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噻唑磷微膠囊懸浮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具體對說是一種有效成分為噻唑磷的農藥制劑及該制劑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噻唑磷是一種新型、高效、廣譜、安全的殺線蟲劑和殺地下害蟲的農藥,對煙草、花生、大豆、柑橘、蔬菜的線蟲和地下害蟲有非常好的防治作用,我國在蔬菜上獲得登記的僅有的幾個殺線蟲劑之一,特別適用于無公害蔬菜的生產。目前農業上應用的噻唑磷劑型主要為顆粒劑。噻唑磷顆粒制劑使用方便、見效快的特點,但其不穩定、易分解。為此,研究人員對其劑型進行了不斷的改進。如CN101444205公開了一種噻唑磷乳油及其制備方法,其由噻唑磷、油、助劑、溶劑、乳化劑、穩定劑等成分制備而成。該乳油制劑具有穩定性好,藥效持久的特點,但其生產環境差、使用時勞動強度大、且有嚴重的飄移污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性能穩定、使用方便、應用環境友好的噻唑磷微膠囊懸浮劑,同時提供一種制備該微膠囊懸浮劑的方法。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方式實現的本發明所提供的噻唑磷微膠囊懸浮劑,是由以下重量份比的組分配制而成噻唑磷原油5 45份,乳化分散劑0 M份;囊材20 50份,穩定劑0. 01 8份,消泡劑0 5份,潤濕劑0 5份,懸浮劑0 15份。本發明中的噻唑磷其分子式為=C9H18NO3P^,結構式為 化學名稱為(R,S) -S-仲丁基-0-乙基-2-氧代-1,3-噻唑烷_3_基硫代磷酸酯, 純品外觀為淡黃色液體。本發明采用的噻唑磷為含量大于96% (wt% )噻唑磷原油。本發明所提供的噻唑磷微膠囊懸浮劑,所述組分的優選重量份比為噻唑磷原油40 45份;乳化分散劑2 8份;囊材35 50份,穩定劑0. 01 3份,消泡劑0. 005 0. 02份;潤濕劑0. 5 3份;懸浮劑1 3份。本發明中的囊材可選擇尿素、甲醛、明膠、阿拉伯膠、羧甲基纖維素鈉、海藻酸鈉、 黃原膠、蔗糖、變性乳蛋白、變性淀粉、麥芽糖、石蠟、蜂蠟、硬脂酸或甘油酸脂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物加入適量的水配制而成。其中更為優選的囊材為脲醛樹脂預聚體水溶液, 即由尿素、甲醛按照摩爾比為1 1.5 3的配比混合、加熱溶解后,加入適當蒸餾水配制成質量比濃度為20-50%的水溶液。本發明所述的乳化劑為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辛基酚聚氧乙烯醚、30%苯乙烯-馬來酸酐鈉鹽乳液、海藻酸鈉、吐溫系列、盤絲系列、木質素磺酸鈣、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聚丙烯酸鈉、聚乙烯醇、聚乙二醇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物。本發明所述的穩定劑為正丁胺、仲丁胺、叔丁胺、二正丁胺、二仲丁胺、三正丁胺、
