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顆粒硫酸銨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8892閱讀:1166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顆粒硫酸銨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硫酸銨顆粒肥的生產工藝,具體為一種顆粒硫酸銨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硫是作物生長必不可少元素之一,是含硫氨基酸主要成分及細胞內多種物質的合成原料,而且在農作物增產、改善作物品質等方面具有顯著的效果。目前使用量最大的硫肥——粉狀硫銨,含水量高,養分釋放較快,僅適合生長期短的作物,而對于生長期長的作物,后期肥效不足,而且由于在施用性、儲存性、運輸性等方面較差,無法滿足農業機械化施肥的要求。硫酸銨成粒后,物理性質發生變化,養分釋放速度減緩,延長肥料的有效作用時間,而且成粒后可作為作物專用肥或與其他顆粒化肥做摻混肥使用,有較好的市場前景。目前國內外的硫酸銨造粒公開專利主要有
龔光炎申請的CN 138027號中公開一種用對輥冷壓法制備含尿素硫酸銨顆粒,即混合均勻的硫酸銨和尿素在對輥冷壓造粒機中擠壓造粒的過程。該工藝不足之處在于硫酸銨的含量僅為50、0%,降低硫組分,另外由于硫酸銨是酸性化肥以及生產設備的局限性,長期用這種工藝生產易引起輥子等設備腐蝕。王邵東申請的CN 101570455A號中公開一種用有機無機粘結劑制備硫酸銨顆粒的方法,該方法選用聚丙烯酰胺、聚乙二醇或聚乙烯醇作為有機粘結劑,用量是原料質量的廣5%,磷酸一銨、磷酸二銨或硫酸鎂作為無機粘結劑,其含量為3 5%。該方法工藝用中壓蒸汽造粒,工藝條件簡單,可適用性強,但是由于無機粘結劑的價格較高,增大造粒成本。日本申請的CN 1051711A號中公開一種用結晶法制備硫酸銨顆粒的方法,發明人使生產己內酰胺的副產物硫酸銨在結晶罐中結晶成粒,并利用比重計和晶體-液體界面測量計探測硫酸銨結晶罐內的硫酸銨晶體含量,而使從結晶罐排出的底液數量適當地增加或減少,以使硫酸銨晶體的滯留量能夠控制,得到大晶粒硫酸銨。這種生產硫酸銨晶粒的方法要求在己內酰胺生產工藝的基礎上,適用性不強,難以實現規模化大生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硫酸銨擠壓造粒過程中利用磷酸鹽作為添加劑造粒生產成本高、結晶造粒工藝適用性不強、具有局限性的問題,提供了一種顆粒硫酸銨生產工藝。本發明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顆粒硫酸銨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在儲液槽中配置體積分數為109Γ20%的聚甲醛溶液作為粘結劑;
(2)硫酸銨、粉碎為20 200目的尿素和石膏按90、5:3 5:2飛的比例加入造粒機;
(3 )將占步驟(2 )中原料重量;Γ5%聚甲醛溶液霧化并噴灑在物料表面,混合造粒,并加入適量蒸汽,維持造粒溫度在6(T80°C,得到顆粒硫酸銨半成品;
(4)顆粒硫酸銨半成品經過烘干、冷卻除去殘余水分;
(5)然后經過多級篩分裝置和防板結裝置處理,得到成品顆粒。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該造粒方法為蒸汽團聚造粒,工藝條件簡單,生產過程易操控。產品顆粒外表光滑, 硬度最大為30N,該工藝能最大限度提高產品質量。2.聚甲醛作為一種有機粘結劑的包膜材料包裹在顆粒表面,使其產品化肥具有一定緩釋功能,能提高氮肥利用率。另外粘結劑根據原料量和成粒情況配比靈活,能夠滿足機械化大生產的要求。3.石膏是工業廢料,作為無機添加劑應用于化肥產業,可變廢為寶,實現資源再利用。硫酸銨的造粒配方中,石膏用量僅為2飛%,能更好保證產品的養分。
具體實施例方式顆粒硫酸銨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在儲液槽中配置體積分數為109Γ20%的聚甲醛溶液作為粘結劑;
(2)硫酸銨、粉碎為20 200目的尿素和石膏按90、5:3 5:2飛的比例加入造粒機;
(3 )將占步驟(2 )中原料重量;Γ5%聚甲醛溶液霧化并噴灑在物料表面,混合造粒,并加入適量蒸汽,維持造粒溫度在6(T80°C,得到顆粒硫酸銨半成品;
(4)顆粒硫酸銨半成品經過烘干、冷卻除去殘余水分;
(5)然后經過多級篩分裝置和防板結裝置處理,得到成品顆粒。具體實施過程中,烘干所用烘干筒進口溫度為11(T150°C,出口溫度為6(T80 °C。防板結裝置所用防板結劑為惰性材料硅藻土、高嶺土、滑石粉、膨潤土的一種,用量為^ig/t。所用石膏為天然石膏。通過It的硫酸銨造粒實例說明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
