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自動鉤魚海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漁具,尤其是一種自動鉤魚海竿。
背景技術:
海竿,又叫投竿或拋竿。它在釣竿的柄部安有一個繞線輪,上面纏滿釣線,這樣,當用力甩投時,就能把餌鉤拋到較遠的水域。這種帶有繞線輪的釣竿在我國唐代就有之,古人你之為“釣車”、“車輪釣”等,而市售的這種海竿卻是從國外傳入的,由于它有眾多優點,故迅速在國內普及,成為眾多釣者必備的釣具。 海竿一般不用浮漂,它是看竿尖或聽鈴響來傳遞魚兒咬鉤的信息,只要竿尖上下抖動,或是鈴聲大作,就知道魚已上鉤,但是,海竿上的小鈴或竿尖傳遞魚兒咬鉤信息不夠靈敏,常是魚兒咬死了鉤才有反應,容易造成魚兒脫鉤,錯過了很多有利提竿時機。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自動鉤魚海竿,能夠有效解決魚兒咬鉤信息傳遞不靈敏而導致魚兒脫鉤的問題,大大提高了釣魚的成功率。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自動鉤魚海竿,包括竿體、魚線輪、魚線和魚鉤,其特征是,還包括自動鉤魚裝置,所述自動鉤魚裝置包括彈性裝置、鉤魚器和夾子;所述鉤魚器包括第一連接部件、第二連接部件和扳機,所述第一連接部件一端通過彈性裝置與魚線靠近魚線輪處連接,所述第一連接部件另一端通過扳機一端與第二連接部件連接,所述第二連接部件通過固定拉線與竿體連接,所述扳機另一端設置有拉線,所述拉線通過夾子固定在魚線竿體上端處,所述魚線的兩端分別與彈簧和魚鉤連接。進一步地,所述彈性裝置包括彈簧或橡皮筋。進一步地,所述鉤魚器的第一連接部件為設有通孔的滑塊,所述鉤魚器的第二連接部件為一端開口的殼體,所述扳機一端通過鉸鏈鉸接在殼體外壁上,扳機設置拉線的另一端設有插接桿,所述插接桿穿過殼體外壁插入處于殼體內滑塊的通孔中。進一步地,所述鉤魚器的第一連接部件包括連桿和凸臺,所述連桿的一端與彈性裝置連接,另一端與凸臺連接,所述鉤魚器的第二連接部件為一端開口的腔體結構,所述第二連接部件外壁固接有一固定平臺,所述扳機與轉軸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轉軸的另一端穿過固定平臺,所述轉軸中部固接有一擋桿,所述檔桿穿過第二連接部件上的開口伸入腔體內用以阻擋處于第二連接部件腔體內第一連接部件。進一步地,所述鉤魚器的第一連接部件和第二連接部件分別為兩個相互套接的半橢圓金屬環,所述扳機一端穿過兩個半橢圓金屬環的套環中,另一端連接有拉線;所述兩個半橢圓金屬環的一個半橢圓金屬環通過彈性裝置與魚線靠近魚線輪處連接,另一個半橢圓金屬環通過固定拉線與竿體連接,且兩個半橢圓金屬環之間的套環夾角為90度。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結構后,本發明不僅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造價低廉,而且能夠有效地將魚鉤刺入魚嘴中,防止魚兒脫鉤,大大提高了釣魚的成功率,十分適用于熱愛釣魚的人。
圖I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所示鉤魚器的第一種實施例的剖視圖;圖3是圖I所示鉤魚器的第二種實施例的剖視圖;圖4是圖I所示鉤魚器的第三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4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I竿體,2魚線輪,3彈簧,4第一連接部件,5第二連接部件,6扳機,7夾子,8魚線,9魚鉤,10滑塊,11殼體,12插接桿,13鉸鏈,14檔桿,15轉軸,16固定平臺。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所示,本發明的一種自動鉤魚海竿,包括竿體I、魚線輪2、魚線8、魚鉤9和自動鉤魚裝置,所述自動鉤魚裝置包括彈簧3、鉤魚器和夾子7 ;所述鉤魚器包括第一連接部件4、第二連接部件5和扳機6,所述第一連接部件4 一端通過彈簧3與魚線8靠近魚線輪2處連接,所述第一連接部件4另一端通過扳機6 —端與第二連接部件5連接,所述第二連接部件5通過固定拉線與竿體I連接,所述扳機6另一端設置有拉線,所述拉線通過夾子7固定在魚線8竿體上端處,所述魚線8的兩端分別與彈簧3和魚鉤9連接。如圖2所示,本發明所述鉤魚器的第一連接部件4為設有通孔的滑塊10,所述鉤魚器的第二連接部件6為一端開口的殼體11,所述扳機6的一端通過鉸鏈13鉸接在殼體11的外壁上,扳機6設置拉線的另一端設有插接桿12,所述插接桿12穿過殼體11外壁插入處于殼體內滑塊10的通孔中。