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塘鱧育苗方法以及塘鱧育苗的育苗池體體系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育苗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種塘鱧育苗方法以及塘鱧育苗的育苗池體體系。
背景技術:
目前,塘鱧魚科魚類約有16屬30種。分布于沿海及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常見的屬有烏塘鱧魚屬、塘鱧魚屬、沙塘鱧魚屬、鋸塘鱧魚屬、美塘鱧魚屬、鱸塘鱧魚屬等。塘鱧科魚類為小型食用魚類,有些種類肉細嫩,鮮美,如中華烏塘鱧魚產于南海及臺灣海峽,營養價值高,是名貴的滋補品。尖頭塘鱧魚產于中國閩江、珠江及臺灣。沙塘鱧魚產于中國長江、 珠江、錢塘江、閩江及臺灣到東北等地。隨著人們飲食觀念由質量型向營養型的演變,塘鱧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由于風味獨特,營養豐富,現已成為各大酒店和飯莊招攬客人的特色菜。隨著社會發展的加快,塘鱧的生存環境受到威脅,資源量劇減,這使塘鱧的價格快速上漲,市場價格現已漲至 80元/kg左右,并且供不應求。適應市場需求,投資塘鱧養殖業將大有可為。當前,市場上的塘鱧為大部分野捕于河流或水泡的野生種,人工養殖的塘鱧比例還比較低。塘鱧人工養殖方式也以混養為主,受制于人工繁殖技術沒有形成,苗種多采集野外,作為“配養魚”與其他養殖品種混養在同一池塘內,養殖規模較小,魚的規格、產量以及品質難以保證,經濟效益難以估算。塘鱧由于具有很強的抗逆性,耐低氧,耐低溫,對水深要求不高。天然水域內的昆蟲幼蟲、小的魚蝦、甚至魚卵都可作為餌料;人工養殖條件下,動物內臟、畜禽加工的下腳料和鮮雜魚配以豆餅和玉米粉可加工成飼料,簡單馴化后可替代天然餌料。就養殖方式而言, 利用塘鱧的底棲和攝食習性可以與傳統魚類混養,提高飼料和水體的利用率;塘鱧也可發展高密度的池塘養殖和稻田養殖。北方地區僅遼寧省的池塘面積為37333hm2,稻田種植面積達668000hm2。此外,一些“水泡”加以改造也可用于塘鱧的養殖,這為發展塘鱧規模化養殖奠定了物質基礎。目前國內外有關塘鱧的基礎研究比較薄弱,尤其在生境調查、繁殖生物學、胚胎發育、人工餌料等領域的研究還未深入,這制約了人工繁殖技術研究進展。在深入了解塘鱧生物學特性,特別是繁殖生物學的基礎上開展人工苗種生產研究,應是今后工作的重點。如申請號201110086648. 1所公布的沙塘鱧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驟首先,選擇性成熟的雌雄沙塘鱧若干對置于產卵池;其次,在產孵池中放置數量大于所述對數的沙塘鱧產卵器,所述的產卵器采用木質臥置梯形筒體作為雌雄沙塘鱧交配場所,在梯形筒體的兩斜邊內側面上放置用于供沙塘鱧產卵的網布;第三,控制產卵池所處環境的光照度不大于50勒克斯,環境噪音不超過50分貝,控制水溫在I8nrc,直至雌沙塘鱧離開產卵器,產卵結束;第四,將產有魚卵的網布從產卵器中取出,水平搭置在矩形支架的兩邊上置于孵化池中,使產有魚卵的網布離水面的距離均不小于5厘米,向孵化水體中通氧,同時控制孵化水溫在25-30°C之間,
又如申請號200610050357. 6公布的一種沙塘鱧人工繁殖方法及其孵化裝置,其人工繁殖方法包括親魚選育、產卵受精、孵化和魚苗培育各步驟,親魚擇優強化培育后,采用溫度調控、流水刺激等方法促進親魚群體同步產卵和受精,然后將附著有受精卵的瓦片消毒后放置在專門設計的孵化裝置中孵化,孵化后的魚苗幼體收集到魚苗專用水泥池中精心培育;本發明的人工孵化裝置是一長方體孵化槽,它設置有遮光板、增氧循環水泵、水位、 水流、水量控制機構,操作管理方便,占用空間小,易于轉移搬運。本發明整套技術是在室內全人工控制條件下進行,操作方便、規范、穩定可靠,不受外界自然環境影響,能確保苗種的穩定生產,較好地解決了沙塘鱧苗種規模化商品化生產難題。上述兩篇專利所公布的人工繁殖塘鱧中都公布了塘鱧的育苗中的孵化裝置。其裝置的結構比較復雜,組件較多,自然環境模擬性不強,對塘鱧本身的生長影響不大,而且造價較高,不能適應低成本養殖。并且上述兩篇專利所公布的人工繁殖塘鱧育苗養殖的方式較復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塘鱧育苗方法,解決以往塘鱧育苗方法中孵化率不高, 幼苗的體型達不到規定的標準以及出卵后的幼苗成活率低,生長緩慢,育苗裝置的造價成本較高的問題。