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超級黃粉蟲養殖技術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物養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黃粉蟲的養殖技術。
背景技術:
超級黃粉蟲也叫高蛋白蟲、黃粉甲,俗稱面包蟲,屬昆蟲綱,粉甲屬,鞘翅目。其營 養成分高出各類活體動物蛋白之首,被譽為“蛋白質飼料寶庫”.原產南美洲,我國20世紀 50年代引進養殖,開始是各動物園繁育名貴珍禽和特種水產動物的肉食飼料,以后不斷向 社會擴散并被應用于各種特種經濟動物養殖的活體飼料,通過長期的人工飼養可以高密度 集約化繁育飼養,大大促進了林蛙、蛤蚧、鱉、鱔魚、蝎子、蝸牛、壁虎和蛇等特種經濟動物及 家禽飼養業的發展。超級黃粉蟲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磷、鉀、鐵、哂、鈉等多種微量元 素,以及10余種氨基酸。黃粉蟲具有抗病力強、易飼養、生長發育快、繁殖率高待特點,飼料 主要有麥麩、玉米面、農作物秸桿、蔬菜、瓜果皮等,養殖設施主要用木盒子、木架子等即可 飼養,養殖成本低、周期短、見效快。目前在我國除蜜蜂、家蠶外,黃粉蟲已成為第三大昆蟲
養殖產業。飼養黃粉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取大量的幼蟲,作為藥用動物和其他特種經濟動 物的活體飼料或作高蛋白飼料添加劑。幼蟲的飼養管理是一項重要的技術措施。許多養 殖戶養殖效益不高,往往是養殖方法不當,現有方法養殖黃粉蟲多以麥麩為主,由于飼料單 一,蟲子生長速度慢且個體小,養殖周期大約46個月,周期長且產量低,浪費飼料多,效益 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超級黃粉蟲養殖技術。本發明的提供的超級黃粉蟲養殖方法如下一、場地選擇及要求背風向陽、通風透光、冬暖夏涼、面積大小根據養殖規模而定。閑置空房、倉庫都可 以利用,但房內要堵塞墻孔洞、縫隙,用水泥抹平地面、門、窗裝紗窗,防壁虎、天鼠等天敵危害。二、養殖設施飼養盒規格長800mm,寬400mm,高80mm ;養殖架一般高2米,高層200mm左右,以便于操作就好,每層規格比飼養盒寬 20mm-40mm 即可。三、養殖溫度和濕度最佳室內溫度在18-28°C、濕度60% -80%,溫、濕度自我掌 握調節。四、養殖方法1、種蟲選擇從幼蟲中選擇老熟幼蟲個體大的為種蟲。生活能力強,爬行快、光照 反映強、喜暗,遇到菜葉或瓜果皮很快爬上去取食,體表健壯的即可做為種蟲。充實飽滿的
4種蟲體,色澤金黃,體表發亮。2、幼蟲飼養指從卵孵化出幼蟲——幼蟲化為蛹這段時間;(1)、卵的收集將要產卵的成蟲轉移到上鋪0. 5-1. 0cm厚飼料的產卵盤中,然后把產卵盤套在鋪了一層lcm-2cm厚飼料的飼料盒中,成蟲產卵時,蟲卵就會從產卵盤的網 孔中落到下面飼養盒的飼料上。(2)、卵的孵化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范圍內,5-15天卵自行孵出幼蟲,剛孵出的幼蟲和麥麩飼料混在一起,用肉眼不易看清楚。用樹枝或雞毛拔一下,發現麥麩在動,說明 有蟲。溫度在25-30°C,濕度在50% -70%,孵化期約5_8天;溫度在10-22°C時,孵化期 約10-15天;溫度在10°C以下時,很少孵化,溫度低時可加熱,溫度高時,在地面灑水降低溫 度,切不可向卵面噴水,濕度大時要通風,地面撒石灰或草木灰降低空氣濕度。(3)、喂養將剛孵化的幼蟲移到飼養盤,立即撒入一層麩皮,隨幼蟲蛻皮生長,逐漸增加干飼料和青料,長到5mm時適量投放一些青菜、白菜、蘿卜、西瓜皮等,投放量不能過 大,一般以吃完為度,隔2天喂一次食料,幼蟲蛻皮時少喂或不喂飼料。