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海洋低值雜魚內源酶解生物活性肽蛋白質粉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飼料添加劑的制備方法,特別是一種海洋低值雜魚內源酶解生物
活性肽蛋白質粉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小肽是動物降解蛋白質為氨基酸過程中的中間產物,是動物的重要營養物質,是 除氨基酸之外的蛋白質營養吸收代謝的重要方式之一,小肽與游離氨基酸具有相互獨立的 吸收機制,二者互不干擾,并且有助于氨基酸的吸收,加快蛋白質的合成。在動物飼糧中添 加肽制品,可提高氨基酸利用率,減少疾病發生,充分發揮其生產性能及提高經濟效益。
生物活性肽因其在高蛋白質轉化率、高免疫調節能力等優點,近年來深受醫藥、食 品、飼料行業推崇。目前生物活性肽的制備方法有多種,常見的是酶解法和微生物法,但是 由于酶解法中外用生化酶成本較高,微生物法制備小肽酶解時間太長,成本較高,很難實現 工業化大生產。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工藝設計合理、生產 成本低、生產工藝可實施性強的海洋低值雜魚內源酶解生物活性肽蛋白質粉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發明是一種海洋低 值雜魚內源酶解生物活性肽蛋白質粉的制備方法,其特點是,其步驟如下
(1)原料準備選取海洋低值小雜魚與/或水產品加工下腳料為原料;測定原料的 內源酶活力,對于內源酶活力大于200ug/g的原料,進行酶解時采用步驟(3)中的內源酶酶 解工藝;對于內源酶活力小于200ug/g原料,進行酶解時采用步驟(3)中的外源酶酶解工 藝; (2) —次粉碎將原料投入粉碎機中,按原料與水的重量比1 : 1-2向原料中加入 水進行浸泡解凍處理,直至原料完全散開無凍塊;啟動粉碎機進行粉碎,粉碎至原料100% 通過10目篩網,粉碎后原料槳進入原料池待用; (3)酶解用泵將原料池中的原料漿抽入酶解罐中進行酶解;內源酶解工藝參數 為酶解時間3. 2-3. 7小時,酶解溫度為54-56t:,酶解pH7. 0 ;外源酶酶解工藝參數為酶 解時間3. 8-4. 2小時,加酶量為450-500 P /g (酶解時向原料漿中加入胰蛋白酶,每克原 料漿中加入的胰蛋白酶為450-500 i0 ,酶解溫度為49-5rC,酶解pH6.0 ;酶解按以下方法 操作向酶解罐內的原料漿中加入適量粉狀氯化鈣并混合均勻,使原料漿中氯化鈣溶液的 濃度為0. 02 0. 03mol/L ;控制酶解溫度,用濃度為1. 0-2. Omol/L的鹽酸溶液及濃度為 1. 0-2. O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酶解的同時進行攪拌,攪拌速度為50 60轉/min ; 酶解后得到酶解物料; (4)小肽液制備用板框壓濾機或者精濾機濾除酶解物料的雜質,板框壓濾機或 者精濾機的濾網孔徑為60 80目,得初濾酶解液;將初濾酶解液加入熬煮罐進行熬煮濃縮處理,熬煮溫度為95-105t:,熬煮至其含水量重量百分比為40-60%,得小肽液; (5)混合干燥以去皮豆粕粉為載體并將其投入混合干燥機中,然后將小肽液噴
入去皮豆粕粉中,混合攪拌均勻,制得水分含量重量百分比為8-15%的生物活性肽蛋白質
