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提高棉籽蛋白的吸收利用率的工業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棉籽脫酚技術,尤其是一種提高棉籽蛋白的吸收利用率的工業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是一個產棉大國,棉籽資源十分豐富,棉籽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所含棉籽蛋白營養價值接近于大豆類蛋白,是一種很好的蛋白質飼料資源,可用來代替魚粉和豆粕等, 并且棉粕的價格相對于豆粕、魚粉都低很多。因而棉籽蛋白的應用具有很強的競爭優勢,市場開發前景廣闊。然而普通棉粕中含有較高的游離棉酚成分,在作為飼料使用時,會對動物的肝臟和雄性生殖系統造成危害。傳統的棉籽加工生產一般要在100°c以上的高溫上進行,主要通過液壓、螺旋壓榨或預榨浸出等方法制取油脂和餅粕,提取的棉籽油為主要產品,棉餅和棉粕為副產品。在榨油或預榨浸出后得到的棉餅或棉粕含有大量的棉酚,同時通過高溫、高水分蒸炒,游離棉酚和賴氨酸反應,有效氨基酸降低,而且高溫高壓使蛋白變性,從而使棉餅或棉粕只能作為棉籽加工的低級產品,在飼料行業的應用受到極大限制,甚至在很多地方只能被作為肥料使用。飼料在消化道中,必須首先要溶解于消化液中才被消化酶有效地消化,因此飼料營養組分在液相中的溶解度應與其消化率有重要關系。蛋白質的胃蛋白酶一胰蛋白酶體外消化試驗被認為是最接近動物體內消化情況的體外消化試驗方法。飼料原料蛋白質的氫氧化鉀溶解度與體外消化率的較好的相關性,即蛋白質氫氧化鉀溶解度好的原料,其體外蛋白質消化率也高。由此,可以認為,蛋白質氫氧化鉀溶解度可以作為評價飼料可消化性,即生物利用率的一種簡便方法。隨著棉籽脫酚技術和工藝的發展和成熟,棉籽粕中有害因子棉酚得到有效脫除, 提高了棉籽粕的利用價值。目前市場上出現了眾多脫酚棉籽蛋白產品如“全脫酚棉籽蛋白”、“脫毒棉籽蛋白”、“高蛋白脫毒棉粕,,等等,這些產品雖然脫除了部分棉酚,對動物的毒性得到降低,但在脫除棉酚的過程中,棉籽蛋白中的氨基酸和棉酚結合使得氨基酸損失嚴重,所以仍然存在著棉籽蛋白的生物利用率低的問題,反映在產品的理化指標上就是氫氧化鉀溶解度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氫氧化鉀溶解度高的提高棉籽蛋白的吸收利用率的工業方法。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工藝步驟為(1)棉籽蛋白料胚在提油浸出器內用非極性溶劑提油,得到混合油和濕胚;
(2)濕胚在脫酚浸出器中用極性溶劑分階段噴淋萃取棉酚,得到脫酚的濕粕;
(3)濕粕經擠液機把濕粕中的溶劑和水分脫除,得到棉粕;(4)棉粕采用低溫脫溶裝置進行烘干脫溶; (5 )烘干脫溶后的棉粕再經過冷卻、磨碎得到成品脫酚棉籽蛋白。本發明所述步驟(1)中的非極性溶劑為正己烷。本發明所述步驟(2)中的極性溶劑為甲醇、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步驟(2)中的極性溶劑的濃度為93 99wt%。所述驟(2)中的萃取溫度為35 60°C,萃取時間為40 45min。本發明所述驟(3)中用擠液機將濕粕中65 75wt%的溶劑和水分脫除。所述驟 (3)中的低溫脫溶裝置為兩級臥式低溫脫溶裝置。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由于首先使用極性溶劑或混合的極性溶劑進行脫酚,使得棉籽粕中的蛋白質變性程度較低,棉籽蛋白保持了較高的生物活性;然后棉籽蛋白在進入烘干機之前,先經擠液機將濕粕中的大部分溶劑及水分脫除,再經低溫脫溶裝置對濕粕進行低溫烘干脫溶處理,這樣棉籽蛋白不會因為較高的溫度和較長時間而變性,保證了棉籽蛋白質中的氨基酸不與游離棉酚結合而變性導致氨基酸含量的損失;經過這樣的工序生產的棉籽蛋白的氫氧化鉀溶解度由35%可以提高到50%左右,氨基酸占總蛋白的比例在90襯%以上,從而使得棉籽蛋白保證了較高的生物利用率,提升了棉籽蛋白本身的營養價值,也促進其在飼料行業中使用價值。本發明工藝操作簡單,生產成本低。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實施例1 本提高棉籽蛋白的吸收利用率的工業方法的工藝步驟為
蛋白料胚送入存料箱,用刮板輸送機和封閉絞龍送至提油浸出器,先經非極性溶劑正己烷分階段噴淋得混合油;提油后得到的濕胚由埋刮板輸送至脫酚浸出器,用濃度為 94wt%的乙酸乙酯分階段噴淋萃取棉酚,萃取溫度為35°C,萃取時間為45min ;從脫酚浸出器排出的濕粕先經擠液機把濕粕65%的溶劑和水分脫除;脫除大部分溶劑的棉粕送入兩節臥式低溫脫溶裝置,烘干脫溶后的棉粕冷卻、磨碎得到成品脫酚棉籽蛋白。根據GB/T 19541-2004《飼料用大豆粕》檢測棉籽蛋白的氫氧化鉀溶解度為50. 5%,氨基酸占總蛋白比例為 91. 3wt%。實施例2 本提高棉籽蛋白的吸收利用率的工業方法的工藝步驟為
