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雙風源進風碾米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谷物磨削去皮的設備,具體涉及一種碾米機。
背景技術:
在稻谷加工碾米過程中,碾輥研磨米粒表面去除糠皮層,碾白室中米粒受到摩擦和碰撞將產生大量的熱量,使米粒表面溫度升高,由于米粒導熱性差,熱量由米粒的表層向內傳遞較慢,使米粒形成較大的溫度梯度(即溫差),較大的溫度差使得米粒內部產生熱應力,熱應力超過米質固有的強度將導致米粒破裂或爆腰。為了降低碾米過程的增碎,出現了通過連接噴風風機的碾米機、或強拉(強吸)風碾米機,這些米機均為單一進風源(噴風碾米機通過主軸軸孔的一端正壓送風,強拉風米機通過主軸軸孔的兩端負壓吸風),由于碾白室軸向尺寸較長,采用單一風源不論是一端正壓送風還是兩端負壓吸風,沿程進風阻力大, 碾白室各段進風量差異大,碾米機吸風阻力大,穿過碾白室主碾段(中段)的風量小,難以抑制碾米過程中米粒溫度升高而產生的碎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同時實現噴風和吸風的雙風源進風碾米機,以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雙風源進風碾米機,它包括機架,機架內設有碾米室機構, 機架碾米室機構下連接有吸糠斗,碾米室機構的末端機架的上連接有碾米出料機構,所述碾米室機構包括主軸,主軸上連接有碾米輥,機架內設的米篩組件,機架內設的進料斗,機架內的主軸上連接的送料機構,主軸與傳動裝置連接,所述主軸是中空結構,主軸的中空腔內設有隔板,隔板一端的主軸壁上設有噴風孔,具有噴風孔的主軸段與噴風風機連接聯通; 隔板另一端的主軸壁上設有吸風孔,具有吸風孔的主軸段與大氣相通,主軸形成噴風段和吸風段。所述主軸的噴風段位于碾米室機構進料側,碾米室機構進料側的主軸端部開孔與噴風風機連接聯通;主軸的吸風段位于碾米出料機構側。所述吸風孔的主軸段伸出機架與支撐架支撐,支撐架與機架連接;支撐架上設有進風吸風口,進風吸風口與主軸壁上的吸風孔相通;主軸軸端設進風開口與大氣相通。支撐架內設有支撐軸承支撐主軸,支撐架上連接有軸承定位蓋,軸承定位蓋的蓋壁開設有通風孔,通風孔與主軸軸端的進風開口相通。主軸段上的噴風孔沿軸向設有多行,主軸段上的吸風孔沿軸向設有多行。支撐架上的進風吸風口處設進風吸風口開度調節板。主軸段上的吸風孔在徑向的分布是對稱。相鄰行上的噴風孔圓心不在同一圓周面內,相鄰行上的吸風孔圓心不在同一圓周面內。主軸段上沿軸向設置的吸風孔的行數大于主軸段上沿軸向設置的噴風孔的行數。
主軸的噴風段的長度大于主軸的吸風段的長度;吸風段為主軸尾段,主軸的噴風段分為噴風前段和噴風中段,噴風中段的主軸壁上噴風孔的總面積大于噴風前段上噴風孔的總面積。主軸進料端自帶風機增壓送風,克服進風管中段和頭段的進風阻力,使中段和頭段進風量增大。主軸出料端負壓吸風,支撐架設有軸向進風和徑向進風通道,軸向進風增加了進風面積,徑向進風縮短了進風管段長度,降低了進風阻力,使負壓進風管段阻力小,增大尾段碾白室的進風量,同時也使另一端正壓風源(風機)的風壓降低而提高其風量,使中段和頭段進風量增大。本發明將碾米室機構的中空主軸分割成噴風段和吸風段,噴風段與噴風風機連接聯通,吸風段與大氣相通,通過吸糠斗連接的吸風機產生負壓吸風;中空主軸分段式軸向噴風和吸風改變了碾米室內沿軸向風量的分布,減小了風力的沿程損失,使得碾米室內沿軸向的風量達到均衡;其結構緊湊,穩定性好。