如圖3所示,本發明所述鉤魚器的第一連接部件4包括連桿和凸臺,所述連桿的一端與彈簧3連接,另一端與凸臺連接,所述鉤魚器的第二連接部件5為一端開口的腔體結構,所述第二連接部件5外壁固接有一固定平臺16,所述扳機6與轉軸15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轉軸15的另一端穿過固定平臺16,所述轉軸15中部固接有一擋桿14,所述檔桿14穿過第二連接部件上5的開口伸入腔體內用以阻擋處于第二連接部件腔體內第一連接部件4。如圖4所示,本發明所述鉤魚器的第一連接部件4和第二連接部件5分別為兩個相互套接的半橢圓金屬環,所述扳機6 —端穿過兩個半橢圓金屬環的套環中,另一端連接有拉線;所述兩個半橢圓金屬環的一個半橢圓金屬環通過彈簧3與魚線8靠近魚線輪2處連接,另一個半橢圓金屬環通過固定拉線與竿體I連接,且兩個半橢圓金屬環之間的套環夾角為90度。如圖5所示,為了進一步增加釣魚器的靈活性,可以將第一連接部件4上的半橢圓金屬環的前端彎曲,并與半橢圓金屬環的后端形成兩個90度的夾角,第二連接部件5上的半橢圓金屬環穿過第一連接部件4上的半橢圓金屬環的前端彎曲環,扳機6穿過第二連接部件5上的半橢圓金屬環,扳機6的桿體卡在兩個90度夾角的內側,并使扳機6桿體的末端剛剛超出位于下方的90度夾角,把第一連接部件4和第二連接部件5連成一體。使用時,將帶有魚餌的魚鉤9投入水中后,通過扳機6將第一連接部件4和第二連接部件5連接在一起,并將連接扳機6的拉線另一端通過夾子7固定在靠近竿體上端的魚線上,當魚兒咬鉤時,魚線晃動并通過拉線拉動扳機6,將第一連接部件4和第二連接部件5分離,這時魚線在彈簧3收縮作用下回拉,把魚鉤9刺入魚嘴,從而防止了魚兒脫鉤。除本發明所述的結構外,其余均為現有技術。
以上所述只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被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自動鉤魚海竿,包括竿體、魚線輪、魚線和魚鉤,其特征是,還包括自動鉤魚裝置,所述自動鉤魚裝置包括彈性裝置、鉤魚器和夾子;所述鉤魚器包括第一連接部件、第二連接部件和扳機,所述第一連接部件一端通過彈性裝置與魚線靠近魚線輪處連接,所述第一連接部件另一端通過扳機一端與第二連接部件連接,所述第二連接部件通過固定拉線與竿體連接,所述扳機另一端設置有拉線,所述拉線通過夾子固定在魚線竿體上端處,所述魚線的兩端分別與彈簧和魚鉤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自動鉤魚海竿,其特征是,所述彈性裝置包括彈簧或橡皮筋。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自動鉤魚海竿,其特征是,所述鉤魚器的第一連接部件為設有通孔的滑塊,所述鉤魚器的第二連接部件為一端開口的殼體,所述扳機一端通過鉸鏈鉸接在殼體外壁上,扳機設置拉線的另一端設有插接桿,所述插接桿穿過殼體外壁插入處于殼體內滑塊的通孔中。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自動鉤魚海竿,其特征是,所述鉤魚器的第一連接部件包括連桿和凸臺,所述連桿的一端與彈性裝置連接,另一端與凸臺連接,所述鉤魚器的第二連接部件為一端開口的腔體結構,所述第二連接部件外壁固接有一固定平臺,所述扳機與轉軸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轉軸的另一端穿過固定平臺,所述轉軸中部固接有一擋桿,所述檔桿穿過第二連接部件上的開口伸入腔體內用以阻擋處于第二連接部件腔體內第一連接部件。
5.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自動鉤魚海竿,其特征是,所述鉤魚器的第一連接部件和第二連接部件分別為兩個相互套接的半橢圓金屬環,所述扳機一端穿過兩個半橢圓金屬環的套環中,另一端連接有拉線;所述兩個半橢圓金屬環的一個半橢圓金屬環通過彈性裝置與魚線靠近魚線輪處連接,另一個半橢圓金屬環通過固定拉線與竿體連接,且兩個半橢圓金屬環之間的套環夾角為90度。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自動鉤魚海竿,屬于漁具。它包括竿體、魚線輪、魚線、魚鉤和自動鉤魚裝置,所述自動鉤魚裝置包括彈性裝置、鉤魚器和夾子;所述鉤魚器包括第一連接部件、第二連接部件和扳機,所述第一連接部件一端通過彈性裝置與魚線靠近魚線輪處連接,所述第一連接部件另一端通過扳機一端與第二連接部件連接,所述第二連接部件通過固定拉線與竿體連接,所述扳機另一端設置有拉線,所述拉線通過夾子固定在魚線竿體上端處,所述魚線的兩端分別與彈簧和魚鉤連接。采用上述結構后,本發明不僅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造價低廉,而且能夠有效地將魚鉤刺入魚嘴中,防止魚兒脫鉤,大大提高了釣魚的成功率,十分適用于熱愛釣魚的人。
文檔編號A01K91/06GK102715138SQ20121023935
公開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1日
發明者齊長龍 申請人:齊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