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水產動物用復合酶制劑及其制備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飼料添加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水產動物用復合酶制劑及其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魚、蝦類水產動物對蛋白質的需求較陸生動物高,蛋白質水平一般要求在25% 50%之間,所以水產飼料蛋白質含量都很高,而水產動物內源性蛋白酶往往不能充分利用蛋白質,加入外源性蛋白酶后,可彌補內源性蛋白酶的不足,提高蛋白質吸收率10%左右, 在節約蛋白質同時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同時魚、蝦等水生動物的消化道與其它動物有較大區別,消化道較短,食物在消化道停留的時間短,消化吸收率差;而且眾多水生動物沒有胃, 消化道pH在6. 8 7. 2之間,需要合適PH值的蛋白酶才能發揮水解蛋白質的作用,提高飼料消化利用率。另外,常規飼料原料如玉米、麥類、餅粕類等都存在一定量的抗營養因子,最多的就是非淀粉多糖,有的甚至占到了整個原料的四分之一,要分解這些抗營養因子,就必須依靠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如木聚糖酶、纖維素酶、甘露聚糖酶等。由于水產動物消化系統的特殊性,水產飼料的加工需要采用定型和制粒工藝,但制粒過程中的高溫(一般為80°C)會造成大部分酶蛋白失活,活性下降50 80%,甚至無效果。所以,如何提高飼用水產復合酶的耐受溫度也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水產動物用復合酶制劑及其制備工藝,以兩種菌株混合發酵技術制備水產動物飼用復合酶制劑,且采用該方法制備的水產動物飼用復合酶制劑,不但產酶能力增強,而且所產酶的耐高溫特性增強,可以耐受水產飼料生產時的調質溫度,提高水產動物對飼料養份的利用效率,尤其是蛋白質的利用率,減少氮、磷排泄量, 降低水環境的污染,促進水產動物健康生產,提高水產養殖業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本發明采用的技術解決方案一種水產動物用復合酶制劑包含中性蛋白酶酶活5000 7000u/g,甘露聚糖酶酶活2000 3000u/g,木聚糖酶酶活3000 4000u/g,纖維素酶酶活2000 3000u/g。其中,中性蛋白酶的作用機理將大分子蛋白質水解為小分子肽或氨基酸等產物,以利于蛋白質的有效吸收和利用。甘露聚糖酶的作用機理將廣泛存在于豆類籽實中的甘露聚糖降解為甘露低聚糖,不僅消除了甘露聚糖對單胃動物的抗營養作用,同時生成的甘露低聚糖在動物腸道中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木聚糖酶的作用機理可將木聚糖降解成低聚木糖和木糖,使木聚糖的黏性和持水性大大下降,從而消除木聚糖的抗營養作用。纖維素酶的作用機理將纖維素分解為葡萄糖,消除其抗營養作用,調節腸道菌群平衡,增強動物生產性能。所述水產動物用復合酶制劑的制備工藝,包括下述步驟第一步對產中性蛋白酶、纖維素酶的米曲霉菌種以及產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的黑曲霉菌種進行紫外線照射誘變,篩選出耐高溫高產菌株后保藏,并對保藏的菌種傳代;第二步將保藏的米曲霉菌種、黑曲霉菌種分別接種在麥芽汁瓊脂培養基斜面上, 置于恒溫培養箱中,30°C培養76h-82h,待斜面長滿菌絲并長滿孢子后,加入適量的無菌水分別洗下孢子,制成米曲霉一級種子懸浮液和黑曲霉一級種子懸浮液;第三步取豆粕65 75wt%,麥麩20 30wt%,硫酸銨2 5wt%,磷酸二氫鉀 1 1. 