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精確控制輥筒間間隙與壓力的輥壓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輥壓機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可精確控制輥筒間間隙與壓力的輥壓機。
背景技術:
輥壓機主要用于研磨與粉碎各種顆粒狀物體,如顆粒狀松散材料,顏料,油墨涂料,化妝品,導電電子漿料等,同時可以處理平面形體。原有輥壓機根據其結構分為手動絲桿控制與液壓壓力控制,手動控制方式通過手輪選擇來控制絲桿行程,進而控制輥間間距,由于無法準確預知輥間分離的間隙,在該控制中,只能依靠目測輥面料層顏色等方式大概估算出工作狀況,無法知曉輥間實時壓力。對于研磨對壓力敏感的物料較為被動,研磨質量大大降低。 液壓控制方式通過液壓油缸提供輥間的壓力,對于研磨高粘度物料時,可以通過壓力來控制料層的厚度,但由于壓力控制是恒定的壓力提供,在間隙性供料研磨時,輥間沒有物料時,輥與輥之間相互摩擦,造成輥體快速損壞,降低輥筒使用壽命,在研磨低粘度物料時,物料無法將輥推開,也會造成無法研磨與輥體損壞的情況。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輥壓機的輥筒間距難以調節,難以確定合適的壓力,降低研磨質量,縮短輥筒使用壽命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可精確控制輥筒間間隙與壓力的輥壓機,可精確的控制輥筒間間隙和壓力,調節方便可靠,提高研磨質量,并有效延長輥筒的使用壽命。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精確控制輥筒間間隙與壓力的輥壓機,包括固定輥和活動輥,固定輥與活動輥間隔設置,固定輥兩端分別設置有輥軸固定座,輥軸固定座上安裝有固定輥軸承座,固定輥通過軸承與固定輥軸承座可轉動連接,所述的活動輥兩端分別設置有調節連桿和連桿固定座,調節連桿與連桿固定座鉸接,調節連桿與連桿固定座鉸接點為杠桿支點,調節連桿的一端安裝有活動輥軸承座,活動輥通過軸承與活動輥軸承座可轉動連接,調節連桿的杠桿受力端設置有用于向杠桿施力的偏心輪,同一個活動輥兩端的偏心輪安裝在同一偏心輪驅動軸上,偏心輪驅動軸與驅動偏心輪驅動軸轉動的驅動裝置傳動連接,所述的調節連桿的施力點到杠桿支點的距離大于活動棍軸線到杠桿支點的距離。進一步的,為使結構緊湊,所述的驅動裝置包括驅動電機和與驅動電機傳動連接的減速機,所述的驅動電機通過減速機與偏心輪驅動軸傳動連接。驅動電機通過減速機進一步提高扭矩,可選用小功率電機實現大扭矩輸出,亦可針對不同扭矩要求選用不同的減速機。作為優選,進一步提高精度,所述的驅動電機為伺服電機或步進電機。以其高精度的旋轉角度和扭矩控制保證了輥筒間的間隙和壓力。
進一步的,為滿足不同物料,所述的調節連桿與偏心輪的接觸點處設有用于按不同物料研磨要求進行調節初始輥筒間間隙調節的預調裝置。通過預調裝置可在開機前預設調節連桿與偏心輪之間的位置,開機后再通過驅動偏心輪微調間隙及施加壓力。一種實施例,所述的預調裝置為調節螺栓,調節連桿上設有相應的螺紋孔。另一種實施例,所述的預調裝置為柱銷和鎖緊柱銷的螺釘,調節連桿上設有用于柱銷相應的通孔和與螺釘相應的螺紋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可精確控制輥筒間間隙與壓力的輥壓機結構簡單,易于制造,通過偏心輪和調節連接可方便的調節輥筒間的間距,根據不同的物料研磨需要及時的調節輥筒間距并提供合適的壓力,大大提高研磨質量,并有效延長了輥筒的使用壽命。