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活性腐植酸緩釋肥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腐植酸緩釋肥料的制作方法,尤其是一種以風化煤或褐煤為原 料、不同活性腐植酸含量及養分含量的制作活性腐植酸緩釋肥料的方法。
二
背景技術:
腐植酸有廣泛的用途,已應用于工業、農業、醫學、環境保護等各個方面。在肥料利 用方面,國外早在50年代后期就有利用腐殖酸與尿素結合生產肥料的文獻報道,特別是日 本60年代開始將腐植酸硝化后與尿素制作硝基腐植酸尿素。另外,前蘇聯、印度等也有類 似的研究.但未能進行工業化生產。我國腐植酸資源十分豐富,從70年代開始進行腐植酸類肥料的開發中.曾以腐植 酸為基礎開發多種腐植酸類肥料.如腐植酸銨、腐植酸鈉等。綜合此前的腐植酸處理工藝 基本采用硝酸氧化、堿溶酸析法等方法,耗費大量酸堿、產生廢液廢氣,存在環境污染嚴重, 處理成本高等諸多問題,不適于大規模產業化推廣。目前,很多復肥企業在生產中添加風化 煤腐植酸,但均采用風化煤直接混入肥料產品,腐植酸活性低,施入土壤后不能發揮腐植酸 應有作用。腐植酸作為一類可以開發利用的潛在有機資源,在土壤、肥料、作物中的眾多優 勢,腐植酸與化學肥料的結合施用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腐植酸在化肥上的應用,是未來 開發環保肥料的必然趨勢,它將最終成為肥料家族中的重要一員,對我國肥料產業的發展 具有非常重要和深遠的意義。
三
發明內容
為解決常規腐植酸活化技術污染大、成本高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活性腐植酸緩 釋肥料的制作方法,并發明將腐植酸活化并與復混肥生產有機結合,腐植酸活化率高,生產 成本低、操作工藝簡單,適合現有復混肥企業利用現有設備進行規模生產,解決了常規生產 中污染大、成本高、活性腐植酸含量低的弊端。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種活性腐植酸緩釋肥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尿素熔融將尿素輸入脲基熔融罐,加入水、氯化鉀;尿素、水、氯化鉀三者的質 量份數比為100 5-15 15-20,加熱、攪拌使尿素-氯化鉀共熔,形成尿素-氯化鉀熔融 液;b、腐植酸活化向另一反應罐中加入風化煤或褐煤兩者中的至少一種、氫氧化鈉, 然后加入a中的尿素-氯化鉀熔融液,其中,風化煤或褐煤原料與尿素-氯化鉀熔融液中 尿素的質量份數比為1 1,風化煤或褐煤原料中總腐植酸含量與氫氧化鈉的質量比為 1 0.17,保溫、攪拌、活化反應,形成黑色的流動性良好的活性腐植酸脲液;C、噴漿造粒按復混肥生產配方,將復混肥原料混勻輸入造粒筒,配比,計量噴入 活性腐植酸脲液,脲液粘合滾圓造粒;
d、烘干篩分c中形成的造粒輸入烘干筒,經80 110°C熱風干燥風干,再經冷卻 篩分,定量包裝形成產品。上述的制作方法,步驟a中的加熱溫度不高于130°C。上述的制作方法,所述風化煤或褐煤原料的腐植酸含量不小于45%、目數不小于 80目。上述的制作方法,所述的步驟a中的加熱溫度為110-130°C。上述的制作方法,所述步驟b中保溫溫度為90_100°C。上述的制作方法,所述復混肥配料(100% )配比如下尿素0-50% ;磷酸一銨0-60% ;氯化鉀10-45% ;硫酸銨0_40 % ;膨潤土 0-15%。與傳統腐植酸活化方法相比,本發明開創性的利用復混肥生產企業現有設備,利 用脲基熔融設備,將堿溶活化與脲基絡合活化相結合,將風化煤或褐煤原料中的非水溶惰 性腐植酸轉化成水溶性高活性腐植酸,活化后的腐植酸,激活了腐植酸的羧基、酚羥基、醇 羥基、氨基等有效基團,改善了腐植酸的理化性狀,即增強了其生物活性,又使其具有了螯 合肥料養分的功能,具有明顯的保肥緩釋效果,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具體表現如下1、利用本方法活化腐植酸效果好,活化率可達到80 90%,相比傳統方法有顯著 提尚;2、本方法制造的腐植酸緩釋肥,活性腐植酸含量5 10%,均勻、圓潤、黑亮、強度 高、不易結塊。3、本方法制造的腐植酸緩釋肥,適合不同的復混肥配方,總養分變化空間大,可從 30 45%間設計,適合于不同作物與土壤。4、本方法制造的腐植酸緩釋肥,腐植酸大都轉化為高活性腐植酸,既增強了其生 物活性,又使其具有了螯合肥料養分的功能,具有明顯的保肥緩釋效果,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5、本發明具有生產成本低,操作工藝簡單,生產能力大,適合復混肥企業規模生產。由此可見,本發明采用腐植酸活化應用方案,將腐植酸活化與傳統復混肥生產有 機結合,開發出一種具有高效緩釋增效功能的新型緩釋肥料,是未來開發環保肥料的必然 趨勢,具有極大的推廣應用價值。