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塘鱧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選擇塘鱧親本一按比例雌雄建配對一強化培育 —病害防治一繁殖一苗種培育;所述的選擇塘鱧親本,在鱧繁殖期前20 30天選擇性腺發育成熟、體型健碩,無病害,肢體健全,兩年或兩年以上育齡期的塘鱧種魚;所述的按比例雌雄建配對是按照1 3的雌雄比例的塘鱧放入消毒后的產卵池;所述的強化培育是配對后的塘鱧親體投以育種營養飼料早晚各一次,投喂15 18天;所述的病害防治是配對后的塘鱧親體每2 3天進行產卵池池體以及塘鱧親體消所述的苗種培育是采集產卵池塘鱧親體的受精卵,放入育苗池中,育苗池中的水體保持流動,育苗池中的水溫M 30°C,溶氧量保持在7mg/L,pH值為7. 5 9,待幼苗孵化出卵,減少水體流動,增加水體的含氧量至8mg/L 10mg/L,在此之間育苗池中架設塘鱧幼苗占養裝置;按每平方放置2 3組塘鱧幼苗占養裝置,在幼體孵化后的3 10天,以塘鱧幼苗占養裝置每平方投放15 25克的熟蛋黃;在幼體孵化后的10 15天,以塘鱧幼苗占養裝置每平方投放25 40克的熟蛋黃;在幼體孵化后的15 25天,以塘鱧幼苗占養裝置每平方投放40 60克的臂尾輪蟲;在幼體孵化后的25 40天,以塘鱧幼苗占養裝置每平方投放70 120克的切碎的面包蟲;在此之間,為3 4天抽放池體的污水;所述的苗種選育是出卵后40天的幼魚,分選出體型健碩,鱗片發育完整,無病害的幼魚,進行魚體消毒后,投入幼苗池中飼養10 15天后育成塘鱧規格育苗,體型碩小的幼魚再次消毒后放回育苗池中繼續飼養。進一步,所述的采集塘鱧親體的受精卵經紫外線燈照射消毒。
具體的,所述的苗種培育中育苗池中的水體經M 觀小時的沉淀,再經二次過
濾ο作為選優,所述的選擇塘鱧親本中塘鱧親本為沙塘鱧。一種塘鱧育苗的育苗池體體系,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水體凈化池,至少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產卵池,以及至少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育苗池,所述的凈化池設有進水管路對接產卵池、育苗池,所述的產卵池、育苗池的底部各設置排水管路連通一個污水處理池。具體的,所述的育苗池中設有塘鱧幼苗占養裝置。進一步,所述的塘鱧幼苗占養裝置包括設置可沉于水中的底座,在底座上設置多根伸縮桿,伸縮桿上端連接傾斜設置一塊幼苗停留板,在停留板上均布多個橫向設置的長條孔,所述的幼苗停留板最上部設有投食面。具體的,所述的伸縮桿和幼苗停留板為多組設置在底座上;并參差設置。具體的,所述的污水處理池中設置植物污水處理層。作為選優,所述的塘鱧育苗的育苗池體體系設置在露天或是設置在溫室大棚中本發明通過營造塘鱧繁殖期間的自然狀況的各種條件因素,加以繁殖前的育養, 提高塘鱧的精液、卵泡的出苗率,進一步提高受精卵的成活率。并且在各個環境中采取消毒措施,減少幼苗的患病率。以及設置的簡易的塘鱧幼苗占養裝置可以同時進行受精卵的孵化和幼苗的培育。減少養殖的使用空間,減少成本開銷。適用于低成本養殖需要。以下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較為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中一種塘鱧育苗的育苗池體體系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中的塘鱧幼苗占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的實用效果圖。圖中1.水體凈化池、2.產卵池、3.育苗池、4.進水管路、5.排水管路、6.污水處理池、7.底座、8.伸縮桿、9.停留板、10.投食面、11.長條孔、12.植物污水處理層。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一種塘鱧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選擇塘鱧親本一按比例雌雄建配對一強化培育一病害防治一繁殖一苗種培育;選擇沙塘鱧親本中沙塘鱧親本為為例選擇沙塘鱧親本,在沙塘鱧繁殖期前30天選擇性腺發育成熟、體型健碩,無病害, 肢體健全,兩年或兩年以上育齡期的沙塘鱧種魚。按比例雌雄建配按照1 3的雌雄比例的沙塘鱧放入消毒后的產卵池。強化培育配對后的沙塘鱧親體投以育種營養飼料早晚各一次,投喂15天。病害防治配對后的沙塘鱧親體每2天進行產卵池池體以及沙塘鱧親體消毒;苗種培育采集產卵池沙塘鱧親體的受精卵,采集沙塘鱧親體的受精卵經紫外線燈照射消毒。放入育苗池中,育苗池中的水體保持流動,育苗池中的水溫M 30°C,溶氧量保持在7mg/L,pH值為7. 5,待幼苗孵化出卵,減少水體流動,增加水體的含氧量至8mg/L,在此之間育苗池中架設沙塘鱧幼苗占養裝置;按每平方放置3組沙塘鱧幼苗占養裝置。在幼體
