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冠狀銀蓮花種球的繁育方法

文檔序號:128841閱讀:37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冠狀銀蓮花種球的繁育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冠狀銀蓮花種球的繁育方法,屬于植物組織培養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冠狀銀蓮花(Anemone coronaria)系毛茛科銀蓮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地中海沿岸東部,銀蓮花起源于希臘語"皿種子似絨毛,其瘦果外具白色絨毛, 俗稱“白頭翁”。銀蓮花植物資源全世界約有150多種,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多數分布于亞洲和歐洲;我國有野生資源53種,有25個變種,5個亞種,在大陸各省區和臺灣省均有分布, 主要分布在西南部高山地區。冠狀銀蓮花主要以塊根為開花種源,一年生塊根呈圓錐狀,外表光滑,兩年生以上根莖為不規則分枝狀,生長期塊根下有須根。株高25 65cm,葉20 110枚基生,邊緣齒牙狀,葉脈掌狀。花莖7 28枝,自基生葉的中心逐漸抽出,抽莖時苞片呈倒鉤狀,莖粗0. 3 0. 8cm,直立中空,長15 65cm,花單生于莖頂,花徑7 13cm雄蕊多數。花有粉、紅、白、 藍、紫紅等單色或復色。銀蓮花頭狀聚合果多數外具白色絨毛,成熟時種子易脫落。聚合果圓卵形或扁形,每花序具瘦果300 800粒種子,種子成熟時瘦果外絨毛伸展。冠狀銀蓮花秋天低溫春化種植,冬春季開花,夏季休眠。喜光照,可適當遮蔭,屬相對長日照植物。喜水怕澇,生長溫度白天15 23°C,夜間8 15°C,溫度高于30°C停止生長;溫度對其生育及開花影響較大。目前,冠狀銀蓮花歐洲廣泛栽培,尤其在意大利和以色列,以培育出了許多切花、 盆花品種,可供選擇的花色有紅色、蘭色、紫色、淡紫色、粉色、白色,混色。歐洲市場上暢銷的栽培系列有Marianne、Mona Lisa、Jerusalem、Galilee,Christina 等。我國自 1997 年開始引種栽培,由于冠狀銀蓮花夏季休眠,冬、春產花,我國北方生育期較短,我國進行生產的種源都來自國外,國內無企業進行冠狀銀蓮花種球生產,由于種球的高昂成本所帶來的種植風險,抑制了我國企業和農戶對其進行大規模的投資生產。為此,研究冠狀銀蓮花種球的繁育技術,解決冠狀銀蓮花生產的種源問題,可為花卉生產帶來極大的經濟效益。

發明內容
為解決冠狀銀蓮花生產的種源問題,尋找適合我國氣候的冠狀銀蓮花種球繁育方法,本發明利用冠狀銀蓮花夏季休眠的特性,提供一種冠狀銀蓮花種球的繁育技術,包括種球繁育、采收、貯藏等步驟,使其直接得到開花種球的繁育方法,以打破目前國內無冠狀銀蓮花種球生產的局面,節省高昂的進口種球成本,通過該方法繁育出適合我國氣候的開花種球進行花卉生產。本發明通過下列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冠狀銀蓮花種球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各步驟A.冠狀銀蓮花種子成熟時,及時采收從果實表皮脫落的種子;
B.將步驟A得到的種子松散放置于紗網袋中,并于溫度為10 15°C、濕度為25 45% 下貯藏備用;
C.播種前,將步驟B貯藏備用的種子置于溫度為2 4°C條件下預處理30天,以促進種子萌發;
D.在15 20°C的恒溫及無光照的條件下,將經過步驟C預處理的種子播種在下列體積比的基質中泥炭紅土 =4 1,在保持基質濕潤、控制基質表面溫度為13 16°C及遮光條件下,培養種子至出苗,然后按常規對種子苗進行病菌防治;
E.待步驟D的種子苗生長至具有2 3對真葉時,連同基質取出,并保留3 5厘米長的根系,移栽至下列體積比的基質中腐葉土 珍珠巖紅土 =5 3 2,控制遮蔭率 50 60%,且每2 3天澆一次水,每10 15天進行一次病菌防治,每8 10天施一次液肥;
