并同時將水或液態地膜或農 藥或液態肥等農用物料精確地噴灑在指定位置。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同步開溝起壟噴施的播種機 械,在播種時同步開溝起壟,并同時將水或液態地膜或農藥或液態肥料等農用物料精確地 噴灑在指定位置,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減少播種時的用工,進而降低生產成本,減少對環 境的污染。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同步開溝起壟噴施的播種機械包括機架及設于機架上的開溝起壟裝置、播種裝 置、噴施裝置、動力裝置;開溝起壟裝置按照農藝要求同步開設蓄水溝和播種溝,并在蓄水 溝之間形成播種壟臺,播種溝位于壟臺之上;播種裝置按照農藝要求將作物種子播在播種 溝中;噴施裝置按照農藝要求完成農業物料的噴施;動力裝置或附加動力裝置提供動力給 開溝起壟裝置、播種裝置和噴施裝置。同步開溝起壟噴施的播種機械的開溝起壟裝置、播種裝置和噴施裝置集成于一體,掛接在機架的后部。該開溝起壟裝置設于機架的后端底部,該播種裝置及噴施裝置設置于開溝起壟裝 置上。還包括提供動力給開溝起壟裝置、播種裝置和噴施裝置的附加動力裝置。該播種裝置能實現條播或者穴播或者條播與穴播的結合使用。噴施裝置噴施的農業物料包括水、液態地膜、農藥、肥料。附加動力裝置為柴油機或汽油機或電動機。該噴施裝置上設有多個噴頭,且每個噴頭對應一個由開溝起壟裝置開設的播種溝 或者對應于兩蓄水溝間的壟臺。該噴施裝置中每個噴頭的噴量、噴射角、噴射霧化狀況、噴 幅及噴射圓直徑根據農藝要求調整。噴頭距地面高度可調。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采用開溝起壟的播種方法,在播種的同時同步 開出蓄水溝和播種溝,蓄水溝既可作為灌溉水溝用,又可作為排水溝用。由于稻種播在壟臺 上的播種溝中,可保證水稻根系在相對較干爽的環境中生長,有利于根系發育。同時,蓄水 溝中的水又可提供水稻生產所需的水分。在水稻生長期間只需保證蓄水溝中有一定的水深 而無需整個田面都灌水,既可減少灌水量,又可減少蒸發量,因而可節省水稻生產用水。壟臺上的播種溝增加了水稻根系的入土深度,解決了一般直播稻由于播在泥面上 入土較淺容易倒伏的問題。本實用新型能實現將水或液態地膜噴于種子表面及其周圍區域,提高種子抗旱能 力以及抵御大雨沖刷的能力,減少飛鳥啄食等問題,提高田間出苗率和齊苗率。本實用新型還在同步開溝起壟播種的同時,將水或液態地膜或農藥或液態肥等農 用物料精確地噴灑在指定位置,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減少播種時的用工,減少農業機械下 地次數,減少機器壓實對農田土壤結構的破壞,節約地膜、農藥、化肥用量,從而達到降低生 產成本、減少對環境污染的目的。
圖1為本實用新型同步開溝起壟噴施機械工作原理圖。圖1中,1- 土壤2-種子3-蓄水溝4-播種溝5_噴頭6_噴施物7_噴管圖2為本實用新型同步開溝起壟噴施機械主視圖。圖2中,8-動力裝置9-噴出物容箱10-附加動力裝置11-泵12-皮帶輪13-皮 帶14-管路15-播種裝置16-噴管連接裝置17-噴管18-噴頭19-開溝起壟裝置圖3為本實用新型同步開溝起壟噴施機械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同步開溝起壟噴施的播種機械,其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其能 在土壤1中同步開出蓄水溝3和播種溝4,將種子2按照農藝要求定量播于播種溝中,同時, 安裝于噴管7上的噴頭5噴施水或液態地膜或農藥或液態肥等農用物料6在播種溝或者播 種溝與蓄水溝間的壟臺上。本同步開溝起壟噴施的播種機械結構組成如圖2所示,包括機架及設于機架上的開溝起壟裝置19、播種裝置15、噴施裝置、動力裝置8。開溝起壟裝置按照農藝要求在土壤1上同步開設蓄水溝3和播種溝4,并在兩蓄水溝之間形成播種壟臺,播種溝位于壟臺之上。 播種裝置用于按照農藝要求完成將種子2播在播種溝4中。開溝起壟裝置、播種裝置和噴 施裝置集成于一體,掛接在機架的后部。噴施裝置由泵11,管路14,噴管連接裝置16,噴管 7、17,噴頭5、18組成,用于按照農藝要求完成農業物料的噴施。開溝起壟裝置、播種裝置和 噴施裝置三部分協同工作,同步完成開設播種溝、蓄水溝、起壟、播種和噴施作業。該開溝起壟裝置設于機架的后端底部,該播種裝置及噴施裝置設置于開溝起壟裝 置上。還包括提供動力給開溝起壟裝置、播種裝置和噴施裝置的附加動力裝置。開溝起壟裝置形成的壟距,即相鄰兩壟臺中心線的距離,以及每條壟臺上的播種 溝的位置能根據農藝要求進行調整。播種裝置15可實現條播或者穴播或者條播與穴播結合使用。開溝起壟裝置19、播種裝置15和噴施裝置的動力可由農田作業動力裝置8輸出的 機械動力提供,或者由附加動力裝置10提供,該動力裝置8及附加動力裝置10可為柴油機 或汽油機或電動機。附加動力裝置10通過泵11、皮帶輪12、皮帶13及管路14連接至播種 裝置和噴施裝置。噴施物6包括提供種子發芽所需用水、用于覆蓋固定種子并提高地溫的地膜、除 草劑、農藥、肥料。