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番木瓜環斑花葉病的防治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植物栽培的病害防治方法,具體涉及番木瓜環斑花葉病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術:
番木瓜的種植在廣東省有著悠久歷史,其用途廣泛,全株均可使用。番木瓜的果實含有多種維生素,從其果實中提取的木瓜蛋白酶在醫藥、食品、飲料、化學試劑等方面用途廣泛,此外,近年美國的研究顯示,利用番木瓜提取的凝乳酶治療低位椎間盤脫出癥有很好的效果。但是,番木瓜易受花葉病為害,該病的病原為番木瓜花葉病病毒(Papaya mosaic
virus)。該病毒由蚜蟲和汁液磨擦傳染,屬非持久性病毒。近20年來,已試用不少方法和措施來防治花葉病,但都未獲得成功。目前的防治手段一般是通過栽培防病。由于目前缺乏有效防治措施,而番木瓜環斑病毒具有PRV寄主范圍窄這個特點,人們開始研究利用番木瓜環斑病毒株系間的交互保護作用來防治該病。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存在不少困難,例如PRV弱株系的篩選工作艱巨,目前尚無規律可循。因此,雖然近兩年來許多的科學工作者都把對番木瓜環斑病的防治研究轉移至PRV基因工程方面,但仍然尚未獲得突破性進展。國內有農業工作者嘗試長期用網室和銀灰地膜覆蓋栽培的方法來防治此病,效果雖然不錯,但存在一些缺點,例如地膜覆蓋以后,除草、施肥等常規農業管理不方便,長期覆蓋網室導致木瓜生長的環境不理想,生長性狀減弱等。
發明內容
針對以上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番木瓜環斑花葉病的防治方法。本發明通過以下方案達到上述目的
番木瓜環斑花葉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地上覆蓋網室,在網室內栽培番木瓜的方法。優選的,所述網室為可拆裝網室。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網室是由高分子材料網罩在塑鋼外組成。進一步優選的,所述高分子材料網25目尼龍網。在廣州,番木瓜定植時間是3月份,而花葉病在一年中有2個發病高峰期,分別是4-6月和10-11月,因此,3月份種植的番木瓜從始蕾期到大量開花坐果期之間剛好處于第一個發病高峰期,極易感病。番木瓜花葉病是一種病毒病,在20 25°C的活動能力最強,即對番木瓜的危害最大,如果溫度超過26°C,該病就會受到抑制。本發明通過采用在特定時間(4-6月)覆蓋可拆裝網室可有效地阻隔花葉病的傳播,使植物避免受第一次發病高峰期的侵染。而在7月一 10月期間,廣州氣溫很高,基本都在30°C左右,不易感染花葉病。本發明在發病高峰期間覆蓋可拆裝網室,而其它時間將網室拆除,這樣既達到防蟲防病的效果,又方便管理操作,并且該方法的經濟成本低,技術上方便可行。在實際生產中,再結合砍除病株、藥劑殺蟲媒及其它病蟲害防治措施,更可獲得更佳的防治效果和經濟效益。
圖I是網室栽培與露天栽培的番木瓜的株高結果分析圖。圖2是網室栽培與露天栽培的番木瓜的莖粗結果分析圖。圖3是網室栽培與露天栽培的番木瓜的葉片數結果分析圖。圖4是網室栽培與露天栽培的番木瓜的木瓜花葉病病害結果分析圖。其中,I表示4月份的網室栽培的番木瓜,2表示8月份的網室栽培的番木瓜,3表示4月份的露天栽培的番木瓜,4表示8月份的露天栽培的番木瓜,5表示網室栽培的番木瓜,6表不露天栽培的番木瓜,a、b、c表不顯著差異,A、B表不極顯著差異。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說明。I、培育無病苗
播種番木瓜種子,采用育苗袋育苗,苗圃罩25目防蟲網從而隔絕蟲媒的進入,同時對其它病蟲害嚴格控制,并加強肥水管理,培育無病壯苗。2、栽培管理
從無病苗圃中挑選無病壯苗適時定植,栽培面積按照樓頂生物園生物園實際情況確 定,南北走向,6壟,每壟定植6株,株行距適中,第f 3壟用塑鋼支撐搭架,架高離壟面約2米,在塑鋼外罩25目白色尼龍網;第4飛壟作露天處理;按常規栽培統一肥水管理和其它病蟲害防治。3、結果觀察
番木瓜定植后3個半月后開始觀察,每隔2周觀察一次,分別記錄株高(壟面至植株生長點的長度)、莖粗(壟面植株的周長)、葉片數。密切監視番木瓜環斑花葉病的進展,從病情較為明顯(5月份)起,開始每隔二周全田調查一次。其中,病情分級標準為:0級:完全無病(無癥狀);1級莖有水潰狀病斑;2級莖、葉柄有水潰狀病斑;3級嫩葉呈花葉狀;4級嫩、老葉呈花葉狀;5級整株及果出現病斑。4、結果及分析