正丙胺、異丙胺、二正丙胺、二異丙胺、三正丙胺、一乙胺、二乙胺、三乙胺、1.4-丁二胺、 1.3-丙二胺、N,N-二異丙基乙胺、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脂肪酸甲或脂肪酸鈉中的至少一種。本發明所述的消泡劑為磷酸三丁酯、磷酸三辛酯、磷酸戊辛酯、烷基醚磷酸酯、失水山梨醇單月桂酸酯、失水山梨醇、月桂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酯、有機硅消泡劑中的至少一種。本發明所述的潤濕劑為丁基萘磺酸鈉、十二烷基硫酸鈉、脂肪醇與環氧乙烷的縮合物、快T、萘磺酸甲醛縮合物、RS、T-1004、烷基萘磺酸鹽、氮酮中的其中一種。本發明所述的懸浮劑為黃原膠、膨潤土中的至少一種。本發明噻唑磷微膠囊懸浮劑可采用以下方法制備首先按照上述組分配比稱取各組分;將噻唑磷原油、穩定劑混合均勻后,加入囊材中,用勻質乳化剪切機充分攪拌分散成極細的微粒狀,然后通過加溫,發生聚合反應,形成噻唑磷微膠囊懸浮劑。本發明在此同時提供一種優選的噻唑磷微膠囊懸浮劑的制備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a、制備囊材將尿素、甲醛按照摩爾比為1 1. 5 3的配比混合,用堿溶液調節 PH值到8 9,加熱至70 80°C,反應生成脲醛樹脂預聚體囊材,加入蒸餾水,配制成質量濃度為20% -50%的囊材;b、按照以下重量份比稱取各組分噻唑磷原油5 45份;乳化分散劑0 M份; 囊材20 50份;穩定劑0. 01 8份,消泡劑0 5份;潤濕劑0 5份;懸浮劑0 15 份;C、將噻唑磷原油與穩定劑混合均勻后,加入提前配制好的囊材水溶液,勻質成微粒狀,分次加入酸溶液調節PH值至酸性,在逐步升溫至40 60°C,固化Ih 池后,加入堿溶液調節PH值至中性,最后加入適量的濕潤劑和懸浮劑,即得噻唑磷微膠囊懸浮劑。上述方法中調節PH值的酸溶液可選自鹽酸、醋酸、冰乙酸中的任意一種溶液;堿溶液可選自氫氧化鈉、氯化銨、三乙醇胺中的任意一種溶液。本發明所提供的噻唑磷微膠囊懸浮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殘效期長,施藥后農藥成分緩慢釋放,可維持80-120天;(2)接觸毒性和異味大大降低,使作業者安全;(3)無藥害,用于拌種或灌根時可以避免藥劑對種、苗的危害; (4)與堿性農藥混用時,穩定性不受影響;(5)有機溶劑用量少,減少對環境的危害;(6)作物花期用藥對蜜蜂等有益生物無害,起到保護天敵的作用;(7)減少用藥次數和用藥量; (8)藥物包覆率高、懸浮效果好、外表堅固不易滲透。本發明噻唑磷微膠囊懸浮劑可用于防治番茄、黃瓜、大姜等作物的根結線蟲。其具體的用量為2250-3000克有效成分/公頃,施藥方法為用水將藥物溶解后灌根。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實施例1 稱取40. Okg尿素與97. 3kg質量比濃度為37%的甲醛(η尿素η甲酸=1 1.8) 混合,用NH4Cl溶液調節PH值至8-8. 5,同時緩慢加溫至70V,保溫下繼續攪拌lh,得黏稠透明的溶液物質,加入蒸餾水194. Wcg,配制成質量比濃度為的尿素-甲醛預聚物水溶液,即得囊材。常溫下將45kg噻唑磷原油加入3 5滴磷酸三丁酯,攪拌均勻后加入盛有45kg 囊材的容器中,然后加入2. 5kg質量比濃度為30%的苯乙烯-馬來酸酐鈉鹽、2. 5kg海藻酸鈉和2. 5kg聚丙烯酸鈉,1500r ^irT1攪拌20min形成穩定的0/W乳液;之后降低轉速至 800r ^mirTSeOmin內少量多次加入濃度為2% (質量體積比)的鹽酸調節pH值為2. 0,發生縮聚反應;逐步升溫至60°C,固化囊壁;到達反應終點后加入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 7. 0,加入1. 5kg拉開粉(丁基萘磺酸鈉)和Ikg黃原膠至總量為100kg,并使其凝聚、固化, 過濾、干燥,即得成品噻唑磷微膠囊懸浮劑。實施例2 在裝有攪拌裝置的三口燒瓶中加入尿素和甲醛(摩爾比約為1 1.5),用氫氧化鈉溶液調節溶液的PH值到8-9左右。升溫至70-80°C反應得穩定的脲醛樹脂預聚體,加入蒸餾水的量是甲醛的2倍,配制成質量比濃度為25-35%的囊材。取25g噻唑磷原油和40g囊材加入到250ml三口燒瓶中,加入0. 