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農副產品預處理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副產品的加工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加工農副產品前對農副
產品預處理的裝置。
背景技術:
—些農副產品在加工的過程中,特別是蕃茄、辣椒等在加工過程中容易裂開,不但 使用加工設備受到污染,而且使得加工的質量得不到保證。為了防止其裂開,往往在加工這 一類農副產品時,需要用針等一類尖銳的工具將待加工的農副產品剌破,目前這一預處理 工序一般是通過人工來完成的。由于這種預篩方法生產率低下,這在大規模的生產過程中, 是不能夠滿足生產的需要的。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剌破均勻,生產率高,并 能實現農副產品預處理機械化的農副產品預處理裝置。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農副產品預處理裝置,由機架、進料斗、電機、輸送帶、剌破裝置
構成,機架的一端連接有進料斗,另一端的上方連接有電機,電機通過傳動帶與傳動鏈輪傳
動連接,傳動鏈輪通過軸與鏈輪連接,鏈輪通過連桿與輸送帶的輥筒傳動連接,凸輪連桿的
一端與軸連接,另一端與剌破裝置連接桿連接,針盒和限位框構成剌破裝置,限位框安裝于
機架上的安裝架上,在安裝架的下方有輸送帶,輸送帶兩端的輥筒與機架固定連接。 所述的剌破裝置為至少兩組,兩組剌破裝置之間通動鏈條傳動。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農副產品預處理裝置,由一臺電機即可實現驅動,當需要預處
理的農副產品通過進料斗進入到輸送帶時,啟動電機,電機通過傳動帶與傳動鏈輪轉動,傳
動鏈輪帶動與之固定連接的軸轉動,軸上連接的凸輪邊桿在軸的帶動下運動,從而實現針
盒的上下往復運動,針盒內的針可剌破輸送帶傳送過來的農副產品,為了保證針盒不擠壓
到預處理的農副產品,在農副產品的上方,針盒的下方設置有限位框,限位框保證針盒每次
向下運動到限位框位置后就不能再繼續向下運動,有效防止了針盒向下運動時擠破農副產
品,保證了剌破的質量,減少損耗。安裝輸送帶的兩個輥筒固定連接在機架上,出料端的輥
筒通過連桿與軸上的鏈輪連接,在軸轉的情況下,鏈輪也隨之轉動,鏈輪轉動帶動連桿轉
動,從而帶動輥筒轉動,從而帶動輸送帶不停向前運動,將需要預處理的農副產品輸送至剌
破裝置下方,本實用新型可根據輸送帶的長度,設置2-5組剌破裝置并列,剌破裝置之間通
動鏈條傳動。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緊湊,節能,只需一臺電機即可實現驅動,在保證剌破質
量的前提下提高產量,并降低了成本。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架,2-進料斗,3-電機,4-輸送帶,5-輥筒,6-連桿,7_鏈輪,8_傳動鏈輪,9-傳動帶,10-鏈輪,11-凸輪連桿,12-剌破裝置連接桿,13-剌破裝置,14-安裝架, 15-針盒,16-限位框。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但不限于實施例。 實施例1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農副產品預處理裝置,由機架1、進料斗2、電機3、輸送帶4、剌 破裝置13構成,機架1的一端連接有進料斗2,另一端的上方連接有電機3,電機3通過傳 動帶9與傳動鏈輪8傳動連接,傳動鏈輪8通過軸與鏈輪7連接,鏈輪7通過連桿6與輸送 帶4的輥筒5傳動連接,凸輪連桿11的一端與軸連接,另一端與剌破裝置連接桿12連接, 針盒15和限位框16構成剌破裝置13,限位框16安裝于機架1上的安裝架14上,在安裝架 14的下方有輸送帶4,輸送帶4兩端的輥筒5與機架1固定連接。 實施例2 如圖1所示,農副產品預處理裝置,它的剌破裝置13為兩組,兩組剌破裝置之間通 動鏈條帶動鏈輪io傳動。 實施例3 所述的農副產品預處理裝置,它的剌破裝置13為5組,剌破裝置之間通動鏈條帶
動鏈輪io傳動。
權利要求一種農副產品預處理裝置,由機架、進料斗、電機、輸送帶、刺破裝置構成,機架的一端連接有進料斗,其特征在于,機架的另一端上方連接有電機,電機通過傳動帶與傳動鏈輪傳動連接,傳動鏈輪通過軸與鏈輪連接,鏈輪通過連桿與輸送帶的輥筒傳動連接,凸輪連桿的一端與軸連接,另一端與刺破裝置連接桿連接,針盒和限位框構成刺破裝置,限位框安裝于機架上的安裝架上,在安裝架的下方有輸送帶,輸送帶兩端的輥筒與機架固定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農副產品預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剌破裝置為至少 兩組,兩組剌破裝置之間的凸輪連桿通動鏈條傳動。
專利摘要一種農副產品預處理裝置涉及一種農副產品的加工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加工農副產品前對農副產品預處理的裝置,本實用新型由機架、進料斗、電機、輸送帶、刺破裝置構成,機架的一端連接有進料斗,機架的另一端上方連接有電機,電機通過傳動帶與傳動鏈輪傳動連接,傳動鏈輪通過軸與鏈輪連接,鏈輪通過連桿與輸送帶的輥筒傳動連接,凸輪連桿的一端與軸連接,另一端與刺破裝置連接桿連接,針盒和限位框構成刺破裝置,限位框安裝于機架上的安裝架上,在安裝架的下方有輸送帶,輸送帶兩端的輥筒與機架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緊湊,節能,只需一臺電機即可實現驅動,在保證刺破質量的前提下提高產量,并降低了成本。
文檔編號A23N15/02GK201509586SQ20092011189
公開日2010年6月23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4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4日
發明者劉實 申請人: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