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溫室辣椒的種植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溫室辣椒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種植步驟:a、選土;b、將土塊上表面中間留生長洞,排列成寬1米的苗床,苗床四周開溝系;c、育苗大棚頂部覆蓋塑料薄膜,育苗土塊曬白,待用;d、種子用55-58℃保持10分鐘溫燙浸泡的方法進行浸種;e、播籽前,將土塊澆透水,將種子直接播于土塊淺洞內,每穴1-2粒籽,再澆水,后覆蓋干細土0.5厘米厚,育苗土塊表面覆蓋遮陽網或稻草,加蓋遮陽網;f、待6-8天后出苗,傍晚揭去苗床遮蓋物;g、出苗后的花芽分化期及開花結果期管理,通過本發明的栽培方法減小了辣椒栽培過程中的移植的次數,減少病蟲害,避免“三落”現象的發生,提高辣椒的產值,使得種植戶的經濟效益得以提高。
【專利說明】一種溫室辣椒的種植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辣椒的栽培方法,屬于農作物栽培【技術領域】。
[0002]
【背景技術】
[0003]辣椒,又叫番椒、海椒、辣子、辣角、秦椒等,是一種茄科辣椒屬植物,屬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辣椒果實含有辣椒堿、高辣椒堿、辣紅素和胡蘿卜素等,此外維生素C、檸檬酸含量也較高,有溫中、散寒、開胃和消食的作用。
[0004]辣椒主根不發達,根量少,根群大多分布于10-15厘米的表土層中,其根系既不耐旱,又不抗澇;根系再生能力比番茄、茄子弱,因此,辣椒具有不耐濃肥的特點。辣椒的落花、落果及落葉通稱為“三落”時常發生,這是辣椒生產上的一個重要問題,對產量影響很大。“三落”的原因比較復雜,早春落花主要是由于低溫影響了授粉及花粉管的伸長而造成;土壤和空氣干旱,也是引起落花的原因;氮肥過多或不足、枝葉徒長、光照不足等因素直接影響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平衡而導致落花;高溫干旱導致病毒病的發生、或是高溫雨澇使根系吸收能力減弱、植株生理失調、還有病蟲害如炭疽病、輪紋病、棉鈴蟲、夜蛾等,引起大量“三落”。這些主要都是由于現有辣椒栽培存在技術上的缺陷造成的。
[0005]現有技術中,辣椒栽培與多種蔬菜的栽培方法一樣,先進行播種,種子萌發長出植株,進行澆水施肥除草等田間管理,一般來說,辣椒生育初為發芽期,催芽播種后一般5-8天左右出土,15天左右出現第一片真葉,到花蕾顯露為幼苗期,第一花穗到門椒坐主為開花期,坐果后到拔秧為結果期。在我國北部,寒冷時間較長,單純依靠大田種辣椒,生育期短,辣椒的生產前路難以發揮。一般辣椒都采用移栽技術,可在較小的場所認為創造辣椒幼苗生長的條件,但是移栽后,植株要經歷一個適應過程,甚至出現一定時間的萎焉,影響植株發育,特別是在生長中后期,移栽會造成更大的創傷,因此,辣椒的移栽次數也不能夠太多。
[0006]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溫室辣椒的種植方法,解決現有辣椒栽培技術中存在的容易發生“三落”病害,以及通常采用移栽的方式而影響生長結實的技術問題,從而能有效的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0008]本發明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溫室辣椒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種植步驟:
a、選用非茄科作物的中等肥力菜園土,翻倒曬白二次后,撒施5cm厚的經過細篩后的腐熟有機肥,再按照每平方米50-70克的量施入底肥,然后淺鋤2-3遍,充分攪勻,形成IOcm厚的土糞混合層;
b、將床土制成高6厘米,橫經7厘米的柱形土塊,土塊上表面中間留生長洞,排列成寬I米的苗床,苗床四周開溝系;C、育苗大棚頂部覆蓋塑料薄膜,育苗土塊曬白,待用;
d、種子用55-58°C保持10分鐘溫燙浸泡的方法進行浸種;
