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固體肥料撒播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實施高效農業的土壤改良的農機用具,尤其涉及一種可以控制方向控制速度將固態的化肥、有機肥料撒播于需用的土地上的固體肥料撒播機,屬于農用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在農作物生產過程中離不開化肥的使用,過量使用化肥不僅使土壤肥力迅速下降,嚴重影響作物品質,而且污染物流失,破壞了生態環境,因化學物殘留,危害人體健康,同時,給農民帶來嚴重的收入損失,還進一步加劇了我國能源的短缺問題。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我國80%的農戶習慣憑傳統經驗施肥,不考慮各種肥料特性,盲目采用“以水沖肥”、“一炮轟”等簡單的施肥方法。全國有1/3農戶對作物過量施肥, 導致農民種地投入不斷增加,雖然作物產量增加,但增產不增收。
因此,尋求一種能用機械代替人工(省時省工),而且能根據土壤的特性能精確方便地控制撒播方向和撒播速度的固體肥料撒播機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可以精確方便地控制撒播方向和撒播速度固體肥料撒播機。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固體肥料撒播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儲料斗和齒輪箱體,所述齒輪箱體通過支撐架固定在儲料斗內部,所述齒輪箱體內設有齒輪傳動組,有一個輸入軸從左面伸出齒輪箱體并穿出儲料斗的左壁,所述輸入軸的左端連接有動力裝置,所述輸入軸右端與齒輪傳動組的主動齒輪相連,所述齒輪傳動組的從動齒輪連接有垂直方向的第一傳動軸和第二傳動軸,所述第一傳動軸套裝于第二傳動軸外部,所述儲料斗的下方底板設有兩個下料口,所述底板下方設有第一下料調節板,所述第一下料調節板下方設有第二下料調節板,所述第一下料調節板和第二下料調節板上分別設有與底板對應的兩個第一下料口和兩個第二下料口,所述第一下料調節板通過一動力裝置帶動,所述第一傳動軸的底端設有一攪拌器,所述攪拌器位于底板上方,所述第二傳動軸穿過底板、第一下料調節板和第二下料調節板,所述第二傳動軸的底端設有一撒播器;所述帶動第一下料調節板的動力裝置包括油門、連桿機構、復位彈簧,所述連桿機構為 L字型,L字型的折角與一固定座鉸接,所述第一下料調節板的調節手柄外端與復位彈簧的一端連接,所述復位彈簧的另一端固定在一彈簧固定座上,所述調節手柄的中部與連桿機構的一端鉸接,所述連桿機構的另一端與油門連接; 所述兩個下料口與底板的中心呈120度夾角;所述第一下料調節板上還設有第一扇形開口,所述第一扇形開口與兩個第一下料口之間呈120度夾角,所述第二下料調節板上也設有與第一扇形開口對應的第二扇形開口 ; 所述下料口、第一下料口和第二下料口為橢圓形;所述攪拌器設有木梳形的下齒面;所述第二傳動軸的底端還設有配重塊,所述配重塊位于撒播器下方; 所述儲料斗的支撐架為三角支撐架;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通過手動調整第二下料調節板旋轉,可以控制下料向左、向右或者左右雙向撒播出料,通過動力裝置來控制第一下料調節板的第一下料口與底板的下料口錯位開度,從而調節該固體肥料撒播機下料的快慢,實現了該固體肥料撒播機精確方便地控制撒播方向和撒播速度,可以更加高效的運用于土壤施肥,增產增收。
圖1為本發明固體肥料撒播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底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第一下料調節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第二下料調節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第一下料調節板與動力裝置連接示意圖。
其中 儲料斗1 齒輪箱體2 輸入軸3 第一傳動軸4 攪拌器41攪拌器座42 第二傳動軸5 撒播器51 配重塊52 底板6 下料口 61 第一下料調節板7 第一下料口 71 第一扇形開口 72 調節手柄73 第二下料調節板8 第二下料口 81 第二扇形開口 82 連桿機構91 復位彈簧92 彈簧固定座93。
具體實施方式
4
參見圖1-4,本發明涉及的一種固體肥料撒播機,包括儲料斗1,所述儲料斗1的前后內壁相對設置有兩個支撐架,所述支撐架為三角支撐架,有一個齒輪箱體2的前后兩端分別與兩個支撐架的端部固定,所述齒輪箱體2內設有齒輪傳動組,有一個輸入軸3從左面伸入所述齒輪箱體2內部,所述輸入軸3右端與齒輪傳動組的動力輸入端相連,所述輸入軸 3前端與一動力裝置的動力輸出端相連,所述齒輪傳動組的動力輸出端通過傘形齒輪分別連接于垂直方向的第一傳動軸4和第二傳動軸5,所述第一傳動軸4套裝于第二傳動軸5外部,所述儲料斗1的下方底板6設有兩個下料口 61,所述下料口 61呈橢圓形狀,所述兩個下料口 61與底板6的中心呈120度夾角,所述底板6下方設有第一下料調節板7,所述第一下料調節板7下方設有第二下料調節板8,所述第一下料調節板7上設有與底板6對應的兩個第一下料口 71,所述第一下料調節板7上還設有第一扇形開口 72,所述第一扇形開口 72 與兩個第一下料口 71之間呈120度夾角,所述第二下料調節板8上設有與第一下料調節板 7對應的兩個第二下料口 81和第二扇形開口 82,所述第一下料調節板7通過一動力裝置帶動,所述第二下料調節板8通過人工調節,所述第一傳動軸4的底端設有一攪拌器41,所述攪拌器41下方設有攪拌器座42,所述攪拌器41和攪拌器座42位于底板6上方,所述攪拌器41設有木梳形狀的下齒面,所述攪拌器座42底部設有兩個圓環的軌道,一個圓環軌道吊設有兩根第一連桿,所述第一連桿的下端與第一下料調節板7固定,另一個圓環軌道吊設有兩根第二連桿,所述第二連桿的下端與第二下料調節板8固定,所述第二傳動軸5穿過底板6、第一下料調節板7和第二下料調節板8,所述第二傳動軸5的底端設有一撒播器51,所述第二傳動軸5的底端還設有配重塊52,所述配重塊52位于撒播器51下方。