飼料要投足,前期以 干飼料為主,后期以青料為主,化蛹期應少喂或不喂飼料,有些老齡幼蟲化蛹期后,食欲較 差,可喂純麩皮,以促進化蛹一致。(4)、分養超級黃粉蟲為群居性昆蟲,若飼養密度過小,影響取食和取暖,密度過大,互相擁擠摩擦生熱,使局部溫度升高,自相殘殺,增加死亡率,所以,必須及時調整飼養 密度,按大小分箱飼養。(5)、篩除蟲糞幼蟲的糞便為圓球狀,無臭味,是理想的有機肥和飼料,作家禽家畜飼料及農用肥料。飼養盤中的糞便,隔5天左右清理一次,中后期7天清理一次,在清除 糞便的前一天,不再添加任何飼料,清除干凈糞便后方可喂養,篩除蟲糞可與蟲的大小分養 結全進行。方法尼龍紗絹或鐵絲網做成的篩子,3齡前的幼蟲用100目篩網,3-8齡用60目篩網,10齡以上用40目篩網,輕輕篩,防止傷及幼蟲。3、蛹、成蟲的飼養成蟲飼養主要用來留種繁殖,目的使成蟲產下大量蟲卵。(1)、蛹的收集與羽化;幼蟲長到30mm時,顏色由黃變深,食量減少,這是老熟幼蟲 的后期,會很快進化為蛹階段,老熟幼蟲化蛹前會四處爬動擴散,尋找適宜場所,這個時期 為黃粉蟲生命危險期,容易被幼蟲和成蟲咬傷,應將蛹與幼蟲分開,老齡幼蟲怕光,化蛹前 3-5天行動慢,其它小幼蟲用燈光在飼養盤上照射,極活潑,鉆進蟲糞和飼料中,表面留下已 化蛹和快要化蛹的老熟幼蟲。化蛹開始和中期,每天須撿蛹1次,取出蛹放在羽化盒中,避 免其它咬傷。后期全部幼蟲都處在化蛹期間的半休眠狀態,這時就不再撿蛹了,待全部化蛹 后,篩出放進羽化盒中,調好溫度和濕度,以防蛹霉變,經5-8天,蛹便羽化為成蟲。(2)、分離成蟲蛹經5-8天逐漸羽化成蟲,同一批蛹中,羽化先后時間可能不一致,先出來的成蟲可能會咬食未羽化的蛹。因此,盡早將羽化的成蟲和蛹分開。(3)、喂養羽化出的成蟲放入飼養盤內,喂新鮮的麩皮及青菜,生長期的成蟲不斷進食、不斷產卵,溫度、濕度適合的情況下5-6天進行交配產卵,隔4天再產卵一次,連續產 卵120天左右,雌蟲逐漸衰老而死亡,故養到120天后要淘汰全部成蟲。喂養的菜葉3天后要將多余的清除掉,飼養成蟲時,要隨時收集卵,每次取卵后,重新換上飼養盒,讓它們繼續產卵,適當給成蟲加青料和干飼料,及時清理廢料。
本發明提供的超級黃粉蟲養殖方法,蟲子生長速度快且個體大,養殖周期短且產量高,經濟效益好。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根據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種蟲選擇從幼蟲中選擇老熟幼蟲個體大的為種蟲。生活能力強,爬行快、光照反映強、喜暗,遇到菜葉或瓜果皮很快爬上去取食,體表健壯的即可做為種蟲。充實 飽滿的種蟲體,色澤金黃,體表發亮。實施例2、幼蟲飼養指從卵孵化出幼蟲——幼蟲化為蛹這段時間;(1)、卵的收集將要產卵的成蟲轉移到上鋪0. 5-1. Ocm厚飼料的產卵盤中,然后 把產卵盤套在鋪了一層lcm-2cm厚飼料的飼料盒中,成蟲產卵時,蟲卵就會從產卵盤的網 孔中落到下面飼養盒的飼料上。 (2)、卵的孵化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范圍內,5-15天卵自行孵出幼蟲,剛孵出的 幼蟲和麥麩飼料混在一起,用肉眼不易看清楚。用樹枝或雞毛拔一下,發現麥麩在動,說明 有蟲。溫度在25-30°C,濕度在50% -70%,孵化期約5_8天;溫度在10-22 V時,孵化期 約10-15天;溫度在10°C以下時,很少孵化,溫度低時可加熱,溫度高時,在地面灑水降低溫 度,切不可向卵面噴水,濕度大時要通風,地面撒石灰或草木灰降低空氣濕度。