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剪枝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剪枝機。
背景技術:
目前,剪枝機的結構主要利用兩把刀片相對往復運動來進行剪切,其作用是剪切樹木的枝條、花的枝葉等,相較于人力的修枝剪刀,具有降低工作強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安全的特點。如中國專利號為992135 . 9公開的一種剪枝刀,其采用定刀片和相對定刀片作前、后往復運動的動刀片構成剪切刀口,因此被剪切的樹枝不易從刀口中滑出,同時動、定刀片工作時處于直線運動狀態,不會額外增大整機體積,便于從樹叢中剪切單根枝
^^ ο然而,這種剪枝機存在不足。該種剪枝機的動刀片通過彈簧的彈力驅動,剪切枝條時需人工操作推動動刀片克服彈簧彈力以張開刀口,然后再利用彈簧回復力帶動動刀片復位進行枝條剪切,該過程操作麻煩費力,勞動強度大,人很容易疲勞,大大影響工作效率。只能剪切比較細小的枝條,在遇到剪切比較粗的枝條時,彈簧彈力不足以產生很高的剪切力,導致無法剪切,使工作可靠性大大降低。因此市場迫切需要一種具有較大切割能力的剪枝機。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切割穩定、切割能力強的剪枝機。本發明解決現有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剪枝機,包括縱向延伸的殼體;位于殼體內并提供旋轉輸出的馬達;連接馬達的傳動機構;由傳動機構驅動的第一輔助件;與殼體連接的第二輔助件;第一輔助件與第二輔助件之間具有至少部分收容工件的收容空間,第一輔助件和第二輔助件中的至少一個上設有切割刀刃;傳動機構包括驅動第一輔助件相對第二輔助件移動以切割工件的運動轉換機構,其中第一輔助件相對第二輔助件繞第一樞轉軸作樞轉運動。優選地,運動轉換機構包括螺桿和套接于螺桿的螺母,螺桿和螺母中的其中之一被馬達驅動轉動,螺桿和螺母中的另一個作直線往復運動來驅動第一輔助件。優選地,剪枝機包括位于殼體內并支撐運動轉換機構的支撐架,支撐架上設有沿縱向延伸的導向裝置,導向裝置對稱的分布在螺桿的兩側。優選地,導向裝置包括設于螺母上的導向銷,導向銷在位于支撐架上的導軌內移動。優選地,運動轉換機構還包括連桿,連桿的一端連接螺母,另一端通過第二樞轉軸連接第一輔助件。優選地,運動轉換機構包括連接螺母的齒條和與齒條配接的齒輪,第一輔助件具有端面齒與齒輪嚙合。優選地,傳動機構還包括旋轉沖擊機構,當負載達到一定預設值時,旋轉沖擊機構將馬達的旋轉輸出轉化為旋轉沖擊輸出并傳遞給運動轉換機構。優選地,剪枝機還包括電池包,電池包、馬達、傳動機構、第一輔助件以及第二輔助件沿同一軸線設置。優選地,馬達、運動轉換機構均位于殼體內。優選地,工件的直徑范圍為0至95毫米。優選地,剪枝機具有可拆卸的鋰電池包,鋰電池包的電壓為10. 8伏。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剪枝機的第一輔助件相對第二輔助件繞第一樞轉軸做樞轉運動,從而使剪枝機的切割更穩定、切割能力更強。
以上所述的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以及有益效果可以通過下面的能夠實現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同時結合附圖描述而清楚地獲得。附圖以及說明書中的相同的標號和符號用于代表相同的或者等同的元件。圖1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剪枝機的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的剪枝機的握持部樞轉的示意圖。圖3是圖1所示的剪枝機去掉部分殼體后的示意圖。圖4是圖1所示的剪枝機去掉部分殼體后顯示出旋轉沖擊機構的示意圖。圖5是圖1所示的剪枝機的殼體前端去掉部分殼體的顯示出運動轉換機構的示意圖。圖6是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剪枝機的切割刀刃安裝于第二輔助件上的示意圖。圖7是剪枝機的第一輔助件具有切割刀刃時切割樹枝的示意圖。圖8是剪枝機的第二輔助件具有切割刀刃時切割樹枝的示意圖。圖9是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剪枝機的第一輔助件相對第二輔助件轉動的示意圖。圖10是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剪枝機的第一輔助件相對第二輔助件轉動的示意圖。圖11是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的具有延長手柄的剪枝機的示意圖。1、剪枝機2、殼體3、馬達