F.待步驟E的種子苗植株長至具有6 8對真葉時,進行大田定植,即定植在下列體積比的基質中腐殖土 紅土 = 1 1,每畝施底肥——普鈣200公斤、復合肥40公斤,并保持通風和光照,日溫控制在15 23°C、夜溫控制在8 15°C;生長初期,按每畝3 5公斤的量,每12 15天施一次下列質量比的復合肥N P K = 20 10 20,生長25 35天后,按每畝8 10公斤的量,每10 12天施一次質量比為1 1的鈣肥和鉀肥,且每 2 4天澆一次水,期間拔除雜草,摘除病枝,防止病蟲害,并防止冬季霜凍;
G.待步驟F的植株開始枯黃且停止生長時,停止澆水,直至植株全部枯黃后,深挖采收種球,去除泥土、根、莖,將種球于通風、陰涼下自然干燥后,用下列體積比的混合物涂抹種球表面百菌清石灰粉珍珠巖粉=1 3 5,并在濕度為30 45%下貯藏種球,即獲得冠狀銀蓮花種球。所述步驟D的播種是控制基質厚度大于8厘米,將種子連絨毛平鋪在基質表面, 再用細沙壓住絨毛,之后在種子上覆蓋0. 2厘米厚的泥炭或者細腐葉土。所述步驟D和E的病菌防治是采用8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稀釋成1500倍的液體進行噴霧。所述步驟E的移栽密度控制為IOX 10厘米。 所述步驟E的液肥是在每100公斤水中溶入硝酸鉀和尿素各100克,再稀釋成500 倍的液體。本發明針對冠狀銀蓮花具有夏季休眠,種子形態獨特似絨毛,播種極為困難,在我國由于夏季休眠生育期短,難于準確掌握種球繁育的各個技術環節,尤其是一次性培養成開花球,對繁育過程要求極其嚴格等諸多問題,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實現了適應我國氣候的冠狀銀蓮花繁育,使播種的萌芽率達95%以上,播種后8 10天開始陸續出苗,20天可獲得整齊苗,且種球的貯藏損失率可降低8%以上,徹底解決了我國無冠狀銀蓮花種球生產的局面,減少了銀蓮花種植企業進口種源的成本投入,為生產企業獲得優質種源開辟了新的途徑,為銀蓮花種植企業帶來極其豐厚的經濟效益。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僅限于此。
實施例1
A.冠狀銀蓮花種子成熟時,及時采收從果實表皮脫落的種子;
B.將步驟A得到的種子松散放置于紗網袋中,并于溫度為10°C、濕度為35%下貯藏備
用;
C.播種前,將步驟B貯藏備用的種子置于溫度為4°C條件下預處理30天,以促進種子萌發;
D.在15°C的恒溫及無光照的條件下,將經過步驟C預處理的種子播種在下列體積比的基質中泥炭紅土 =4 1,控制基質厚度10厘米,將種子連絨毛平鋪在基質表面,再用細沙壓住絨毛,之后在種子上覆蓋0. 2厘米厚的泥炭或者細腐葉土,在保持基質濕潤、控制基質表面溫度為15°C及遮光條件下,培養種子至出苗,然后采用8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稀釋成1500倍的液體進行噴霧,對種子苗進行病菌防治;
E.待步驟D的種子苗生長至具有2對真葉時,連同基質取出,并保留4厘米長的根系, 移栽至下列體積比的基質中腐葉土 珍珠巖紅土 =5 3 2,移栽密度控制為10X10 厘米,控制遮蔭率55%,且每3天澆一次水,每12天采用8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稀釋成 1500倍的液體進行噴霧,進行一次病菌防治,每10天施一次液肥,其中,液肥是在每100公斤水中溶入硝酸鉀和尿素各100克,再稀釋成500倍的液體;
F.待步驟E的種子苗植株長至具有8對真葉時,進行大田定植,即定植在下列體積比的基質中腐殖土 紅土 = 1 1,每畝施底肥——普鈣200公斤、復合肥40公斤,并保持通風和光照,日溫控制在15°C、夜溫控制在12°C ;生長初期,按每畝5公斤的量,每12天施一次下列質量比的復合肥N P K = 20 10 20,生長30天后,按每畝10公斤的量, 每10天施一次質量比為1 1的鈣肥和鉀肥,且每3天澆一次水,期間按常規拔除雜草,摘除病枝,防止病蟲害,并防止冬季霜凍;
G.待步驟F的植株開始枯黃且停止生長時,停止澆水,直至植株全部枯黃后,深挖采收種球,去除泥土、根、莖,將種球于通風、陰涼下自然干燥后,用下列體積比的混合物涂抹種球表面百菌清石灰粉珍珠巖粉=1 3 5,并在濕度為35%下貯藏種球,即獲得冠狀銀蓮花種球。實施例2
