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利用菌渣作為生產復混肥造粒粘結劑的應用及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肥料造粒用粘結劑生產技術,特別是一種利用栽培雙孢蘑菇后的 菌渣(廢棄物)作為生產復混肥造粒用的菌渣粘結劑的應用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福建省食用菌產量和出口創匯連續20多年名列全國第一,其中雙孢蘑菇產量約 占食用菌總量的16 20%。全國其他省份生產雙孢蘑菇食用菌的產量也相當可觀。雙孢 蘑菇食用菌生產過程中雖有部分的菌渣直接返田當作農家肥使用,但利用率低,大部分菌 渣都是作為廢棄物隨意丟棄,在造成資源浪費的同時,對環境也造成較為嚴重的污染。雖然 也有部分企業生產菌渣肥,但都只局限在有機肥或有機_無機復混肥,而且必須先將菌渣 的覆土分離并丟棄,工序麻煩,利用率極低且仍然污染環境。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菌渣作為生產復混肥造粒粘結劑的應用及制備 方法,使得能夠通過對廢棄雙孢蘑菇菌渣的無害化處理,提供各種復合肥造粒用菌渣粘結 齊U,該菌渣粘結劑不僅能替代目前常用的高嶺土、石粉等粘結劑,而且還能增加肥料的有效 養分和有機質含量,達到有利治理污染、節約成本,提高土壤肥力、改善作物品質的目的。本發明的目的是以如下技術方按實現的本發明這種利用菌渣作為生產復混肥造粒粘結劑的應用及制備方法,其特征在 于利用雙孢蘑菇培養料栽培結束后的菌渣廢棄物作為復混肥造粒粘結劑方面的用途(或 應用),即上述造粒粘結劑是由栽培雙孢蘑菇結束后的廢棄物菌渣所制成,制備時所選用 的廢棄物菌渣中赤紅壤土占65 75%、種菇后的菌渣中殘存的有機質腐解稻草及牛糞占 20 30%,調節劑如石灰粉、過磷酸鈣、氫氧化鈣和尿素等添加物占4 6%。本發明這種用于復混肥造粒用的菌渣粘結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當選用栽培雙 孢蘑菇結束后的菌渣廢棄物作為各種復混肥(即復合肥料)造粒用的菌渣粘結劑時,所選 用的菌渣主要是以赤紅壤作為雙孢蘑菇培養料覆土材料的雙孢蘑菇菌渣,并經添加微生物 菌劑進行堆置發酵、粉碎等工序后所制成,發酵后的PH值選為7. 2 7. 5,含水量為15 20% (濕度范圍在10 20%),粉碎后的細度為100 120目。本發明上述的技術特征可以進一步具體為制備時所選用的菌渣廢棄物中赤紅壤土占65 80%、殘存的稻草、牛糞占20 30%,由石灰粉、過磷酸鈣、氫氧化鈣、尿素等殘存添加物所組成的調節劑占4 6%。在進行堆置發酵時所添加的微生物菌劑是指采用纖維素分解菌等有效活菌數 > 1.0億/g的固體有機物料腐熟劑(為現有技術,纖維素分解菌等有效活菌數應> 1. 0億 /g),加入量為0. 2 0. 3%。本發明之所以采用前述技術方案,是鑒于赤紅壤富鋁化作用顯著,分化程度深, 硅和鹽基遭到淋失,粘粒與次生粘土礦物不斷形成,含量多在50 %以上,粘土礦物以高嶺石和鐵、鋁氧化物為主,占80%左右,質地粘重。作為肥料造粒用粘結劑,除了要有粘性,還要 有一定的塑性,土壤塑性是片狀粘粒及其水膜造成的。赤紅壤中的粘粒種類以2 1型的 蒙脫類為主,極大多數次生粘粒礦物成片狀、有水化膜,因此也有較好的可塑性。另,土壤塑 性只在適當含水量范圍內才出現,復混肥造粒的濕度范圍在10 20%,這也是赤紅壤粘粒 礦物的塑限,從而起到完全替代高嶺土和石粉作為復混肥造粒粘結劑的目的效果。所以本 發明所使用的菌渣主要為以赤紅壤作為覆土材料的雙孢蘑菇菌渣。綜上所述,本發明根據循環經濟理念,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和比例的雙孢蘑菇栽培 料菌渣生產的菌渣粘結劑,是根據赤紅壤作為覆土材料的雙孢蘑菇培養料而定,它不僅含 有作物所需的氮磷鉀養分和一定的有機質含量(能增加肥料的有效養分2%和13%的有機 質),有利于促進作物生長和改良土壤,而且通過對菌渣的無害化處理,達到充分利用菌渣 的目的,對改善環境大有裨益,復混肥造粒采用該粘結劑,每噸可節約成本50元左右(不包 括所含有的有機質和氮磷鉀養分)。本發明菌渣粘結劑適用于復混肥、有機一無機復混肥 造粒,也適用于有機肥的造粒。