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潮汐式育苗槽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育苗技術,尤其涉及一種潮汐式育苗槽。
背景技術:
育苗是一項勞動強度大、費時、技術性強的工作。過去大部分采用傳統的露地直播的方式或采用陽畦、改良陽畦和日光溫室育苗。但是這些育苗方式往往會受到設備簡陋和凍害或病蟲害等自然災害的影響,造成育苗苗齡長、質量差、大小不齊,成本高等問題。為了擺脫傳統農業設備簡陋、惡劣自然環境影響的不利因素,無土育苗逐漸走進了人們的視線, 目前,無土育苗憑借不受季節環境限制、成活率高、早熟性好、利于根系發育、并且可減少勞動強度等諸多優勢逐漸的受到人們的關注。
無土育苗雖然有效地避免了惡劣自然環境對幼苗的影響,但是現有的無土育苗系統卻十分不穩定,并且水資源消耗較大現有的無土育苗技術采用的開放體系,大量的水分由于蒸發作用而浪費,且很難控制體系相對濕度,因此容易使植物葉面產生水膜,進而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妨礙了蒸騰拉力從根部吸收營養元素。另外,幼苗根部的水氣含量也很難得到有效控制,由于植物根系長期處于營養液中,抑制了根部對氧氣的有效吸收,使幼苗因缺氧而造成生長不良現象,甚至死亡。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潮汐式育苗槽,其通過改進育苗槽的結構,使營養液及水適時的流進或 流出,有效地提高營養液及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潮汐式育苗槽,包括槽面和位于所述槽面四周的槽邊,所述槽面上設有環形的凹槽,所述凹槽低于所述槽面,所述凹槽的底端設置有多個小孔;所述槽面上還設置有溢水孔。
進一步地,所述的潮汐式育苗槽為一體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溢水孔在所述槽面上方具有第一高度,該第一高度高于所述槽面, 且低于所述槽邊。
進一步地,所述溢水孔在所述槽面下方具有第二高度。
進一步地,所述多個小孔中的一部分連接進水管,另一部分連接出水管。
優選地,連接進水管的小孔的數量多于連接出水管的小孔的數量。
進一步地,所述槽面的底部設置有加強筋。
進一步地,多個所述潮汐式育苗槽采用承接式插頭或連接軟管組成一個整體。
進一步地,多個所述潮汐式育苗槽通過溢水孔和環形凹槽底端設置的小孔連通而成為循環體。
本發明的潮汐式育苗槽為循環系統,一方面,可避免蒸發帶來的浪費,有效的提高營養液及水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另一方面,本發明可以根據幼苗生長需要,適時的流進或流出所需的營養液及水分供液時,育苗槽可為植株根系供應營養液及水分,回 液后,育苗槽可為植株根系提供氧氣,因此這種系統育苗穩定,不會因缺氧而造成生長不良 現象。
圖1為本發明的潮汐式育苗槽一種結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的潮汐式育苗槽的俯視結構示意圖沿A-A的截面示意圖;圖3為圖2的截面示意圖在C處的放大示意圖;圖4為圖2的截面示意圖在D處的放大示意圖;圖5為圖1所示的潮汐式育苗槽的俯視結構示意圖沿B-B的截面示意圖;圖6為圖1所示的潮汐式育苗槽的仰視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6所示的潮汐式育苗槽的仰視結構示意圖沿E-E的截面示意圖;圖8為圖7的截面示意圖在F處的放大示意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 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 用于限定本發明。如圖1所示,一種潮汐式育苗槽,包括槽面2和位于所述槽面2四周的槽邊3,槽邊 的結構如圖8所示,所述槽面上設有環形的凹槽1,所述凹槽1低于所述槽面2,如圖2和圖 5所示,所述凹槽1的底部設置有多個小孔4,其放大示意圖如圖4所示;所述槽面2上還設 置有溢水孔5,圖3更加清晰地表示出溢水孔的結構。本發明的潮汐式育苗槽是根據落差原理設計的一種高效節能的育苗槽,其供液方 式與海水漲潮與退潮相似,所以叫潮汐式育苗槽。應用時,育苗槽槽面上放置育苗穴盤,營 養液由儲液池泵出,由供液管通過凹槽1的底部設置的一些小孔4 (出水孔)注入育苗槽, 育苗槽內液面上升,直到上升至槽面2高度,育苗穴盤中栽培幼苗即可從育苗槽吸取營養 液。隨著儲液池持續供液,多余的營養液從溢水孔5排出育苗槽。