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發明的可精確控制輥筒間間隙與壓力的輥壓機的第一個實施例的主視圖;圖2是本發明的可精確控制輥筒間間隙與壓力的輥壓機的第二個實施例的主視圖;圖3本發明第二個實施例的活動輥與調節裝置的配合圖;圖4是本發明的可精確控制輥筒間間隙與壓力的輥壓機的第三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的可精確控制輥筒間間隙與壓力的輥壓機的第四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連桿固定座,2.固定輥,3.活動輥,4.偏心輪,5.驅動裝置,51.驅動電機,52.減速機,53.偏心輪驅動軸,6.調節連桿,61.杠桿支點,7.調節螺栓,8.柱銷,9.螺釘。
具體實施例方式現在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發明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發明有關的構成。如圖I所示,本發明的可精確控制輥筒間間隙與壓力的輥壓機的第一個實施例,包括一固定輥2和二個活動輥3,固定輥2位于二個活動輥3之間,固定輥2兩端分別設置有輥軸固定座,輥軸固定座上安裝有固定輥軸承座,固定輥2通過軸承與固定輥軸承座可轉動連接,活動輥3兩端分別設置有調節連桿6和連桿固定座1,調節連桿6與連桿固定座I鉸接,調節連桿6與連桿固定座I鉸接點為杠桿支點61,調節連桿6的一端安裝有活動輥軸承座,活動輥3通過軸承與活動輥軸承座可轉動連接,調節連桿6的杠桿受力端設置有用于向杠桿施力的偏心輪4,同一個活動棍3兩端的偏心輪4安裝在同一偏心輪驅動軸53上,偏心輪驅動軸53與驅動偏心輪驅動軸53轉動的驅動裝置5傳動連接,調節連桿6的施力點到杠桿支點61的距離大于活動輥3軸線到杠桿支點61的距離。驅動裝置5包括驅動電機51和與驅動電機51傳動連接的減速機52,所述的驅動電機51通過減速機52與偏心輪驅動軸53傳動連接。驅動電機51為伺服電機或步進電機。圖I中所示,一種三輥輥壓機,通過驅動偏心輪4的旋轉調節,右側的活動輥3與固定輥2之間的間隙較小,左側的活動輥3與固定輥2之間的間隙較大。可根據實際物料需要進行針對性調節。如圖2圖3所示,本發明的可精確控制輥筒間間隙與壓力的輥壓機的第二個實施例,第二個實施例與第一個實施例的區別特征在于調節連桿6與偏心輪4的接觸點處設有用于按不同物料研磨要求進行調節初始輥筒間間隙調節的預調裝置。預調裝置為調節螺栓7,調節連桿6上設有相應的螺紋孔。圖2所示,可通過調節螺栓7的旋入或旋出,實現預調。如圖4所示,本發明的可精確控制輥筒間間隙與壓力的輥壓機的第三個實施例, 第三個實施例與第二個實施例的區別特征在于預調裝置為柱銷8和鎖緊柱銷8的螺釘9,調節連桿6上設有用于柱銷8相應的通孔和與螺釘9相應的螺紋孔。如圖4所示,可通過柱銷8的伸入或伸出,然后由螺釘9固定,實現預調。如圖5所示,本發明的可精確控制輥筒間間隙與壓力的輥壓機的第四個實施例,包括一個固定輥2和一個活動輥3,固定輥2與活動輥3間隔設置,固定輥2兩端分別設置有輥軸固定座,輥軸固定座上安裝有固定輥軸承座,固定輥2通過軸承與固定輥軸承座可轉動連接,活動輥3兩端分別設置有調節連桿6和連桿固定座1,調節連桿6與連桿固定座I鉸接,調節連桿6與連桿固定座I鉸接點為杠桿支點61,調節連桿6的一端安裝有活動輥軸承座,活動輥3通過軸承與活動輥軸承座可轉動連接,調節連桿6的杠桿受力端設置有用于向杠桿施力的偏心輪4,同一個活動棍3兩端的偏心輪4安裝在同一偏心輪驅動軸53上,偏心輪驅動軸53與驅動偏心輪驅動軸53轉動的驅動裝置5傳動連接,調節連桿6的施力點到杠桿支點61的距離大于活動輥3軸線到杠桿支點61的距離。驅動裝置5包括驅動電機51和與驅動電機51傳動連接的減速機52,所述的驅動電機51通過減速機52與偏心輪驅動軸53傳動連接。驅動電機51為伺服電機或步進電機。如圖5所示,一種雙棍輥壓機,通過驅動偏心輪4的轉動,實現調節活動輥3與固定輥2之間的間隙與壓力,具有扭矩大,調節方便的優點。