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是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以生產IOOOkg菌渣粘結劑為例選用栽培雙孢蘑菇結束后的廢棄物菌渣IOOOkg(原生產雙孢蘑菇的培養料中赤 紅壤土占65 75%、種菇后殘存腐解的稻草和腐熟的牛糞約占20 30%,調節劑占4 5% ),經添加微生物菌劑進行堆置(菌渣含水量達20%左右),調節碳氮比至26 1,經自 然堆置發酵(發酵溫度68 76°C時,7 10天,或發酵溫度48 55°C時,7 10天),發 酵時所添加的微生物菌劑是固體有機物料腐熟劑(纖維素分解菌等有效活菌數> 1.0億/ g),添加的目的是使發酵更高效更順利,加入量為0.2%,加入氫氧化鈣調節pH值至7. 2 7. 5,水分達15 20%,經粉碎、篩分,細度達100 120目的紅棕色物料即成為本發明所提 供的菌渣粘結劑。將雙孢蘑菇菌渣作為各種復混肥造粒用粘結劑,不僅能省去覆土分離工序,充分利用并完全消化廢棄的菌渣,而且還能拓展到無機復混肥生產,與常用的高嶺土、石粉相 比,不僅含有約為13%的有機質和約2%的氮磷鉀養分(其中含有機質13%,含氮、磷、鉀有 效養分比例N P2O5 K2O約為0.94% 0. 3% 1.04%。),而且每噸可節約成本50元 左右,同時能大大減少因開采高嶺土、加工石粉帶來的環境污染,起到保護自然資源等很好 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本發明的未述部分與現有技術相同。
權利要求
一種利用菌渣作為生產復混肥造粒粘結劑的應用及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雙孢蘑菇培養料栽培結束后的菌渣廢棄物作為復混肥造粒粘結劑方面的用途,即上述造粒粘結劑是由栽培雙孢蘑菇結束后的廢棄物菌渣所制成,制備時所選用的廢棄物菌渣中赤紅壤土占65~75%、種菇后的菌渣中殘存的有機質腐解稻草及牛糞占20~30%,調節劑如石灰粉、過磷酸鈣、氫氧化鈣和尿素占4~6%。
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復混肥造粒用的菌渣粘結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當 選用栽培雙孢蘑菇結束后的菌渣廢棄物作為各種復混肥造粒用的菌渣粘結劑時,所選用的 菌渣主要是以赤紅壤作為雙孢蘑菇培養料覆土材料的雙孢蘑菇菌渣,并經添加微生物菌劑 進行堆置發酵、粉碎工序后所制成,發酵后的PH值為7. 2 7. 5,含水量為15 20%,粉碎 后的細度為100 120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復混肥造粒用的菌渣粘結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制備 時所選用的菌渣廢棄物中赤紅壤土占65 75%、殘存的稻草、牛糞占20 30%,由石灰 粉、過磷酸鈣、氫氧化鈣、尿素等添加物所組成調節劑占4 6%。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復混肥造粒用的菌渣粘結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在進 行堆置發酵時所添加的微生物菌劑是指采用纖維素分解菌等有效活菌數應> 1. 0億/g的 固體有機物料腐熟劑,加入量為0. 2 0. 3%。
全文摘要
利用菌渣作為生產復混肥造粒粘結劑的應用及制備方法,即利用雙孢蘑菇培養料栽培結束后的菌渣廢棄物作為復混肥造粒粘結劑方面的用途,制備時所選用的菌渣中赤紅壤土占65~75%、有機質稻草及牛糞占20~30%、調節劑占4~6%。制備方法包括添加調節劑進行堆置發酵、粉碎等工序所制成,發酵后的pH值為7.2~7.5,含水量為15~20%,細度為100~120目。本發明根據循環經濟理念,將雙孢蘑菇菌渣作為各種復混肥造粒用粘結劑,不僅能替代目前常用的高嶺土、石粉等粘結劑,還能增加肥料的有效養分和有機質含量,有利治理污染、節約成本,提高土壤肥力。
文檔編號C05G5/00GK101830755SQ20101018399
公開日2010年9月15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26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26日
發明者何炎森, 張青, 李昱, 江枝和, 王煌平, 羅濤, 翁伯琦 申請人:福建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