A.冠狀銀蓮花種子成熟時,及時采收從果實表皮脫落的種子;
B.將步驟A得到的種子松散放置于紗網袋中,并于溫度為12°C、濕度為25%下貯藏備
用;
C.播種前,將步驟B貯藏備用的種子置于溫度為3°C條件下預處理30天,以促進種子萌發;
D.在18°C的恒溫及無光照的條件下,將經過步驟C預處理的種子播種在下列體積比的基質中泥炭紅土 =4 1,控制基質厚度9厘米,將種子連絨毛平鋪在基質表面,再用細沙壓住絨毛,之后在種子上覆蓋0. 2厘米厚的泥炭或者細腐葉土,在保持基質濕潤、控制基質表面溫度為13°C及遮光條件下,培養種子至出苗,然后采用8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稀釋成1500倍的液體進行噴霧,對種子苗進行病菌防治;
E.待步驟D的種子苗生長至具有3對真葉時,連同基質取出,并保留3厘米長的根系, 移栽至下列體積比的基質中腐葉土 珍珠巖紅土 = 5:3: 2,移栽密度控制為10X104厘米,控制遮蔭率60%,且每2天澆一次水,每10天采用8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稀釋成 1500倍的液體進行噴霧,進行一次病菌防治,每9天施一次液肥,其中,液肥是在每100公斤水中溶入硝酸鉀和尿素各100克,再稀釋成500倍的液體。;
F.待步驟E的種子苗植株長至具有6對真葉時,進行大田定植,即定植在下列體積比的基質中腐殖土 紅土 = 1 1,每畝施底肥——普鈣200公斤、復合肥40公斤,并保持通風和光照,日溫控制在20°C、夜溫控制在8°C;生長初期,按每畝4公斤的量,每13天施一次下列質量比的復合肥N P K = 20 10 20,生長25天后,按每畝9公斤的量,每 11天施一次質量比為1 1的鈣肥和鉀肥,且每4天澆一次水,期間拔除雜草,摘除病枝,防止病蟲害,并防止冬季霜凍;
G.待步驟F的植株開始枯黃且停止生長時,停止澆水,直至植株全部枯黃后,深挖采收種球,去除泥土、根、莖,將種球于通風、陰涼下自然干燥后,用下列體積比的混合物涂抹種球表面百菌清石灰粉珍珠巖粉=1 3 5,并在濕度為30%下貯藏種球,即獲得冠狀銀蓮花種球。 實施例3
A.冠狀銀蓮花種子成熟時,及時采收從果實表皮脫落的種子;
B.將步驟A得到的種子松散放置于紗網袋中,并于溫度為15°C、濕度為45%下貯藏備
用;
C.播種前,將步驟B貯藏備用的種子置于溫度為2°C條件下預處理30天,以促進種子萌發;
D.在20°C的恒溫及無光照的條件下,將經過步驟C預處理的種子播種在下列體積比的基質中泥炭紅土 =4 1,控制基質厚度大于8厘米,將種子連絨毛平鋪在基質表面,再用細沙壓住絨毛,之后在種子上覆蓋0. 2厘米厚的泥炭或者細腐葉土,在保持基質濕潤、控制基質表面溫度為16°C及遮光條件下,培養種子至出苗,然后采用8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稀釋成1500倍的液體進行噴霧,對種子苗進行病菌防治;
E.待步驟D的種子苗生長至具有3對真葉時,連同基質取出,并保留5厘米長的根系,移栽至下列體積比的基質中腐葉土 珍珠巖紅土 = 5:3: 2,移栽密度控制為 10 X 10厘米,控制遮蔭率50%,且每3天澆一次水,每15天采用8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稀釋成1500倍的液體進行噴霧,進行一次病菌防治,每8天施一次液肥,其中,液肥是在每100 公斤水中溶入硝酸鉀和尿素各100克,再稀釋成500倍的液體。;
F.待步驟E的種子苗植株長至具有7對真葉時,進行大田定植,即定植在下列體積比的基質中腐殖土 紅土 = 1 1,每畝施底肥——普鈣200公斤、復合肥40公斤,并保持通風和光照,日溫控制在23°C、夜溫控制在15°C ;生長初期,按每畝3公斤的量,每15天施一次下列質量比的復合肥N P K = 20 10 20,生長35天后,按每畝8公斤的量,每 12天施一次質量比為1 1的鈣肥和鉀肥,且每2天澆一次水,期間拔除雜草,摘除病枝,防止病蟲害,并防止冬季霜凍;
G.待步驟F的植株開始枯黃且停止生長時,停止澆水,直至植株全部枯黃后,深挖采收種球,去除泥土、根、莖,將種球于通風、陰涼下自然干燥后,用下列體積比的混合物涂抹種球表面百菌清石灰粉珍珠巖粉=1 3 5,并在濕度為45%下貯藏種球,即獲得冠狀銀蓮花種球。