5g辛基酚聚氧乙烯醚、3g十二烷基苯磺酸鈉、1. 5g聚乙烯醇,1300r · miiT1攪拌25min形成穩定的Ο/ff乳液;之后降低轉速至6001300r · min—1, 60min內分批次加入濃度為4% (質量比)的醋酸調節pH值為2. 5,發生縮聚反應;逐步升溫至40-60°C固化囊壁;固化Ih 池后加入氫氧化鈉調節pH值至7. 0,加入0. 5g萘磺酸甲醛縮合物和3g膨潤土,并混合均勻,并使其凝聚、固化,過濾、干燥,即得成品噻唑磷微膠囊懸浮劑。實施例3 取明膠100g,加入蒸餾水,配制成質量比濃度為10%的明膠水溶液。取明膠水溶液25g,保持溫度在40°C,pH = 7 ;將15g噻唑磷,8g吐溫_20、8g 二乙胺混合均勻后,在攪拌條件下加入明膠水溶液中。繼續保持溫度在40°C,攪拌并加入25g質量比濃度為10%的阿拉伯樹膠水溶液混合,攪拌滴加濃度為10%濃度的醋酸溶液直至混合體系的pH值為4. 0, 此時溶膠粘度逐漸增加,變得不透明。結果使原來的水包油兩相體系轉變成凝聚相在噻唑磷周圍聚集并形成包覆。當凝聚相形成后,使混合物體系離開水浴自然冷卻至室溫,再用冰水浴使體系降溫至5-10°C,保持lh-3h,然后進行固化處理。把懸浮液體系冷卻到0-5°C,并加入10% NaOH,使溶液成pH = 9,加入質量比濃度為37%的甲醛溶液,攪拌,并以30分鐘升高一度的速度,升溫至50°C使凝聚相完成固化,過濾、干燥,即得到噻唑磷微膠囊懸浮劑。實施例4取羧甲基纖維素鈉100g,加入蒸餾水,配制成質量比濃度為15%的羧甲基纖維素鈉水溶液。取羧甲基纖維素鈉水溶液40g,保持溫度在45°C,pH = 7. 5 ;將30g噻唑磷,8g 吐溫-60混合均勻后,在攪拌條件下加入羧甲基纖維素鈉水溶液中。繼續保持溫度在50°C,攪拌,并滴加質量比濃度為8 %的醋酸溶液直至混合體系的pH值為4. 5,此時溶膠粘度逐漸增加,變得不透明。結果使原來的水包油兩相體系轉變成凝聚相在噻唑磷周圍聚集并形成包覆。當凝聚相形成后,使混合物體系離開水浴自然冷卻至室溫,再用冰水浴使體系降溫至 10°C,保持池,然后進行固化處理。把懸浮液體系冷卻到5°C,并加入10% NaOH,使溶液成 PH = 11,攪拌,,升溫至50°C使凝聚相完成固化,過濾、干燥,即得到噻唑磷微膠囊懸浮劑。 分散劑得發實施例5本發明噻唑磷微膠囊懸浮劑的質量控制標準為使噻唑磷微膠囊懸浮劑符合具有穩定的藥效,特依據“農藥質量標準匯編 (2006) ”中產品質量標準的規定,制定噻唑磷微膠囊懸浮劑的質量控制標準。具體質量控制標準詳見表1。表1 一種噻唑磷微膠囊懸浮劑的性能指標
權利要求
1.一種噻唑磷微膠囊懸浮劑,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比的組分配制而成噻唑磷原油5 45份,乳化分散劑0 M份;囊材20 50份,穩定劑0. 01 8份,消泡劑0 5份,潤濕劑0 5份,懸浮劑0 15份。
2.根據權利要求球1所述的噻唑磷微膠囊懸浮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組分的重量份比為噻唑磷原油40 45份;乳化分散劑2 8份;囊材35 50份,穩定劑0. 01 3份,消泡劑0. 005 0. 02份;潤濕劑0. 5 3份;懸浮劑1 3份。
3.根據權利要求球1所述的噻唑磷微膠囊懸浮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囊材為脲醛樹脂預聚體水溶液,即由尿素、甲醛按照摩爾比為1 1.5 3的配比混合、加熱溶解后,加入適當蒸餾水配制而成得質量比濃度為20-50%的水溶液。
