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犬類動物實驗用正畸牙矯治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動物實驗用正畸牙矯治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犬類動物實驗用 正畸牙矯治裝置。
技術背景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正畸技術來矯正牙列不齊、前突等畸形。 而牙列矯正的核心就在于牙齒在頌骨內的可控制的移動,為此,很多學者就牙齒移動做了 大量的研究。影響牙齒移動的因素非常多,某些實施措施常無法直接在人體上進行研究,因 此動物實驗成為正畸牙移動研究的基本實驗方法之一。合理選擇實驗動物對正畸牙移動動物模型的建立起到關鍵的作用。目前,常用的 動物有大鼠、小型豬、兔、犬以及靈長類猴子。靈長類除牙列大小差異外,牙齒的數目、存在 的靈長類間隙,以及牙和牙周的解剖與人極為相似,是極好的模型動物,但是由于價格昂 貴,不易購買,很難進行大規模的實驗研究。大鼠齒式為Ι1/1,Μ3/3,通常在出生后5周所有 磨牙完全萌出,除切牙牙根持續生長外,其牙周組織如牙齦、牙槽骨、牙周膜的解剖結構及 相互關系與人相似,而且大鼠價格便宜,容易控制,所以大鼠被廣泛用于動物實驗研究。但 是大鼠的口腔非常狹小,一些裝置無法很好的進行安裝,這就給實驗帶來了很多不利的因
ο犬口腔環境與人相近,且價格適中,易于馴服,被廣泛地用于口腔動物實驗。其牙 列也包括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和人類相似。且牙齒較大,易于矯治裝置的安放,是較 理想的用于建立正畸牙移動模型的動物。牙齒正畸移動的基本原理是給牙齒施加一個外力,這個外力通過一種粘接在牙齒 上的矯治裝置傳遞到牙齒上,最終使得牙齒沿著力的方向發生移動。這個過程的關鍵在于 矯治裝置在牙齒上的良好的固位。由于人類有很好的依從性,能夠很好地遵循醫囑,因而矯 治裝置能夠獲得很好的固位。但是對于實驗動物而言,難度要大得多。現有的矯治裝置設 計有在牙齒上粘接托槽的,也有在牙齒上粘接帶環的,但由于動物相對較差的依從性,這些 矯治裝置往往經常脫落,從而影響實驗的順利進行。另外,牙齒的移動是一個三維方向的 運動,包括頰舌向、近遠中向以及齦合向,現有的矯治裝置往往只能控制牙齒的近遠向的運 動,而無法實現牙齒的三維方向運動。因此,設計一種新的矯治裝置就顯得非常有必要。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是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缺點,而提供了一種結構設計簡單,犬類動 物實驗用正畸牙矯治裝置的技術方案,其目的在于減少正畸牙移動過程中矯治裝置的脫落 率,并實現牙齒三維方向的運動,從而為實驗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實現的它包括至少兩個支抗牙鑄造金屬冠和位 于兩支抗牙鑄造金屬冠之間的移動牙鑄造金屬冠,所述支抗牙鑄造金屬冠和移動牙鑄造金 屬冠的舌側設置有軌道結構,所述軌道內設置有牙移動的引導裝置,該引導裝置的兩端分別與支抗牙鑄造金屬冠連接固定,其間還要與移動牙鑄造金屬冠連接定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特點還有,軌道結構為設置在支抗牙和移動牙鑄造金屬冠舌側的“方孔頰面管”狀突起。這種結構簡單,鑄造成型容易。上述“方孔頰面管”狀突起與金屬冠一體鑄造。上述引導裝置為不銹鋼方絲,該不銹鋼方絲的兩端分別與支抗牙鑄造金屬冠連接 固定,其間還要與移動牙鑄造金屬冠連接定位,即該不銹鋼方絲的兩端分別與支抗牙鑄造 金屬冠的“方孔頰面管”狀突起連接固定,其間還要穿過移動牙鑄造金屬冠的“方孔頰面管” 狀突起的方孔。上述支抗牙鑄造金屬冠為至少兩個。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據對上述方案的敘述得知,其結構設計簡單、能夠減少正 畸牙移動過程中矯治裝置的脫落率,并實現牙齒三維方向的運動,從而為犬類動物實驗的 順利進行提供保障,當支抗牙鑄造金屬冠為兩個或兩個以上時,能夠更好地保證定位穩定可靠。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圖3為圖1的B-B剖視圖。圖中,1、支抗牙鑄造金屬冠,2、不銹鋼方絲,3、移動牙鑄造金屬冠,4、支抗牙鑄造 金屬冠,5、“方孔頰面管”狀突起。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通過一個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方案進行闡 述。