(3)、喂養將剛孵化的幼蟲移到飼養盤,立即撤入一層麩皮,隨幼蟲蛻皮生長,逐 漸增加干飼料和青料,長到5mm時適量投放一些青菜、白菜、蘿卜、西瓜皮等,投放量不能過 大,一般以吃完為度,隔2天喂一次食料,幼蟲蛻皮時少喂或不喂飼料。飼料要投足,前期以 干飼料為主,后期以青料為主,化蛹期應少喂或不喂飼料,有些老齡幼蟲化蛹期后,食欲較 差,可喂純麩皮,以促進化蛹一致。(4)、分養超級黃粉蟲為群居性昆蟲,若飼養密度過小,影響取食和取暖,密度過 大,互相擁擠摩擦生熱,使局部溫度升高,自相殘殺,增加死亡率,所以,必須及時調整飼養 密度,按大小分箱飼養。(5)、篩除蟲糞幼蟲的糞便為圓球狀,無臭味,是理想的有機肥和飼料,作家禽家 畜飼料及農用肥料。飼養盤中的糞便,隔5天左右清理一次,中后期7天清理一次,在清除 糞便的前一天,不再添加任何飼料,清除干凈糞便后方可喂養,篩除蟲糞可與蟲的大小分養 結全進行。方法尼龍紗絹或鐵絲網做成的篩子,3齡前的幼蟲用100目篩網,3-8齡用60目 篩網,10齡以上用40目篩網,輕輕篩,防止傷及幼蟲。實施例3、蛹、成蟲的飼養成蟲飼養主要用來留種繁殖,目的使成蟲產下大量蟲 卵。(1)、蛹的收集與羽化幼蟲長到30mm時,顏色由黃變深,食量減少,這是老熟幼蟲 的后期,會很快進化為蛹階段,老熟幼蟲化蛹前會四處爬動擴散,尋找適宜場所,這個時期 為黃粉蟲生命危險期,容易被幼蟲和成蟲咬傷,應將蛹與幼蟲分開,老齡幼蟲怕光,化蛹前 3-5天行動慢,其它小幼蟲用燈光在飼養盤上照射,極活潑,鉆進蟲糞和飼料中,表面留下已 化蛹和快要化蛹的老熟幼蟲。化蛹開始和中期,每天須撿蛹1次,取出蛹放在羽化盒中,避 免其它咬傷。后期全部幼蟲都處在化蛹期間的半休眠狀態,這時就不再撿蛹了,待全部化蛹后,篩出放進羽化盒中,調好溫度和濕度,以防蛹霉變,經5-8天,蛹便羽化為成蟲。(2)、分離成蟲蛹經5-8天逐漸羽化成蟲,同一批蛹中,羽化先后時間可能不一 致,先出來的成蟲可能會咬食未羽化的蛹。因此,盡早將羽化的成蟲和蛹分開。(3)、喂養羽化出的成蟲放入飼養盤內,喂新鮮的麩皮及青菜,生長期的成蟲不斷 進食、不斷產卵,溫度、濕度適合的情況下5-6天進行交配產卵,隔4天再產卵一次,連續產 卵120天左右,雌蟲逐漸衰老而死亡,故養到120天后要淘汰全部成蟲。喂養的菜葉3天后要將多余的清除掉,飼養成蟲時,要隨時收集卵,每次取卵后, 重新換上飼養盒,讓它們繼續產卵,適當給成蟲加青料和干飼料,及時清理廢料。
權利要求
超級黃粉蟲養殖技術,特征是具體養殖技術為一、場地選擇及要求二、養殖設施飼養盒規格長800mm,寬400mm,高80mm;三、養殖溫度和濕度最佳室內溫度在18-28℃、濕度60%-80%,溫、濕度自我掌握調節;四、養殖方法的種蟲選擇、幼蟲飼養、蛹、成蟲的飼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級黃粉蟲養殖技術,其特征是養殖方法中種蟲選擇方法 為從幼蟲中選擇老熟幼蟲個體大的為種蟲,生活能力強,爬行快、光照反映強、喜暗,遇到 菜葉或瓜果皮很快爬上去取食,體表健壯的即可做為種蟲,充實飽滿的種蟲體,色澤金黃, 體表發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級黃粉蟲養殖技術,其特征是幼蟲飼養方法為指從 卵孵化出幼蟲——幼蟲化為蛹這段時間;(1)、卵的收集將要產卵的成蟲轉移到上鋪 0. 5-1. 