e、播籽前,將土塊澆透水,將種子直接播于土塊淺洞內,每穴1-2粒籽,再澆水,后覆蓋干細土 0.5厘米厚,育苗土塊表面覆蓋遮陽網或稻草,加蓋遮陽網;
f、待6-8天后出苗,傍晚揭去苗床遮蓋物;
g、出苗后的花芽分化期:待幼苗株高3-4cm、有2-3片真葉時,花芽開始分化,花芽分化期的日溫控制在22-25°C左右,夜溫13-16°C,地溫20_25°C ;
h、開花結果期:對植株進行輕施苗肥、穩施花蕾肥、重施膨果肥、勤施采果肥的追肥方式;追肥過程中,氮占總量的57-59%,磷、鉀分別占61-65%和65_69%。
[0009]作為一種優選方式,花芽分化期用百菌清、多菌靈或者殺菌劑600倍液噴霧防病害;用樂斯本殺蟲劑治蟲。
[0010]作為一種優選方式,所述輕施苗肥是指:緩苗后8-10天,沖施嘉美沖施肥5~10公斤/畝,1-2次,同時用黃腐酸類有機肥和中微量營養元素金利灌根。
[0011]作為一種優選方式,所述穩施花蕾肥是指:定植后35-40天,辣椒進入花蕾期,每畝追施嘉美沖施肥15-20公斤,2-3次,噴施2-3次黃腐酸和中微量營養元素。
[0012]作為一種優選方 式,所述重施膨果肥是指:第一批幼果坐住后,沖施嘉美沖施肥20~25公斤/畝,2-3次,同時噴施黃腐酸及硼、鈣中微量營養元素2-3次。
[0013]作為一種優選方式,所述勤施采果肥是指:當第一批辣椒采摘后,第二三層果實開始膨大時,沖施嘉美沖施肥20~25公斤/畝,以后每隔10-15天沖施一次,噴施黃腐酸和硼、鈣中微量營養元素2-3次。
[0014]作為一種優選方式,每畝底肥的量包含復合肥50公斤、磷肥50公斤和鉀肥25公斤。
[00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通過本發明的栽培方法減小了辣椒栽培過程中的移植的次數,減少病蟲害,避免“三落”現象的發生,提高辣椒的產值,使得種植戶的經濟效益得以提高,具體來說,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加強肥水管理,重施有機肥,促進生長;
2.在辣椒花芽分化期、開花坐果期噴施磷、鉀、鋅、硼、鈣等全營養元素肥料,提高坐果率以及促進果實膨大;
3.及時進行溫濕度調控管理;
4.及時及早防治病蟲害,防止落花、落果的大面積發生。
【具體實施方式】
[0016]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0017]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征,或公開的所有方法或過程中的步驟,除了相互排斥的特質和/或步驟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除非特別敘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類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換,即,除非特別敘述,每個特征之一系列等效或類似特征中的一個實施例而已。實施例
[0018]品種選擇:
選用雜種優勢明顯,具有早熟、抗病、優質、豐產特性的“皺皮辣椒”、“勝利尖椒”、“春喜尖椒”、“伉病一號”、“春喜一號”、“美國甜雜”等最新雜交一代優良品種。
[0019]栽培方法如下:
a、選用非茄科作物的中等肥力菜園土,田塊最好在三年內未種過辣椒的地塊上,在冬前深翻晾曬、殺菌;定植前15天,每畝施生石灰50公斤深耕,翻倒曬白二次后,撒施5cm厚的經過細篩后的腐熟有機肥,再按照每平方米50克的量施入底肥,其中,施入每畝底肥的量包含復合肥50公斤、磷肥50公斤和鉀肥25公斤;然后淺鋤2遍,充分攪勻,形成IOcm厚的土糞混合層。
[0020]b、將床土制成高6厘米,橫經7厘米的柱形土塊,土塊上表面中間留生長洞,排列成寬I米的苗床,苗床四周開溝系。
[0021 ] C、育苗大棚頂部覆蓋塑料薄膜,育苗土塊曬白,待用。
[0022]d、種子用55_58°C保持10分鐘溫燙浸泡的方法進行浸種;鑒于辣椒種子低于10°C不發芽,15°C發芽延時太長易引起霉變出苗不齊,因此,栽培最好選用溫床育苗,并且,在辣椒病毒病較重的地區,種子用1%高錳酸鉀溶液浸泡25分鐘消毒,撈去浮在水面的秕籽,清水淘洗后放入55°C溫水中不斷攪拌,待水溫降至30°C繼續泡種6小時,以后在28°C溫度下催芽,4 一 5天即可出芽。
