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釣魚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垂釣工具,尤其涉及一種釣魚竿。
背景技術:
目前釣魚竿只能適應在白天進行垂釣,在夜晚釣魚時,由于看不清魚漂,因此常常會借助手電筒等物,在魚兒上鉤時,需要及時將魚竿拿起,魚竿一般都是架在魚竿架上的, 晚上由于光線不好,有時沒有在第一時間拿起魚竿,就會使魚兒跑掉,魚兒上鉤,人們都會將魚竿豎起握拿,但是魚竿上沒有防滑工具,有時魚竿會從手中滑落。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于在夜晚釣魚, 且能防滑的釣魚竿。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釣魚竿,包括多節伸縮式的桿體和連接在桿體前部的釣線,桿體的尾部設有一萬向管,該萬向管的一端與桿體固定連接,另一端可拆卸連接一手電筒,所述桿體的尾部表面還設有防滑凸棱,所述桿體表面覆有一層熒光層。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帶有手電筒,便于在夜晚釣魚時,看清魚漂,帶有萬向管,能調節手電筒照射方向,手電筒與萬向管可拆卸連接,能把手電筒拆下來單獨使用,帶有防滑凸棱,更便于人們握緊魚竿,帶有熒光層,在夜晚釣魚時,能及時找到魚竿。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桿體;2、防滑凸棱;3、熒光層;4、萬向管;5、手電筒。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為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包括多節伸縮式的桿體1和連接在桿體1前部的釣線,桿體1的尾部設有一萬向管4,該萬向管4的一端與桿體1固定連接,另一端可拆卸連接一手電筒5,所述桿體1的尾部表面還設有防滑凸棱2,所述桿體1表面覆有一層熒光層3。本實用新型帶有手電筒5,便于在夜晚釣魚時,看清魚漂,帶有萬向管4,能調節手電筒5照射方向,手電筒5與萬向管4可拆卸連接,能把手電筒5拆下來單獨使用,帶有防滑凸棱2,更便于人們握緊魚竿,帶有熒光層3,在夜晚釣魚時,能及時找到魚竿。
權利要求1. 一種釣魚竿,包括多節伸縮式的桿體和連接在桿體前部的釣線,其特征在于桿體的尾部設有一萬向管,該萬向管的一端與桿體固定連接,另一端可拆卸連接一手電筒,所述桿體的尾部表面還設有防滑凸棱,所述桿體表面覆有一層熒光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釣魚竿,包括多節伸縮式的桿體和連接在桿體前部的釣線,桿體的尾部設有一萬向管,該萬向管的一端與桿體固定連接,另一端可拆卸連接一手電筒,所述桿體的尾部表面還設有防滑凸棱,所述桿體表面覆有一層熒光層。本實用新型帶有手電筒,便于在夜晚釣魚時,看清魚漂,帶有萬向管,能調節手電筒照射方向,手電筒與萬向管可拆卸連接,能把手電筒拆下來單獨使用,帶有防滑凸棱,更便于人們握緊魚竿,帶有熒光層,在夜晚釣魚時,能及時找到魚竿。
文檔編號A01K87/00GK201938233SQ201020621870
公開日2011年8月24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24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24日
發明者張可蓉 申請人:張可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