物料; (6)后處理用旋風分離器去除生物活性肽蛋白質物料中的粉狀物料后,用粉碎 機進行二次粉碎,粉碎至細度達到100%過60目篩,得成品生物活性肽蛋白質粉。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還可以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進一步實現。以上所述的 海洋低值雜魚內源酶解生物活性肽蛋白質粉的制備方法,其特點是,在步驟(3)中,內源酶 解工藝參數為酶解時間3. 5小時,酶解溫度為55t:,酶解pH7. 0 ;外源酶酶解工藝參數為 酶解時間4小時,加酶量為480 ii /g,酶解溫度為50°C ,酶解p朋.0。 本發明中所述的海洋低值小雜魚主要為蝦唬魚,拔頭魚,鶴針魚,海龍魚;所述的 水產品下腳料包括魚頭、魚皮、魚鱗、魚尾和魚體內臟等。 海洋低值魚體內的內源酶系非常發達,其中的胰蛋白酶系是內源酶系中活性較
高,穩定性較好的酶系,本發明在原有海洋低值魚生物胰蛋白酶酶解條件研究的基礎上,探
索出胰蛋白酶酶原激活方法和海洋低值魚徹底酶解的工藝,并通過尋找內源酶和外源酶的
協同酶解參數,在實際生產中根據酶活力大小,確定最終的酶解參數條件。 本發明的原料為本地資源豐富但利用價值不高的海洋低值魚類和本地水產品加
工的下腳料,酶解成生物活性肽,并以去皮豆粕為載體,得到生物活性肽蛋白質粉,結果表
明,感官、風味及養殖效果均優于魚粉,且生產成本較魚粉低,是良好的魚粉替代品。該工藝
是在原有外加蛋白酶制劑酶解的基礎上進行的工藝改進,克服了外酶酶解工藝中生產成本
高和外源酶酶活力不穩定、酶解難以徹底的難題,極大降低了生產成本,生產工藝可實施性
增強,更適合于工業化大生產。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進一步描述本發明的具體技術方案,以便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進一步地理解 本發明,而不構成對其權利的限制。 實施例1。一種海洋低值雜魚內源酶解生物活性肽蛋白質粉的制備方法,其步驟如 下 (1)原料準備選取海洋低值小雜魚為原料;測定原料的內源酶活力,對于內源酶 活力大于200ug/g的原料,進行酶解時采用步驟(3)中的內源酶酶解工藝;對于內源酶活力 小于200ug/g原料,進行酶解時采用步驟(3)中的外源酶酶解工藝; (2) —次粉碎將原料投入粉碎機中,按原料與水的重量比l : l向原料中加入水 進行浸泡解凍處理,直至原料完全散開無凍塊;啟動粉碎機進行粉碎,粉碎至原料100%通 過10目篩網,粉碎后原料漿進入原料池待用; (3)酶解用泵將原料池中的原料漿抽入酶解罐中進行酶解;內源酶解工藝參 數為酶解時間3.2小時,酶解溫度為54t:,酶解pH7.0;外源酶酶解工藝參數為酶解時 間3.8小時,加酶量為450ii/g,酶解溫度為4『C,酶解pH6.0 ;酶解按以下方法操作向 酶解罐內的原料漿中加入適量粉狀氯化鈣并混合均勻,使原料漿中氯化鈣溶液的濃度為 0. 02mol/L ;控制酶解溫度,用濃度為1. Omol/L的鹽酸溶液及濃度為1. O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酶解的同時進行攪拌,攪拌速度為50轉/min ;酶解后得到酶解物料;
(4)小肽液制備用板框壓濾機或者精濾機濾除酶解物料的雜質,板框壓濾機或 者精濾機的濾網孔徑為60目,得初濾酶解液;將初濾酶解液加入熬煮罐進行熬煮濃縮處 理,熬煮溫度為95t:,熬煮至其含水量重量百分比為40%,得小肽液; (5)混合干燥以去皮豆粕粉為載體并將其投入混合干燥機中,然后將小肽液噴 入去皮豆粕粉中,混合攪拌均勻,制得水分含量重量百分比為8%的生物活性肽蛋白質物 料; (6)后處理用旋風分離器去除生物活性肽蛋白質物料中的粉狀物料后,用粉碎
機進行二次粉碎,粉碎至細度達到100%過60目篩,得成品生物活性肽蛋白質粉。 實施例2。一種海洋低值雜魚內源酶解生物活性肽蛋白質粉的制備方法,其步驟如
