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以蟲草培養基下腳料為主要原料制備生物飼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物飼料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以蟲草培養基下腳料為主要原料制備生物飼料。
背景技術:
北蟲草,又稱蛹蟲草,是一種傳統的名貴滋補中藥材,與天然人參、鹿茸并列為三大滋補品。它藥性溫和,一年四季均可食用,老、少、病、弱、虛者皆宜,比其他種類的滋補品有更廣泛的藥用價值。自古以來人們都把其作為滋補品和藥用品。天然的野生蟲草主要生長在高海拔、高寒地區,生長環境的構成十分苛刻和復雜, 加之人們對蟲草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及不合理的采挖,致使天然的冬蟲夏草自然資源逐步減少。為了解決天然冬蟲夏草資源的不足,只能通過人工栽培蟲草來滿足市場的需求。多年來,國內外對人工栽培蟲草的研究及實踐工作在廣泛而深入地進行,有將蟲草菌感染寄主幼蟲如用蠶蛹蟲體作感染體并培育出蟲草子實體,而目前最為普遍的是用大米、小麥等高蛋白糧食作為基質栽培蟲草子實體的生產技術。蟲草子實體采收后,遺留下來的培養基下腳料中仍殘留有未被完全轉化的大米、 小麥,同時還存有大量的蟲草菌絲存在,而這些菌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多種氨基酸未被利用。安徽農業大學曾經對蟲草菌絲體進行了有效成分的分析,其結果表明菌絲體中氨基酸種類和冬蟲夏草生藥一致,但氨基酸總量和必需氨基酸總量明顯高于冬蟲夏草生藥, 必需氨基酸占總氨基酸的比例也高于后者,必需氨基酸中蘇氨酸、纈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賴氨酸的含量更遠遠高于后者,菌絲體中粗蛋白、總糖及甘露醇的含量均高于冬蟲夏草生藥。可見蟲草培養基下腳料的營養價值非常之高,但目前這些蟲草培養基下腳料的利用率很低,大多是被遺棄。從2003年第05期的《食品工業》雜志中,車振明曾發表過“利用蛹蟲草培養基釀制功能型醬油” 一文中了解到目前對蟲草培養基下腳料的利用是用來釀制功能型醬油。至于蟲草培養基下腳料作為其他的利用未見相關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全新的一種以蟲草培養基下腳料為主要原料制備生物飼料的方法。具體包括利用蟲草培養基下腳料為主要原料,配以糧食副產物米糠、麩皮等,通過有益微生物一EM發酵而成一種物優價廉的生物飼料。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I、以蟲草培養基下腳料為主要原料制備生物飼料,技術方案中原料的組成與配比如下(I)蟲草培養基下腳料66% ;(2)米糠12%;(3)麩皮10%;
(4)玉米粉6%;(5)黃丑粉5. 5% ;(6) EM 圃種0. 2% ;(7)糖0.3%;(8)水適量。2、以蟲草培養基下腳料為主要原料制備生物飼料,技術方案中的蟲草培養基下腳料其選料及處理方法如下(I)選料用無霉變、無腐爛、無異味、無雜質的蟲草培養基下腳料作為原料;(2)破碎將蟲草培養基下腳料破碎成手指頭大小的塊狀;(3)烘干將蟲草培養基下腳料的破碎料移至烘干機并烘至固體物含水量低于 16% ;(4)粉碎將含水量低于16%的蟲草培養基下腳料經粉碎機粉碎成80 100目備用。3、以蟲草培養基下腳料為主要原料制備生物飼料,技術方案中的EM菌種選擇有效活菌數> 100億/g的固體EM制劑。4、以蟲草培養基下腳料為主要原料制備生物飼料,技術方案中生物飼料的制作步驟如下(I)混料將粉碎成80 100目的蟲草培養基下腳料、米糠、麩皮、玉米粉、黃豆粉混合并攪拌均勻成混合料;(2)發酵先用混合料的干料總量20 30%的水將糖稀釋至全溶于水中,接著把 EM菌種混入水中并拌勻成菌液;將菌液與混合料進行混合攪拌,在混合攪拌過程中一邊攪拌一邊灑上EM菌液及水,將混合物料的含水量調節至50 55% ;在干凈無污染源的室內將混合物料堆成寬2米、高O. 5米、長度不限的條形堆,并用可透氣的編織布遮蓋進行好氧發酵;當混合料內溫度達到60°C時維持發酵3 4天后進行堆翻,堆翻過后再用編織布遮蓋繼續發酵3 4天,接著再次堆翻后繼續發酵至混合料內長滿白色的菌絲,有酒香味,手握之柔軟有彈性,既完成發酵過程;(3)烘干將發酵完成的混合料通過烘干機在60°C下進行烘干,烘干至混合料含水量低于15% ;(4)包裝按量包裝成生物飼料成品。本發明既有如下優點I、本發明所提出的制備方法工藝簡單、易實施。2、蟲草培養基下腳料中仍殘留有未被完全轉化的大米、小麥,同時還存有大量的蟲草菌絲存在,而菌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多種氨基酸未被利用。通過實施本發明,使其成為動物能夠直接吸收利用,營養全面、適口性好的低成本飼料。3、蟲草培養基下腳料在蟲草生產栽培產區,其資源十分豐富,而且成本十分低廉, 遺棄之不但浪費資源,而且還會污染環境;將蟲草培養基下腳料拿來作為原料生產生物飼料,既可變廢為寶;由于飼料成品中含有蟲草的各種有效成分,還可使飼料產品的營養得以升級,最有益的是添蟲草培養基下腳料后產品的成本明顯降低。4、本發明在實施過程中,EM菌種是選用高純度、高含量的固體EM制劑,發酵時效果事半功倍。5、由于本發明屬于非常規原料的開發,其價格便宜,是降低養殖成本的好飼料、好渠道。6、通過實施本發明,解決了蟲草產后副產品深加工的出路問題,并帶動蟲草相關產業的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方法進一步說明。以蟲草培養基下腳料為主要原料制備生物飼料,具體實施方式