[0023]e、播籽前,將土塊澆透水,將種子直接播于土塊淺洞內,每穴2粒籽,再澆水,后覆蓋干細土 0.5厘米厚,育苗土`塊表面覆蓋遮陽網或稻草,加蓋遮陽網;
f、待8天后出苗,傍晚揭去苗床遮蓋物;
g、出苗后的花芽分化期:待幼苗株高3-4cm、有2-3片真葉時,花芽開始分化,花芽分化期的日溫控制在25 °C左右,夜溫15°C,地溫22 °C ;花芽分化期用百菌清、多菌靈或者殺菌劑600倍液噴霧防病害;用樂斯本殺蟲劑治蟲。
[0024]期間的苗土管理:前期以防寒保溫為主,不通風;
幼芽露土后,要及時在傍晚撤掉地膜;
苗子出齊,要注意放風,白天溫度25°C,夜間12°C,防止子葉下部莖徒長;
子葉充分展開后,要注意保溫,有利于新葉生長,白天26°C,夜間16°C ;
出現二片真葉后,要放風,防止子葉上部的莖桿徒長,白天25°C,夜間15°C,濕度80%
左右;
出現5-6片真葉后,苗子生長加速,外界氣溫也明顯升高,要加大放風,使白天的溫度不超過25°C,夜間15°C左右;
苗子生長到7-9個節位,部分開始現蕾,外界接近斷霜,要加大放風鍛煉,直至撤掉覆蓋物,5天后,即可定植,采用竹竿進行定植。
[0025]在辣椒花芽分化期、開花坐果期尤其在花蕾含苞待放到剛開放,噴施磷、鉀、鋅、硼、鈣等全營養元素肥料嘉美金點,提高坐果率以及促進果實膨大。
[0026]生長過程中注意室內加溫,當外界大幅度降溫時,可以臨時利用柴草或煤燃燒,通過爐灶、煙道及直接散熱提高室溫;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利用酒廠、造紙廠、冶煉廠等排出的熱水、熱風、蒸氣作為溫室的熱源。
[0027]另外,還需要注意室內保溫,采取地膜覆蓋,扣小拱棚、活動幕面等多層覆蓋方法保溫,或者在大周圍內側加多層草苫,既防風又保溫。
[0028]另外,還需要注意二氧化碳的含量及不足時的補給,在寒冷的冬季,棚室蔬菜生產時,為了保溫的需要常使大棚處于密閉的狀態下,造成棚內空氣與外界空氣相對阻隔,二氧化碳得不到及時的補充。日出后,隨著蔬菜光合作用的加速,棚內二氧化碳濃度急劇下降,有時會降至二氧化碳補償點一下,蔬菜作物幾乎不能進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影響了蔬菜的生長發育,造成病害和減產。在此情況下,采用人工方法適量補充二氧化碳是一項必要的措施;可以采用燃燒法來進行二氧化碳的補給:通過在棚室內燃燒煤、油等可燃物,利用燃燒時產生的二氧化碳作為補充源,使用煤作為可燃物時一定要選擇含硫少的煤種,避免燃燒時產生的其他有害物對蔬菜的影響。 [0029]蔬菜補充二氧化碳后,可促進蔬菜生長發育,提高產量,改善品質,提早上市。
[0030]試驗證明:補充二氧化碳一般可提高座果率10%以上,提高上市7-10天,增加產量20%以上,提高了經濟效益。
[0031]h、開花結果期:對植株進行輕施苗肥、穩施花蕾肥、重施膨果肥、勤施采果肥的追肥方式;追肥過程中,氮占總量的57-59%,磷、鉀分別占61-65%和65_69%。具體追肥過程如下:所述輕施苗肥是指:緩苗后10天,沖施嘉美沖施肥8公斤/畝,2次,同時用黃腐酸類有機肥和中微量營養元素金利灌根;所述穩施花蕾肥是指:定植后40天,辣椒進入花蕾期,每畝追施嘉美沖施肥20公斤,2次,噴施3次黃腐酸和中微量營養元素;所述重施膨果肥是指:第一批幼果坐住后,沖施嘉美沖施肥22公斤/畝,2次,同時噴施黃腐酸及硼、鈣中微量營養元素2次;所述勤施采果肥是指:當第一批辣椒采摘后,第二三層果實開始膨大時,沖施嘉美沖施肥23公斤/畝,以后每隔15天沖施一次,噴施黃腐酸和硼、鈣中微量營養元素3次。
[0032]開花坐果期如出現大面積葉片老化現象,噴施含鋅、磷、鉀的肥料,加速生長素的合成,恢復植株正常生長。
[0033]在追肥過程中,可根據以下原則來對辣椒的辣度進行調控,調控原則為:氮多磷、鉀、微肥少則辛辣味淡;氮少磷、鉀、微肥多則辛辣味濃。
[0034]另外,辣椒根系發達,葉小蒸騰少,無灌溉地也能承接雨水而有一定產量,但產量較低,為了達到高產,需注意灌水。種子發芽需較多水份;幼苗期需水較少,水份多將導致病害,定植后澆透定根水,此后見干澆水,開花前適當控水;花果期需要充足水份,必須灌水,灌水不能上墑,即灌即排,如雨水過多應及時排除。辣椒全生育過程應以土地見干見濕為原則。