參見圖5,所述帶動第一下料調節板7的動力裝置包括連桿機構91、復位彈簧92 和彈簧固定座93,所述連桿機構91為L字型,L字型的折角與一固定座鉸接,所述第一下料調節板7的外緣設有一調節手柄73,所述調節手柄73的外端與復位彈簧92的一端連接,所述復位彈簧92的另一端固定在彈簧固定座93上,所述調節手柄73的中部與連桿機構91 的一端鉸接,所述連桿機構91的另一端與油門連接。
當固體肥料撒播機工作時,先通過手動調整第二下料調節板8旋轉,使之調整到向左、向右或者左右雙向撒播出料的位置,然后啟動動力裝置,動力裝置帶動第一下料調節板7轉動,使第一下料調節板7的兩個第一下料口 71與底板6上的下料口 61形成錯位,通過動力裝置來控制第一下料口 71與下料口 61錯位開度,從而調節該固體肥料撒播機下料的快慢。
該固體肥料撒播機的若干下料口采用120度夾角,經測試具有很好的撒播方向, 兩個扇形開口可以防止調節板之間固體廢料的卡死,保證下料治療,攪拌器木梳形的齒面, 使得固體廢料攪拌的更加均勻,配重塊使得撒播器可以穩定的轉動,三角支撐架保證齒輪箱體的穩定性能。
權利要求
1.一種固體肥料撒播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儲料斗(1)和齒輪箱體(2),所述齒輪箱體 (2)通過支撐架固定在儲料斗(1)內部,所述齒輪箱體(2)內設有齒輪傳動組,所述齒輪傳動組的主動齒輪連接有一輸入軸(3),所述輸入軸(3)伸出齒輪箱體(2)并穿出儲料斗(1) 的側壁,所述輸入軸(3 )的外端連接有一動力裝置,所述齒輪傳動組的從動齒輪連接有垂直方向的第一傳動軸(4)和第二傳動軸(5),所述第一傳動軸(4)套裝于第二傳動軸(5)外部, 所述儲料斗(1)的下方底板(6)設有兩個下料口(61),所述底板(6)下方設有第一下料調節板(7),所述第一下料調節板(7)下方設有第二下料調節板(8),所述第一下料調節板(7) 上設有與底板(6)對應的兩個第一下料口(71),所述第二下料調節板(8)上也設有與底板(6)對應的兩個第二下料口(81),所述第一下料調節板(7)通過一動力裝置帶動,所述第一傳動軸(4)的底端設有一攪拌器(41),所述攪拌器(41)位于底板(6)上方,所述第二傳動軸 (5)穿過底板(6)、第一下料調節板(7)和第二下料調節板(8),所述第二傳動軸(5)的底端設有一撒播器(5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固體肥料撒播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帶動第一下料調節板(7)的動力裝置包括油門、連桿機構(91)、復位彈簧(92),所述第一下料調節板(7)邊緣的調節手柄(73)外端與復位彈簧(92)連接,所述調節手柄(73)的中部與連桿機構(91)的一端鉸接,所述連桿機構(91)的另一端與油門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固體肥料撒播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下料口(61)與底板(6)的中心呈120度夾角。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種固體肥料撒播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料調節板 (7)上還設有第一扇形開口(72),所述第一扇形開口(72)與兩個第一下料口(71)之間呈 120度夾角,所述第二下料調節板(8)上也設有與第一扇形開口(72)對應的第二扇形開口 (82)。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固體肥料撒播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口(61)、第一下料口(71)和第二下料口(81)均為橢圓形。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固體肥料撒播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器(41)設有木梳形的下齒面。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固體肥料撒播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傳動軸(5)的底端還設有配重塊(52 ),所述配重塊(52 )位于撒播器(51)下方。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固體肥料撒播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料斗(1)內的支撐架為三角支撐架。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固體肥料撒播機,包括儲料斗(1)和齒輪箱體(2),所述齒輪箱體(2)內設有齒輪傳動組,所述齒輪傳動組的從動齒輪連接有垂直方向的第一傳動軸(4)和第二傳動軸(5),所述儲料斗(1)的下方底板(6)設有兩個下料口(61),所述底板(6)下方設有第一下料調節板(7),所述第一下料調節板(7)下方設有第二下料調節板(8),所述第一下料調節板(7)通過一動力裝置帶動,所述第一傳動軸(4)的底端設有一攪拌器(41),所述第二傳動軸(5)的底端設有一撒播器(51)。本發明在自動施肥時方便地控制撒播方向和撒播速度,可以更加高效的運用于土壤施肥,增產增收。
文檔編號A01C15/12GK102498811SQ20111032236
公開日2012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1日
發明者孫彬, 錢信浩, 高陽, 黃文華 申請人:高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