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農田噴藥施肥系統及噴藥施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灌溉領域,是一種農田噴藥施肥系統及噴藥施肥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的農田噴藥、施肥是采用耗時耗力的人工肩挑澆肥或肩背噴藥方式,上述方 式不但勞動強度大,而且效率低。為改變這種局面,實現簡單有效、省時省力的噴藥、施肥技 術,現有的技術有如中國專利文獻刊載的專利號ZL200720032868. 5,授權公告日2008年9 月17日,實用新型名稱為“一種多功能農田作業機”,該作業機的優點就在于通過操作作業 機的運動實現藥物噴灌或施肥,即一種典型的人工操作省力、移動式的噴灌技術。但是該種 作業機自身需要灌肥或灌藥,其使用的范圍也較為局限,如遇到山嶺地帶,該種作業機將無 能為力。還有如中國專利文獻刊載的專利號ZL03249213.8,授權公告日2004年7月14日, 實用新型名稱為“一種新型農田灌溉系統”,該系統特點在于通過泵連接化肥池、沼氣池、水 池,將相應液體輸送至田間的管道,有管道上的噴孔實現澆灌施肥,即該系統的優點是集噴 灌與滴灌于一體,澆水與施肥于一體,節水、節肥、節能、節省勞動力,制造成本低,應用地域 廣。但上述系統的不足點在于管道連接較為繁瑣,容易發生管路、灌水器堵塞等問題,且造 價高,難以大面積推廣應用。
發明內容
為克服上述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向本領域提供一種農田噴藥施肥系統及噴藥施 肥方法,使其解決現有同類系統或設備適用范圍較為局限、難以推廣應用的技術問題。其目 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農田噴藥施肥系統,該系統包括藥液罐,地下輸液管、肥液池,地下輸肥管、儲 肥池。其要點在于在農田所噴藥或施肥地塊的兩側向農田縱心分別布設噴藥系統與施肥系統,即噴 藥系統和施肥系統為布置于同一地塊。布設的噴藥系統由所述藥液罐通過高壓藥泵連接地下輸液管,地下輸液管連接多 條輸液管分支,在輸液管分支上設有小球閥,輸液管分支通過快速接頭連接可移動輸液軟 管及噴霧頭。通過管路實現藥液輸送,再由人操作可移動輸液管及噴霧頭實現整塊農田的 噴藥作業。布設的施肥系統由所述肥液池通過輸肥泵連接地下輸肥管,地下輸肥管通過儲肥 閥連接儲肥池,儲肥池通過施肥泵連接施肥主管,施肥主管連接施肥支管、開關閥、快速接 頭,快速接頭連接薄壁多孔帶。因肥液池為靠近畜牧場所,而儲肥池為靠近農田,所以首先 通過輸肥泵將肥液池的肥液輸送至儲肥池,該方式與傳統運輸方式相比,省時省力,不污染 環境、可實現循環農業。儲肥池內的肥液即為農田施肥的直接肥源,只需打開施肥泵,即可 將肥液輸送至田間,方便簡單。因農田面積大,如果采用普通硬質管路噴灑施肥,一是造價 高,二是影響田間其它作業,則難以推廣,故采用薄壁多孔帶,因其柔軟,放置和收藏方便。
所述藥液罐、肥液池設有相應的過濾裝置,以防止過大的雜質堵塞管路、噴藥器、噴肥帶。所述薄壁多孔帶為移動式,即該薄壁多孔帶可根據實際農田地形靈活放置。所述施肥泵為可移動,施肥泵所連接的管道與施肥主管之間通過快速接頭連接。 該結構中的施肥泵為可移動,是指一臺泵可以輪流為多塊農田施肥,用完后移入室內,既節 省投資,又防止失竊。一種農田噴藥施肥系統的噴藥施肥方法,該系統包括藥液罐,地下輸液管、肥液 池,地下輸肥管、儲肥池。其要點在于噴藥系統開啟高壓藥泵,高壓藥泵所連接的地下輸液管的小球閥開啟,操作人員 通過手握可移動輸液軟管及噴霧頭實施噴藥。施肥系統開啟輸肥泵,將肥液池的肥液輸送至儲肥池,打開施肥泵,肥液經地下 輸肥管、施肥主管、施肥支管進入薄壁多孔帶,肥液從薄壁多孔帶的小孔流出,實施施肥作 業。將所述輸肥泵或高壓藥泵的進液管道置入不同的液體中實施噴灌。所述薄壁多孔帶是根據作物面積鋪設的。本發明結構設計合理,采用管路輸肥、輸藥、施肥、噴藥,省時省力,而且環保,可實 現循環農業,此外,還具有結構裝配簡單、使用方便,噴藥、施肥可靠性較高,適用范圍廣的 特點,且造價低,適合為大面積農田噴藥、施肥推廣應用。
圖1是本發明的噴藥系統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的施肥系統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為方便附圖清晰,故將圖分為噴藥系統結構示意圖和施肥系統結構示意圖,實際 中該兩個系統為置于同一塊農田范圍內,附圖中的序號及名稱農田1、藥液罐2、過濾網3、 高壓藥泵4、地下輸液管5、輸液管分支501、小球閥6、快速接頭7、可移動輸液軟管及噴霧頭 8、肥液池9、過濾網箱10、輸肥泵11、地下輸肥管12、儲肥閥13、儲肥池14、施肥泵15、施肥 主管16、施肥支管1601、供肥球閥1602、快速接頭1603、薄壁多孔帶17。