4、傳動機構5、剪切刀口6、旋轉沖擊機構
7、運動轉換機構8、第二輔助件9、第一輔助件
10、切割刀刃12、握持部13、開關
14、延長手柄15、轉軸21、前端
22、后端^3、擋塊31、馬達軸
32、電池包33、行星傳動齒輪組34、行星齒輪
35、太陽齒輪61、中間軸62、主動沖擊塊
63、被動沖擊塊64、彈性件6 、凸輪槽
6 、凸輪槽66、鋼珠67a、第一撞擊臺階
67b、第二撞擊臺階71、螺桿72、螺母
73、支撐架74、引導槽75、固定元件
76、導軌79、第二樞轉軸82、擋臂91、容納槽94、齒輪142、第二延長管145、連接套622、第二側面642、第二端
611、軸線6 、固定件711、外螺紋
77、拉桿80、擋位件83、容納部92、端面齒101、切割部
143、連接組件
78、第一樞轉軸81、開口84、定徑鉤93、齒條141、第一延長管144、鎖套621、第一側面641、第一端721、螺母套723、延伸塊 724、導向銷 G、重力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剪枝機1。剪枝機1沿一縱長方向延伸的殼體2。殼體2具有沿縱長方向的前端21和后端22。在殼體2的后端22設有用于握持的握持部12。握持部12可設置為相對殼體2轉動一定角度。如圖2所示,殼體2與握持部12之間設有轉軸15,握持部12可繞該轉軸15轉動。比較優選的握持部12轉動的角度為0至90度。這樣,便于剪切角落里的樹枝。殼體2的后端22還設有開關13用于啟動剪枝機1。當然,開關13的位置可以設在殼體2的任意一個適于操作的位置,只要開關13設置的位置方便操作者啟動開關13即可。剪切刀口 5位于殼體2的前端21,主要用于放置要切割的樹枝等工件,并保持要切割的工件在切割過程中相對固定。請參照圖3和圖4所示,在殼體2的內部具有提供旋轉輸出的馬達3。馬達3可以是直流馬達也可以是交流馬達。馬達3可以正向旋轉和反向旋轉。在本實施例中,開關13還具有雙向控制機構可以控制馬達3的正轉或者反轉。在殼體2的前端21具有剪切刀口5,剪切刀口 5設置于殼體2外。馬達3具有馬達軸31,用于輸出動力。為保持剪枝機1整體的體積較小,采用電池包32為馬達供電,同時電池包32設置于殼體2的后端22。電池包32可拆卸地設置在殼體2上。在本實施例中,電池包32優選地采用鋰電池包,鋰電池包比較環保,已經具有越來越多的應用場合。經過實驗證明,電池包32的電壓為7伏至18伏時,電池包32既可以提供足夠的動力給剪枝機1剪切樹枝,又不會使電池包32本身的體積太大以至于降低可操作性。在最優的實施例中,電池包32的電壓為10. 8伏。當然除了本實施例中使用電池包32供電之外,還可以在剪枝機1上安裝電線連接到交流電源供電,此時馬達3采用交流電馬達。如圖3和圖5所示,在殼體2內連接馬達軸31的是傳動機構4。傳動機構4主要起傳遞動力的作用,將馬達3產生的動力傳遞給剪切刀口 5,從而切割位于剪切刀口 5的工件。剪切刀口 5主要由第二輔助件8和第一輔助件9形成。第一輔助件9和第二輔助件8之間具有至少部分收容工件的收容空間。第二輔助件8位于殼體2的前端21且與殼體2固定連接。第二輔助件8可以與殼體2 —體設計,也可以與殼體2通過螺栓等常見的固定方式連接。如圖5所示在豎直方向的剖視圖上,第二輔助件8大致為U型形狀的半封閉結構,該半封閉結構的一側具有開口 81連通外界,另外三側具有與外界起隔斷作用的擋臂82。開口 81及部分的擋臂82位于殼體2外。開口 81的方向垂直于縱長延伸方向。在本實施例中,開口 81位于第二輔助件8的下端。在其他實施例中,開口 81可位于第二輔助件8的上端。第二輔助件8的中央為可容納待切割的物體的中空的容納部83。而在垂直該剖面的方向上,容納部83連通到外界,使工件可沿垂直于該剖面的方向部分地穿過容納部83。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在第二輔助件8的擋臂82上設有定徑鉤84。該定徑鉤84橫置在開口 81處,這樣可以防止粗得超出切割能力的樹枝進入容納部83,從而避免樹枝卡在第二輔助件8內。如圖3所示,電池包32、傳動機構4、第一輔助件9和第二輔助件8依次沿同一軸線611設置。如圖3和圖5所示,傳動機構4 一端連接馬達3,另一端連接位于前端21的剪切刀口 5。傳動機構4主要包括旋轉沖擊機構6和運動轉換機構7。