權利要求
1.一種可精確控制輥筒間間隙與壓力的輥壓機,包括固定輥(2)和活動輥(3),固定輥(2)與活動輥(3)間隔設置,固定輥(2)兩端分別設置有輥軸固定座,輥軸固定座上安裝有固定輥軸承座,固定輥(2)通過軸承與固定輥軸承座可轉動連接,其特征是所述的活動輥(3 )兩端分別設置有調節連桿(6 )和連桿固定座(I),調節連桿(6 )與連桿固定座(I)鉸接,調節連桿(6)與連桿固定座(I)鉸接點為杠桿支點(61),調節連桿(6)的一端安裝有活動輥軸承座,活動輥(3)通過軸承與活動輥軸承座可轉動連接,調節連桿(6)的杠桿受力端設置有用于向杠桿施力的偏心輪(4),同一個活動棍(3)兩端的偏心輪(4)安裝在同一偏心輪驅動軸(53)上,偏心輪驅動軸(53)與驅動偏心輪驅動軸(53)轉動的驅動裝置(5)傳動連接,所述的調節連桿(6)的施力點到杠桿支點(61)的距離大于活動輥(3)軸線到杠桿支點(61)的距離。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可精確控制輥筒間間隙與壓力的輥壓機,其特征是所述的驅動裝置(5 )包括驅動電機(51)和與驅動電機(51)傳動連接的減速機(52 ),所述的驅動電機·(51)通過減速機(52)與偏心輪驅動軸(53)傳動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精確控制輥筒間間隙與壓力的輥壓機,其特征是所述的驅動電機(51)為伺服電機或步進電機。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可精確控制輥筒間間隙與壓力的輥壓機,其特征是所述的調節連桿(6)與偏心輪(4)的接觸點處設有用于按不同物料研磨要求進行調節初始輥筒間間隙調節的預調裝置。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精確控制輥筒間間隙與壓力的輥壓機,其特征是所述的預調裝置為調節螺栓(7),調節連桿(6)上設有相應的螺紋孔。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精確控制輥筒間間隙與壓力的輥壓機,其特征是所述的預調裝置為柱銷(8)和鎖緊柱銷(8)的螺釘(9),調節連桿(6)上設有用于柱銷(8)相應的通孔和與螺釘(9)相應的螺紋孔。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精確控制輥筒間間隙與壓力的輥壓機,包括固定輥和活動輥,活動輥兩端分別設置有調節連桿和連桿固定座,調節連桿與連桿固定座鉸接,調節連桿與連桿固定座鉸接點為杠桿支點,調節連桿的杠桿受力端設置有用于向杠桿施力的偏心輪,同一個活動輥兩端的偏心輪安裝在同一偏心輪驅動軸上,偏心輪驅動軸與驅動偏心輪驅動軸轉動的驅動裝置傳動連接,調節連桿的施力點到杠桿支點的距離大于活動輥軸線到杠桿支點的距離。本發明通過偏心輪和調節連接可方便的調節輥筒間的間距,根據不同的物料研磨需要及時的調節輥筒間距并提供合適的壓力,大大提高研磨質量,并有效延長了輥筒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B02C4/02GK102744118SQ201210222000
公開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9日
發明者陸小虎 申請人:常州市龍鑫化工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