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含氯苯嘧啶醇與三唑類的高效殺菌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含氯苯嘧啶醇與三唑類的高效殺菌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的殺菌組合物,其中活性成分A選自氯苯嘧啶醇,活性成分B選自以下任意一種化合物:四氟醚唑、戊菌唑、氟硅唑、丙硫菌唑,且活性成分A與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為1︰70~70︰1。本發明組合物對危害農業生產的多種病害具有增效作用,減少了農藥用藥量,降低了農藥在作物上的殘留量,減輕了環境污染,對人畜安全,環境相容性好,病害不易產生抗藥性。
【專利說明】一種含氯苯嘧啶醇與三唑類的高效殺菌組合物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農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含氯苯喃唳醇與三唑類的高效殺菌組合物在農作物病害上的應用。
【背景技術】
[0002]氯苯嘧啶醇(fenarimol)化學名稱:2,4' - 二氯_2_(嘧啶基_5) 二苯基甲醇,分子式=C17H12Cl2NO,用于葉面噴灑的具有預防、治療作用的廣譜性殺菌劑。通過干擾病原菌甾醇及麥角留醇的形成,從而影響正常發育。該藥不能抑制病原菌孢子的萌發,但能抑制病原菌菌絲的生長、發育,致使不能侵染植物組織。
[0003]四氟醚唑、戊菌唑、氟硅唑、丙硫菌唑均屬于常用的三唑類殺菌劑,廣泛應用在農作物的病害上。
[0004]然而,在農業生產的實際過程中,防治病害最容易產生的問題是病害抗藥性的產生。不同品種成分進行復配,是防治抗性病害很常見的方法。不同成分進行復配,根據實際應用效果,來判斷某種復配是增效、加和還是拮抗作用。絕大多數情況下,殺菌的復配效果都是加和效應,真正有增效作用的復配很少,尤其是增效作用非常明顯、增效比值很高的復配就更少了。經過發明人研究,發現將氯苯嘧啶醇與四氟醚唑、戊菌唑、氟硅唑、丙硫菌唑復配后能產生很好的增效作用,并且關于氯苯嘧啶醇與四氟醚唑、戊菌唑、氟硅唑、丙硫菌唑復配的相關報道尚未公 開。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具有協同增效作用、使用成本低、防效好的含氯苯嘧啶醇與三唑類的高效殺菌組合物。
[0006]本發明提出的含氯苯嘧啶醇與三唑類的高效殺菌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A與活性成分B,活性成分A與活性成分B重量比為1: 70-70: 1,所述的活性成分A選自氯苯嘧啶醇,活性成分B選自四氟醚唑、戊菌唑、氟硅唑、丙硫菌唑中之一種,活性成分A與活性成分B優選的重量比為1: 50-50: I ;更優選為氯苯嘧啶醇與四氟醚唑的重量比為1: 25~25:1,氯苯嘧啶醇與戊菌唑的重量比為1: 20-30: 1,氯苯嘧啶醇與氟硅唑的重量比為1:30-20: 1,氯苯嘧啶醇與丙硫菌唑的重量比為1: 20-30: I ;最優選為氯苯嘧啶醇與四氟醚唑或戊菌唑或氟硅唑或丙硫菌唑的重量比均為1: 5飛:I。
[0007]本發明提出的含氯苯嘧啶醇與三唑類的高效殺菌組合物用于防治農作物上病害的用途,所述的農作物包括糧食作物、豆類作物、纖維作物、糖料作物、瓜類作物、水果類作物、干果類作物、嗜好作物、根莖類作物、油料作物、花卉作物、藥用作物、原料作物、綠肥牧草作物;所述的病害包括黑星病、白粉病、稻瘟病、稻曲病、紋枯病、惡苗病、葉枯病、條紋病、黃葉病、白腐病、褐斑病、葉霉病、赤星病、黑痘病、炭疽病、灰斑病。
[0008]活性成分Α、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為1: 70-70: I。通常組合物中活性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為總重量的0.5%~90%,較佳的為5%~80%。根據不同的制劑類型,活性組分含量范圍有所不同。通常,液體制劑含有按重量計1%~70%的活性物質,較佳地為5%~50% ;固體制劑含有按重量計5%~80%的活性物質,較佳地為10%~80%。
[0009]本發明的殺菌組合物中至少含有一種表面活性劑,以利于施用時活性組分在水中的分散。表面活性劑含量為制劑總重量的5%~30%,余量為固體或液體稀釋劑。
[0010]本發明的殺菌組合物可以由使用者在使用前經稀釋或直接使用。其配制可由通常的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加工方法制備,即將活性物質與液體溶劑或固體載體混合后,再加入表面活性劑如分散劑、穩定劑、濕潤劑、粘結劑、消泡劑、崩解劑、抗凍劑等中的一種或幾種。
