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有機復合氮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ー種肥料,具體涉及ー種有機復合氮肥。
背景技術:
人們在耕種植物時,必然會從土壤中帶走一部分的養分和礦物質,為了保持土壤肥沃,就必須把植物取走的礦質養分、氮素和有機質以肥料形式全部還給土壌。一般采用施化肥的方式對土壤補充養分。但大量使用化肥會對土壤的結構造成破壞,同時耕種的植物也會受到污染,而且大部分的化肥利用率都比較低。氮肥含有作物營養元素氮的化肥。元素氮對作物生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植物體內氨基酸的組成部分、是構成蛋白質的成分,也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起決定作用的葉綠素的組成部分。氮還能幫助作物分殖。施用氮肥不僅能提高農產品的產量,還能提高農產品的質量。目前我國的主要氮肥品種有尿素、碳酸氫銨、氯化銨、硫酸銨、硝酸銨等。這些氮肥只有在離解或分解生成銨態氮和硝態氮才能被植物所吸收,而這兩種形態的氮能之間能夠相互轉化,且易流失,尤其是硝態氮的損失很嚴重。所述的氮肥品種或是利用率不高,或是長期施用后會對土壤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
發明內容
本發明需要解決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養分全面、改良土壤結構,增強土壌肥力的有機復合氮肥。一種有機復合氮肥,其特征在于由酰態氮、硝態氮、銨態氮、中微量元素及有機質組成,其各成分所占的重量百分比為,
酰態氮5-15%
硝態氮5-15%
銨態氮55-65%中微量元素5-15%
有機質5-15%。所述的有機質為黃腐酸鉀,所述的黃腐酸鉀中有機質的含量> 45%、黃腐酸的含量彡 45%, NPK 彡 12%。所述的中微量元素為鋅、硼、硫、鎂,其中鋅的含量為2%、硼的含量為2%、硫的含量為4%、鎂的含量為2%。所述的酰態氮含量為10%、硝態氮含量為10%、銨態氮含量為60%、中微量元素含量為10%及有機質含量為10%。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含有硝態氮、銨態氮、酰態氮三種形態氮元素。硝態氮吸收快,增強葉片光合作用,增強作物吸肥吸水能力,促進作物早熟。銨態氮、酰態氮不易流失,可延長肥效,保障作物生長期不脫肥。本發明有機養分黃腐酸鉀及其它中微量元素螯合形式存在,速溶、權溶、無殘洛,能有效打破土壤板結,增強土壤團粒結構,疏松土壤,改善透氣性,提高保水保肥能力。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ー步闡述本發明。按組份比重稱取酰態氮10%、硝態氮10%、銨態氮60%、中微量元素10%及有機質10%。其中有機質為黃腐酸鉀,黃腐酸鉀中有機質的含量>45%、黃腐酸的含量>45%、NPK ^ 12%。中微量元素為鋅、硼、硫、鎂,其中鋅的含量為2%、硼的含量為2%、硫的含量 為4%、鎂的含量為2%。將酰態氮、硝態氮、銨態氮、中微量元素及有機質放入到反應釜中,得到有機復合氮肥,再將有機復合氮肥放入到制粒機中,制成約2. 5-5. O毫米的顆粒,顆粒出來后,經過烘干、篩分制得所述的有機復合氮肥。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一種有機復合氮肥,其特征在干由酰態氮、硝態氮、銨態氮、中微量元素及有機質組成,其各成分所占的重量百分比為, 酰態氮5-15% 硝態氮5-15% 銨態氮55-65% 中微量元素5-15% 有機質5-15%。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有機復合氮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機質為黃腐酸鉀,所述的黃腐酸鉀中有機質的含量> 45%、黃腐酸的含量> 45%, NPK ^ 12%。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有機復合氮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微量元素為鋅、硼、硫、鎂,其中鋅的含量為2%、硼的含量為2%、硫的含量為4%、鎂的含量為2%。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有機復合氮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酰態氮含量為10%、硝態氮含量為10%、銨態氮含量為60%、中微量元素含量為10%及有機質含量為10%。
全文摘要
一種有機復合氮肥,涉及一種肥料,其特征在于由酰態氮、硝態氮、銨態氮、中微量元素及有機質組成,其各成分所占的重量百分比為,酰態氮5-15%、硝態氮5-15%、銨態氮55-65%、中微量元素5-15%、有機質5-15%。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含有硝態氮、銨態氮、酰態氮三種形態氮元素。硝態氮吸收快,增強葉片光合作用,增強作物吸肥吸水能力,促進作物早熟。銨態氮、酰態氮不易流失,可延長肥效,保障作物生長期不脫肥。本發明有機養分黃腐酸鉀及其它中微量元素螯合形式存在,速溶、權溶、無殘渣,能有效打破土壤板結,增強土壤團粒結構,疏松土壤,改善透氣性,提高保水保肥能力。
文檔編號C05D9/02GK102674927SQ20121012866
公開日2012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7日
發明者苗繼合, 蔣雪軍, 陳淑瑩 申請人:安徽天之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