5wt%混合均勻制成固體培養基料;第四步取適量固體培養基料裝入容器中,按料水重量比1 1.0 1.3的比例加水混勻,121°C滅菌30min后冷卻制成固體培養基;然后按固體培養基料5 IOwt %的比例在固體培養基上分別接種米曲霉一級種子懸浮液和黑曲霉一級種子懸浮液,置于恒溫培養箱中,30°C培養85 87h,待培養基表面長滿孢子后,加入適量的無菌水分別洗下孢子,制成米曲霉二級種子懸浮液和黑曲霉二級種子懸浮液;第五步取豆粕60 70wt%,麥麩20 30wt%,稻殼粉5 IOwt %,硫酸銨2 3wt%,磷酸二氫鉀1 1. 5wt%,硫酸鎂0. 15 0. 2wt%混合均勻制成發酵培養基料;第六步在發酵培養基料中按料水重量比2. 5 1的比例加水混勻,121°C滅菌 30min后冷卻制成發酵培養基;然后按發酵培養基料15 20wt %的比例分別將米曲霉二級種子懸浮液和黑曲霉二級種子懸浮液均勻噴灑在發酵培養基中,攪拌均勻后裝入曲盤進行發酵,發酵溫度28 32°C,相對濕度75 80%,發酵時間84 96h ;第六步將發酵結束形成的固體基質,在45 50°C下低溫氣流干燥至含水量8 10%,然后粉碎后包裝成成品。本發明具有的優點和效果1、本發明水產動物飼用復合酶制劑可降低、消除抗營養因子引起的食糜粘度增加及纖維素屏障作用,補充內源消化蛋白酶的不足,有助高蛋白水產料的消化吸收,降低水產動物糞便中養分含量,減少對水體的污染,改善水質;提高動物生產性能,降低餌料系數,降低養殖成本。2、本發明采用兩種菌株混合發酵技術制備,制備工藝簡單可控,更易操作。3、本發明采用耐高溫高產菌株為原種,不但產酶能力增強,而且所產酶的耐高溫特性增強,完全可以耐受水產飼料生產時的調質溫度,保持較高的活性。
具體實施例方式第一步對產中性蛋白酶、纖維素酶的米曲霉菌種以及產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的黑曲霉菌種進行紫外線照射誘變,篩選出耐高溫高產菌株后保藏,并對保藏的菌種傳代;第二步將保藏的米曲霉菌種、黑曲霉菌種分別接種在麥芽汁瓊脂培養基斜面上, 置于恒溫培養箱中,30°C培養76h-82h,待斜面長滿菌絲并長滿孢子后,加入適量的無菌水分別洗下孢子,制成米曲霉一級種子懸浮液和黑曲霉一級種子懸浮液;第三步取豆粕70wt%,麥麩^wt%,硫酸銨3wt%,磷酸二氫鉀Iwt %混合均勻制成固體培養基料;
第四步取第三步制備的固體培養基料20g裝入300ml三角瓶中,加水25ml混勻, 121°C滅菌30min后冷卻制成固體培養基;然后在固體培養基上分別接種米曲霉一級種子懸浮液和黑曲霉一級種子懸浮液各1.5ml,置于恒溫培養箱中,30°C培養86h,待培養基表面長滿孢子后,加入適量的無菌水分別洗下孢子,制成米曲霉二級種子懸浮液和黑曲霉二級種子懸浮液;第五步取豆粕65襯%,麥麩22襯%,稻殼粉9襯%,硫酸銨2. 3wt%,磷酸二氫鉀 1. 5wt%,硫酸鎂0. 2wt%混合均勻制成發酵培養基料;第六步取第五步制備的發酵培養基料50kg按料水重量比2. 5 1的比例加水 20kg混勻,121°C滅菌30min后冷卻制成發酵培養基;分別取米曲霉二級種子懸浮液和黑曲霉二級種子懸浮液各0. 75-1L均勻噴灑在發酵培養基中,攪拌均勻后裝入曲盤進行發酵, 發酵溫度28 32°C,相對濕度75 80%,發酵時間84 96h ;第六步將發酵結束形成的固體基質,在45 50°C下低溫氣流干燥至含水量8 10%,然后粉碎后包裝成成品。經測定所得產品包含中性蛋白酶酶活5560u/g,甘露聚糖酶酶活2300u/g,木聚糖酶酶活3300u/g,纖維素酶酶活2500u/g。所得產品對水產飼料蛋白質及能量消化率的影響試驗一、試驗飼料共配制2組試驗飼料,在基礎飼料中添加0. 07%的本發明所得產品為復合酶制劑組,不添加本發明的基礎飼料為對照組,飼料配方和營養成分見表1,飼料原料經粉碎過40目篩,經雙螺桿制粒機制成直徑1. 5mm的顆粒,制好的飼料存放于冰箱中備用。表1基礎日糧配方
