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提高馬鈴薯富硒能力的葉面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提高馬鈴薯富硒能力的葉面肥,屬于農業葉面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富硒食品具有明顯的延緩衰老、抗癌、抗輻射損傷、抗突變、抗氧化、阻礙亞硝酸的形成、對生殖系統疾病等有良好的作用,十分有利于人的健康。目前,國內僅有關于富硒有機肥及礦物質肥對馬鈴薯富硒能力影響的報道,在發明專利數據庫和中國科技成果數據庫等檔案中,與生產富硒農產品有關肥料的所有專利、成果和文獻資料均添加了外源硒,主要是硒酸鈉、亞硒酸鈉、二氧化硒及其衍生物,屬于有毒物質,農業生產成本高,且易造成環境污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在富硒土壤區生產馬鈴薯時,通過本發明的應用而不使用外源硒就能達到富硒目標(使馬鈴薯鮮薯含硒量達到0. Olmg-O. lmg/kg富硒標準),使得生產的富硒馬鈴薯更加安全。據《植物生理學通訊》第34卷第4期(1998年8月)“硒在高等植物中的生理作用”中報道植物在吸收硒時,植物體內游離氨基酸含量會急劇下降,根據這一機理,在植物生長發育期補充氨基酸會提高植物的富硒能力。根據《廣東微量元素科學》第 3卷第7期(1996年)“硒的土壤化學及其生物有效性”中報道維生素、輔酶II可促進含硒谷酰甘肽過氧化物酶對脂類過氧化破壞的抑制及對自由基此消除過程有促進作用。鉀在植物體內起運輸疏導作用。根據上述理論,我們發明了一種提高馬鈴薯富硒能力的葉面肥。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提高馬鈴薯富硒能力的葉面肥,其特征在于其配方為水15 千克、谷氨酸0. 01-10克、賴氨酸0. 01-15克、亮氨酸0. 01-10克、組氨酸0. 01-10克、蛋氨酸 0. 01-15克、胱氨酸0. 01-50克、蘇氨酸0. 01-15克、苯丙氨酸0. 01-15克、絲氨酸0. 01-40 克、VC 0. 01-40 毫克、VE 0. 01-40 毫克、VB :0. 01-50 毫克、VB6 :0. 01-40 毫克、VB12 :0. 01-40 毫克、氧化鉀0. 01-60克、輔酶110. 01-2克,攪拌均勻。其中的氧化鉀可以用氯化鉀、硫酸鉀、硫酸鉀鎂肥等鉀肥折合換算后替代。本發明是這樣使用的,在馬鈴薯盛花末期、上午9 點之前進行噴施,每畝噴施量為15千克水中按比例加入氨基酸、維生素、輔酶II、氧化鉀, 組配成葉面肥噴施即可。本發明具有不加外源硒,配方簡單,易配制,葉面肥可促進馬鈴薯富硒能力,使馬鈴薯鮮薯含硒量達到0. Olmg-O. lmg/kg富硒標準,使用費用在30-70元/畝之間,可提高馬鈴薯的抗病毒和抗逆性,可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及環境污染,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例1 在富硒土壤旱地采用常規栽培技術栽培青薯168馬鈴薯,在馬鈴薯盛花末期、上午9點之前噴施一種提高馬鈴薯富硒能力的葉面肥,每畝用量水15千克、谷氨酸0.01 克、賴氨酸0. 01克、亮氨酸0. 01克、組氨酸0. 01克、蛋氨酸15克、胱氨酸50克、蘇氨酸15
3克、苯丙氨酸15克、絲氨酸40克、VC 40毫克、VE 40毫克、VB 50毫克、VB6 40毫克、VB12 40毫克、95%氯化鉀98克(其中含氧化鉀60克)、輔酶112克,攪拌均勻后噴施,對照組每畝噴施15千克清水,結果見表1。實例2 在富硒土壤旱地采用常規栽培技術栽培紫云1號馬鈴薯,在馬鈴薯盛花末期、上午9點之前噴施一種提高馬鈴薯富硒能力的葉面肥,每畝用量水15千克、谷氨酸10 克、賴氨酸15克、亮氨酸10克、組氨酸10克、蛋氨酸0. 01克、胱氨酸0. 01克、蘇氨酸0. 01 克、苯丙氨酸0. 01克、絲氨酸0. 01克、VC 0. 01毫克、VE 0. 01毫克、VB :0. 01毫克、VB6 0. 01毫克、VB12 0. 01毫克、95%氯化鉀0. 016克(其中含氧化鉀0. 01克)、輔酶110. 01克, 攪拌均勻后噴施,對照組每畝噴施15千克清水,結果見表1。