該噴施裝置上設有多個噴頭5、18,將多個噴頭5、18連通一起的噴管7及將噴管固 定于底盤上的噴管連接裝置16,且每個噴頭5、18對應一個由開溝起壟裝置開設的播種溝 4,由噴頭5、18噴出的噴出物6能精確噴到播種溝4里。所述噴出物6存儲于噴出物容箱 9內。噴施裝置中每個噴頭的噴量、噴射角、噴射霧化狀況、噴幅及噴射圓直徑可根據農 藝要求調整。噴頭距地面高度可調。本播種機可在同步開溝起壟播種的同時,將水或液態地膜或農藥或液態肥等農用 物料精確地噴灑在指定位置,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減少播種時的用工,減少農業機械下地 次數,減少機器壓實對農田土壤結構的破壞,節約地膜、農藥、化肥用量,從而達到降低生產 成本、減少對環境污染的目的。由于稻種播在壟臺上的播種溝中,可保證水稻根系在相對較干爽的環境中生長, 有利于根系發育。同時,蓄水溝中的水又能提供水稻生產所需的水分。在水稻生長期間只 需保證蓄水溝中有一定的水深而無需整個田面都灌水,既可減少灌水量,又可減少蒸發量, 因而可節省水稻生產用水。壟臺上的播種溝增加了水稻根系的入土深度,解決了一般直播 稻由于播在泥面上入土較淺容易倒伏的問題。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播種機械種植的水稻長勢好,產量高。進行了大量的不同茬口 (早稻、中稻、晚稻)、不同品種(常規稻、雜交稻、超級稻)和不同土壤條件下的直播生產試 驗,試驗結果表明,同步開溝起壟噴施播種機播的水稻由于根系發達,低節位分蘗,長勢好, 產量較高,增產幅度達10%以上。
權利要求一種同步開溝起壟噴施的播種機械,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及設于機架上的用于同步開設蓄水溝和播種溝的開溝起壟裝置、將農作物種子播在播種溝中的播種裝置、用于農業物料噴施的噴施裝置及動力裝置,動力裝置提供動力給開溝起壟裝置、播種裝置和噴施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開溝起壟噴施的播種機械,其特征在于該開溝起壟裝 置、播種裝置和噴施裝置集成于一體,掛接在機架的后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同步開溝起壟噴施的播種機械,其特征在于該開溝起壟裝 置設于機架的后端底部,該播種裝置及噴施裝置設置于開溝起壟裝置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開溝起壟噴施的播種機械,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提供動 力給開溝起壟裝置、播種裝置和噴施裝置的附加動力裝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同步開溝起壟噴施的播種機械,其特征在于該動力裝置及 附加動力裝置為柴油機或汽油機或電動機。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開溝起壟噴施的播種機械,其特征在于該噴施裝置上 設有多個噴頭,每個噴頭對應一個由開溝起壟裝置開出的播種溝或者對應于播種溝與蓄水 溝間的壟臺。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同步開溝起壟噴施的播種機械,其特征在于該噴施裝置中 每個噴頭的噴量、噴射角、噴射霧化狀況、噴幅及噴射圓直徑能調整。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同步開溝起壟噴施的播種機械,其特征在于噴頭距地面高度可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農作物的播種機械,尤其涉及一種同步開溝起壟噴施的播種機械,其包括開溝起壟裝置、播種裝置、噴施裝置及動力裝置。開溝起壟裝置按照農藝要求同步開設蓄水溝和播種溝,兩蓄水溝之間形成壟臺,播種溝位于壟臺之上;播種裝置按照農藝要求將作物種子播在播種溝中;噴施裝置按照農藝要求完成農業物料的噴施;動力裝置提供動力給開溝起壟裝置、播種裝置及噴施裝置。本實用新型可在同步開溝起壟播種的同時,將水或液態地膜或農藥或液態肥料等農用物料精確地噴灑在指定位置,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減少播種時的用工,進而降低生產成本,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文檔編號A01B49/04GK201571308SQ20092006178
公開日2010年9月8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4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4日
發明者周志艷, 張國忠, 曾山, 王在滿, 羅錫文, 臧英, 陳偉通 申請人:華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