權利要求
1.一種冠狀銀蓮花種球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各步驟A.冠狀銀蓮花種子成熟時,及時采收從果實表皮脫落的種子;B.將步驟A得到的種子松散放置于紗網袋中,并于溫度為10 15°C、濕度為25 45% 下貯藏備用;C.播種前,將步驟B貯藏備用的種子置于溫度為2 4°C條件下預處理30天,以促進種子萌發;D.在15 20°C的恒溫及無光照的條件下,將經過步驟C預處理的種子播種在下列體積比的基質中泥炭紅土 =4 1,在保持基質濕潤、控制基質表面溫度為13 16°C及遮光條件下,培養種子至出苗,然后按常規對種子苗進行病菌防治;E.待步驟D的種子苗生長至具有2 3對真葉時,連同基質取出,并保留3 5厘米長的根系,移栽至下列體積比的基質中腐葉土 珍珠巖紅土 =5 3 2,控制遮蔭率 50 60%,且每2 3天澆一次水,每10 15天進行一次病菌防治,每8 10天施一次液肥;F.待步驟E的種子苗植株長至具有6 8對真葉時,進行大田定植,即定植在下列體積比的基質中腐殖土 紅土 = 1 1,每畝施底肥——普鈣200公斤、復合肥40公斤,并保持通風和光照,日溫控制在15 23°C、夜溫控制在8 15°C;生長初期,按每畝3 5公斤的量,每12 15天施一次下列質量比的復合肥N P K = 20 10 20,生長25 35天后,按每畝8 10公斤的量,每10 12天施一次質量比為1 1的鈣肥和鉀肥,且每 2 4天澆一次水,期間拔除雜草,摘除病枝,防止病蟲害,并防止冬季霜凍;G.待步驟F的植株開始枯黃且停止生長時,停止澆水,直至植株全部枯黃后,深挖采收種球,去除泥土、根、莖,將種球于通風、陰涼下自然干燥后,用下列體積比的混合物涂抹種球表面百菌清石灰粉珍珠巖粉=1 3 5,并在濕度為30 45%下貯藏種球,即獲得冠狀銀蓮花種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D的播種是控制基質厚度大于8厘米,將種子連絨毛平鋪在基質表面,再用細沙壓住絨毛,之后在種子上覆蓋0. 2厘米厚的泥炭或者細腐葉土。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D和E的病菌防治是采用 8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稀釋成1500倍的液體進行噴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E的移栽密度控制為 10X10厘米。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E的液肥是在每100公斤水中溶入硝酸鉀和尿素各100克,再稀釋成500倍的液體。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冠狀銀蓮花種球的繁育方法,將采收到的從果實表皮脫落的種子,進行預處理后再播種,培養至種子出苗后移栽,使種子苗植株長大,之后定植于大田,使植株生長至全部枯黃后,采收種球,即獲得冠狀銀蓮花種球。本發明針對冠狀銀蓮花具有夏季休眠,種子形態獨特似絨毛,播種極為困難的特性,通過本發明實現了適應我國氣候的冠狀銀蓮花繁育,使播種的萌芽率達95%以上,播種后8~10天開始陸續出苗,20天可獲得整齊苗,且種球的貯藏損失率可降低8%以上,徹底解決了我國無冠狀銀蓮花種球生產的局面,減少了銀蓮花種植企業進口種源的成本投入,為生產企業獲得優質種源開辟了新的途徑。
文檔編號A01G1/00GK102428825SQ20111032760
公開日2012年5月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5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5日
發明者吳學尉, 王其剛, 王繼華, 蹇洪英, 陳敏 申請人: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花卉研究所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