回液時,凹槽1的底部設 置的一些小孔4作為回水孔,使營養液回流到儲液池,這樣育苗槽形成一個循環體為育苗 穴盤循環供應營養液或水。本發明的潮汐式育苗槽可形成循環系統循環供應營養液及水分,這樣避免了蒸發 帶來的浪費,有效的提高營養液及水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而且這種的封閉系 統較容易控制系統的相對濕度,更易保持葉面干燥,有效避免植物葉面產生水膜,使葉片接 受更多的光照進行光合作用,促使蒸騰拉力從根部吸收更多的營養元素,促進幼苗生長。進一步地,如圖2、圖5和圖7所不,所述溢水孔5在所述槽面2上方具有第一聞 度,該第一高度高于所述槽面2,且低于所述槽邊3。優選地,所述第一高度為所述槽邊的高 度的一半。所述溢水孔在所述槽面下方具有第二高度,溢水孔5的放大示意圖如圖3所示。應用時,育苗穴盤需要從育苗槽內吸收營養液或水分,因此供液過程中育苗槽內 的液面需要達到槽面2的高度以供育苗穴盤吸取,所以溢水孔5需要保證一定的高度;但是 育苗穴盤內的幼苗根系不能長期浸在液面下,因為幼苗的發育還需要氧氣。在持續的供液過程中,當液面高于溢水孔5高度時,營養液或水分就會通過溢水孔5排出育苗槽,這樣育苗穴盤不會完全浸在營養液中位于苗床最低處的育苗槽內液面最先達到溢水孔高度,最先溢流,但該育苗槽的進水孔多于溢流孔,隨著持續供液,各個育苗槽內液面均會達到同一個高度,保證了其它育苗槽內的液面高度,此時關閉供液管閥門,關掉供液泵,保持育苗槽內液面,直至各個育苗穴盤內栽培基質達到最佳灌溉條件時打開供液泵即可回流。由此,不難看出適宜的溢水孔5的高度是維持育苗槽水氣平衡的關鍵。另外,如圖3所示,所述溢水孔在所述槽面下方也需具有一定高度,這樣可以方便各類連接管與育苗槽相連。
本發明潮汐式育苗槽是一種可實行定時給水施肥的育苗結構,其可根據幼苗生長需要,適時的流進或流出所需的營養液及水分供液時,育苗槽可為植株根系供應營養液及水分,回液后,育苗槽可為植株根系提供氧氣,而不必使育苗穴盤長期的浸在液面下,因此本發明可有效地保障幼苗根系的水氣平衡,使育苗更穩定,不會因缺氧而造成生長不良現象,進而優化了植物生長。
進一步地,所述多個小孔4中的一部分連接進水管,另一部分連接出水管。優選地,連接進水管的小孔4的數量多于連接出水管的小孔4的數量。
應用時,調整小孔4連接進水管或出水管,及調節水管內的水流的速度,不但可以保障證育苗槽內液體流速的穩定,還可以有效的控制育苗槽內液面上升和下降速度。經試驗證實采用調整小孔4連接進水管或出水管的方式,效果更佳穩定。當連接進水管的小孔 4的數量多于連接出水管的小孔4的數量,例如三個出水孔供液,最終由一個回水孔回流, 這樣使育苗槽的供液量大于出液量,保證營養液面穩定的上升。
進一步地,所述的潮汐式育苗槽為一體結構;如圖6所示,所述槽面2的底部設置有加強筋。
由于育苗槽需要為育苗穴盤長期循環供應營養液或水等液態物質,因此采用一體結構,可減少漏液的可能,利于提高其封閉性。另外,如圖6所示,所述槽面2的底部設置的加強筋可增強育苗槽的強度,有助于延長使用壽命。
進一步地,多個所述潮汐式育苗槽采用承接式插頭或連接軟管組成一個整體,多個所述潮汐式育苗槽通過溢水孔和環形凹槽底端設置的小孔連通而成為循環體。
應用時,例如,六個育苗槽可為一組,六個育苗槽平鋪成一個平面,相鄰兩個育苗槽間用連接軟管通過連接孔連起來,組成一個整體。每個育苗槽上可以放置三個育苗穴盤, 營養液由儲液池泵出,通過供液管注入各個育苗槽,幾個育苗槽間是連通的,育苗槽內液面上升,直到上升至槽面2高度,育苗穴盤中栽培介質即可從育苗槽吸取營養液或水分,最末端一個育苗槽的一個小孔作為回水孔,連接軟管使營養液回流到儲液池,這樣在整組育苗槽中營養液形成一個循環體循環供應。隨著儲液池供液,各個育苗槽內營養液面都會超出槽面2供育苗穴盤吸取,而高于溢水孔5的營養液會通過各個溢水孔排出育苗槽,這樣育苗穴盤不會完全浸在營養液中。從溢水孔5流出的營養液通過連接軟管承接至育苗穴盤下鋪設的回流管中,過濾收集至儲液池可以循環利用。供液一定時間后,育苗穴盤充分吸收營養液,此時停止供液,育苗槽內營養液或水慢慢回流至儲液池,育苗穴盤內多余的液體也會通過重力作用流至育苗槽進而回流,處于最低處的育苗槽中可能會積存營養液,本育苗槽的環形凹槽則起到了積存剩余營養液的作用,避免了育苗穴盤中的栽培基質長期浸在營養液中,使育 苗穴盤內含水量處于最佳狀態。如圖1-8所示朝夕式育苗槽結構,每個育苗槽凹槽底端有4個連接孔,應用時多余的連接孔可用軟塞塞上。本發明將多個育苗槽可平鋪成一個平面,相鄰兩個育苗槽間用連接軟管通過連接孔相連起來,組成一個循環體,這樣不但可以提高效率,節省勞動成本,與采用單一育苗槽育苗相比,還可獲得更大的得營養液及水分利用率,節約生產成本。