4.根據權利要求球1所述的噻唑磷微膠囊懸浮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化劑為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辛基酚聚氧乙烯醚、30%苯乙烯-馬來酸酐鈉鹽乳液、海藻酸鈉、吐溫系列、盤絲系列、木質素磺酸鈣、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聚丙烯酸鈉、聚乙烯醇、聚乙二醇中的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球1所述的噻唑磷微膠囊懸浮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囊材為尿素、甲醛、明膠、阿拉伯膠、羧甲基纖維素鈉、海藻酸鈉、黃原膠、蔗糖、變性乳蛋白、變性淀粉、麥芽糖、石蠟蜂蠟硬脂酸和甘油酸脂中的至少一種。
6.根據權利要求球1所述的噻唑磷微膠囊懸浮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穩定劑為正丁胺、仲丁胺、叔丁胺、二正丁胺、二仲丁胺、三正丁胺、正丙胺、異丙胺、二正丙胺、二異丙胺、 三正丙胺、一乙胺、二乙胺、三乙胺、1.4-丁二胺、1.3-丙二胺、N,N-二異丙基乙胺、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脂肪酸甲或脂肪酸鈉中的至少一種。
7.根據權利要求球1所述的噻唑磷微膠囊懸浮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泡劑為磷酸三丁酯、磷酸三辛酯、磷酸戊辛酯、烷基醚磷酸酯、失水山梨醇單月桂酸酯、失水山梨醇、月桂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酯、有機硅消泡劑中的至少一種。
8.—種噻唑磷微膠囊懸浮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驟a、制備囊材將尿素、甲醛按照摩爾比為1 1.5 3的配比混合,用堿溶液調節PH值到8 9,加熱至70 80°C,反應生成脲醛樹脂預聚體,加入蒸餾水,配制成質量比濃度為 20-50%的水溶液;b、按照以下重量份比稱取各組分噻唑磷原油5 45份;乳化分散劑0 對份;囊材 20 50份;穩定劑0. 01 8份,消泡劑0 5份;潤濕劑0 5份;懸浮劑0 15份;C、將噻唑磷原油與穩定劑混合均勻后,加入提前配制好的囊材,勻質成微粒狀,分次加入質量體積比濃度為2%的鹽酸調節pH值至酸性,在逐步升溫至40 60°C,固化Ih 池后,加入堿溶液調節PH值至中性,最后加入適量的濕潤劑和懸浮劑,即得噻唑磷微膠囊懸浮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性能穩定、使用方便、應用環境友好的噻唑磷微膠囊懸浮劑,同時提供一種制備該微膠囊懸浮劑的方法。本發明所提供的噻唑磷微膠囊懸浮劑,是由以下重量份比的組分配制而成噻唑磷原油5~45份,乳化分散劑0~24份;囊材20~50份,穩定劑0.01~8份,消泡劑0~5份,潤濕劑0~5份,懸浮劑0~15份。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制備囊材;b、按照所述重量配比稱取各組分;c、將噻唑磷原油與穩定劑混合均勻后,加入提前配制好的囊材,勻質成微粒狀,固化1h~3h后,加入堿溶液調節pH值至中性,最后加入適量的濕潤劑和懸浮劑,即得噻唑磷微膠囊懸浮劑。
文檔編號A01P7/00GK102204529SQ20111008433
公開日2011年10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2日
發明者于海軍, 劉書彥, 游夢石, 焦運伏, 霍翠麗 申請人:河北三農農用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