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水產養殖育苗池底吸污器的制作方法
水產養殖育苗池底吸污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水產養殖領域,涉及一種應用于水產育苗及工廠化養殖中養殖池底吸污器。
背景技術:
水產工廠化養殖和育苗中,池底存在大量的污泥,是由殘餌、糞便、生物尸體、病原細菌和病毒粒子等構成的。這些污泥是含氮有機物,在細菌的作用下分解為氨氮、亞硝酸氮、硫化氫等對魚蝦極為有害的物質,而且,這些污泥也是細菌、病毒繁殖的溫床。故及時清除污泥是工廠化養殖利育苗生產中非常重要工作。目前的清污方式主要有二種,其一為池中央設排污口,但多因水流速慢且污物粘于池底而效果不佳;其二是用半圓形的硬塑短管與軟管垂直連接,制成丁字形吸污器,利用虹吸原理吸污,也存在因用硬塑管刮除污物不徹底且工效低等問題。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設 計一種能夠快速且有效吸除池底污物的吸污器,以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方法實現的在長方形硬塑板底面焊接6對塑料擋板,其中,4對與中間的排污口呈放射狀十字排列,2對分別位于短邊一側,每對擋板上固定海綿,中間為圓形吸污口,塑板正面用軟管套接吸污口,用塑料基腳固定由鋼筋彎成的八字形活動支架,支架綁縛在木質手柄上。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用木質手柄在養殖池底順序前后移動吸污器,通過吸污器底部的海綿擦起污物,隨著吸污器的移動,其前后污物在集污擋板的規束下,集中到吸污口區域,在虹吸水流的吸力下被吸到池外。本發明與現有吸污器相比,不僅解決了原有的吸污不徹底問題,污物清除率由60%提高到92%,而且提高了吸污工作效率3倍。
說明書附圖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圖1為底面示意圖,圖2為正面示意圖。圖中1-吸污軟管、2-塑料面板、3-集污擋板、4-塑料基腳、5-吸污口、6_清污海綿、7-鋼筋支架、8-木質手柄。
具體實施方式下面詳細敘述本發明水產養殖育苗池底吸污器的結構及使用方法本裝置是在厚度為IOmm長方形(450mmX 300mm)塑板底面焊接6對塑料擋板,其中,4對與位于中央的排污口呈放射狀十字排列,2對分別位于短邊一側,每對擋板上用螺絲固定海綿,海綿覆蓋擋板,并露出40mm,中間為圓形吸污口,塑板正面用軟管套接吸污口,用塑料基腳固定由直徑為4mm的鋼筋彎成的八字形活動支架,支架綁縛在木質手柄上。
具體操作如下用木質手柄在養殖池底順序前后移動,通過吸污器底部的海綿擦起污物,隨著吸污器的移動,其前后污物在集污擋板的規束下,集中到吸污口區域,在虹吸水流的吸力下被吸到池外。本發明與現有吸污器相比,不僅解決了原有的吸污不徹底問題,污物清除率由60%提高到92%,而且提高了吸污工作效率2倍。2010年 2011年,天津鑫永豐水產養殖有限公司應用此裝置進行牙鲆、半滑舌鰨、對蝦育苗和養殖,清污效果顯著。年養殖水體為2萬m3,共8個車間,每個車間配置2個吸污器。日換水率由80%減少到50%。清污工效也由每車間每人需工時12h降低到4h。本裝置在201 1年已推廣到周邊8個公司共20m3養殖水體。
權利要求
1. 一種水產養殖育苗池底吸污器,其特征是在長方形塑板底面焊接6對塑料擋板,其中,4對與中間的排污口呈放射狀十字排列,2對分別位于短邊一側,擋板上固定海綿,中間為圓形吸污口,塑板正面用軟管套接吸污口,用塑料基腳固定由鋼筋彎成的八字形活動支架,支架綁縛在木質手柄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水產養殖育苗池底吸污器,是在長方形硬塑板底面焊接6對塑料擋板,其中,4對與中間的排污口呈放射狀十字排列,2對分別位于短邊一側,每對擋板上固定海綿,中間為圓形吸污口,塑板正面用軟管套接吸污口,用塑料基腳固定由鋼筋彎成的八字形活動支架,支架綁縛在木質手柄上。本發明與現有吸污器相比,不僅解決了原有的吸污不徹底問題,污物清除率由60%提高到92%,而且提高了吸污工作效率2倍。
文檔編號A01K63/04GK103053466SQ20111032194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1日
發明者徐福柱, 張井增, 鄒健, 劉國祥, 劉長琳 申請人:天津鑫永豐水產養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