包含旋轉沖擊機構6、運動轉換機構7的傳動機構4同馬達3均收容與同一殼體2內。旋轉沖擊機構6和運動轉換機構7沿縱長方向依次排列,旋轉沖擊機構6 —端和馬達3相連接,另一端和運動轉換機構7相連接。當負載達到一定預設值時,旋轉沖擊機構6將馬達3的旋轉輸出轉化為旋轉沖擊輸出并傳遞給運動轉換機構7。運動轉換機構7的一端和旋轉沖擊機構6相連接,另一端和第一輔助件9相連接。運動轉換機構7驅動第一輔助件9相對所述第二輔助件8移動以切割所述工件。如圖5所示,傳動機構4包括沿縱長方向延伸的中間軸61。中間軸61的軸線611方向與縱長延伸方向一致。中間軸61通過行星傳動齒輪組33與馬達軸31連接,這里的行星傳動齒輪組33是本領域內常見的動力傳動機構,通常包括行星齒輪34和太陽齒輪35并借此改變傳動比。此處不再贅述。旋轉沖擊機構6包括主動沖擊塊62。主動沖擊塊62活動地套接在中間軸61上,主動沖擊塊62相對于中間軸61可以產生周向轉動以及軸向移動。主動沖擊塊62具有第一側面621和第二側面622,第一側面621和第二側面622彼此相背對。并且第一側面621和第二側面622大致垂直于軸線611。另外,中間軸61上還套接有作為偏壓件的彈性件64。在本實施例中,彈性件64是彈簧。當然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彈性件。彈性件64的第一端641抵接到主動沖擊塊62上。彈性件64的第二端642則抵接到擋塊23上。擋塊23固定的連接于殼體2,并提供支撐力給彈性件64。主動沖擊塊62的第一側面621設有固定件623用于固定彈性件64的第一端641。彈性件64設在殼體2與主動沖擊塊62之間。彈性件64具有壓縮的狀態,使彈性件64提供沿中間軸61的軸向和周向的彈性回復力,推動主動沖擊塊62。主動沖擊塊62靠近中間軸61的表面上形成有凸輪槽65a,中間軸61的表面上也形成有凸輪槽65b,凸輪槽6 和凸輪槽65b對應設置。滾動件66設置在凸輪槽6 和凸輪槽6 之間,滾動件66可以在軸線611方向上旋轉。這里的滾動件66是鋼球。當然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知道滾動件也可以是其他形式。主動沖擊塊62的第二側面622上設有第一撞擊臺階67a。第一撞擊臺階67a繞軸線611周向的設置,并且第一撞擊臺階67a凸出于第二側面622。如圖3和圖5所示,旋轉沖擊機構6還包括被動沖擊塊63。被動沖擊塊63連接運動轉換機構7。被動沖擊塊63與主動沖擊塊62能夠產生相對旋轉。被動沖擊塊63上設有第二撞擊臺階67b,第二撞擊臺階67b和主動沖擊塊62上的第一撞擊臺階67a相對應,并且兩者可相互抵接,從而通過主動沖擊塊62和被動沖擊塊63的傳動作用使動力傳遞給運動轉換機構7。當操作著按下啟動開關13,馬達3產生旋轉輸出帶動中間軸61旋轉,中間軸61通過滾動件66帶動主動沖擊塊62隨中間軸61 —起轉動。主動沖擊塊62上的第一撞擊臺階67a與被動沖擊塊63上的第二撞擊臺階67b相互抵接,從而使主動沖擊塊62與被動沖擊塊63相對靜止。主動沖擊塊62帶動被動沖擊塊63—起旋轉。進而動力傳遞給運動轉換機構7。當切割遇到較大的阻力使負載變大而達到一定的預設值的時候,被動沖擊塊63轉動受阻時使主動沖擊塊62相對被動沖擊塊63轉動,并且無法驅動被動沖擊塊63轉動。主動沖擊塊62沿軸向611向馬達3移動,從而使第一撞擊臺階67a與第二撞擊臺階67b脫開的同時主動沖擊塊62進一步擠壓彈性件64。主動沖擊塊62與被動沖擊塊63脫開,被動沖擊塊63失去對主動沖擊塊62的限制。在彈性件64的彈性回復力的作用下,主動沖擊塊62迅速向被動沖擊塊63軸向移動,同時由于滾動件66在凸輪槽65a、65b內運動,使得主動沖擊塊62繞軸線611相對被動沖擊塊63旋轉運動。由此主動沖擊塊62對被動沖擊塊63產生旋轉沖擊,旋轉沖擊的瞬間可產生較大的動力扭矩以克服作用于被動沖擊塊63上的阻力負載。總之,旋轉沖擊機構6將馬達3的旋轉輸出轉換為旋轉沖擊輸出并傳遞給運動轉換機構7。由于旋轉沖擊機構6可以提供旋轉沖擊輸出,使得剪枝機1能夠提供更大的切割力,從而提高了切割能力。根據如表1提供的實驗數據可知,在相同的動力輸入條件下,具有旋轉沖擊機構6的剪枝機1的切割能力比不具有沖擊機構6的剪枝機1的切割能力有了顯著的提高。
權利要求