實例3 在富硒土壤旱地采用常規栽培技術栽培青薯2號馬鈴薯,在馬鈴薯盛花末期、上午9點之前噴施一種提高馬鈴薯富硒能力的葉面肥,每畝用量水15千克、谷氨酸5 克、賴氨酸15克、亮氨酸10克、組氨酸5克、蛋氨酸5克、胱氨酸30克、蘇氨酸15克、苯丙氨酸15克、絲氨酸20克、VC 30毫克、VE 20毫克、VB 20毫克、VB6 20毫克、VB12 10毫克、 95%硫酸鉀96克(其中含氧化鉀50克)、輔酶IIl克,攪拌均勻后噴施,對照組每畝噴施 15千克清水,結果見表1。實例4 在富硒土壤旱地采用常規栽培技術栽培青薯9號馬鈴薯,在馬鈴薯盛花末期、上午9點之前噴施一種提高馬鈴薯富硒能力的葉面肥,每畝用量水15千克、谷氨酸5 克、賴氨酸15克、亮氨酸10克、組氨酸5克、蛋氨酸15克、胱氨酸20克、蘇氨酸15克、苯丙氨酸15克、絲氨酸30克、VC 30毫克、VE 20毫克、VB 20毫克、VB6 20毫克、VB12 10毫克、95%氯化鉀82克(其中含氧化鉀50克)、輔酶IIl克,攪拌均勻后噴施,對照組每畝噴施15千克清水,結果見表1。實例5 在富硒土壤旱地采用常規栽培技術栽培隴薯4號馬鈴薯,在馬鈴薯盛花末期、上午9點之前噴施一種提高馬鈴薯富硒能力的葉面肥,每畝用量水15千克、谷氨酸5 克、賴氨酸15克、亮氨酸10克、組氨酸5克、蛋氨酸5克、胱氨酸40克、蘇氨酸15克、苯丙氨酸15克、絲氨酸20克、VC 30毫克、VE 20毫克、VB 20毫克、VB6 20毫克、VB12 10毫克、 95%氯化鉀82克(其中含氧化鉀50克)、輔酶III. 5克,攪拌均勻后噴施,對照組每畝噴施 15千克清水,結果見表1。實例6 在富硒土壤旱地采用常規栽培技術栽培克新一號馬鈴薯,在馬鈴薯盛花末期、上午9點之前噴施一種提高馬鈴薯富硒能力的葉面肥,每畝用量水15千克、谷氨酸5 克、賴氨酸5克、亮氨酸5克、組氨酸5克、蛋氨酸5克、胱氨酸5克、蘇氨酸5克、苯丙氨酸 5克、絲氨酸5克、VC 5毫克、VE 5毫克、VB 5毫克、VB6 5毫克、VB12 5毫克、95%氯化鉀 33克(其中含氧化鉀20克)、輔酶IIl克,攪拌均勻后噴施,對照組每畝噴施15千克清水, 結果見表1。表1旱地栽培馬鈴薯含硒量對比(單位毫克/千克)實驗組對照組實施例10. 0152320. 004617實施例20. 0263150. 003987實施例30. 0196440. 004152實施例40. 0931590. 006643實施例50. 0201900. 002194實施例60. 0433650. 005348
權利要求
1. 一種提高馬鈴薯富硒能力的葉面肥,其特征在于其配方為水15千克、谷氨酸 0.01-10克、賴氨酸0.01-15克、亮氨酸0.01-10克、組氨酸0.01-10克、蛋氨酸0.01-15 克、胱氨酸0. 01-50克、蘇氨酸0. 01-15克、苯丙氨酸0. 01-15克、絲氨酸0. 01-40克、VC 0. 01-40 毫克、VE 0. 01-40 毫克、VB :0. 01-50 毫克、VB6 :0. 01-40 毫克、VB12 :0. 01-40 毫克、 氧化鉀0. 01-60克、輔酶110. 01-2克,攪拌均勻。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提高馬鈴薯富硒能力的葉面肥,屬于農業葉面肥技術領域。本發明的目的是在富硒土壤區生產馬鈴薯時,在水中按比例加入氨基酸、維生素、輔酶II、氧化鉀,組配成葉面肥噴施即可。本發明具有不加外源硒,使得生產的富硒馬鈴薯更加安全,配方簡單,易配制,葉面肥可促進馬鈴薯富硒能力,使馬鈴薯鮮薯含硒量達到0.01mg-0.1mg/kg富硒標準,使用費用在30-70元/畝之間,可提高馬鈴薯的抗病毒和抗逆性,可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及環境污染,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文檔編號C05G3/00GK102167643SQ20111002058
公開日2011年8月3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10日
發明者劉兵, 朱軍, 李順善, 洪海波, 潘麗君, 熊增海, 王成德, 瞿慧萍, 黃振榮 申請人:青海宏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