蛋白料胚送入存料箱,用刮板輸送機和封閉絞龍送至提油浸出器,先經正己烷分階段噴淋得混合油;提油后得到的濕胚由埋刮板輸送至脫酚浸出器,用濃度為97wt%甲醇和 97wt%乙醇的混合溶劑溶液分階段噴淋萃取棉酚,萃取溫度為55°C,萃取時間為45min ;從脫酚浸出器排出的濕粕先經擠液機把濕粕中75%的溶劑和水分脫除;脫除大部分溶劑的棉粕送入兩節臥式低溫脫溶裝置,烘干脫溶后的棉粕冷卻、磨碎得到成品脫酚棉籽蛋白。根據 GB/T 19541-2004《飼料用大豆粕》檢測棉籽蛋白的氫氧化鉀溶解度為52. 6%,氨基酸占總蛋白比例為93. 8wt%。實施例3 本提高棉籽蛋白的吸收利用率的工業方法的工藝步驟為
蛋白料胚送入存料箱,用刮板輸送機和封閉絞龍送至提油浸出器,先經正己烷分階段噴淋得混合油;提油后得到的濕胚由埋刮板輸送至脫酚浸出器,用濃度為93wt%甲醇、93wt%乙醇和93wt%乙酸乙酯的混過溶劑分階段噴淋萃取棉酚,萃取溫度為60°C,萃取時間為40min ;從脫酚浸出器排出的濕粕先經擠液機把濕粕中70%的溶劑和水分脫除;脫除大部分溶劑的棉粕送入兩節臥式低溫脫溶裝置,烘干脫溶后的棉粕冷卻、磨碎得到成品脫酚棉籽蛋白。根據GB/T 19541-2004《飼料用大豆粕》檢測棉籽蛋白的氫氧化鉀溶解度為51.5%, 氨基酸占總蛋白比例為93wt%。 實施例4 本提高棉籽蛋白的吸收利用率的工業方法的工藝步驟為
蛋白料胚送入存料箱,用刮板輸送機和封閉絞龍送至提油浸出器,先經正己烷分階段噴淋得混合油;提油后得到的濕胚由埋刮板輸送至脫酚浸出器,用濃度為98襯%丙酮溶液分階段噴淋萃取棉酚,萃取溫度為45°C,萃取時間為45min ;從脫酚浸出器排出的濕粕先經擠液機把濕粕中75%的溶劑和水分脫除;脫除大部分溶劑的棉粕送入兩節臥式低溫脫溶裝置,烘干脫溶后的棉粕冷卻、磨碎得到成品脫酚棉籽蛋白。根據GB/T 19541-2004《飼料用大豆粕》檢測棉籽蛋白的氫氧化鉀溶解度為53%,氨基酸占總蛋白比例為Mwt%。
權利要求
1.一種提高棉籽蛋白的吸收利用率的工業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的工藝步驟為(1)棉籽蛋白料胚在提油浸出器內用非極性溶劑提油,得到混合油和濕胚;(2)濕胚在脫酚浸出器中用極性溶劑分階段噴淋萃取棉酚,得到脫酚的濕粕;(3)濕粕經擠液機把濕粕中的溶劑和水分脫除,得到棉粕;(4)棉粕采用低溫脫溶裝置進行烘干脫溶;(5 )烘干脫溶后的棉粕再經過冷卻、磨碎得到成品脫酚棉籽蛋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高棉籽蛋白的吸收利用率的工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驟(1)中的非極性溶劑為正己烷。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高棉籽蛋白的吸收利用率的工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驟(2)中的極性溶劑為甲醇、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中的一種或幾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提高棉籽蛋白的吸收利用率的工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驟(2)中的極性溶劑的濃度為93 99wt%。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高棉籽蛋白的吸收利用率的工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驟(2)中的萃取溫度為35 60°C,萃取時間為40 45min。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高棉籽蛋白的吸收利用率的工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驟(3)中用擠液機將濕粕中65 75wt%的溶劑和水分脫除。
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任意一種提高棉籽蛋白的吸收利用率的工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驟(3)中的低溫脫溶裝置為兩級臥式低溫脫溶裝置。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提高棉籽蛋白的吸收利用率的工業方法,該方法的工藝步驟為(1)棉籽蛋白料胚在提油浸出器內用非極性溶劑提油,得到混合油和濕胚;(2)濕胚在脫酚浸出器中用極性溶劑分階段噴淋萃取棉酚,得到脫酚的濕粕;(3)濕粕經擠液機把濕粕中的溶劑和水分脫除,得到棉粕;(4)棉粕采用低溫脫溶裝置進行烘干脫溶;(5)烘干脫溶后的棉粕再經過冷卻、磨碎得到成品脫酚棉籽蛋白。經過這樣的工序生產的棉籽蛋白的氫氧化鉀溶解度由35%可以提高到50%左右,氨基酸占總蛋白的比例在90wt%以上,從而使得棉籽蛋白保證了較高的生物利用率,提升了棉籽蛋白本身的營養價值,也促進其在飼料行業中使用價值。本方法工藝操作簡單,生產成本低。
文檔編號A23K1/14GK102349595SQ20111033276
公開日2012年2月1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8日
發明者劉鳳山, 周冬麗, 宋偉光, 范志偉, 陳運霞 申請人:晨光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