下 (1)原料準備選取水產品加工下腳料為原料;測定原料的內源酶活力,對于內源 酶活力大于200ug/g的原料,進行酶解時采用步驟(3)中的內源酶酶解工藝;對于內源酶活 力小于200ug/g原料,進行酶解時采用步驟(3)中的外源酶酶解工藝; (2) —次粉碎將原料投入粉碎機中,按原料與水的重量比1 : 2向原料中加入水 進行浸泡解凍處理,直至原料完全散開無凍塊;啟動粉碎機進行粉碎,粉碎至原料100%通 過10目篩網,粉碎后原料漿進入原料池待用; (3)酶解用泵將原料池中的原料漿抽入酶解罐中進行酶解;內源酶解工藝參 數為酶解時間3.7小時,酶解溫度為56t:,酶解pH7.0;外源酶酶解工藝參數為酶解時 間4. 2小時,加酶量為500ii/g,酶解溫度為5rC,酶解pH6.0 ;酶解按以下方法操作向 酶解罐內的原料漿中加入適量粉狀氯化鈣并混合均勻,使原料漿中氯化鈣溶液的濃度為 0. 03mol/L ;控制酶解溫度,用濃度為2. Omol/L的鹽酸溶液及濃度為2. Omol/L的氫氧化鈉 溶液調節pH,酶解的同時進行攪拌,攪拌速度為60轉/min ;酶解后得到酶解物料;
(4)小肽液制備用板框壓濾機或者精濾機濾除酶解物料的雜質,板框壓濾機或 者精濾機的濾網孔徑為80目,得初濾酶解液;將初濾酶解液加入熬煮罐進行熬煮濃縮處 理,熬煮溫度為105t:,熬煮至其含水量重量百分比為60%,得小肽液;
(5)混合干燥以去皮豆粕粉為載體并將其投入混合干燥機中,然后將小肽液噴 入去皮豆粕粉中,混合攪拌均勻,制得水分含量重量百分比為15%的生物活性肽蛋白質物 料; (6)后處理用旋風分離器去除生物活性肽蛋白質物料中的粉狀物料后,用粉碎
機進行二次粉碎,粉碎至細度達到100%過60目篩,得成品生物活性肽蛋白質粉。 實施例3。一種海洋低值雜魚內源酶解生物活性肽蛋白質粉的制備方法,其步驟如
下 (1)原料準備選取海洋低值小雜魚與水產品加工下腳料為原料;測定原料的內 源酶活力,對于內源酶活力大于200ug/g的原料,進行酶解時采用步驟(3)中的內源酶酶解 工藝;對于內源酶活力小于200ug/g原料,進行酶解時采用步驟(3)中的外源酶酶解工藝;
(2) —次粉碎將原料投入粉碎機中,按原料與水的重量比1 : 1. 5向原料中加入 水進行浸泡解凍處理,直至原料完全散開無凍塊;啟動粉碎機進行粉碎,粉碎至原料100% 通過10目篩網,粉碎后原料槳進入原料池待用;
5
(3)酶解用泵將原料池中的原料漿抽入酶解罐中進行酶解;內源酶解工藝參數為酶解時間3. 5小時,酶解溫度為55t:,酶解pH7. 0 ;外源酶酶解工藝參數為酶解時間4小時,加酶量為480 /g,酶解溫度為5(TC,酶解pH6.0 ;酶解按以下方法操作向酶解罐內的原料漿中加入適量粉狀氯化鈣并混合均勻,使原料漿中氯化鈣溶液的濃度為0. 025mol/L ;控制酶解溫度,用濃度為1. 5mol/L的鹽酸溶液及濃度為1. 5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酶解的同時進行攪拌,攪拌速度為55轉/min ;酶解后得到酶解物料;
(4)小肽液制備用板框壓濾機或者精濾機濾除酶解物料的雜質,板框壓濾機或者精濾機的濾網孔徑為70目,得初濾酶解液;將初濾酶解液加入熬煮罐進行熬煮濃縮處理,熬煮溫度為IO(TC,熬煮至其含水量重量百分比為50%,得小肽液;
(5)混合干燥以去皮豆粕粉為載體并將其投入混合干燥機中,然后將小肽液噴入去皮豆粕粉中,混合攪拌均勻,制得水分含量重量百分比為11%的生物活性肽蛋白質物料; (6)后處理用旋風分離器去除生物活性肽蛋白質物料中的粉狀物料后,用粉碎機進行二次粉碎,粉碎至細度達到100%過60目篩,得成品生物活性肽蛋白質粉。
權利要求
