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冷水魚運輸的保鮮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魚類運輸保鮮容器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冷水魚運輸的保鮮容
O
背景技術:
冷水魚是魚的一個種類,主要是人們按照魚類對于生活環境,尤其是水溫的要求, 高于20度水溫就不能存活,所以叫冷水性魚類。在我國高原地區以及北部的一些江河中生存著大量的冷水魚類,特別是在藏東南的許多江河有大量的經濟魚類,如長絲裂腹魚、裸腹葉須魚,軟刺裸裂尻魚等。在人口密集、交通方便的地區,魚類資源主要用于滿足城鄉人民生活所需。但是大多數冷水魚產魚區位于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的偏遠地區,一般捕到鮮活魚后需經過4至12小時甚至2至4天的長途運輸才能供應市場。現有的運魚容器為桶或橡膠制成的不漏水的魚池,容器都是敞口的,條件好些的還配有氧氣鋼瓶,用一軟管將氧氣不斷輸入魚池中。上述方法在運輸一些常見的魚類,如鯉魚、鯽魚等鮮活魚效果很好。由于冷水魚與常規魚類生存環境有很大區別,冷水魚需在高溶氧和冷水環境中才能成活。目前在夏季用敞口容器運輸冷水魚超過1小時魚就開始陸續死亡,并很快肚皮爆裂,腐爛變質。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技術上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公開一種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可有效保持冷水魚鮮活的用于冷水魚運輸的保鮮容器。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用于冷水魚運輸的保鮮容器,由容器、密封蓋、限壓閥、進氣嘴、進氣軟管和放水閥門組成,容器壁為雙層真空結構,容器的開口與密封蓋通過螺紋連接,容器的上部設置有限壓閥和進氣嘴,容器內部設置有充氣軟管,充氣軟管與進氣嘴連接,容器底部設置有放水閥門。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容器由敞口改進成密閉、可保證高溶氧和低水溫這兩個冷水魚運輸過程中存活所必須的條件,制作簡單,操作容易,運輸方便,使冷水魚的長途保鮮運輸成為可能。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容器,2、密封蓋,3、限壓閥,4、進氣嘴, 5、進氣軟管,6、放水閥門。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用于冷水魚運輸的保鮮容器,由容器、密封蓋、限壓閥、進氣嘴、 進氣軟管和放水閥門組成,容器壁為雙層真空結構,容器的開口與密封蓋通過螺紋連接,容器的上部設置有限壓閥和進氣嘴,容器內部設置有充氣軟管,充氣軟管與進氣嘴連接,容器底部設置有放水閥門。 使用時,將放水開關關閉,向容器中傾入適量冷水,放入冷水魚,加入適量冰塊,使水溫降至6°C至8°C,蓋好密封蓋,由進氣嘴打入壓縮空氣,如有條件輸入氧氣效果更佳,即可裝車運輸,,途中每隔4至6小時可根據具體情況再次換水、加冰、充氣,運輸時間8至12 小時以上,魚仍保持鮮活。
權利要求1. 一種用于冷水魚運輸的保鮮容器,由容器、密封蓋、限壓閥、進氣嘴、進氣軟管和放水閥門組成,其特征在于容器壁為雙層真空結構,容器的開口與密封蓋通過螺紋連接,容器的上部設置有限壓閥和進氣嘴,容器內部設置有充氣軟管,充氣軟管與進氣嘴連接,容器底部設置有放水閥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冷水魚運輸的保鮮容器,由容器、密封蓋、限壓閥、進氣嘴、進氣軟管和放水閥門組成,容器壁為雙層真空結構,容器的開口與密封蓋通過螺紋連接,容器的上部設置有限壓閥和進氣嘴,容器內部設置有充氣軟管,充氣軟管與進氣嘴連接,容器底部設置有放水閥門。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容器由敞口改進成密閉、可保證高溶氧和低水溫這兩個冷水魚運輸過程中存活所必需的條件,制作簡單,操作容易,運輸方便,使冷水魚的長途保鮮運輸成為可能。
文檔編號A01K63/06GK201947799SQ2011200744
公開日2011年8月31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21日
發明者楊雨虹 申請人:東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