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犬類動物實驗用正畸牙矯治裝置,它包括至少兩 個支抗牙鑄造金屬冠1、4和位于兩支抗牙金屬冠之間的移動牙鑄造金屬冠3,所述支抗牙 鑄造金屬冠1、4和移動牙鑄造金屬冠3的舌側設置有軌道結構,所述軌道內設置有牙移動 的引導裝置,該引導裝置的一端與支抗牙鑄造金屬冠1固定,另一端依次穿過移動牙鑄造 金屬冠3和支抗牙鑄造金屬冠4的軌道結構后與支抗牙鑄造金屬冠4連接定位。其中,軌 道結構為設置在金屬冠舌側的“方孔頰面管”狀突起5,“方孔頰面管”狀突起5與金屬冠一 體鑄造。引導裝置為不銹鋼方絲2,即不銹鋼方絲2的一端與支抗牙鑄造金屬冠1焊接后, 穿過移動牙鑄造金屬冠3的“方孔頰面管”狀突起5,最后再穿過另一端的支抗牙鑄造金屬 冠4的“方孔頰面管”狀突起并與之相連接。其中,不銹鋼方絲可以為直線狀,也可以為折 線狀,或其它彎制的不同形狀,這要視咬合情況而定,目的是避開咬合應力區,也要不妨礙 移動牙的移動。本實用新型未經描述的技術特征可以通過現有技術實現,在此不再贅述。當然,上 述說明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并不僅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 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范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于本實用 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一種犬類動物實驗用正畸牙矯治裝置,其特征是,它包括至少兩個支抗牙鑄造金屬冠和位于兩支抗牙鑄造金屬冠之間的移動牙鑄造金屬冠,所述支抗牙鑄造金屬冠和移動牙鑄造金屬冠的舌側設置有軌道結構,所述軌道內設置有牙移動的引導裝置,該引導裝置的兩端分別與支抗牙鑄造金屬冠連接固定,其間還要與移動牙鑄造金屬冠連接定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犬類動物實驗用正畸牙矯治裝置,其特征是,所述軌道結構 為設置在支抗牙和移動牙鑄造金屬冠舌側的“方孔頰面管”狀突起。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犬類動物實驗用正畸牙矯治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方孔頰面 管”狀突起與鑄造金屬冠一體鑄造。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犬類動物實驗用正畸牙矯治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引導裝置 為不銹鋼方絲,該不銹鋼方絲的兩端分別與支抗牙鑄造金屬冠連接固定,其間還要與移動 牙鑄造金屬冠連接定位。
5.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犬類動物實驗用正畸牙矯治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弓|導裝 置為不銹鋼方絲,該不銹鋼方絲的兩端分別與支抗牙鑄造金屬冠的“方孔頰面管”狀突起連 接固定,其間還要穿過移動牙鑄造金屬冠的“方孔頰面管”狀突起的方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犬類動物實驗用正畸牙矯治裝置,屬于動物實驗用正畸牙矯治裝置領域。其技術方案為一種犬類動物實驗用正畸牙矯治裝置,它包括至少兩個支抗牙鑄造金屬冠和位于兩支抗牙鑄造金屬冠之間的移動牙鑄造金屬冠,所述支抗牙鑄造金屬冠和移動牙鑄造金屬冠的舌側設置有軌道結構,所述軌道內設置有牙移動的引導裝置,該引導裝置的兩端分別與支抗牙鑄造金屬冠連接固定,其間還要與移動牙鑄造金屬冠連接定位。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其結構設計簡單,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減少正畸牙移動過程中矯治裝置的脫落率,并實現牙齒三維方向的運動,從而為實驗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
文檔編號A61D5/00GK201609428SQ201020110270
公開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請日期2010年2月9日 優先權日2010年2月9日
發明者丁偉山, 張君, 徐建光, 王旭霞, 王磊 申請人:張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