一種海洋低值雜魚內源酶解生物活性肽蛋白質粉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驟如下(1)原料準備選取海洋低值小雜魚與/或水產品加工下腳料為原料;測定原料的內源酶活力,對于內源酶活力大于200ug/g的原料,進行酶解時采用步驟(3)中的內源酶酶解工藝;對于內源酶活力小于200ug/g原料,進行酶解時采用步驟(3)中的外源酶酶解工藝;(2)一次粉碎將原料投入粉碎機中,按原料與水的重量比1∶1-2向原料中加入水進行浸泡解凍處理,直至原料完全散開無凍塊;啟動粉碎機進行粉碎,粉碎至原料100%通過10目篩網,粉碎后原料漿進入原料池待用;(3)酶解用泵將原料池中的原料漿抽入酶解罐中進行酶解;內源酶解工藝參數為酶解時間3.2-3.7小時,酶解溫度為54-56℃,酶解pH7.0;外源酶酶解工藝參數為酶解時間3.8-4.2小時,加酶量為450-500μ/g,酶解溫度為49-51℃,酶解pH6.0;酶解按以下方法操作向酶解罐內的原料漿中加入適量粉狀氯化鈣并混合均勻,使原料漿中氯化鈣溶液的濃度為0.02~0.03mol/L;控制酶解溫度,用濃度為1.0-2.0mol/L的鹽酸溶液及濃度為1.0-2.0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酶解的同時進行攪拌,攪拌速度為50~60轉/min;酶解后得到酶解物料;(4)小肽液制備用板框壓濾機或者精濾機濾除酶解物料的雜質,板框壓濾機或者精濾機的濾網孔徑為60~80目,得初濾酶解液;將初濾酶解液加入熬煮罐進行熬煮濃縮處理,熬煮溫度為95-105℃,熬煮至其含水量重量百分比為40-60%,得小肽液;(5)混合干燥以去皮豆粕粉為載體并將其投入混合干燥機中,然后將小肽液噴入去皮豆粕粉中,混合攪拌均勻,制得水分含量重量百分比為8-15%的生物活性肽蛋白質物料;(6)后處理用旋風分離器去除生物活性肽蛋白質物料中的粉狀物料后,用粉碎機進行二次粉碎,粉碎至細度達到100%過60目篩,得成品生物活性肽蛋白質粉。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低值雜魚內源酶解生物活性肽蛋白質粉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3)中,內源酶解工藝參數為酶解時間3. 5小時,酶解溫度為55t:,酶解pH7. 0 ;外源酶酶解工藝參數為酶解時間4小時,加酶量為480 ii /g,酶解溫度為50°C ,酶解p朋.O。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一種海洋低值雜魚內源酶解生物活性肽蛋白質粉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原料準備、一次粉碎、酶解、小肽液制備、混合干燥和后處理等步驟。酶解時根據原料測定內源酶活力來選擇酶解工藝參數;混合干燥時以去皮豆粕粉為載體,制得生物活性肽蛋白質物料。本發明方法是在原有外加蛋白酶制劑酶解的基礎上進行的工藝改進,克服了外酶酶解工藝中生產成本高和外源酶酶活力不穩定、酶解難以徹底的難題,極大降低了生產成本,生產工藝可實施性增強,更適合于工業化大生產,制得的成品感官、風味及養殖效果均優于魚粉,是良好的魚粉替代品。
文檔編號A23K1/16GK101731453SQ20101010041
公開日2010年6月16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0年1月25日
發明者朱勤, 陳憶鳳 申請人:陳憶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