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水田旋耕機專用輪胎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輪胎,具體是一種水田旋耕機專用輪胎。
背景技術:
輪胎是在各種車輛或機械上裝配的接地滾動的圓環形彈性橡膠制品通常安裝在金屬輪輞上,能支承車身,緩沖外界沖擊,實現與路面的接觸并保證車輛的行駛性能。輪胎常在復雜和苛刻的條件下使用,它在行駛時承受著各種變形、負荷、力以及高低溫作用,因此必須具有較高的承載性能、牽引性能、緩沖性能。傳統的水田旋耕機,在水田犁耕時,為了能更好的行走必須配置鐵輪胎,但在犁耕機往返不同工作目的地時,必須更換膠質輪胎才能在水泥路面上行走,輪胎的更換,給日常工作帶來極大的不便,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影響工作效率。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別致、美觀大方,適合在水田內行走的水田旋耕機專用輪胎。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水田旋耕機專用輪胎,包括膠質輪胎主體以及輪胎主體外表面的花紋,所述花紋是由多個間隔分布的膠質凸塊構成,所述膠質凸塊的深度至少不低于10CM。所述多個膠質凸塊分為兩排,兩排中的膠質凸塊交錯分布。所述膠質凸塊為L形結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的膠質輪胎的花紋結構,大大增強了輪胎與地面的磨擦力,起到防滑作用,花紋愈深,則花紋塊接地彈性變形量愈大,由輪胎彈性遲滯損失形成的滾動阻力也將隨之增加,盡管較深的花紋不利于輪胎散熱,但卻非常適合在水田內行駛;由于采用膠質輪胎,離開水田后,可以直接在公路上行走,避免了上公路更換輪胎的現象,故方便了日常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
圖1所示的俯視圖。圖中1、輪胎主體;2、膠質凸塊。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2所示,水田旋耕機專用輪胎,包括膠質輪胎主體1以及輪胎主體外表面的花紋,所述花紋是由多個間隔分布的膠質凸塊2構成,每個膠質凸塊2為L形結構,膠質凸塊2的深度為20CM。所述多個膠質凸塊2分為兩排,兩排中的膠質凸塊2交錯分布。
3[0015]工作原理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輪胎花紋的主要作用就是增加胎面與水田地面的磨擦力,以防止車輪打滑,這與鞋底花紋的作用如出一轍。輪胎花紋提高了胎面接地彈性, 在胎面和地面間切向力(如驅動力、制動力和橫向力)的作用下,花紋塊能產生較大的切向彈性變形。切向力增加,切向變形隨之增大,接觸面的“磨擦作用”也就隨之增強,進而抑制了胎面與地面打滑或打滑趨勢。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新型之權利范圍,除了上述實施例的形狀以外,還包括休閑椅、聯椅等各種形狀的椅子。應當指出, 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 都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水田旋耕機專用輪胎,包括膠質輪胎主體(1)以及輪胎主體外表面的花紋,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紋是由多個間隔分布的膠質凸塊(2)構成,所述膠質凸塊(2)的深度至少不低于10C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田旋耕機專用輪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膠質凸塊(2)分為兩排,兩排中的膠質凸塊(2)交錯分布。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田旋耕機專用輪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膠質凸塊(2)為L形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水田旋耕機專用輪胎,包括膠質輪胎主體以及輪胎主體外表面的花紋,所述花紋是由多個間隔分布的膠質凸塊構成,所述膠質凸塊的深度至少不低于10cm。所述多個膠質凸塊分為兩排,兩排中的膠質凸塊交錯分布。膠質凸塊為L形結構。由于采用上述的膠質輪胎的花紋結構,大大增強了輪胎與地面的磨擦力,起到防滑作用,花紋愈深,則花紋塊接地彈性變形量愈大,由輪胎彈性遲滯損失形成的滾動阻力也將隨之增加,盡管較深的花紋不利于輪胎散熱,但卻非常適合在水田內行駛;由于采用膠質輪胎,離開水田后,可以直接在公路上行走,避免了上公路更換輪胎的現象,故方便了日常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A01B33/08GK202053837SQ2011201599
公開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19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19日
發明者李康保 申請人:吳川市粵發農業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