圖1本發明雙風源進風碾米機結構示意圖。圖2主軸噴風段噴風孔布置示意圖。圖3圖2A-A向剖視示意圖。圖4主軸吸風段吸風孔布置示意圖。圖5圖4B-B向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機架101上設有碾米室機構200,機架碾米室機構下連接有吸糠斗 110,吸糠斗110與吸風裝置連接聯通。碾米室機構200包括主軸202,主軸202的兩端伸出機架101,機架101上連接有主軸進料側軸承座102和主軸出料側支撐架111。進料側的主軸連接有傳動裝置201,傳動裝置201為電機皮帶傳動裝置。出料側的機架101上連接有碾米出料機構109。機架碾米室機構還包括機架上設的進料斗208,與進料斗208位置相互對應的主軸202上連接送料機構(本實施例中采用螺旋推進器20 ,主軸202上連接碾米輥,機架內設的米篩組件,米篩組件包括機架上連接的上下橫梁104,上下橫梁104上連接有米篩托架 105,米篩托架105上連接支撐米篩106 ;碾米輥采用管狀的砂輥204 ;砂輥204表面開有螺旋槽并有通風孔穿過砂輥管壁。主軸202間隔連接兩個支撐筋板205、207,支撐筋板205、 207與砂輥204連接。主軸202與砂輥204內壁之間的空間構成氣室。主軸202為中空結構;主軸202的兩端開口。中空結構的主軸202內設有隔板206, 隔板206將主軸202空腔分隔成噴風段和吸風段。主軸202的噴風段設在進料側。主軸202的吸風段設在出料側。主軸202進料側的端部開孔210與噴風風機103連接聯通。主軸202的噴風段設有噴風孔,主軸噴風段上的噴風孔沿軸向設有多行,本實施例的噴風孔設有三行,即沿圓周120度分布,如圖2、3所示,相鄰行上的噴風孔圓心不在同一圓周面內,噴風孔錯位設置,本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噴風孔301、302在同一圓周面內,噴風孔303與噴風孔301、302錯位布置;噴風段分為噴風前段和噴風中段,即支撐筋板205右側的主軸為噴風前段,支撐筋板205左側的主軸為噴風后段。噴風中段的主軸壁上噴風孔的總面積大于噴風前段上噴風孔的總面積。主軸202的吸風段設有吸風孔,主軸202吸風段(即吸風段為主軸尾段)在支撐筋板207的右側。吸風孔包括砂輥204下對應的吸風孔310和伸出機架外的主軸202吸風段的吸風孔320。本實施例吸風孔310設有三行,即沿圓周120度分布,實現錯位布置。如圖4、5所示,吸風孔320沿軸向設有四行,四行吸風孔分成兩組,每一組的兩個吸風孔在直徑方向設置(對稱);兩組之間錯位設置。如圖1所示,主軸出料側支撐架111通過軸承112與主軸202吸風段支撐。支撐架上設有進風吸風口 113,進風吸風口 113與主軸壁上的吸風孔320相通;支撐架上的進風吸風口 113處設進風吸風口開度調節板108。開度調節板108采用圓弧形的百葉板。主軸出料側支撐架111的連接有軸承定位蓋114,軸承定位蓋114的蓋壁開設有通風孔115,通風孔115與主軸出料側端部開孔211相通。砂輥204與主軸連接的筋板在砂輥軸向中心位置,將砂輥內腔隔離成前、中、尾三個氣室。分別是前段正壓氣室,中段正壓氣室和尾端負壓室。碾米機工作時圓形米篩內壁與砂輥圓周外表面距離為δ稱為“存氣”,由徑向 “存氣” δ和米篩內壁與砂輥外表面沿軸向形成的腔室成為“碾白室”;糙米由進料口進入, 通過螺旋推進器203送入“碾白室”沿圓周及軸向運動,在“碾白室”內米粒與砂輥接觸碾削糠皮層,米粒在螺旋推進器203推動下沿程碾削,通過閉風出料口 109排除機外;在外吸糠風網的作用下,碾除的糠粉通過米篩106排出“碾白室”經吸糠斗110吸入吸糠風網。通常碾米機外配吸糠風網給碾米機提供風壓1500 以上的吸風,接入吸糠斗 110。主軸兩端進風,一端為正壓送風,另一端為負壓吸風,主軸內設有隔風堵頭206將軸內孔分為正壓和負壓兩個不同的壓力行腔,砂輥內壁和主軸外壁構成的空間稱為“氣室”,正壓風源由噴風風機103提供,從進料端進入主軸軸孔,通過主軸徑向孔沿程送入頭段、中段 “氣室”,形成頭段正壓氣室、中段正壓氣室,噴入碾白室;主軸的另一端與空氣相通,在外風網提供的負壓作用下通過主軸軸孔、尾段負壓“氣室”吸入尾段碾白室,在外風網負壓吸風的作用下,一端的正壓風和另一端的負壓風通過砂輥通風孔進入碾白室時,前、中、尾段的風阻將自動平衡(頭段阻力h + =中段阻力h + =尾段阻力l·^)。由于尾段碾白室與空氣相通,出料軸承座設有軸向進風增加了進風面積,徑向進風縮短了進風管段長度降低了進風阻力,使負壓進風管段阻力小;而中段和頭段進風管段長,進風阻力大,采用增壓送風以克服進風阻力,使碾白室頭段阻力、中段阻力和尾段阻力相等。