1.一種剪枝機,包括縱向延伸的殼體;位于所述殼體內并提供旋轉輸出的馬達;連接所述馬達的傳動機構;由所述傳動機構驅動的第一輔助件;與所述殼體連接的第二輔助件;所述第一輔助件與所述第二輔助件之間具有至少部分收容工件的收容空間,所述第一輔助件和所述第二輔助件中的至少一個上設有切割刀刃;所述傳動機構包括驅動所述第一輔助件相對所述第二輔助件移動以切割所述工件的運動轉換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輔助件相對所述第二輔助件繞第一樞轉軸作樞轉運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剪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運動轉換機構包括螺桿和套接于所述螺桿的螺母,所述螺桿和螺母中的其中之一被所述馬達驅動轉動,所述螺桿和螺母中的另一個作直線往復運動來驅動所述第一輔助件。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剪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剪枝機包括位于所述殼體內并支撐所述運動轉換機構的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上設有沿所述縱向延伸的導向裝置,所述導向裝置對稱的分布在所述螺桿的兩側。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剪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裝置包括設于所述螺母上的導向銷,所述導向銷在位于所述支撐架上的導軌內移動。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剪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運動轉換機構還包括連桿,所述連桿的一端連接所述螺母,另一端通過第二樞轉軸連接所述第一輔助件。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剪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運動轉換機構包括連接所述螺母的齒條和與所述齒條配接的齒輪,所述第一輔助件具有端面齒與所述齒輪嚙合。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剪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機構還包括旋轉沖擊機構,當負載達到一定預設值時,所述旋轉沖擊機構將所述馬達的旋轉輸出轉化為旋轉沖擊輸出并傳遞給所述運動轉換機構。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剪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剪枝機還包括電池包,所述電池包、所述馬達、所述傳動機構、所述第一輔助件以及所述第二輔助件沿同一軸線設置。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剪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馬達、所述運動轉換機構均位于所述殼體內。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剪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的直徑范圍為0至95毫米。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剪枝機,包括縱向延伸的殼體;位于殼體內并提供旋轉輸出的馬達;連接馬達的傳動機構;由馬達及傳動機構驅動的第一輔助件;與殼體連接的第二輔助件;第一輔助件與第二輔助件之間具有至少部分收容工件的收容空間,第一輔助件和第二輔助件中的至少一個上設有切割刀刃;傳動機構包括驅動第一輔助件相對第二輔助件以切割工件的運動轉換機構,其中第一輔助件相對第二輔助件繞第一樞轉軸作樞轉運動。本發明的第一輔助件相對第二輔助件繞第一樞轉軸做樞轉運動,從而使剪枝機的切割更穩定、切割能力更強。
文檔編號A01G3/037GK102577845SQ20111000835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1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14日
發明者吳宇, 張士松, 鐘紅風 申請人:蘇州寶時得電動工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