I)株高分析
如圖I所示為網室栽培與露天栽培的番木瓜分別在4月份及8月份的株高結果分析圖,結果顯示,4月份是寒冷天氣過后的一個多月,在此時網室栽培的番木瓜株高與露天栽培的番木瓜相比有顯著差異,這說明網室具有一定的抗寒和保溫作用,使得網室栽培的番木瓜在寒流過后,能迅速恢復生長;而從8月的結果分析得知,網室栽培的番木瓜株高與露天栽培的番木瓜在8月份時相比無顯著差異,網室栽培在此時對株高的影響不顯著。2)莖粗分析
圖2是網室栽培與露天栽培的番木瓜分別在4月份及8月份的的莖粗結果分析圖,結果顯示,4月份是寒流后不久,在此時網室栽培的番木瓜莖粗與露天栽培的番木瓜相比無顯著差異,均處于生長緩慢時期;而從8月的結果分析得知,露天栽培的番木瓜在8月份時的莖粗較網室栽培的番木瓜有顯著差異,分析這是由于露天栽培的日照充足,雨水充分。3)葉片數分析
圖3是網室栽培與露天栽培的番木瓜的葉片數結果分析圖,結果顯示,在寒流后不久的4月份,植株生長緩慢,網室栽培的番木瓜葉片數與露天栽培的番木瓜相比無顯著差異;而從8月的結果分析得知,網室栽培的番木瓜在8月份時的葉片數反而較露天栽培的番木瓜的葉片數少,具有顯著差異,分析這是由于網室內自成一種微氣候,如通風較差、濕度較高、溫度變化大、日照不足等,這些因素導致葉片數較露天栽培少。4)病害情況
圖4是網室栽培與露天栽培的番木瓜的病害結果分析圖,結果顯示,露天栽培的番木瓜花葉病害嚴重,而網室栽培的防木瓜花葉病效果則很好,病株率基本控制在8%以下。這說明網室栽培的防治效果相當明顯,病情指數遠比露天栽培低。 第二年于樓頂生物園再重新種植番木瓜,在做好各項種植前消毒工作后,進行番木瓜的栽培,于4-6月份覆蓋網室,7月份拆除網室,其它按常規操作。結果顯示,番木瓜的生長性狀正常,病株率控制在8%以下,防病效果明顯。以上結果說明
(I)番木瓜花葉病的發生有明顯的規律,可通過在發病高峰期間覆蓋可拆裝網室,而其它時間將網室拆除,這樣既達到防蟲防病的效果,又方便管理操作。在廣州地區,以4-6月和10-11月為番木瓜花葉病的兩個發病高峰期。這是由于這兩個高峰期正處于廣州氣溫不高的天氣,氣溫在21-26°C左右,正是花葉病易發期。(2 )番木瓜花葉病的傳播途徑有很多,主要通過病葉與健康葉片的接觸磨擦及蚜蟲傳播來傳播。廣東栽培的番木瓜,每年都有臺風大雨發生,臺風雨把植株間的葉片吹動至互相接觸磨擦,當花葉病葉與健康葉片多次接觸后,就會把花葉病毒傳播到健株葉片上,導致新的病株增加,而架設網室,則可大大減弱風勢,減少上述情況發生;花葉病傳播的另一個重要途徑是蚜蟲接種,蚜蟲接種傳病達100%,而對付蚜蟲只能以防為主,架設網室,則可隔阻蚜蟲傳播花葉病,本發明的番木瓜蚜株率可控制在8%以下,不造成危害。
權利要求
1.番木瓜環斑花葉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地上覆蓋網室,在網室內栽培番木瓜的方法。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番木瓜環斑花葉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網室為可拆裝網室。
3.根據權利要求1-2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番木瓜環斑花葉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網室是由高分子材料網罩在塑鋼外組成。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番木瓜環斑花葉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料網25目尼龍網。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植物栽培的病害防治方法,具體涉及番木瓜環斑花葉病的防治方法。此防治方法具體是在地上覆蓋網室,在網室內栽培番木瓜的方法。本發明在發病高峰期間覆蓋可拆裝網室,而其它時間將網室拆除,這樣既達到防蟲防病的效果,又方便管理操作,并且該方法的經濟成本低,技術上方便可行。在實際生產中,再結合砍除病株、藥劑殺蟲媒及其它病蟲害防治措施,更可獲得更佳的防治效果和經濟效益。
文檔編號A01G13/02GK102726258SQ20121020213
公開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9日
發明者陳東華 申請人:廣州市荔灣區西關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