權利要求
1.一種水產動物用復合酶制劑,其特征是所述復合酶制劑包含中性蛋白酶酶活 5000 7000u/g,甘露聚糖酶酶活2000 3000u/g,木聚糖酶酶活3000 4000u/g,纖維素酶酶活2000 3000u/g。
2.—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產動物用復合酶制劑的制備工藝,其特征是包括下述步驟第一步對產中性蛋白酶、纖維素酶的米曲霉菌種以及產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的黑曲霉菌種進行紫外線照射誘變,篩選出耐高溫高產菌株后保藏,并對保藏的菌種傳代;第二步將保藏的米曲霉菌種、黑曲霉菌種分別接種在麥芽汁瓊脂培養基斜面上,置于恒溫培養箱中,30°C培養76h-82h,待斜面長滿菌絲并長滿孢子后,加入適量的無菌水分別洗下孢子,制成米曲霉一級種子懸浮液和黑曲霉一級種子懸浮液;第三步取豆粕65 75wt %,麥麩20 30wt %,硫酸銨2 5wt %,磷酸二氫鉀1 1. 5wt%混合均勻制成固體培養基料;第四步取適量固體培養基料裝入容器中,按料水重量比1 1.0 1.3的比例加水混勻,121°C滅菌30min后冷卻制成固體培養基;然后按固體培養基料5 10wt%的比例在固體培養基上分別接種米曲霉一級種子懸浮液和黑曲霉一級種子懸浮液,置于恒溫培養箱中,30°C培養85 87h,待培養基表面長滿孢子后,加入適量的無菌水分別洗下孢子,制成米曲霉二級種子懸浮液和黑曲霉二級種子懸浮液;第五步取豆粕60 70wt %,麥麩20 30wt %,稻殼粉5 IOwt %,硫酸銨2 3wt %, 磷酸二氫鉀1 1. 5wt%,硫酸鎂0. 15 0. 2wt%混合均勻制成發酵培養基料;第六步在發酵培養基料中按料水重量比2. 5 1的比例加水混勻,121°C滅菌30min 后冷卻制成發酵培養基;然后按發酵培養基料15 20wt%的比例分別將米曲霉二級種子懸浮液和黑曲霉二級種子懸浮液均勻噴灑在發酵培養基中,攪拌均勻后裝入曲盤進行發酵,發酵溫度28 32°C,相對濕度75 80%,發酵時間84 96h ;第七步將發酵結束形成的固體基質,在45 50°C下低溫氣流干燥至含水量8 10%,然后粉碎后包裝成成品。
全文摘要
一種水產動物用復合酶制劑及其制備工藝,所述復合酶制劑包含中性蛋白酶酶活5000~7000u/g,甘露聚糖酶酶活2000~3000u/g,木聚糖酶酶活3000~4000u/g,纖維素酶酶活2000~3000u/g。所述制備工藝采用以兩種耐高溫高產菌株混合發酵技術制備。本發明制備工藝簡單可控,更易操作,且所得產品不但產酶能力增強,而且所產酶的耐高溫特性增強,完全可以耐受水產飼料生產時的調質溫度,保持較高的活性;可降低、消除抗營養因子引起的食糜粘度增加及纖維素屏障作用,補充內源消化蛋白酶的不足,有助高蛋白水產料的消化吸收,降低水產動物糞便中養分含量,減少對水體的污染,改善水質;提高動物生產性能,降低餌料系數,降低養殖成本。
文檔編號A23K1/165GK102396652SQ20111034665
公開日2012年4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7日
發明者劉麗, 李冬梅, 王剛 申請人:寶雞市星星協力生物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