如下I、以蟲草培養基下腳料為主要原料制備生物飼料,技術方案中原料的組成與配比如下(I)蟲草培養基下腳料66% ;(2)米糠12%;(3)麩皮10%;(4)玉米粉6%;(5)黃丑粉5. 5% ;(6)EM 菌種0. 2% ;(7)糖0.3%;(8)水適量。2、以蟲草培養基下腳料為主要原料制備生物飼料,技術方案中的蟲草培養基下腳料其選料及處理方法如下(I)選料用無霉變、無腐爛、無異味、無雜質的蟲草培養基下腳料作為原料;(2)破碎將蟲草培養基下腳料破碎成手指頭大小的塊狀;(3)烘干將蟲草培養基下腳料的破碎料移至烘干機并烘至固體物含水量低于 16% ;(4)粉碎將含水量低于16 %的蟲草培養基下腳料經粉碎機粉碎成80 100目備用。3、以蟲草培養基下腳料為主要原料制備生物飼料,技術方案中的EM菌種選擇有效活菌數> 100億/g的固體EM制劑。4、以蟲草培養基下腳料為主要原料制備生物飼料,技術方案中生物飼料的制作步驟如下(I)混料將粉碎成80 100目的蟲草培養基下腳料、米糠、麩皮、玉米粉、黃豆粉混合并攪拌均勻成混合料;(2)發酵先用混合料的干料總量20 30%的水將糖稀釋至全溶于水中,接著把 EM菌種混入水中并拌勻成菌液;將菌液與混合料進行混合攪拌,在混合攪拌過程中一邊攪拌一邊灑上EM菌液及水,將混合物料的含水量調節至50 55% ;在干凈無污染源的室內將混合物料堆成寬2米、高O. 5米、長度不限的條形堆,并用可透氣的編織布遮蓋進行好氧發酵;當混合料內溫度達到60°C時維持發酵3 4天后進行堆翻,堆翻過后再用編織布遮蓋繼續發酵3 4天,接著再次堆翻后繼續發酵至混合料內長滿白色的菌絲,有酒香味,手握之柔軟有彈性,既完成發酵過程;(3)烘干將發酵完成的混合料通過烘干機在60°C下進行烘干,烘干至混合料含水量低于15% ;(4)包裝按量包裝成生物飼料成品。
權利要求
1.以蟲草培養基下腳料為主要原料制備生物飼料,其特征在于原料的組成與配比如下(1)蟲草培養基下腳料66%;(2)米糠12%;(3)麩皮10%;(4)玉米粉6%;(5)黃丑粉5.5% ;(6)EM菌種0. 2% ;(7)糖0.3% ;(8)水適量。
2.根據權利要求I中所述的以蟲草培養基下腳料為主要原料制備生物飼料,其特征在于步驟(I)中的蟲草培養基下腳料其選料及處理方法如下(1)選料用無霉變、無腐爛、無異味、無雜質的蟲草培養基下腳料作為原料;(2)破碎將蟲草培養基下腳料破碎成手指頭大小的塊狀;(3)烘干將蟲草培養基下腳料的破碎料移至烘干機并烘至固體物含水量低于16%;(4)粉碎將含水量低于16%的蟲草培養基下腳料經粉碎機粉碎成80 100目備用。
3.根據權利要求I中所述的以蟲草培養基下腳料為主要原料制備生物飼料,其特征在于步驟(6)中的EM菌種選擇有效活菌數> 100億/g的固體EM制劑。
4.根據權利要求I中所述的以蟲草培養基下腳料為主要原料制備生物飼料,其特征在于生物飼料的制作步驟如下(1)混料將粉碎成80 100目的蟲草培養基下腳料、米糠、麩皮、玉米粉、黃豆粉混合并攪拌均勻成混合料;(2)發酵先用混合料的干料總量20 30%的水將糖稀釋至全溶于水中,接著把EM菌種混入水中并拌勻成菌液;將菌液與混合料進行混合攪拌,在混合攪拌過程中一邊攪拌一邊灑上EM菌液及水,將混合物料的含水量調節至50 55% ;在干凈無污染源的室內將混合物料堆成寬2米、高O. 5米、長度不限的條形堆,并用可透氣的編織布遮蓋進行好氧發酵; 當混合料內溫度達到60°C時維持發酵3 4天后進行堆翻,堆翻過后再用編織布遮蓋繼續發酵3 4天,接著再次堆翻后繼續發酵至混合料內長滿白色的菌絲,有酒香味,手握之柔軟有彈性,既完成發酵過程;(3)烘干將發酵完成的混合料通過烘干機在60°C下進行烘干,烘干至混合料含水量低于15% ;(4)包裝按量包裝成生物飼料成品。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物飼料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以蟲草培養基下腳料為主要原料制備生物飼料。具體包括利用蟲草培養基下腳料為主要原料,配以糧食副產物米糠、麩皮等,通過有益微生物——EM發酵而成一種物優價廉的生物飼料。蟲草培養基下腳料中仍殘留有未被完全轉化的大米、小麥,同時還存有大量的蟲草菌絲存在,而菌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多種氨基酸未被利用,通過實施本發明,使其成為動物能夠直接吸收利用,營養全面、適口性好的低成本飼料。由于飼料成品中含有蟲草的各種有效成分,還可使飼料產品的營養得以升級,最有益的是添蟲草培養基下腳料后產品的成本明顯降低。
文檔編號A23K1/00GK102578370SQ201210073409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16日
發明者何寒 申請人:何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