四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具體實施方式
一一種活性腐植酸緩釋肥料Q6-6-6)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風化煤原料的粉碎將風化煤原料(總腐植酸含量50% )輸入球磨機中,將原 料粉碎至粒徑80目;b、尿素熔融將粉狀或小顆粒尿素輸入脲基熔融罐,按表二所示100質量份尿 素量加入15質量份水,配入20質量份的粉狀氯化鉀,用蒸汽盤管加熱至110°C,攪拌使尿素-氯化鉀共熔,形成脲液;C、腐植酸活化將a中制備的風化煤原料加入另一反應罐中,按風化煤中其總腐 植酸含量配入一定量的氫氧化鈉,腐植酸與氫氧化鈉兩者質量份數比為100 17,檢測步 驟a脲液中尿素含量,按風化煤原料與尿素量質量份數比1 1計量輸入b中的脲液,用 蒸汽保溫至90°C,充分攪拌活化反應20分鐘左右,形成黑色的流動性良好的活性腐植酸脲 液。d、噴漿造粒按復混肥生產配方,結合c中腐植酸脲液養分含量,將復混肥原料按 表1配好,混勻輸入造粒筒,按表2計量噴入活性腐植酸脲液,脲液粘合滾圓造粒。e、烘干篩分d中形成的造粒輸入烘干筒,經120°C熱風干燥烘干,再經冷卻篩分, 定量包裝形成產品。表1復混肥原料質量數配比
權利要求
1.一種活性腐植酸緩釋肥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a、尿素熔融將尿素輸入脲基熔融罐,加入水、氯化鉀;尿素、水、氯化鉀三者的質量份 數比為100 5-15 15-20,加熱、攪拌使尿素-氯化鉀共熔,形成尿素-氯化鉀熔融液;b、腐植酸活化向另一反應罐中加入風化煤或褐煤兩者中的至少一種、氫氧化鈉,然后 加入a中的尿素-氯化鉀熔融液,其中,風化煤或褐煤原料與尿素-氯化鉀熔融液中尿素的 質量份數比為1 1,風化煤或褐煤原料中總腐植酸含量與氫氧化鈉的質量比為1 0.17, 保溫、攪拌、活化反應,形成黑色的流動性良好的活性腐植酸脲液;C、噴漿造粒按復混肥生產配方,將復混肥原料混勻輸入造粒筒,配比,計量噴入活性 腐植酸脲液,脲液粘合滾圓造粒;d、烘干篩分c中形成的造粒輸入烘干筒,經80 120°C熱風干燥風干,再經冷卻篩分, 定量包裝形成產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的加熱溫度不高于130°C。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風化煤或褐煤原料的總腐植酸 含量不小于45%、目數不小于80目。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a中的加熱溫度為 110-130°C。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中保溫溫度為90-100°C。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復混肥配料(100%)配比如下尿素0-50 ;磷酸一銨0-60 ;氯化鉀=10-45 ;硫酸銨:0_40 ;膨潤土 :0_15。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活性腐植酸緩釋肥料的制作方法它是以風化煤或褐煤為原料,結合復混肥生產設備,以氫氧化鈉和尿素為活化劑,在活化反應罐中利用熔融脲液和氫氧化鈉對風化煤或褐煤中的腐植酸進行轉化活化,形成含活性腐植酸的脲液,結合復混肥生產,將活性腐植酸脲液噴入造粒筒復混肥物料上,進行滾圓造粒,再經烘干、篩分,制得不同含量配比的黑亮圓潤的腐植酸緩釋肥產品。本制作方案中腐植酸尿素活化液原料配比,尿素∶腐植酸∶氯化鉀∶水∶氫氧化鈉為100∶100∶15-20∶5-15∶7-12,其它固體造粒原料(包括尿素、磷酸一銨、氯化鉀、硫酸銨、膨潤土等)根據不同肥料養分含量配比設計。本發明將腐植酸活化與復混肥生產有機結合,二者同時進行,操作工藝簡單、成本低、生產能力大,產品顆粒黑亮圓潤,養分高效緩釋,利用率高等特點,并能大大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改良培肥土壤,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文檔編號C05G3/00GK102070375SQ201010609758
公開日2011年5月25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22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22日
發明者丁方軍, 吳欽泉, 孟慶羽, 谷端銀, 陳士更, 馬玉增 申請人:山東農大肥業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