[0035]最后,一旦發現果實成熟便及時采收,否則會加劇養分消耗,增加畸形果,降低辣椒產量和品質。貯藏適宜溫度9~12°C,冷窖溫度為8~9°C,相對濕度為90~95%,用塑料包好防止失水。
[0036]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溫室辣椒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種植步驟: a、選用非茄科作物的中等肥力菜園土,翻倒曬白二次后,撒施5cm厚的經過細篩后的腐熟有機肥,再按照每平方米50-70克的量施入底肥,然后淺鋤2-3遍,充分攪勻,形成IOcm厚的土糞混合層; b、將床土制成高6厘米,橫經7厘米的柱形土塊,土塊上表面中間留生長洞,排列成寬I米的苗床,苗床四周開溝系; C、育苗大棚頂部覆蓋塑料薄膜,育苗土塊曬白,待用; d、種子用55-58°C保持10分鐘溫燙浸泡的方法進行浸種; e、播籽前,將土塊澆透水,將種子直接播于土塊淺洞內,每穴1-2粒籽,再澆水,后覆蓋干細土 0.5厘米厚,育苗土塊表面覆蓋遮陽網或稻草,加蓋遮陽網; f、待6-8天后出苗,傍晚揭去苗床遮蓋物; g、出苗后的花芽分化期:待幼苗株高3-4cm、有2-3片真葉時,花芽開始分化,花芽分化期的日溫控制在22-25°C左右,夜溫13-16°C,地溫20-25°C ; h、開花結果期:對植株進行輕施苗肥、穩施花蕾肥、重施膨果肥、勤施采果肥的追肥方式;追肥過程中,氮占總量的57-59%,磷、鉀分別占61-65%和65_69%。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溫室辣椒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花芽分化期用百菌清、多菌靈或者殺菌劑600倍液噴霧防病害;用樂斯本殺蟲劑治蟲。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溫室辣椒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輕施苗肥是指:緩苗后8-10天,沖施嘉美沖施肥5~10公斤/畝,1-2次,同時用黃腐酸類有機肥和中微量營養元素金利灌根。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溫室辣椒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穩施花蕾肥是指:定植后35-40天,辣椒進入花蕾期,每畝追施嘉美沖施肥15-20公斤,2-3次,噴施2_3次黃腐酸和中微量營養兀素。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溫室辣椒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施膨果肥是指:第一批幼果坐住后,沖施嘉美沖施肥20~25公斤/畝,2-3次,同時噴施黃腐酸及硼、鈣中微量營養元素2-3次。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溫室辣椒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勤施采果肥是指:當第一批辣椒采摘后,第二三層果實開始膨大時,沖施嘉美沖施肥20~25公斤/畝,以后每隔10-15天沖施一次,噴施黃腐酸和硼、鈣中微量營養元素2-3次。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溫室辣椒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每畝底肥的量包含復合肥50公斤、磷肥50公斤和鉀肥25公斤。
【文檔編號】A01B79/02GK103766097SQ201210395671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8日
【發明者】吳燕 申請人:吳燕