[0011]本發明的殺菌組合物,可以按需要加工成任何殺菌上可接受的劑型,其中較優選的劑型為可濕性粉劑、水分散粒劑、懸浮劑、懸乳劑、水乳劑、微乳劑、微囊懸浮劑、微囊懸浮-懸浮劑。
[0012]組合物制成可濕性粉劑時包含如下組分含量:活性成分Α1%~70%、活性成分Bl%~70%、分散劑2%~10%、濕潤劑2%~10%、填料余量。
[0013]組合物制成水分散粒劑時包括如下組分含量:活性成分Α1%~70%、活性成分Bl%~70%、分散劑3%~12%、濕潤劑1%~8%、崩解劑1%~10%、粘結劑0~8%、填料余量。
[0014]組合物制成懸浮劑時包括如下組分含量:活性成分A0.5%~50%、活性成分Β0.5%~50%、分散劑2%~10%、濕潤劑2%~10%、消泡劑0.01%~2%、增稠劑0~2%、抗凍劑0~8%、去離子水加至100%。
[0015]組合物制成懸乳劑時包括如下組分含量:活性成分A0.5%~50%、活性成分Β0.5%~50%、分散劑2%~10%、消泡劑0.01%~2%、溶劑0~15%、增稠劑0~2%、乳化劑2%~12%、抗凍劑0~8%、去離子水加至100%。
[0016]組合物制成水乳劑時包含如下組分含量:活性成分A0.5%~50%、活性成分Β0.5%~50%、溶劑1%~30%、乳化劑1%~15%、抗凍劑0~8%、增稠劑0~2%、消泡劑0.01%~2%、去離子水補足余量。
[0017]組合物制成微乳劑時包含如下組分含量:活性成分A0.5%~50%、活性成分Β0.5%~50%、溶劑1%~30%、乳化劑3%~25%、抗凍劑0~8%、消泡劑0.01%~2%、去離子水補足余量。
[0018]組合物制成微囊懸浮劑時包括如下組分含量:活性成分A0.5%~50%、活性成分Β0.5%~50%、高分子囊壁材料2%~10%、分散劑1%~10%、有機溶劑1%~10%、乳化劑1%~7%、消泡劑0.01%~2%、pH調節劑0.01%~5%、去離子水加至100%。
[0019]組合物制成微囊懸浮-懸浮劑時包括如下組分含量:活性成分A0.5%~50%、活性成分Β0.5%~50%、高分子囊壁材料2%~10%、分散劑1%~12%、濕潤劑1%~8%、有機溶劑1%~15%、乳化劑1%~6%、消泡劑0.01%~2%、增稠劑0~2%、ρΗ調節劑0.01%~5%、去離子水加至100% ;
[0020]本發明的可濕性粉劑主要技術指標:
【權利要求】
1.一種含氯苯嘧啶醇與三唑類的高效殺菌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與活性成分B重量比為1: 70-70: 1,所述的活性成分A選自氯苯嘧啶醇,活性成分B選自四氟醚唑、戊菌唑、氟硅唑、丙硫菌唑中之一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氯苯嘧啶醇與三唑類的高效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與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為1: 50-50: I。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含氯苯嘧啶醇與三唑類的高效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 氯苯嘧啶醇與四氟醚唑的重量比為1: 25~25: I ; 氯苯嘧啶醇與戊菌唑的重量比為1: 20-30: I ; 氯苯嘧啶醇與氟硅唑的重量比為1: 30-20: I ; 氯苯嘧啶醇與丙硫菌唑的重量比為1: 20-30: I。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含氯苯嘧啶醇與三唑類的高效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組合物制成可濕性粉劑、水分散粒劑、懸浮劑、懸乳劑、水乳劑、微乳劑、微囊懸浮劑、微囊懸浮-懸浮劑。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含氯苯嘧啶醇與三唑類的高效殺菌組合物用于防治農作物上病害的用途。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病害包括:黑星病、白粉病、稻瘟病、稻曲病、紋枯病、惡苗病、葉枯病、條紋病、黃葉病、白腐病、褐斑病、葉霉病、赤星病、黑痘病、炭疽病、灰斑病。·
【文檔編號】A01N43/54GK103583563SQ201210290443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5日
【發明者】張偉 申請人:陜西美邦農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