6孵化后的3天,以沙塘鱧幼苗占養裝置每平方投放15克的熟蛋黃。在幼體孵化后的10天, 以沙塘鱧幼苗占養裝置每平方投放25克的熟蛋黃。在幼體孵化后的15天,以沙塘鱧幼苗占養裝置每平方投放40克的臂尾輪蟲。在幼體孵化后的25天,以沙塘鱧幼苗占養裝置每平方投放70克的切碎的面包蟲。在此之間,為3天抽放池體的污水。苗種選育出卵后40 天的幼魚,分選出體型健碩,鱗片發育完整,無病害的幼魚,進行魚體消毒后,投入幼苗池中飼養10天后育成沙塘鱧規格育苗,體型碩小的幼魚再次消毒后放回育苗池中繼續飼養。具體的,所述的苗種培育中育苗池中的水體經M 28小時的沉淀,再經二次過濾ο實施例2,一種塘鱧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選擇塘鱧親本一按比例雌雄建配對一強化培育一病害防治一繁殖一苗種培育;選擇沙塘鱧親本中沙塘鱧親本為為例選擇沙塘鱧親本,在沙塘鱧繁殖期前20天選擇性腺發育成熟、體型健碩,無病害, 肢體健全,兩年或兩年以上育齡期的沙塘鱧種魚。按比例雌雄建配按照1 3的雌雄比例的沙塘鱧放入消毒后的產卵池。強化培育配對后的沙塘鱧親體投以育種營養飼料早晚各一次,投喂18天。病害防治配對后的沙塘鱧親體每3天進行產卵池池體以及沙塘鱧親體消毒;苗種培育采集產卵池沙塘鱧親體的受精卵,采集沙塘鱧親體的受精卵經紫外線燈照射消毒。放入育苗池中,育苗池中的水體保持流動,育苗池中的水溫30°C,溶氧量保持在 7mg/L, pH值為9,待幼苗孵化出卵,減少水體流動,增加水體的含氧量至10mg/L,在此之間育苗池中架設沙塘鱧幼苗占養裝置;按每平方放置3組沙塘鱧幼苗占養裝置。在幼體孵化后的3天,以沙塘鱧幼苗占養裝置每平方投放25克的熟蛋黃。在幼體孵化后的10天,以沙塘鱧幼苗占養裝置每平方投放40克的熟蛋黃。在幼體孵化后的15天,以沙塘鱧幼苗占養裝置每平方投放60克的臂尾輪蟲。在幼體孵化后的25天,以沙塘鱧幼苗占養裝置每平方投放120克的切碎的面包蟲。在此之間,為3天抽放池體的污水。苗種選育出卵后40天的幼魚,分選出體型健碩,鱗片發育完整,無病害的幼魚,進行魚體消毒后,投入幼苗池中飼養15天后育成沙塘鱧規格育苗,體型碩小的幼魚再次消毒后放回育苗池中繼續飼養。具體的,所述的苗種培育中育苗池中的水體經28小時的沉淀,再經二次過濾。實施例3,如圖1所示,一種塘鱧育苗的育苗池體體系,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水體凈化池1,至少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產卵池2,以及至少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育苗池3,所述的凈化池1設有進水管路4對接產卵池2、育苗池3,所述的產卵池2、育苗池3的底部各設置排水管路5連通一個污水處理池6,所述的育苗池3中設有塘鱧幼苗占養裝置。如圖2、所示,進一步,所述的塘鱧幼苗占養裝置包括設置可沉于水中的底座7,在底座7上設置多根伸縮桿8,伸縮桿8上端連接傾斜設置一塊幼苗停留板9,在停留板9上均布多個橫向設置的長條孔11,所述的幼苗停留板最9上部設有投食面10。如圖3具體的,所述的伸縮桿8和幼苗停留8板為多組設置在底座7上;并參差設置。如圖1所示,具體的,所述的污水處理池6中設置植物污水處理層12。作為選優,所述的塘鱧育苗的育苗池體體系設置在露天或是設置在溫室中。本發明通過營造塘鱧繁殖期間的自然狀況的各種條件因素,加以繁殖前的育養,提高塘鱧的精液、卵泡的出苗率,進一步提高受精卵的成活率。并且在各個環境中采取消毒措施,減少幼苗的患病率。以及設置的簡易的塘鱧幼苗占養裝置可以同時進行受精卵的孵化和幼苗的培育。減少養殖的使用空間,減少成本開銷。適用于低成本養殖需要。本發明的未涉及的部分,加以現有技術實現。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權利要求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 皆應屬本發明權利要求的涵蓋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塘鱧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選擇塘鱧親本一按比例雌雄建配對一強化培育一病害防治一繁殖一苗種培育;所述的選擇塘鱧親本,在鱧繁殖期前20 30天選擇性腺發育成熟、體型健碩,無病害, 肢體健全,兩年或兩年以上育齡期的塘鱧種魚;所述的按比例雌雄建配對是按照13的雌雄比例的塘鱧放入消毒后的產卵池;所述的強化培育是配對后的塘鱧親體投以育種營養飼料早晚各一次,投喂15 18天;所述的病害防治是配對后的塘鱧親體每2 3天進行產卵池池體以及塘鱧親體消毒;所述的苗種培育是采集產卵池塘鱧親體的受精卵,放入育苗池中,育苗池中的水體保持流動,育苗池中的水溫M 30°C,溶氧量保持在7mg/L,pH值為7. 