操作方法在儲液槽中配置20%的聚甲醛溶液;硫酸銨(有效成分為N含量> 20. 5%, S含量彡24. ,游離酸含量< 0. 2%,水分含量< 1. 0%)、尿素和石膏按比例(硫酸銨尿素石膏=95:3:2)進入造粒機造粒,聚甲醛溶液粘結劑用量段前距離問題為原料質量的 3. 0%,并加入適量蒸汽,維持造粒溫度在6(T80°C;顆粒初成品經過烘干筒(進口溫度為150 °C,出口溫度為70 °C)、冷卻筒及多級篩分系統,最后經過防板結裝置包膜后,得到產品顆粒。產品顆粒大小均勻2 3mm,成粒率為70%,顆粒硬度>25N。實施例2
操作方法在儲液槽中配置15%的聚甲醛溶液;硫酸銨(有效成分為N ^ 20. 5%,S 含量彡24.對%,游離酸<0. 2%,水分< 1.0%)、尿素和石膏按比例(硫酸銨尿素石膏 =92:4:4)進入造粒機造粒,聚甲醛溶液粘結劑用量為原料質量的3. 5%,并加入適量蒸汽, 維持造粒溫度在6(T80 °C ;顆粒初成品經過烘干筒(進口溫度為110 °C,出口溫度為80 0C )、冷卻筒及多級篩分系統,最后經過防板結裝置包膜后,得到產品顆粒。產品顆粒大小均勻2 3mm,成粒率為60%,顆粒硬度>25N。實施例3
操作方法在儲液槽中配置10%的聚甲醛溶液;硫酸銨(有效成分為N ^ 20. 5%,S 含量彡24.對%,游離酸<0. 2%,水分< 1.0%)、尿素和石膏按比例(硫酸銨尿素石膏=90:5:5)進入造粒機造粒;聚甲醛溶液粘結劑用量為原料質量的5. 0% ;顆粒初成品經過烘干筒(進口溫度為140 °C,出口溫度為60 °C)、冷卻筒及多級篩分系統,最后經過防板結裝置包膜后,得到產品顆粒。 產品顆粒大小均勻為2 3mm,成粒率為80%,顆粒硬度>25N。
權利要求
1.一種顆粒硫酸銨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在儲液槽中配置濃度為109Γ20%的聚甲醛溶液作為粘結劑;(2)硫酸銨、粉碎為20 200目的尿素和石膏按90、5:3 5:2飛的比例加入造粒機;(3 )將占步驟(2 )中原料重量;Γ5%聚甲醛溶液霧化并噴灑在物料表面,混合造粒,并加入適量蒸汽,維持造粒溫度在6(T80 0C,得到顆粒硫酸銨半成品;(4)顆粒硫酸銨半成品經過烘干、冷卻除去殘余水分;(5)然后經過多級篩分裝置和防板結裝置處理,得到成品顆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顆粒硫酸銨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用石膏為天然石膏。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顆粒硫酸銨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烘干所用烘干筒進口溫度為110 150 °C,出口溫度為60 80 °C。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顆粒硫酸銨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防板結裝置所用防板結劑為惰性材料硅藻土、高嶺土、滑石粉、膨潤土的一種,用量為^g/t。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顆粒硫酸銨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防板結裝置所用防板結劑為惰性材料硅藻土、高嶺土、滑石粉、膨潤土的一種,用量為^g/t。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具體為一種顆粒硫酸銨生產工藝,解決了現有硫酸銨擠壓造粒過程中利用磷酸鹽作為添加劑造粒生產成本高、結晶造粒工藝適用性不強、具有局限性的問題。顆粒硫酸銨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配置體積分數為10%~20%的聚甲醛溶液作為粘結劑;硫酸銨、尿素和石膏按90~95:3~5:2~5的比例加入造粒機;將占原料重量3~5%的聚甲醛溶液霧化并噴灑在物料表面,混合造粒,并加入適量蒸汽,維持造粒溫度在60~80℃,得到顆粒硫酸銨半成品;然后經過烘干、冷卻除去殘余水分;經過多級篩分裝置和防板結裝置處理,得到成品顆粒。本發明生產成本低、工藝條件簡單、在最大限度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能更好保證產品的養分。
文檔編號C05C3/00GK102503590SQ20111033119
公開日2012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7日
發明者劉二保, 梁亞勤, 王進, 薛冰純, 郝青 申請人:山西師范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