綜上所述,本發明潮汐式育苗槽是一種可實行定時給水施肥的育苗結構,其可形成循環系統為育苗穴盤循環供應營養液及水分,其根據幼苗生長需要,適時的流進或流出所需的營養液及水分供液時,育苗槽可為植株根系供應營養液及水分,回液后,育苗槽可為植株根系提供氧氣,而不必使育苗穴盤長期的浸在液面下,不但避免了蒸發帶來的浪費, 有效的提高營養液及水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勞動成本和生產成本;而且有效地保障幼苗根系的水氣平衡,使育苗更穩定,不會因缺氧而造成生長不良現象,進而優化了植物生長。另外,這種的封閉系統較容易控制系統的相對濕度,更易保持葉面干燥,有效避免植物葉面產生水膜,使葉片接受更多的光照進行光合作用,促使蒸騰拉力從根部吸收更多的營養元素,促進幼苗生長。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非用來限定本發明的實施范圍;如果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對本發明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均應涵蓋在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
1.一種潮汐式育苗槽,包括槽面和位于所述槽面四周的槽邊,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面上設有環形的凹槽,所述凹槽低于所述槽面,所述凹槽的底端設置有多個小孔;所述槽面上還設置有溢水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潮汐式育苗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潮汐式育苗槽為一體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潮汐式育苗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水孔在所述槽面上方具有第一高度,該第一高度高于所述槽面,且低于所述槽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潮汐式育苗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水孔在所述槽面下方具有第二高度。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潮汐式育苗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小孔中的一部分連接進水管,另一部分連接出水管。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潮汐式育苗槽,其特征在于,連接進水管的小孔的數量多于連接出水管的小孔的數量。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潮汐式育苗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面的底部設置有加強筋。
8.根據權利要求1 7中任一項所述的潮汐式育苗槽,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潮汐式育苗槽采用承接式插頭或連接軟管組成一個整體。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潮汐式育苗槽,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潮汐式育苗槽通過溢水孔和環形凹槽底端設置的小孔連通而成為循環體。
全文摘要
一種潮汐式育苗槽,包括槽面和位于所述槽面四周的槽邊,所述槽面上設有環形的凹槽,所述凹槽低于所述槽面,所述凹槽的底端設置有多個小孔;所述槽面上還設置有溢水孔。通過采用所述育苗槽培育幼苗,一方面,可避免蒸發帶來的浪費,有效的提高營養液及水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另一方面,本發明可以根據幼苗生長需要,適時的流進或流出所需的營養液及水分,不會因缺氧而造成生長不良現象。
文檔編號A01C21/00GK103004517SQ20111028358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2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2日
發明者卜崇興 申請人:上海孫橋農業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