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含丁烯氟蟲腈和吡蚜酮的殺蟲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07016閱讀:702來源:國知局
一種含丁烯氟蟲腈和吡蚜酮的殺蟲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殺蟲組合物,即一種丁烯氟蟲腈和吡蚜酮的殺蟲組合物及其應用,屬于復配農藥【技術領域】。該組合物的有效成分在組合物中的重量比為1:1~100,其共毒系數高達209.892~528.425,表現出明顯的增效作用。對半翅目害蟲如稻飛虱有較高的毒力,而且能明顯延緩抗藥性的發展。對環境和非靶標生物的危害小,且使用成本較低。為輪替使用藥劑提供了選擇。
【專利說明】一種含丁烯氟蟲腈和吡蚜酮的殺蟲組合物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農藥復配,即涉及一種以丁烯氟蟲腈和吡蚜酮為 有效成分的兩元混配殺蟲組合物。

【背景技術】 [0002] 丁烯氟蟲腈,3-氰基-5-甲代烯丙基氨基_1_(2,6-二氯-4-二氟甲 基苯基)-4-三氟甲基亞磺酰基吡唑,是大連瑞澤農藥股份有限公司在氟蟲腈基礎上開發 的新化合物。丁烯氟蟲腈對稻飛虱、菜青蟲、小菜蛾、螟蟲、葉甲等許多害蟲具有高活性,特 別是對水稻、蔬菜等作物上的害蟲呈現了與氟蟲腈同等的活性。同時,由于該藥劑對魚類低 毒,為其在水稻、蔬菜上的應用開辟了更廣的空間。
[0003] 吡蚜酮,4, 5-二氫-6-甲基-4- (3-吡啶亞甲基氨基)-1,2,4-3 (2H)-酮,是瑞士 諾華公司于1998年成功開發的新穎吡啶雜環類殺蟲劑,屬于新型內吸性殺蟲劑,對刺吸式 口器害蟲如稻飛虱、蚜蟲等有特效。可以專一性阻斷昆蟲取食行為,使受藥害蟲立即停止取 食,盡管還能運動,但因產生不可逆的拒食作用最后死于饑餓,這中作用方式是一種全新的 神經活性毒理機制,因而具有高效、低毒、高選擇性、對環境友好等特點;此外,吡蚜酮還具 有阻斷昆蟲傳毒的功能,對防治傳播病毒的害蟲極為有效。
[0004] 殺蟲劑的混用是當前害蟲化學防治中最常用的策略之一。農藥復配有增效、相加、 拮抗三種截然不同的結果,即便是兩種農藥之間的復配,由于配比不同增效程度也不一樣, 有的甚至是拮抗作用。通過試驗篩選出的增效明顯的組合物,不但可以提高對害蟲的防效, 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降低生產成本,而且延緩害蟲抗藥性的產生。經實驗室對農藥復配 的研究,發現將生物農藥丁烯氟蟲腈和吡蚜酮復配后能夠產生很好的增效作用,殺蟲效率 大大提高,而且更加低毒、環保。并且關于丁烯氟蟲腈和吡蚜酮化合物的復配及應用目前尚 無人報道過。
[0005]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吡蚜酮-丁烯氟蟲腈的組合物,它對稻飛虱等半翅目、 同翅目等害蟲具有較高的毒力,能夠降低該類害蟲的防治成本。


【發明內容】
[0006]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防治稻飛虱效果較好的丁烯 氟蟲腈與吡蚜酮復配的殺蟲劑組合物。
[0007] 本發明的殺蟲劑組合物主要成分是丁烯氟蟲腈與吡蚜酮,兩種成分在組合物中的 以重量比為1 :1?100進行合理的復配,經一系列的篩選試驗,選擇增效明顯的組合物,增 強速效性,降低農藥成本是本發明的關鍵所在。
[0008]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0009] 上述混劑配比合理,對灰飛虱等半翅目害蟲的毒力較強,共毒系數較高,具有較強 的增效效果,是一類高效、低毒的混配制劑。

【具體實施方式】 [0010] 1 ?供試藥劑
[0011] 97. 4%吡蚜酮原藥由溧陽化工提供;90%丁烯氟蟲腈由大連瑞澤農藥股份有限公 司提供。
[0012] 2?供試蟲源
[0013] 2013年5月于浙江省湖州麥田采集的灰飛虱成蟲,試蟲在室內不接觸藥劑用武育 粳3號水稻苗飼養,飼養溫度為25±1°C,光周期為16 / 8h(L / D)。3齡中期若蟲供測定 用。
[0014] 3.單劑測定方法
[0015] 根據班蘭鳳等建立的方法即稻苗浸漬法監測稻灰飛虱對殺蟲劑的敏感性。
[0016] 將配制的乳油用水等比稀釋配制成系列濃度,每個實驗設5個濃度,以清水處理 作對照。將6日齡武育粳3號稻苗30株連根一起在系列濃度的藥液中浸10s,每個濃度重 復3次,取出浙至無液體滴下后置于墊有濾紙的一次性塑料杯中,30min后接入3齡中期若 蟲20頭,每處理共60頭,然后用保鮮膜封口并用3號昆蟲針扎孔。接蟲后的培養杯放置于 25±1"€、濕度70±10(%、光照周期16/811仏/0)的恒溫光照培養箱中。于12011后檢查 結果。
[0017] 4?數據處理
[0018] 采用POLO Plus軟件計算毒力回歸式。計算參數包括:斜率b值及標準誤、卡平 方、自由度、LC5tl值及95%置信限。
[0019] 5?聯合毒力測定方法
[0020] 組合物配方的室內篩選采用孫云沛共毒系數法:
[0021] 毒力指數(TI) =(標準藥劑的LC5tl /供試藥劑的LC5tl) X 100
[0022] 混劑實際毒力指數(ATI)=藥劑A單用的LC5tl /藥劑A和B混用的LC5tl) X 100
[0023] 混劑理論毒力指數(TTI) =ATI (A) X a+ATI (B) X b
[0024] a :表示藥劑A在混劑中的百分含量;
[0025] b :表示藥劑B在混劑中的百分含量。
[0026] 共毒系數CTC=(混劑實際毒力指數ATI /混劑理論毒力指數TTI) X 100
[0027] 根據農業部農藥檢定所的規定,混劑配方增效的判斷標準為:共毒系數大于120 為增效作用;共毒系數80-120,為相加作用;共毒系數小于80,為拮抗作用。
[0028] 最佳配比的選擇以混劑的共毒系數和LC5tl(或LD5tl)值兩個指標來衡量,即共毒系 數較高而LC5tl(或LD5tl)值最小(即實測毒力指數最大)。
[0029] 表1 丁烯氟蟲腈和吡蚜酮混合物的毒力測定結果

【權利要求】
1. 一種含有丁烯氟蟲腈和吡蚜酮的組合物,其特征是:其有效成分為丁烯氟蟲腈和吡 蚜酮,兩種成分在組合物中的重量比為1 :1?100。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殺蟲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殺蟲組合物可制備成農藥常用 制劑。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殺蟲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合物可配制成水分散粒劑 型、可濕性粉劑型、懸浮劑、油懸劑、懸浮乳劑、乳油、微乳劑、水乳劑、可溶液劑劑型。
【文檔編號】A01N43/707GK104412995SQ201310397551
【公開日】2015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5日
【發明者】高聰芬, 張凱, 張巍 申請人:南京農業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