0cm厚飼料的產卵盤中,然后把產卵盤套在鋪了一層lcm-2cm厚飼料的飼料盒中, 成蟲產卵時,蟲卵就會從產卵盤的網孔中落到下面飼養盒的飼料上,(2)、卵的孵化在適 宜的溫度和濕度范圍內,5-15天卵自行孵出幼蟲,剛孵出的幼蟲和麥麩飼料混在一起,用 肉眼不易看清楚,用樹枝或雞毛拔一下,發現麥麩在動,說明有蟲,溫度在25-30°C,濕度在 50% -70%,孵化期約5-8天;溫度在10-22°C時,孵化期約10-15天;溫度在10°C以下時, 很少孵化,溫度低時可加熱,溫度高時,在地面灑水降低溫度,切不可向卵面噴水,濕度大時 要通風,地面撒石灰或草木灰降低空氣濕度,(3)、喂養將剛孵化的幼蟲移到飼養盤,立即 撒入一層麩皮,隨幼蟲蛻皮生長,逐漸增加干飼料和青料,長到5mm時適量投放一些青菜、 白菜、蘿卜、西瓜皮等,投放量不能過大,一般以吃完為度,隔2天喂一次食料,幼蟲蛻皮時 少喂或不喂飼料,飼料要投足,前期以干飼料為主,后期以青料為主,化蛹期應少喂或不喂 飼料,有些老齡幼蟲化蛹期后,食欲較差,可喂純麩皮,以促進化蛹一致,(4)、分養超級黃 粉蟲為群居性昆蟲,若飼養密度過小,影響取食和取暖,密度過大,互相擁擠摩擦生熱,使局 部溫度升高,自相殘殺,增加死亡率,所以,必須及時調整飼養密度,按大小分箱飼養,(5)、 篩除蟲糞幼蟲的糞便為圓球狀,無臭味,是理想的有機肥和飼料,作家禽家畜飼料及農用 肥料,飼養盤中的糞便,隔5天左右清理一次,中后期7天清理一次,在清除糞便的前一天, 不再添加任何飼料,清除干凈糞便后方可喂養,篩除蟲糞可與蟲的大小分養結全進行。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級黃粉蟲養殖技術,其特征是蛹、成蟲的飼養方法為 成蟲飼養主要用來留種繁殖,目的使成蟲產下大量蟲卵,(1)、蛹的收集與羽化幼蟲長到 30mm時,顏色由黃變深,食量減少,這是老熟幼蟲的后期,會很快進化為蛹階段,老熟幼蟲化 蛹前會四處爬動擴散,尋找適宜場所,這個時期為黃粉蟲生命危險期,容易被幼蟲和成蟲咬 傷,應將蛹與幼蟲分開,老齡幼蟲怕光,化蛹前3-5天行動慢,其它小幼蟲用燈光在飼養盤 上照射,極活潑,鉆進蟲糞和飼料中,表面留下已化蛹和快要化蛹的老熟幼蟲,化蛹開始和 中期,每天須撿蛹1次,取出蛹放在羽化盒中,避免其它咬傷,后期全部幼蟲都處在化蛹期 間的半休眠狀態,這時就不再撿蛹了,待全部化蛹后,篩出放進羽化盒中,調好溫度和濕度, 以防蛹霉變,經5-8天,蛹便羽化為成蟲,(2)、分離成蟲蛹經5-8天逐漸羽化成蟲,同一批 蛹中,羽化先后時間可能不一致,先出來的成蟲可能會咬食未羽化的蛹,因此,盡早將羽化 的成蟲和蛹分開,(3)、喂養羽化出的成蟲放入飼養盤內,喂新鮮的麩皮及青菜,生長期的 成蟲不斷進食、不斷產卵,溫度、濕度適合的情況下5-6天進行交配產卵,隔4天再產卵一 次,連續產卵120天左右,雌蟲逐漸衰老而死亡,故養到120天后要淘汰全部成蟲,喂養的菜葉3天后要將多余的清除掉,飼養成蟲時,要隨時收集卵,每次取卵后,重新換上飼養盒,讓它們繼續產卵,適當給成蟲加青料和干飼料,及時清理廢料。
全文摘要
超級黃粉蟲養殖技術如下一、場地選擇及要求背風向陽、通風透光、冬暖夏涼、面積大小根據養殖規模而定。二、養殖設施飼養盒規格長800mm,寬400mm,高80mm;養殖架一般高2米,高層200mm左右,以便于操作就好,每層規格比飼養盒寬20mm-40mm即可。三、養殖溫度和濕度最佳室內溫度在18-28℃、濕度60%-80%,溫、濕度自我掌握調節。四、養殖方法包括1、種蟲選擇從幼蟲中選擇老熟幼蟲個體大的為種蟲。生活能力強,爬行快;2、幼蟲飼養指從卵孵化出幼蟲——幼蟲化為蛹這段時間;3、蛹、成蟲的飼養成蟲飼養主要用來留種繁殖,目的使成蟲產下大量蟲卵。本發明提供的超級黃粉蟲養殖方法,蟲子生長速度快且個體大,養殖周期短且產量高,經濟效益好。
文檔編號A01K67/033GK101796940SQ20101016780
公開日2010年8月11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11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11日
發明者毛長城 申請人:毛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