現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如圖1所示,該農田的噴藥系統結構為藥液罐2通過過濾網3連接高壓藥泵4的 進液管,高壓藥泵的出液管連接地下輸液管5,地下輸液管為埋于農田1田頭的地下,地下 輸液管連接輸液管分支501,在各條輸液管分支上設有小球閥6,輸液管分支通過快速接頭 7連接可移動輸液軟管及噴霧頭8。可移動輸液軟管及噴霧頭作為外接設備,不使用時,收 藏于室內。實施噴藥操作時,先將調配好的藥液倒入藥液罐中,再依次打開小球閥、高壓藥 泵即可開始噴藥,噴藥過程中,由操作人員手握可移動輸液軟管及噴霧頭進行噴藥作業。如圖2所示,該農田的施肥系統結構為將輸肥泵11的進肥管連接過濾網箱10, 并一同放置于肥液池9內,輸肥泵的出肥管連接地下輸肥管12,地下輸肥管埋于農田1另一 田頭地下,由地下輸肥管通過儲肥閥13連接儲肥池14,儲肥池又通過施肥泵15連接施肥主管16,施肥主管連接施肥支管1601,各施肥支管上設有球閥1602,施肥支管通過快速接 頭1603連接薄壁多孔帶17。施肥時,先開啟輸肥泵和儲肥閥,將肥液池中肥液輸送至儲肥 池,再打開施肥泵,將儲肥池的肥液輸送至施肥主管、施肥支管、球閥及快速接頭,最終通過 薄壁多孔帶的小孔均勻流出,滲入土地,完成施肥作業。 根據農田土地狀況的不同,噴藥、施肥系統可作相應的調節,如輸液軟管及噴霧頭是移動的,用很少的人力和設備為整個灌區噴藥。如施肥泵13為移動式,輪流為多塊農田 泵肥。又如薄壁多孔帶17過了施肥季節也可收藏起來,以延長帶子工作壽命。
權利要求
一種農田噴藥施肥系統,該系統包括藥液罐(2),地下輸液管(5)、肥液池(9),地下輸肥管(12)、儲肥池(14);其特征在于在農田(1)所噴藥或施肥地塊的兩側向農田縱心分別布設噴藥系統與施肥系統;布設的噴藥系統由所述藥液罐(2)通過高壓藥泵(4)連接地下輸液管(5),地下輸液管連接輸液管分支(501),在輸液管分支上設有小球閥(6),輸液管分支通過快速接頭(7)連接可移動輸液軟管及噴霧頭(8);布設的施肥系統由所述肥液池(9)通過輸肥泵(11)連接地下輸肥管(12),地下輸肥管通過儲肥閥(13)連接儲肥池(14),儲肥池通過施肥泵(15)連接施肥主管(16),施肥主管連接施肥支管(1601)、球閥(1602)、快速接頭(1603),快速接頭連接薄壁多孔帶(1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農田噴藥施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藥液罐(2)、肥液池(9)設 有相應的過濾裝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農田噴藥施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壁多孔帶(17)為移動式。
4. 一種農田噴藥施肥系統的噴藥施肥方法,該系統包括藥液罐(2),地下輸液管(5)、 肥液池(9),地下輸肥管(12)、儲肥池(14);其特征在于噴藥系統開啟高壓藥泵(4),高壓藥泵所連接的地下輸液管(5)的小球閥(6)開啟, 操作人員通過手握可移動輸液軟管及噴霧頭(8)實施噴藥;施肥系統開啟輸肥泵(11),將肥液池(9)的肥液輸送至儲肥池(14),打開施肥泵 (15),肥液經地下輸肥管(12)、施肥主管(16)、施肥支管(1601)進入薄壁多孔帶(17),肥液 從薄壁多孔帶的小孔流出,實施施肥作業。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農田噴藥施肥系統的噴藥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將輸肥泵(11) 或高壓藥泵(4)的進液管道置入不同的液體中實施噴灌。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農田噴藥施肥系統的噴藥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壁多孔 帶(17)是根據作物面積鋪設的。
全文摘要
涉及農業灌溉領域的一種農田噴藥施肥系統及噴藥施肥方法,是針對解決現有同類系統或設備造價較高,難以推廣應用的技術問題而設計的。該系統設計要點在于在農田所噴藥或施肥地塊的兩側向農田縱心分別布設噴藥系統與施肥系統。噴藥系統由藥液罐通過高壓藥泵連接地下輸液管,輸液管分支上設有小球閥,輸液管分支通過快速接頭連接可移動輸液軟管及噴霧頭。施肥系統由所述肥液池通過輸肥泵、地下輸肥管、儲肥閥連接儲肥池,儲肥池通過施肥泵連接施肥主管,施肥主管依次連接施肥支管、球閥、快速接頭、薄壁多孔帶。打開噴藥或施肥相應的泵及開關閥,即可實施噴藥或施肥。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造價低廉,適用于規模化農田的噴藥、施肥。
文檔編號A01C23/04GK101810157SQ20101013426
公開日2010年8月25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23日 優先權日2010年3月23日
發明者周錫男, 奕永慶, 毛洪翔 申請人:奕永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