權利要求
1.一種雙風源進風碾米機,它包括機架,機架內設有碾米室機構,機架碾米室機構下連接有吸糠斗,碾米室機構的末端機架的上連接有碾米出料機構,所述碾米室機構包括主軸, 主軸上連接有碾米輥,機架內設的米篩組件,機架內設的進料斗,機架內的主軸上連接的送料機構,主軸與傳動裝置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軸是中空結構,主軸的中空腔內設有隔板,隔板一端的主軸壁上設有噴風孔,具有噴風孔的主軸段與噴風風機連接聯通;隔板另一端的主軸壁上設有吸風孔,具有吸風孔的主軸段與大氣相通,主軸形成噴風段和吸風段。
2.如權利要求1所述雙風源進風碾米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軸的噴風段位于碾米室機構進料側,碾米室機構進料側的主軸端部開孔與噴風風機連接聯通;主軸的吸風段位于碾米出料機構側。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雙風源進風碾米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風孔的主軸段伸出機架與支撐架支撐,支撐架與機架連接;支撐架上設有進風吸風口,進風吸風口與主軸壁上的吸風孔相通;主軸軸端設進風開口與大氣相通。
4.如權利要求3所述雙風源進風碾米機,其特征在于支撐架內設有支撐軸承支撐主軸,支撐架上連接有軸承定位蓋,軸承定位蓋的蓋壁開設有通風孔,通風孔與主軸軸端的進風開口相通。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雙風源進風碾米機,其特征在于主軸噴風段上的噴風孔沿軸向設有多行,主軸吸風段上的吸風孔沿軸向設有多行。
6.如權利要求3所述雙風源進風碾米機,其特征在于支撐架上的進風吸風口處設進風吸風口開度調節板。
7.如權利要求5所述雙風源進風碾米機,其特征在于主軸段上的吸風孔在徑向的分布是對稱。
8.如權利要求5所述雙風源進風碾米機,其特征在于相鄰行上的噴風孔圓心不在同一圓周面內,相鄰行上的吸風孔圓心不在同一圓周面內。
9.如權利要求5所述雙風源進風碾米機,其特征在于主軸段上沿軸向設置的吸風孔的行數大于主軸段上沿軸向設置的噴風孔的行數。
10.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雙風源進風碾米機,其特征在于主軸的噴風段的長度大于主軸的吸風段的長度;吸風段為主軸尾段,主軸的噴風段分為噴風前段和噴風中段,噴風中段的主軸壁上噴風孔的總面積大于噴風前段上噴風孔的總面積。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雙風源進風碾米機,它包括機架,機架內設有碾米室機構,機架碾米室機構下連接有吸糠斗,碾米室機構的末端機架的上連接有碾米出料機構,所述碾米室機構包括主軸,主軸上連接有碾米輥,機架內設的米篩組件,機架內設的進料斗,機架內的主軸上連接的送料機構,主軸與傳動裝置連接,所述主軸是中空結構,主軸的中空腔內設有隔板,隔板一端的主軸壁上設有噴風孔,具有噴風孔的主軸段與噴風風機連接聯通;隔板另一端的主軸壁上設有吸風孔,具有吸風孔的主軸段與大氣相通,主軸形成噴風段和吸風段。其結構緊湊,穩定性好。
文檔編號B02B7/00GK102430441SQ20111033298
公開日2012年5月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8日
發明者肖崇業 申請人:武漢中糧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