5 9,待幼苗孵化出卵,減少水體流動,增加水體的含氧量至8mg/L 10mg/L,在此之間育苗池中架設塘鱧幼苗占養裝置;按每平方放置2 3組塘鱧幼苗占養裝置,在幼體孵化后的3 10天,以塘鱧幼苗占養裝置每平方投放15 25克的熟蛋黃;在幼體孵化后的10 15天,以塘鱧幼苗占養裝置每平方投放25 40克的熟蛋黃;在幼體孵化后的15 25天,以塘鱧幼苗占養裝置每平方投放40 60克的臂尾輪蟲;在幼體孵化后的25 40天,以塘鱧幼苗占養裝置每平方投放70 120克的切碎的面包蟲;在此之間,為3 4天抽放池體的污水;所述的苗種選育是出卵后40天的幼魚,分選出體型健碩,鱗片發育完整,無病害的幼魚,進行魚體消毒后,投入幼苗池中飼養10 15天后育成塘鱧規格育苗,體型碩小的幼魚再次消毒后放回育苗池中繼續飼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塘鱧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集塘鱧親體的受精卵經紫外線燈照射消毒。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塘鱧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苗種培育中育苗池中的水體經M 28小時的沉淀,再經二次過濾。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塘鱧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選擇塘鱧親本中塘鱧親本為塘鱧。
5.一種塘鱧育苗的育苗池體體系,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水體凈化池,至少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產卵池,以及至少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育苗池,所述的凈化池設有進水管路對接產卵池、育苗池,所述的產卵池、育苗池的底部各設置排水管路連通一個污水處理池。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塘鱧育苗的育苗池體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育苗池中設有塘鱧幼苗占養裝置。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塘鱧育苗的育苗池體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塘鱧幼苗占養裝置包括設置可沉于水中的底座,在底座上設置多根伸縮桿,伸縮桿上端連接傾斜設置一塊幼苗停留板,在停留板上均布多個橫向設置的長條孔,所述的幼苗停留板最上部設有投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塘鱧育苗的育苗池體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縮桿和幼苗停留板為多組設置在底座上;并參差設置。
9.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塘鱧育苗的育苗池體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處理池中設置植物污水處理層。
10.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塘鱧育苗的育苗池體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塘鱧育苗的育苗池體體系設置在露天或是設置在溫室大棚中。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布了一種塘鱧育苗方法以及塘鱧育苗的育苗池體體系,包括如下步驟選擇塘鱧親本→按比例雌雄建配對→強化培育→病害防治→繁殖→苗種培育。一種塘鱧育苗的育苗池體體系,包括水體凈化池,產卵池,育苗池,以及在育苗池中設有塘鱧幼苗占養裝置。本發明通過營造塘鱧繁殖期間的自然狀況的各種條件因素,加以繁殖前的育養,提高塘鱧的精液、卵泡的出苗率,進一步提高受精卵的成活率。并且在各個環境中采取消毒措施,減少幼苗的患病率。以及設置的簡易的塘鱧幼苗占養裝置可以同時進行受精卵的孵化和幼苗的培育。減少養殖的使用空間,減少成本開銷。適用于低成本養殖需要。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2356756SQ20111026293
公開日2012年2月22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7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7日
發明者裴寶平, 許長國 申請人:蕪湖東源新農村開發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