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吡蚜酮懸浮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藥應用技術領域,涉及含有吡蚜酮的農藥劑型,具體的說是一種吡蚜酮的懸浮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二十一世紀,農藥的使用仍是人類在農業生產中同病蟲草害作斗爭的主要手段之一。隨著農藥的大量使用,大量的有機溶劑對環境造成了污染,隨著人們環保意識和安全知識的不斷增強,農藥劑型已經朝著水基化、粒狀化、緩釋性、多功能、省力化和環保型的方向發展,特別是水懸浮劑的劑型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寵愛和重視。農藥水懸浮劑(Suspension Concentrate, SC)是一種以水為介質的對環境友好的環保農藥劑型,是由不溶于或微溶于水的固體農藥借助某些助劑,采用濕法超微粉碎比較均勻地分散于水中,形成一種粒徑很細的高懸浮、可流動、穩定的液固態制劑。由于農藥水懸浮劑具有良好的環境相容性、藥效高、成本低和加工使用安全,在水基性制劑中脫穎而出,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卩比蚜酮化學名(E)4,5-二氫-6-甲基-4-(3-吡啶亞甲基氨基)_1,2, 4-3 QH)-酮,其結構式
權利要求
1. 一種吡蚜酮懸浮劑,其特征在于,PH值為5 9,由下列重量份原料組成 吡蚜酮10 60份分散劑1 30份穩定劑0.1 10份增稠劑0.1 10份消泡劑0.1 10份防凍劑0.1 10份其它助劑0.1 10份水上述原料總重量份為100份;所述的其他助劑包括PH調節劑和滲透劑;滲透劑的重量份為0 9份;pH調節劑的重量份為0. 1 10份;所述的分散劑為羧酸鹽類三元共聚物,包括以下單體苯乙烯10 50份甲基丙烯酸10 80份丙烯酸羥丙酯10 50份;以上配比為重量份,三者之和為100份;所述通過羧酸鹽類三元共聚物,以下方法制備a)將水、醇和鏈轉移劑混合,攪拌并加熱到60 100°C;醇為甲醇、乙醇、丙醇中一種,水與醇的質量比為1 4 4 1;兩者之和為單體質量的1 2倍;鏈轉移劑為十二烷基硫醇、甲酸鈉、馬來酸、次亞磷酸鈉中的一種或幾種,用量為單體的5% 15%。b)滴加單體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羥丙酯和引發劑溶液,在1 5小時內滴加完畢,然后保溫反應2 10小時;引發劑用量為單體質量的6% 18% ;c)保溫反應結束后在攪拌狀態下冷卻降至室溫,然后用堿中和體系中的羧酸,中和量為羧基摩爾數的50% 100% ;d)向所制備的羧酸鹽類三元共聚物溶液中加水,蒸出醇,即得目標分散劑溶液;干燥后得到羧酸鹽類三元共聚物。
2.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吡蚜酮懸浮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羧酸鹽三元共聚物的數均相對分子量為1000 20000。
3.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吡蚜酮懸浮劑,其特征在于,步驟b)所述引發劑選用過氧化氫-亞鐵鹽、過硫酸鉀、過硫酸銨、過硫酸鉀-亞硫酸鹽中的一種或兩種,引發劑溶液的質量濃度為5% 15%,為水溶液。
4.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吡蚜酮懸浮劑,其特征在于,步驟c)所述堿為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氨水、三乙胺中的至少一種。
5.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吡蚜酮懸浮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劑選自羧甲基纖維素鈉、硅酸鎂鋁、羥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甲基纖維素或聚乙烯醇、黃原膠XG、黃原膠 WJ2-04中的一種或幾種。
6.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吡蚜酮懸浮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穩定劑選自鄰苯二酚、丁基縮水甘油醚、苯基縮水甘油醚、甲苯基縮水甘油醚、聚乙烯基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表氯醇、山梨酸鈉、苯甲酸鈉、環氧化大豆油、亞麻油、氫醌、蒽醌、丁香酚、檸檬酸、羥苯甲酸酯或對羥苯甲酸丙酯中的一種或幾種。
7.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吡蚜酮懸浮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劑選自硅油、硅酮類化合物、C10-20飽和脂肪酸類化合物、C8-10脂肪醇類化合物。
8.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吡蚜酮懸浮劑,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凍劑選自乙二醇、丙三醇、 丙二醇、聚乙二醇、山梨醇或脲中的一種或幾種。
9.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吡蚜酮懸浮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滲透劑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有機硅、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醚、磷酸酯類化合物中的一種。
10.權利要求1 9任一項所述一種吡蚜酮懸浮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為 將原料按配比混合均勻,于球磨機中球磨2 3小時,砂磨至物料的懸浮粒徑在1 3um,過濾即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農藥應用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吡蚜酮的懸浮劑及其制備方法。將吡蚜酮10~60份、分散劑1~30份、穩定劑0.1~10份、增稠劑0.1~10份、消泡劑0.1~10份、防凍劑0.1~10份、其它助劑0.1~10份,加水補足至100重量份,于球磨機中球磨2~3小時,砂磨至物料的懸浮粒徑在1~3um,過濾即成。本發明吡蚜酮水懸浮劑的粒徑分布均勻,平均95%粒徑在2~3um之間;懸浮劑的穩定性良好,常溫懸浮率都達到96%以上,熱貯穩定性良好。
文檔編號A01N43/707GK102283193SQ20111018259
公開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30日
發明者任天瑞, 何華雄, 秦躍軍 申請人:上海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